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关系和谐与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7
1
作者 陈耀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0-53,共4页
劳动关系和谐是平等基础上的利益协商、调整、让渡,是劳资“共赢”,是企业与相关利益群体“共生”。通过确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价值取向,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立能代表劳动者权益的真正工会,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并逐步... 劳动关系和谐是平等基础上的利益协商、调整、让渡,是劳资“共赢”,是企业与相关利益群体“共生”。通过确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价值取向,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立能代表劳动者权益的真正工会,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并逐步推行企业劳工标准认证等举措,构筑协调、合作、共赢的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关系和谐,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与其它社会关系和谐一样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和谐 和谐社会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劳动关系和谐度预警机制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天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76,共3页
文章尝试性地采用统计资料把中国劳动关系和谐度以AHP法,模糊评价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评价值用蓝灯,绿灯,黄灯,红灯对劳动关系安全域进行预警,使中国劳动关系和谐度完成了由主观判断到数值指标的具体化,能一目了然地直观反应社会... 文章尝试性地采用统计资料把中国劳动关系和谐度以AHP法,模糊评价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评价值用蓝灯,绿灯,黄灯,红灯对劳动关系安全域进行预警,使中国劳动关系和谐度完成了由主观判断到数值指标的具体化,能一目了然地直观反应社会和谐的"晴雨表"。文章重点在于开先河地计量出我国劳动关系和谐度预警机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和谐 预警机制指标 预警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关系和谐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孙丽君 李季山 蓝海林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34-35,9,共3页
本文以952份有效样本调查资料为基础,实证探讨了劳动关系和谐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得出了劳动合同管理状况和员工基本合法权益维护正向影响企业绩效的结论,并提出了提高企业绩效的新思路。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制度 职工权益维护 企业内工会组织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构建的三维向度:标准、困境与策略——基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辛冲冲 王丹竹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助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非制约人的解放。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来看,和谐数字劳动关系的构建应符合人的劳动能力解放、个性解放、社会关系解放等要求,从而形成一定的构建标准,即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具有分配正义性、... 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助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非制约人的解放。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来看,和谐数字劳动关系的构建应符合人的劳动能力解放、个性解放、社会关系解放等要求,从而形成一定的构建标准,即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具有分配正义性、体现人的主体性、具备社会驱动性。但在现阶段,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构建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困境与挑战,包括在过度逐利刺激下数字劳动的主导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对立,在算法权力垄断下数字劳动关系存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倾向,数字鸿沟和数字技术资源分布不均加剧了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构建的难度。基于此,当下中国在构建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时应规范数字资本、坚持人民至上、加强资源共享,确保人在数字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发挥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对人的解放的正向回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数字劳动关系 数字技术 人的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协商: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优势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徐邵祎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4,共8页
集体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商民主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具体体现。集体协商作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性制度,立足于市场化改革带动劳动关系集体化的动态转型,实现了由创造性建立到全面推进与深化的转变。基于中... 集体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商民主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具体体现。集体协商作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性制度,立足于市场化改革带动劳动关系集体化的动态转型,实现了由创造性建立到全面推进与深化的转变。基于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集体协商通过保障劳动者的集体劳权、均衡协商主体的经济利益以及畅通和谐劳动关系的利益表达,发挥了其作用机理,并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关系的治理范式。集体协商蕴含着独特的制度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推动协商民主在社会治理、公共决策等诸多领域释放更为强大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集体协商 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 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定位 被引量:30
6
作者 董保华 李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6,共10页
和谐作为对良好法律秩序的价值追求,贯穿我国近二十年的劳动法制历程,然而,对实现和谐的路径与方法存在着不同侧重。以静态和谐为目标,我国劳动立法曾对原有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进行改造,但实际效果与和谐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关于构... 和谐作为对良好法律秩序的价值追求,贯穿我国近二十年的劳动法制历程,然而,对实现和谐的路径与方法存在着不同侧重。以静态和谐为目标,我国劳动立法曾对原有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进行改造,但实际效果与和谐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针对当下劳动关系存在的典型问题,在尊重既有法律框架的基础上,以动态和谐与正和博弈为目标,统一维权与维稳的逻辑关系,形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 静态和谐 动态和谐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生态: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温州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施端银 卓高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207,共6页
