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工人阶级”概念的中国化考证——基于《雇佣劳动与资本》早期中译本的分析
1
作者 何乐如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7,共7页
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概念的中国化考证研究意义重大。“工人阶级”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概念之一,其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常常将“工人阶级”译为“劳动阶级”... 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概念的中国化考证研究意义重大。“工人阶级”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概念之一,其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常常将“工人阶级”译为“劳动阶级”与“劳工阶级”,这种译法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近代中国落后苦难的社会现实,使得“工人阶级”概念一经传入就获得普遍的认可与广泛的传播,“工人阶级”概念中的中国元素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工人阶级”并不是一个一经产生就永恒固定的概念,它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变化,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工人阶级” 《雇佣劳动与资本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资本概念的起源与异化劳动 被引量:1
2
作者 谢霖 《河北学刊》 1987年第4期36-41,共6页
青年马克思资本概念的起源的问题,至今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柯尔纽著名的《马克思恩格斯传》没有论及;拉宾颇有影响的《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一书提到资本问题但没有深入展开,其它著作就不必说了.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 青年马克思资本概念的起源的问题,至今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柯尔纽著名的《马克思恩格斯传》没有论及;拉宾颇有影响的《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一书提到资本问题但没有深入展开,其它著作就不必说了.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朗兹胡特和迈尔,他们在1932年出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时说过:这本著作的主题是“资本的活动”;“资本是运动的主体”(1,第290页).这是很有见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社会结构 资本概念 青年马克思 异化劳动 起源 私有财产关系 《手稿》 劳动的异化 人的劳动 劳动与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企业资本与劳动权益均衡分析
3
作者 童铁山 《理论月刊》 CSSCI 1995年第3期11-14,共4页
西方现代企业资本与劳动权益均衡分析童铁山在现代西方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公司)中,一般都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即资本股东各方的利益复合以及资方利益与劳动者利益的复合。由于企业行为是财产权人意志的体现,具有为财产权人多谋利... 西方现代企业资本与劳动权益均衡分析童铁山在现代西方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公司)中,一般都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即资本股东各方的利益复合以及资方利益与劳动者利益的复合。由于企业行为是财产权人意志的体现,具有为财产权人多谋利益、不断地侵蚀企业中劳动者利益的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权益 劳动者权益 均衡分析 现代企业 资本权益 劳动 资产阶级经济学 生产要素 动力系统 劳动与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苑泽明 尹琪 黄灿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7,共16页
数据资产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如何完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成为数智化转型背景下的核心议题。利用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数据资产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资产能够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经过一系列... 数据资产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如何完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成为数智化转型背景下的核心议题。利用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数据资产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资产能够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资产通过抑制资本深化水平和提高员工工资水平双重路径促进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拓展性分析表明:数据资产对企业营业总收入、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数据资产会挤出资本收入份额,令企业收入分配体现出劳动导向性特征;但数据资产并未显著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数据资产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岗位创造、高薪引才及技能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高科技企业及非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劳动收入份额 劳动与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在区域农业间互补性流动研究——劳动力与资本的替代效应对我国农业产出的影响
5
作者 周健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10期73-76,共4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植根于农业与工业发展不均衡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特点使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农业人口向工业或城市转移上,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自身区域间农业发展的差异性也逐渐显露出来,使得以均质二元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政策... 农业劳动力转移植根于农业与工业发展不均衡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特点使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农业人口向工业或城市转移上,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自身区域间农业发展的差异性也逐渐显露出来,使得以均质二元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我国不同区域间农业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农业劳动力在区域农业间互补性流动以促进农业产出增长,为我国解决二元经济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 二元经济 劳动与资本的替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利希笔记》与马克思对资本认识的深化
6
