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层沥青混合料弯曲劲度模量取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田宇翔 马骉 +1 位作者 周雪艳 黄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80-3287,共8页
沥青混合料的弯曲劲度模量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性能评价的重要参数。对面层沥青混合料而言,模量的大小与材料的力学与路用性能密切相关。但目前研究中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行为分析中合理模量参数取值的重要性认识较为不足,针对模量取... 沥青混合料的弯曲劲度模量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性能评价的重要参数。对面层沥青混合料而言,模量的大小与材料的力学与路用性能密切相关。但目前研究中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行为分析中合理模量参数取值的重要性认识较为不足,针对模量取值与预测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收集既有沥青混合料弯曲劲度模量数据,建立模量数据库,通过适当的数学处理获得不同条件下的混合料模量代表值。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弯曲劲度模量代表值随温度、沥青用量与沥青类型的变化基本符合既有研究中获得的变化关系,对大数据进行数学处理获得的代表值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利用数学回归方法,建立不同条件下的混合料模量预测方程,经验证所建立的模量对数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与再现性,可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行为分析中模量参数的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劲度模量 代表值 材料参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静态蠕变劲度模量与动稳定度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樊统江 何兆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055-1057,1138,共4页
用轮辙试验的动稳定度(以下简称DS)指标反映沥青路面的高温车辙行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不能作为计算参数用于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通过研究不同沥青混合料的DS和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的响应,试图将DS指标与静态蠕变劲度模量建立联系用作为沥... 用轮辙试验的动稳定度(以下简称DS)指标反映沥青路面的高温车辙行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不能作为计算参数用于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通过研究不同沥青混合料的DS和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的响应,试图将DS指标与静态蠕变劲度模量建立联系用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选择了AC13和AC25两种级配、60#/70#基质沥青和5%SBS改性沥青两种结合料、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集料,分别进行了车辙试验和静态蠕变试验,其中车辙分别采用5 cm和7 cm厚度试件。结果表明,对同类型级配、结合料、集料和同一车辙厚度的沥青混合料,其DS和静态蠕变劲度模量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高达0.9以上。但综合考虑级配、结合料、集料和结构厚度等因素后,DS与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的线性相关性并不理想,其相关系数R2只达到0.591 2。因此,试图将DS转换为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用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动稳定 静态蠕变劲度模量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0s劲度模量的低温开裂指数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崔世彤 易军艳 +2 位作者 冯德成 赵含 孙志棋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2,共8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材料性能测试,预测5~10年状况下沥青路面实际开裂的方法。依托开裂指数同沥青材料低温性能的关系,利用CAM模型(一种数学模型)拟合得到了5类常用沥青的180 s劲度模量值,预测并提出了PAV(压力老化)状态下各类沥青的开裂指... 提出了一种通过材料性能测试,预测5~10年状况下沥青路面实际开裂的方法。依托开裂指数同沥青材料低温性能的关系,利用CAM模型(一种数学模型)拟合得到了5类常用沥青的180 s劲度模量值,预测并提出了PAV(压力老化)状态下各类沥青的开裂指数。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该种模拟方式预测的准确性。借助长吉高速实地芯样开裂情况调研,验证CI值(低温开裂指数)对沥青路面实际开裂水平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CAM模型下得到的沥青梁180 s模量计算方法简单,数据置信度高,预测得到的SBS改性沥青开裂指数与路面实际开裂水平一致,证明了利用沥青材料性能预测路面实际抗裂能力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依据规范提法,给出了五类北方常用沥青的CI值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低温开裂指数CI 180 s劲度模量 BBR试验 CA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剪切松弛试验的沥青低温劲度模量反演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勤 杜镇宇 +2 位作者 毛菊良 肖飞鹏 袁捷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4-299,313,共7页
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不同沥青进行低温剪切松弛试验,获得剪切松弛模量,并求出蠕变柔量的解析解和Matlab解,进而反演得到劲度模量(S_(shear))及其变化率(mshear);另外利用弯曲梁流变仪(BBR)测得沥青劲度模量(S)及其变化率(m),对反... 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不同沥青进行低温剪切松弛试验,获得剪切松弛模量,并求出蠕变柔量的解析解和Matlab解,进而反演得到劲度模量(S_(shear))及其变化率(mshear);另外利用弯曲梁流变仪(BBR)测得沥青劲度模量(S)及其变化率(m),对反演结果S_(shear)、mshear进行验证.结果表明:Matlab求解方法与解析解法虽直观表达形式不同,但结果大小相当;同种沥青的S_(shear)与S值存在稳定比例关系,比例系数约为4.5;不同沥青在60 s时的S_(shear)、mshear值与BBR实测结果呈正比关系,比例系数分别约为4.5和1.1;从Kendall秩相关系数来看,不同沥青反演结果与实测结果排序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故通过剪切松弛试验对沥青低温劲度模量进行反演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度模量 剪切松弛试验 改性沥青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模量与动稳定度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樊统江 何兆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671,共5页
研究了分别基于AC13和AC25优化出的9组级配、SBS改性中海70#沥青和中海70#沥青两种结合料、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集料以及50,70 mm两种车辙试件厚度等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DS)与车辙模量(EDS),EDS与动态蠕变劲度模量(Sdy),Sdy与DS... 研究了分别基于AC13和AC25优化出的9组级配、SBS改性中海70#沥青和中海70#沥青两种结合料、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集料以及50,70 mm两种车辙试件厚度等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DS)与车辙模量(EDS),EDS与动态蠕变劲度模量(Sdy),Sdy与DS这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沥青混合料的Sdy与采用厚度匹配的车辙试件DS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将DS转换为Sdy,并用其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 沥青混合料 动稳定 车辙模量 动态蠕变劲度模量 结构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不同温拌剂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及疲劳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唐培培 申爱琴 付建村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0-595,共6页
