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美国人生活中劳动价值观的变迁
- 1
-
-
作者
沈毅
-
机构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出处
《浙江学刊》
1987年第3期78-81,72,共5页
-
文摘
在美国社会的历史上,至少有三种典型的劳动价值观对美国人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三种劳动价值观前后连贯、彼此交错,构成了美国人生活中劳动价值观变迁的历史;第一,美国建国前后的新教徒劳动价值观;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功利主义劳动价值观;第三,近二十多年来形成的自身发展劳动价值观。
-
关键词
功利主义
价值观变迁
生活中
劳动价值观念
资本主义
社会成员
社会后果
美国人
上帝
实用主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15
- 2
-
-
作者
唐海涛
张立昌
-
机构
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1,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滁州学院为例”(项目编号:SK2021B05)的研究成果。
-
文摘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而研究其劳动教育思想离不开对其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对杜威教育思想的革新、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对增进民众福祉的探索构成了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之中,其注重教育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重视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彰显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价值。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是:中小学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学校和教师要面向真实生活环境,满足实际生活需要,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念;要拓宽劳动实践场域,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增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实践育人要求,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
-
关键词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
中小学劳动教育
生活环境
劳动价值观念
劳动实践场域
-
分类号
G40-01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观念代差:集体取向还是个人取向?
- 3
-
-
作者
孙嘉明
-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45-47,共3页
-
文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社会变革是由经济领域的改革所推动的。经济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涉及社会文化、观念体系、甚至社会政治结构。毫无疑问,经济改革并非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全局性的变革,是社会文化的重建过程,是社会全体成员价值观念的更新过程。这种社会文化的重建过程和观念体系的更新过程。
-
关键词
个人取向
集体取向
老年人
劳动价值观念
自我实现
年龄段
当代青年
职业期望
社会文化
更新过程
-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