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9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碎片化: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面临的困境——基于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高灵芝 张世青 刘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导致该专业课程体系碎片化的重要因素。该专业与诸多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就业去向的程度不同的重合、交叉,引发了其毕业生就业领域的边缘化。各院校应以主干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导致该专业课程体系碎片化的重要因素。该专业与诸多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就业去向的程度不同的重合、交叉,引发了其毕业生就业领域的边缘化。各院校应以主干学科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以缓解课程体系的碎片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 课程体系 碎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参与有助于农村土地流转吗?——基于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孜仪 王瑞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得到缓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不断增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旨在考察社会保障参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同时...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得到缓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不断增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旨在考察社会保障参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土地转出具有显著影响;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于农村土地转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显著抑制农村土地转入;劳动力转移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土地转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参与 劳动力转移 农村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基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实践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玉玫 李晨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6,共3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教育部在1998年进行专业目录调整时,依据实践需要新设的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办学模式,其中与所在学校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本文在对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教育部在1998年进行专业目录调整时,依据实践需要新设的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办学模式,其中与所在学校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本文在对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建设 学科交叉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技高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学英 赵丽华 +3 位作者 孙可娜 李薇 刘立国 李宝梁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0-22,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将激活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作为培养职教师资的职技高师院校,中职教育的壮大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出口。然而,职业能力的缺乏导致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 构建和谐社会、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将激活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作为培养职教师资的职技高师院校,中职教育的壮大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出口。然而,职业能力的缺乏导致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对全国该专业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探讨了基于学术能力、职业能力、职业师范能力的培养方案改革;并从课程实验、实践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师资队伍以及实践教学制度等方面阐述了配套的实践教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技高师院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教学改革 职业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学英 李薇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62-65,共4页
目前,多数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在分析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原则,并从专业理论课强调任务驱... 目前,多数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在分析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原则,并从专业理论课强调任务驱动、校内实践课程进行仿真任务模拟、社会实践课程落实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专业选修课程力求多元化四个角度总结了课程设置改革的重点方向,以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专业实践能力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及其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林闽钢 王锴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79,共5页
从1998年教育部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至今,20年来通过社会保障学科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本文通过对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和... 从1998年教育部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至今,20年来通过社会保障学科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本文通过对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和社会保障专业的硕、博士点在地区分布上东中西差距仍然较大,专业学科带头人的缺乏是制约不少高校该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呈现出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性不强、核心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由此提出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人才培养 师资情况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陆宁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z1期99-103,共5页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呼唤社会保障教育,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发推动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已势在必行.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呼唤社会保障教育,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发推动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已势在必行.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童文胜 夏雨佳 潘振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出现于西欧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时,对劳动者权益、民生福利等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逐渐形成了早期社会保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出现于西欧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时,对劳动者权益、民生福利等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逐渐形成了早期社会保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是在批判吸收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人道主义精神、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构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核心和终极目标。整体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在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客观上推动了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者权益 民生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专业档案管理现状 被引量:7
9
作者 钟闻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保障体系 专业档案 劳动就业 管理现状 劳动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劳动部门 民政部门 社会救助 劳动者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保护、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城镇就业 被引量:31
10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潘烜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78,共6页
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工资收入、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个性特征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有显著影响,而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城镇就业的核心因素,... 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工资收入、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个性特征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有显著影响,而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城镇就业的核心因素,农民工劳动保护和权益保护意识还不强。因此,要应对"民工荒",关键是要满足农民工的物质需求,给予农民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企业要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和良好的工作福利,城镇相关部门要提供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并关注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支出和成本等。该研究对于揭示"民工荒"的成因,保持农村劳动力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保护 工作福利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内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保障覆盖——欧盟的经验 被引量:14
11
作者 关信平 吴伟东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3,44,共5页
作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议题,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为了应对共同体范围内劳动力转移就业所带来的社会保障缺失问题,欧盟建立了欧盟公民资格制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渐进覆盖、参保期累计、比例分担等政策原则... 作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议题,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为了应对共同体范围内劳动力转移就业所带来的社会保障缺失问题,欧盟建立了欧盟公民资格制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渐进覆盖、参保期累计、比例分担等政策原则,给转移就业的成员国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就业 欧盟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视域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孔祥利 毛毅 丁亮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9年第12期9-13,共5页
