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劳动法典的制定与劳动权利的实现
被引量:
24
1
作者
钱叶芳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183,共13页
我国劳动法典化研究始于劳动基本法欠缺时代,随劳动法的制定而沉寂,重提于劳动纠纷激增之际,再兴起于民法典编纂之时。虽然文献数量有限,但仍然能从中看出一条主线:劳动关系调整的需要和劳动关系失衡的现实是劳动法典化研究的触发器。...
我国劳动法典化研究始于劳动基本法欠缺时代,随劳动法的制定而沉寂,重提于劳动纠纷激增之际,再兴起于民法典编纂之时。虽然文献数量有限,但仍然能从中看出一条主线:劳动关系调整的需要和劳动关系失衡的现实是劳动法典化研究的触发器。制定劳动法典的思路应当是编纂劳动法典与完善单行法同步进行。我国迄今欠缺一部在效力位阶和制度设计上都能统摄各类单行劳动法律法规的一般法。劳动法典的制定应当遵循权利全面法定化原则和权利全面实有化原则,通过劳动法典的制定实现劳动执法体制机制的管制化转型,从而促进劳动权利的实有化,其意义甚于权利法定化。考虑到法律的稳定性,宜在劳动法的结构基础上组织劳动法典的篇章。劳动法典总则编的核心问题是对劳动关系的认定,根据权利全面法定化原则界定劳动关系的内涵和外延。我国劳动法上的劳动三分法极具中国特色,包容了零工以及平台用工等新型劳动关系。劳动法典分则编的核心问题是劳动权利实有化,应当根据权利全面实有化原则,借鉴国际通行的劳动管制制度,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长效劳动法实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法典
权利法定化
权利实有化
劳动
关系
劳动三分法
劳动
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灵活用工综合服务新业态发展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兵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37,共21页
受互联网共享经济与新就业观念影响,我国平台经济领域灵活用工市场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衍生出能够为灵活用工多方参与主体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商业组织。相较于灵活用工其他经营模式,灵活用工综合服务业态具有化解...
受互联网共享经济与新就业观念影响,我国平台经济领域灵活用工市场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衍生出能够为灵活用工多方参与主体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商业组织。相较于灵活用工其他经营模式,灵活用工综合服务业态具有化解灵活用工企业税收抵扣痛点、降低灵活用工市场人力成本、充分发挥互联网共享经济、普惠经济特性等显著优势。然而,该新业态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经验较少,致使新现象和新问题不断涌现,主要表现为缺乏对业态内主体定位的清晰判断,多部门监管效能不高,税收监管风险增高,劳动保障不充分、不及时,数据信息泄露、数据滥用等安全问题凸现。鉴于此,亟待完善法治思维和规制工具,以数据治税优化新业态税收监管,推进多元共治机制的建立,以“三分法”更新劳动权益保障体系,以全周期数据信息保护规范新业态发展,通过多维度多工具协同实施,科学保障灵活用工综合服务新业态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用工综合服务
新就业形态
法律风险
劳动
关系“
三分法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台外包经营中的用工责任分配--基于“算法管理”的“相应责任”厘定
被引量:
23
3
作者
田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32,共17页
《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规定平台企业对从业者遭受的损害负“相应责任”,对此存在不同的解读。“算法管理”是数智时代平台用工新业态的核心特质,对“相应责任”的定位应以算法管理为中心,以劳动三分法为...