目前非公企业劳资关系总体呈现稳定与协调的状态,但问题依然严峻。调查研究发现,制约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市场失灵、政府行为偏差、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和产业结构影响。因此,必须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工... 目前非公企业劳资关系总体呈现稳定与协调的状态,但问题依然严峻。调查研究发现,制约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市场失灵、政府行为偏差、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和产业结构影响。因此,必须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能,调整企业收益分配关系,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构建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企业 和谐劳动关系 现状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基于“国家悖论”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景芳 于春敏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国家悖论"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国家作用的矛盾性。这一悖论启示政府干预劳动关系,应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作用;立足于弥补市场体制的缺陷;紧密结合本国劳动关系的特点;衡平政府各目标之间的价值关系。在转型期,... "国家悖论"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国家作用的矛盾性。这一悖论启示政府干预劳动关系,应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作用;立足于弥补市场体制的缺陷;紧密结合本国劳动关系的特点;衡平政府各目标之间的价值关系。在转型期,中国政府应该注重:制定合适的产业发展战略;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弥补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提供科学的立法、严格的执法和公正的司法;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倡导集体谈判,促进职工民主管理;做国有企业的模范雇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悖论 和谐劳动关系 政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职培训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基于广东省中山市企业的调查 被引量:8
9
作者 罗燕 朱杏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2-129,共8页
企业中的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影响劳动关系的核心要素。通过对中山市企业的实际调查数据,本文分析在职培训这一基本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机理并建立在职培训对劳动关系影... 企业中的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影响劳动关系的核心要素。通过对中山市企业的实际调查数据,本文分析在职培训这一基本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机理并建立在职培训对劳动关系影响的模型。增加在职培训的人数和培训内容的适用性,将会增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劳动者的谈判能力,进而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 在职培训 人力资本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文化机制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7
10
作者 吕景春 李永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3,共6页
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不仅是经济关系和契约关系,也是一种文化关系。而文化认同及其观念整合是劳动关系稳定和谐的基础与根本。和谐劳动关系的文化认同表现在三个不同的结构层面并有着不同的文化协调机理。探讨和谐劳动关系的文化... 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不仅是经济关系和契约关系,也是一种文化关系。而文化认同及其观念整合是劳动关系稳定和谐的基础与根本。和谐劳动关系的文化认同表现在三个不同的结构层面并有着不同的文化协调机理。探讨和谐劳动关系的文化机制及其主体利益间相互作用问题,需要找到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的现实的文化路径,通过对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和劳动者文化中核心理念的整合与确立,以及对具体操作方法的把握,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 文化认同 “三元结构” 文化机制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16
11
作者 韩喜平 周颖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9,共5页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府引导是重要保障,这包括:完善相关法律,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资力量均衡是基础条件,这包括:企业要承...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府引导是重要保障,这包括:完善相关法律,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资力量均衡是基础条件,这包括:企业要承担劳资和谐的社会道德责任,政府要创造条件促进劳资力量均衡,工会要切实发挥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能等;集体协商是重要机制,这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国有企业集体协商中工会与谁协商的问题,政府要在集体协商制度中发挥指导与服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国有企业 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质性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于桂兰 梁潇杰 孙瑜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6-1455,1533,共11页
通过对企业76个样本的深度访谈和小组访谈获得文本资料,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经过概念化与初步范畴化、核心范畴发掘和模型构建3个阶段,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概念模型,将其定义为: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形成履行各自责任、保障对方权利的良... 通过对企业76个样本的深度访谈和小组访谈获得文本资料,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经过概念化与初步范畴化、核心范畴发掘和模型构建3个阶段,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概念模型,将其定义为: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形成履行各自责任、保障对方权利的良性循环,双方权责对等、各得其所,雇员与雇主劳动关系满意度均高的动态平衡状态。并为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雇员劳动关系满意度 雇主劳动关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基于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晓军 曹荣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57,62,共7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两大基本生产要素之间和谐稳定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国社会结构的稳定,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当前,劳动关系失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两大基本生产要素之间和谐稳定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国社会结构的稳定,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当前,劳动关系失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中国国情制度框架内的工会合作博弈行为,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劳动关系平衡的理想路径。工会的合作博弈有助于劳动和资本有效良性的结合,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 经济可持续发展 工会 合作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8
14
作者 辛本禄 高和荣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8,共7页
