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技高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学英 赵丽华 +3 位作者 孙可娜 李薇 刘立国 李宝梁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0-22,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将激活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作为培养职教师资的职技高师院校,中职教育的壮大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出口。然而,职业能力的缺乏导致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 构建和谐社会、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将激活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作为培养职教师资的职技高师院校,中职教育的壮大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出口。然而,职业能力的缺乏导致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对全国该专业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探讨了基于学术能力、职业能力、职业师范能力的培养方案改革;并从课程实验、实践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师资队伍以及实践教学制度等方面阐述了配套的实践教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技高师院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教学改革 职业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学英 李薇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62-65,共4页
目前,多数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在分析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原则,并从专业理论课强调任务驱... 目前,多数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在分析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原则,并从专业理论课强调任务驱动、校内实践课程进行仿真任务模拟、社会实践课程落实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专业选修课程力求多元化四个角度总结了课程设置改革的重点方向,以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专业实践能力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及其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林闽钢 王锴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79,共5页
从1998年教育部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至今,20年来通过社会保障学科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本文通过对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和... 从1998年教育部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至今,20年来通过社会保障学科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本文通过对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和社会保障专业的硕、博士点在地区分布上东中西差距仍然较大,专业学科带头人的缺乏是制约不少高校该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呈现出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性不强、核心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由此提出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人才培养 师资情况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宁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z1期99-103,共5页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呼唤社会保障教育,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发推动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已势在必行.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呼唤社会保障教育,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发推动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已势在必行.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片化: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面临的困境——基于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高灵芝 张世青 刘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导致该专业课程体系碎片化的重要因素。该专业与诸多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就业去向的程度不同的重合、交叉,引发了其毕业生就业领域的边缘化。各院校应以主干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导致该专业课程体系碎片化的重要因素。该专业与诸多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就业去向的程度不同的重合、交叉,引发了其毕业生就业领域的边缘化。各院校应以主干学科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以缓解课程体系的碎片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 课程体系 碎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物资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6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专业沿革:北京物资学院1996年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5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评为“北京市品牌专业”,2017年7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合并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20年9月,人力资源专业开设了国际人... 专业沿革:北京物资学院1996年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5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评为“北京市品牌专业”,2017年7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合并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20年9月,人力资源专业开设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方向,2020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评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北京物资学院 品牌专业 人力资源专业 劳动关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重点学科社会事业学院“社会学”学科简介
7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社会学学科创建于2001年。2002年设立社会工作专业,2005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年设立社会学专业。2012年,社会学获批第八批河南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2018年获批第九批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河南省唯一...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社会学学科创建于2001年。2002年设立社会工作专业,2005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年设立社会学专业。2012年,社会学获批第八批河南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2018年获批第九批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河南省唯一)。2018年增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2021年增设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21年社会学获选河南省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立项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学科简介 二级学科 河南师范大学 社会专业 博士学位授权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重点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的工商管理学院
8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I0007-I0007,共1页
关键词 工商管理学院 云南财贸学院 商业经济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企业管理系 市场营销专业 公共管理学院 经济系 财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学科介绍
9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F0002-F0002,111,共1页
为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贵州财经学院于2002年在原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组建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目前拥有除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专业外,涵盖所有公共管理类的6个专业门类下的5个本科专业:... 为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贵州财经学院于2002年在原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组建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目前拥有除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专业外,涵盖所有公共管理类的6个专业门类下的5个本科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教育经济管理,成为全国和贵州省唯一的公共管理专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其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公共管理学院2006年获准设立行政管理学和劳动经济学两个硕士点,2010年被批准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院 学科介绍 财经学院 贵州省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人才培养基地 行政管理学 社会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