应用简单性能试验机(SPT)分别对掺不同温拌剂(Leadcap,Sasobit和ZQ-WB3温拌剂)沥青混合料及热拌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时的动态模量、相位角进行测定与研究,并通过四点疲劳试验(应变控制模式)分析掺不同温拌剂沥青混合料的疲... 应用简单性能试验机(SPT)分别对掺不同温拌剂(Leadcap,Sasobit和ZQ-WB3温拌剂)沥青混合料及热拌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时的动态模量、相位角进行测定与研究,并通过四点疲劳试验(应变控制模式)分析掺不同温拌剂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或加载频率升高,掺不同温拌剂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增大;温度为37℃或54℃时,掺Leadcap或Sasobit温拌剂沥青混合料相位角出现峰值时的加载频率较掺ZQ-WB3温拌剂沥青混合料小;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有很大影响,掺ZQ-WB3温拌剂沥青混合料平均疲劳寿命最短,掺Leadcap温拌剂沥青混合料平均疲劳寿命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动态模量 疲劳寿命 相位角 劲度模量 温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沥青混凝土等效模量的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郭乃胜 赵永生 +1 位作者 滕叆 赵颖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根据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探讨了低温条件下纤维沥青混凝土等效劲度模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hao Y.H和Weng G.J.在Eshelby-Mori-Tanaka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等效模量公式,计算了具有不同纤维质量分数的纤维沥青混凝... 目的根据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探讨了低温条件下纤维沥青混凝土等效劲度模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hao Y.H和Weng G.J.在Eshelby-Mori-Tanaka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等效模量公式,计算了具有不同纤维质量分数的纤维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等效劲度模量,对计算结果与劈裂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误差分析.从温度、纤维掺量和纤维性状三个方面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随着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大误差也逐渐增大,而纤维本身的性能对结果误差基本没有影响.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较小,由于温度的影响需要对等效模量公式进行温度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沥青混凝土 等效模量 劲度模量 纤维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蠕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庆华 沙爱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7,共5页
通过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测试了不同试验条件下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蠕变劲度模量,分析不同的组成材料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蠕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低标号沥青和外掺剂能够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降低沥青混合... 通过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测试了不同试验条件下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蠕变劲度模量,分析不同的组成材料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蠕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低标号沥青和外掺剂能够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降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蠕变过程中的瞬间变形和黏弹性变形发展的速度,但低温环境下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对持续弯拉应力的松弛能力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模量沥青混凝土 蠕变特性 劲度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沥青胶浆低温蠕变特性研究
9
作者 张高放 来平 +2 位作者 李萍 陈隆建 李宁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5,共8页
为研究路面回收沥青再生后的沥青胶浆低温蠕变特性,通过弯曲梁流变仪(BBR)试验分析在特定的低温环境下原始回收沥青胶浆及再生剂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能.结果表明,回收沥青胶浆和再生回收沥青胶浆的劲度模量均随着加载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为研究路面回收沥青再生后的沥青胶浆低温蠕变特性,通过弯曲梁流变仪(BBR)试验分析在特定的低温环境下原始回收沥青胶浆及再生剂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能.结果表明,回收沥青胶浆和再生回收沥青胶浆的劲度模量均随着加载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蠕变速率均随着加载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再生剂的掺量和再生沥青胶浆的劲度模量成反比和其蠕变速率成反比例关系;随着再生剂掺量的增加,再生回收沥青胶浆的抗低温开裂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沥青胶浆 再生剂 BBR 低温蠕变特性 劲度模量 蠕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控制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19
10
作者 吴志勇 张肖宁 +2 位作者 游宏 苑苗苗 万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在应变控制模式下对3种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四点弯曲小梁疲劳试验,对采用耗散能相对变化率的突变点(判据1)和劲度模量下降至初始劲度模量的50%(判据2)两种失效判据得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进行了对比,并针对两种失效判据构建了... 在应变控制模式下对3种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四点弯曲小梁疲劳试验,对采用耗散能相对变化率的突变点(判据1)和劲度模量下降至初始劲度模量的50%(判据2)两种失效判据得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进行了对比,并针对两种失效判据构建了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混合料的初始劲度模量随应变水平及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以判据1为失效判据时,同一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应变水平下破坏时的劲度模量基本相同,不同沥青混合料破坏时的劲度模量随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减小,获得的疲劳寿命比以判据2为失效判据获得的疲劳寿命长;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随应变水平及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大幅减小;判据1对应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疲劳寿命 应变控制 耗散能 相对变化率 劲度模量 失效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冲击韧性的钢桥面铺装环氧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设计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顺先 张肖宁 +3 位作者 徐伟 蔡旭 郝增恒 万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5,19,共6页