和谐劳动关系是提升社会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科学的劳动关系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规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劳资双方互利共赢。但是,现有的研究往往更多地关注企业生产与经营效益等客观性指标,而忽视了... 和谐劳动关系是提升社会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科学的劳动关系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规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劳资双方互利共赢。但是,现有的研究往往更多地关注企业生产与经营效益等客观性指标,而忽视了员工对企业认同等主观性指标的引进。这就需要构建起主客观相统一的劳动关系指标体系,将企业置身于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展现出企业与员工之间所特有的契约性质。为此,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出能够反映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三级指标,确定各层评价指标权重,从而构建起完整的三级指标评价标准,准确评估各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 指标体系 社会质量 层次分析法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有企业改制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思考--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利平 王鲁豫 韩涓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0,共3页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必然带来劳动关系的变化。在国有企业改制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许多涉及劳动者...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必然带来劳动关系的变化。在国有企业改制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许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明显上升,表现在经济补偿标准不统一、内退生活费标准弹性大等,引发不少摩擦和矛盾,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究其原因,法律法规缺陷、政府职能部门规定不一致以及工会职能缺位等成为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障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以人为本意识,解决职工安置中的经济补偿与劳动债务等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制 和谐劳动关系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利益共享的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施端银 卓高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9-191,共3页
在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下,社会成员不能公平地享有社会共同利益,非公企业中劳资利益失衡导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因此,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方法是让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共同利益,即利益共享。这就需要建立三方利益协调机制,建立... 在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下,社会成员不能公平地享有社会共同利益,非公企业中劳资利益失衡导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因此,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方法是让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共同利益,即利益共享。这就需要建立三方利益协调机制,建立企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工会力量和集体谈判功能,提升政府的调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共享 非公企业 和谐劳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辨 被引量:60
17
作者 董保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9,共8页
当前我国劳动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评价与应对?文章深入剖析了“劳资冲突说”和“劳动者分层保护说”。“劳资冲突说”认为资方劳方之间存在阶级冲突,作为整体的有产者和劳动者在经济上的权利和地位处在此消彼长、尖锐对立的状态。... 当前我国劳动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评价与应对?文章深入剖析了“劳资冲突说”和“劳动者分层保护说”。“劳资冲突说”认为资方劳方之间存在阶级冲突,作为整体的有产者和劳动者在经济上的权利和地位处在此消彼长、尖锐对立的状态。“劳动者分层保护说”则认为,不宜将劳动者简单地视为一个阶层,而应分为四个阶层,各个阶层的利益有同有异,应根据各自特点采用不同的保护策略。当前劳动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底层劳动者保护不够导致的,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劳资双方存在尖锐的阶级冲突。这两种学说在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调整原则上均存在着分歧,并影响着当前的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 劳资冲突 劳动者分层保护 劳动合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报酬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基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山虎 杨俊青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24,共6页
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实现过程中,报酬和员工的能力是关键性的前置变量,采用总体报酬代替报酬,人力资本投资代替员工能力,通过分析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1151份调研样本来研究不同变量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机理和效应。研究结果... 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实现过程中,报酬和员工的能力是关键性的前置变量,采用总体报酬代替报酬,人力资本投资代替员工能力,通过分析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1151份调研样本来研究不同变量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机理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报酬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显著正相关,其中人力资本投资在其他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报酬因子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呈"U"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报酬 人力资本投资 和谐劳动关系 绩效与工作生活平衡 认可与职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对上海的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何圣 王菊芬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7年第5期51-56,9,共7页
以上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收入保障、劳动环境、权益实现、技能发展等四个方面初步构建劳动关系和谐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在资料的可获得性、特异性、敏感性、代表性、全面性、简明性六大原则的指导下,用包括变异系数法、样本聚类和相关... 以上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收入保障、劳动环境、权益实现、技能发展等四个方面初步构建劳动关系和谐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在资料的可获得性、特异性、敏感性、代表性、全面性、简明性六大原则的指导下,用包括变异系数法、样本聚类和相关分析法、指标聚类法、德尔菲法等主观和客观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筛选和验证。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上海不同行业和不同性质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状况作评估,在两种划分标准下,可以合理地将上海市的企业分别分为三类,即劳动关系和谐状况良好、一般和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评价 指标体系 变异系数 聚类 相关分析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乡镇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唤元 秦龙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直接产物,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乡镇企业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已经影响了乡镇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厘清乡镇企业不和谐劳动关系的种种... 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直接产物,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乡镇企业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已经影响了乡镇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厘清乡镇企业不和谐劳动关系的种种表现,剖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到构建乡镇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具有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