《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规定平台企业对从业者遭受的损害负“相应责任”,对此存在不同的解读。“算法管理”是数智时代平台用工新业态的核心特质,对“相应责任”的定位应以算法管理为中心,以劳动三分法为法律关系架构。围绕算法管理权及其配置,平台企业和外包企业之间结成一个相互协作的用工共同体,应依据角色分工共同负担用工责任。其中,外包企业对从业者进行直接的劳动管理,应负首要的用工责任;平台企业基于算法管理对从业者仍保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大概率成立不完全劳动关系,应负与之相应的补充责任。补充责任的具体范围,则应以平台企业实际行使的算法管理权的大小为边界。外包合作协议中对用工责任分配的约定不能对抗从业者,但在平台企业和外包企业内部有效。平台企业对外包企业原则上享有追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外包
用工责任分配
算法管理
劳动
“
三分法
”
相应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法典的制定与劳动权利的实现
被引量:
24
1
作者
钱叶芳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18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核心范畴为逻辑起点的社会法学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1AFX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我国劳动法典化研究始于劳动基本法欠缺时代,随劳动法的制定而沉寂,重提于劳动纠纷激增之际,再兴起于民法典编纂之时。虽然文献数量有限,但仍然能从中看出一条主线:劳动关系调整的需要和劳动关系失衡的现实是劳动法典化研究的触发器。制定劳动法典的思路应当是编纂劳动法典与完善单行法同步进行。我国迄今欠缺一部在效力位阶和制度设计上都能统摄各类单行劳动法律法规的一般法。劳动法典的制定应当遵循权利全面法定化原则和权利全面实有化原则,通过劳动法典的制定实现劳动执法体制机制的管制化转型,从而促进劳动权利的实有化,其意义甚于权利法定化。考虑到法律的稳定性,宜在劳动法的结构基础上组织劳动法典的篇章。劳动法典总则编的核心问题是对劳动关系的认定,根据权利全面法定化原则界定劳动关系的内涵和外延。我国劳动法上的劳动三分法极具中国特色,包容了零工以及平台用工等新型劳动关系。劳动法典分则编的核心问题是劳动权利实有化,应当根据权利全面实有化原则,借鉴国际通行的劳动管制制度,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长效劳动法实施机制。
关键词
劳动
法典
权利法定化
权利实有化
劳动
关系
劳动三分法
劳动
管制
Keywords
labor code
statutory rights
realization of rights
labor relations
labor trichotomy
labor regulation
分类号
D47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灵活用工综合服务新业态发展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兵
机构
南开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37,共21页
基金
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9JWZD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9JJD820009)。
文摘
受互联网共享经济与新就业观念影响,我国平台经济领域灵活用工市场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衍生出能够为灵活用工多方参与主体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商业组织。相较于灵活用工其他经营模式,灵活用工综合服务业态具有化解灵活用工企业税收抵扣痛点、降低灵活用工市场人力成本、充分发挥互联网共享经济、普惠经济特性等显著优势。然而,该新业态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经验较少,致使新现象和新问题不断涌现,主要表现为缺乏对业态内主体定位的清晰判断,多部门监管效能不高,税收监管风险增高,劳动保障不充分、不及时,数据信息泄露、数据滥用等安全问题凸现。鉴于此,亟待完善法治思维和规制工具,以数据治税优化新业态税收监管,推进多元共治机制的建立,以“三分法”更新劳动权益保障体系,以全周期数据信息保护规范新业态发展,通过多维度多工具协同实施,科学保障灵活用工综合服务新业态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灵活用工综合服务
新就业形态
法律风险
劳动
关系“
三分法
”
Keywords
comprehensive services for flexible employment
new forms of employment
legal risks
three-way-partitioning of labor relations
分类号
DF523.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台外包经营中的用工责任分配--基于“算法管理”的“相应责任”厘定
被引量:
23
3
作者
田野
机构
天津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32,共17页
基金
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平台经济模式下从业者与平台经营者法律关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ZGFYZDKT202109-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规定平台企业对从业者遭受的损害负“相应责任”,对此存在不同的解读。“算法管理”是数智时代平台用工新业态的核心特质,对“相应责任”的定位应以算法管理为中心,以劳动三分法为法律关系架构。围绕算法管理权及其配置,平台企业和外包企业之间结成一个相互协作的用工共同体,应依据角色分工共同负担用工责任。其中,外包企业对从业者进行直接的劳动管理,应负首要的用工责任;平台企业基于算法管理对从业者仍保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大概率成立不完全劳动关系,应负与之相应的补充责任。补充责任的具体范围,则应以平台企业实际行使的算法管理权的大小为边界。外包合作协议中对用工责任分配的约定不能对抗从业者,但在平台企业和外包企业内部有效。平台企业对外包企业原则上享有追偿权。
关键词
平台外包
用工责任分配
算法管理
劳动
“
三分法
”
相应责任
Keywords
Platform Outsourcing
Allocation of Work-eng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Algorithm Management
Labor Trichotomy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
分类号
DF47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劳动法典的制定与劳动权利的实现
钱叶芳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灵活用工综合服务新业态发展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对策探析
陈兵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平台外包经营中的用工责任分配--基于“算法管理”的“相应责任”厘定
田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