作者 张义修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67,共5页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经济史研究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统治的全景式的历史现实,其中,他不仅使自己在前期经济学理论中遭遇的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变得具体和鲜活起来,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获得了来自欧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支撑。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经济史研究,也是我们面对同时期《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经典文献需要深入了解的思想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雇佣劳动与资本 《哲学的贫困》 雇佣劳动关系 经济史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 南京大学 经典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塞尔笔记》C与“居利希笔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一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经济史研究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统治的全景式的历史现实,其中,他不仅使自己在前期经济学理论中遭遇的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变得具体和鲜活起来,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获得了来自欧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支撑。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经济史研究,也是我们面对同时期《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经典文献需要深入了解的思想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雇佣劳动与资本 《哲学的贫困》 雇佣劳动关系 经济史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 南京大学 经典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的劳资共享合约——兼答王峰明教授的再评公有资本论
8
作者 荣兆梓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5年第5期25-33,共9页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提出的几个问题展开有关公有资本的讨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价值何以能够在循环中不断增值?(2)国有企业的用工制度为什么要利用“双向选择”的市场机制?(3)国有企业与其员工之间签订的劳...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提出的几个问题展开有关公有资本的讨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价值何以能够在循环中不断增值?(2)国有企业的用工制度为什么要利用“双向选择”的市场机制?(3)国有企业与其员工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可看作劳动力商品买卖契约?讨论发现,劳动力商品的买卖仍然是解释公有资本价值增殖的关键环节。公司制改革后的国有资本与劳动者通过市场合约实现两种生产条件的结合,但这个市场合约既是劳动力商品使用权的让渡合约,又是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分享企业剩余的合约。综合地说,这是资本与劳动的权利共享合约,它产生平等劳动关系,而不是雇佣劳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资本 价值增殖 劳动力商品 劳动与资本共享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利希笔记》与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对殖民地盘剥的重要思考
9
作者 吴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经济史研究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统治的全景式的历史现实,其中,他不仅使自己在前期经济学理论中遭遇的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变得具体和鲜活起来,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获得了来自欧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支撑。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经济史研究,也是我们面对同时期《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经典文献需要深入了解的思想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雇佣劳动与资本 《哲学的贫困》 雇佣劳动关系 经济史研究 南京大学 历史唯物主义 经典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青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5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经济学分析 劳动力市场歧视 歧视行为 相对工资 需求曲线 劣势群体 雇主 日常生活 利润最大化 劳动与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初步呈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翟青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9-176,共8页
《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研究的系统总结。在这部著作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实际确立,生产关系范畴从抽象进一步走向具体,唯物史观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得到继续贯彻。马克思首次全面系统地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政治... 《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研究的系统总结。在这部著作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实际确立,生产关系范畴从抽象进一步走向具体,唯物史观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得到继续贯彻。马克思首次全面系统地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政治经济学解剖,形成了资本、工资、劳动(力)商品、交换价值、供求关系、价格、生产费用等新的经济范畴体系,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得以初步阐发,资本积累理论在萌芽中孕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在交互建构中实现了更高层次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雇佣劳动与资本》是一部凝结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重要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佣劳动与资本 唯物史观 生产关系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转向与逻辑跃升:马克思社会批判图景的历史性建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文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3-110,159,共9页
马克思是一位出类拔萃的社会批判家。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省察和现实体认,马克思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实质性批判。然而这种科学批判图景并非一日之功,它有一个逻辑跃升的过程。从《莱茵报》时期到《巴黎手稿》,马克思直面现实的物... 马克思是一位出类拔萃的社会批判家。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省察和现实体认,马克思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实质性批判。然而这种科学批判图景并非一日之功,它有一个逻辑跃升的过程。从《莱茵报》时期到《巴黎手稿》,马克思直面现实的物质利益难题而展开了对社会的人本主义批判;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哲学的贫困》,马克思以分工和所有制为抓手展开了对社会的原则性分析;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马克思聚焦于劳动和资本关系而展开了对社会的全面解剖。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再是单一的道义谴责,而是深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病理学解剖”。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依然是21世纪社会批判和革命的指导思想,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应赓续马克思的批判传统而直面现实问题并回应时代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批判 唯物史观 逻辑跃升 劳动与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