由于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村人口自由流动成本过高,阻碍了劳动力自由转移,进而影响了农民增收。基于1990-2006年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三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及相互关... 由于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村人口自由流动成本过高,阻碍了劳动力自由转移,进而影响了农民增收。基于1990-2006年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三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下一期农民增收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当期收入增长无显著性影响;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但没有发挥其经济推动器的作用,还通过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效率,进而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故要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加大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要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以消除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社保方面的障碍,促进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社会保障 农民增收 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投资软环境研究:基于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田永坡 和川 于月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5期103-107,共5页
社会保障制度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是近年来劳动经济学中新出现的一个课题,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以我国养老保险的“统帐结合”模式为例,分析了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同时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下“统帐结... 社会保障制度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是近年来劳动经济学中新出现的一个课题,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以我国养老保险的“统帐结合”模式为例,分析了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同时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下“统帐结合”模式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统帐结合”模式中个人账户的比例,将激励个人进行较多的人力资本投资,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削弱了这种激励作用。因此,建议:适当增加“统帐结合”模式中个人承担的比例;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促进全国统一的、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劳动力市场分割 人力资本投资 “统帐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永丽 郭天龙 《社会保障研究》 2010年第3期83-90,共8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流动劳动力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原有的城乡分割、区别对待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严重影响到劳动力流动的行为和方式,阻碍了城市化及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流动劳动力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原有的城乡分割、区别对待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严重影响到劳动力流动的行为和方式,阻碍了城市化及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本文主要从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五个方面来分析目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及社会保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迁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力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以原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为例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江一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103,共13页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在2013年搜集的微观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考察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城居保将使老年人参与劳动的概率显著降低32.9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发...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在2013年搜集的微观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考察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城居保将使老年人参与劳动的概率显著降低32.9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负向影响主要是由于城居保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降低了未来的收入风险所致,具体体现为,养老保险金水平越高,这一负向影响越大,收入风险更高的群体领取城居保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概率更大。研究还发现,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还不够完善,还不足以使老年人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而安心养老,特别是对于子女养老缺失的家庭。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养老与子女养老相互补充,共同激励了老年人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劳动参与 断点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权益、劳动条件与社会保障——农民工生活质量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毕先进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38-46,共9页
生活质量是众多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现有研究对农民工生活质量关注不足。利用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问卷数据,检验劳动权益、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因素对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权益损害会降低农... 生活质量是众多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现有研究对农民工生活质量关注不足。利用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问卷数据,检验劳动权益、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因素对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权益损害会降低农民工生活质量;冒险作业和工作环境有危害对生活质量有负向影响;社会保障变量中只有是否拥有工伤保险对农民工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社会保障对生活质量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评估。另外,农民工生活质量存在地区差异,长三角高于珠三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劳动权益 劳动条件 社会保障 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社会保障多边合作机制研究——借鉴欧盟政策设计及其启示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秀云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7,共5页
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过程中,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问题不可回避。欧盟基于"欧盟公民资格制度",选择"多元"加"协调"的做法,建立了针对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多边合作机制。借鉴欧盟的政策设... 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过程中,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问题不可回避。欧盟基于"欧盟公民资格制度",选择"多元"加"协调"的做法,建立了针对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多边合作机制。借鉴欧盟的政策设计思路和经验做法,近期我国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在解决流动劳动力享有合理公民权利和福利待遇、以及权益累计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应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劳动 转移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船员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刍议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思琪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75-83,共9页
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要求我国重视船员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船员职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海事活动的风险性、生活条件的艰苦性以及船员劳动的涉外性。船员就业模式的发展变化、我国国内船员立法的完善以及履行《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 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要求我国重视船员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船员职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海事活动的风险性、生活条件的艰苦性以及船员劳动的涉外性。船员就业模式的发展变化、我国国内船员立法的完善以及履行《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要求我国构建专门的船员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航运发达国家均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船员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制度构建应当通过《海商法》第三章"船员"的修改实现。船员劳动制度的构建应以船员劳动合同为核心,船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则应以船员社会保险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强国 船员 劳动 社会保障 《海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生存到促进就业:论有劳动能力低保群体社会保障权改革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翠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6-163,共8页
在我国当前的城市低保制度中,保障水平较低和福利依赖的弊端并存。在努力提高对无(限制)劳动能力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大量有劳动能力低保人员赋闲在家,宁愿靠领低保金生活而不愿意就业的问题。对这部分群体,在未来... 在我国当前的城市低保制度中,保障水平较低和福利依赖的弊端并存。在努力提高对无(限制)劳动能力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大量有劳动能力低保人员赋闲在家,宁愿靠领低保金生活而不愿意就业的问题。对这部分群体,在未来的改革中,我们应当重新思考其社会保障权的边界是否应当以履行适当的劳动义务为前提。或言之,如果国家提供了劳动机会而公民拒绝通过自我劳动谋生,国家是否可以拒绝对其提供社会保障。鉴于国外社会保障权立法在价值诉求方面从满足生存到促进就业的转变,有必要重新思考我国有劳动能力低保群体社会保障权改革的起点、方向和实现路径,以期对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某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能力 低保 社会保障 劳动义务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村残疾人劳动扶持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祥智 谭智心 +3 位作者 钟真 涂圣伟 史冰清 张茜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5-61,共7页
在首都社会、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北京市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以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农村残疾人劳动扶持和社会保障的概况与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具体分析了目前北京市农村残疾人... 在首都社会、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北京市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以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农村残疾人劳动扶持和社会保障的概况与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具体分析了目前北京市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农村残疾人工作应扩大助残资金来源,加大农村助残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残疾人的公共服务网络;尊重农村残疾人的需求意愿,优先满足紧迫性需求;鼓励社会各种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助残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残疾人 劳动扶持 社会保障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