针对钢桥面铺装环氧沥青混凝土出现的疲劳开裂问题,分析现有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不足之处。在断裂力学和能量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以冲击韧性作为环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评价指标,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指标的可行性;采用剩余劲度模量比来反... 针对钢桥面铺装环氧沥青混凝土出现的疲劳开裂问题,分析现有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不足之处。在断裂力学和能量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以冲击韧性作为环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评价指标,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指标的可行性;采用剩余劲度模量比来反映环氧沥青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并建立起冲击韧性和剩余劲度模量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冲击韧性和疲劳性能之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采用冲击韧性指标能够有效地评价环氧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疲劳性能,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准确,为环氧沥青混凝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沥青混凝土 疲劳开裂 断裂力学 冲击韧性 配合比设计 剩余劲度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间接拉伸疲劳性能 被引量:30
12
作者 严金海 倪富健 杨美坤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1,77,共5页
采用Cooper试验机测试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水平下的劲度模量及15℃下的间接拉伸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劲度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应力水平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劲度模量与温度、应力水平均具有很好的... 采用Cooper试验机测试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水平下的劲度模量及15℃下的间接拉伸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劲度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应力水平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劲度模量与温度、应力水平均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在低应力水平(100,200 kPa)下,掺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优于无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而在高应力水平(300,400 kPa)下,掺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劣于无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竖向位移(变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表现出一定的黏弹塑性,其疲劳破坏属于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 冷再生 劲度模量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弯曲梁流变仪评价道路沥青的低温性能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立志 魏建明 张玉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0-153,共4页
使用弯曲梁流变仪测定6种普通沥青和6种改性道路沥青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荷载时间下的蠕变劲度模量,根据时-温等效原理,采用Sigmoid模型经拟合得到沥青的劲度主曲线,利用劲度主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定量表征道路沥青的低温性能。结果表明,劲度... 使用弯曲梁流变仪测定6种普通沥青和6种改性道路沥青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荷载时间下的蠕变劲度模量,根据时-温等效原理,采用Sigmoid模型经拟合得到沥青的劲度主曲线,利用劲度主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定量表征道路沥青的低温性能。结果表明,劲度指标物理意义明确,与常规指标相比能够更好地反映沥青的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沥青 低温性能 弯曲梁流变仪 劲度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性能 被引量:25
14
作者 孙立军 程怀磊 +1 位作者 刘黎萍 曹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48-1654,1687,共8页
通过应力控制下的劈裂疲劳试验,分析了现场服役多年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及室内新成型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劲度模量衰减特征以及2类混合料疲劳破坏阶段的黏弹性特征;结合损伤分析,提出了在役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和新成型冷再生混合料... 通过应力控制下的劈裂疲劳试验,分析了现场服役多年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及室内新成型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劲度模量衰减特征以及2类混合料疲劳破坏阶段的黏弹性特征;结合损伤分析,提出了在役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和新成型冷再生混合料疲劳破坏准则;对比了不同车道的在役冷再生混合料和新成型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现场实际轴载作用次数的增加会导致冷再生混合料剩余疲劳寿命的降低,冷再生混合料在使用中存在疲劳性能增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 冷再生混合料 劲度模量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沥青细观结构和重复蠕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岚 常春清 邢永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1-725,共5页
针对内蒙古等西北部地区常用的3种聚合物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和复合胶粉改性沥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它们的细观结构形貌,得到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间的界面结合特性,发现3种改性沥青的改性剂... 针对内蒙古等西北部地区常用的3种聚合物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和复合胶粉改性沥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它们的细观结构形貌,得到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间的界面结合特性,发现3种改性沥青的改性剂与沥青间均具有良好的界面融合性.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3种改性沥青进行不同温度和荷载应力下的重复蠕变试验,通过对累积应变、蠕变劲度的黏性部分GV随荷载和温度变化规律的分析表明:3种改性沥青随加载次数、温度及应力大小变化的规律相同,但同样条件下胶粉改性沥青具有最低的温度敏感性、最小的累积应变和最大的GV值,说明其具有最好的抗高温变形性能,其次为复合胶粉改性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改性沥青 细观结构 重复蠕变 蠕变劲度模量 延迟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短期蠕变特性试验与模型参数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浩 王平 +1 位作者 谢铠泽 曾晓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4-118,共5页
为研究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的短期蠕变特性,采用现场取样的CA砂浆圆柱体试件,在WDW系列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单轴静载蠕变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采用Burgers模型和"四单元五参数"模型(修正的Burgers模型)描述CA砂浆的蠕变... 为研究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的短期蠕变特性,采用现场取样的CA砂浆圆柱体试件,在WDW系列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单轴静载蠕变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采用Burgers模型和"四单元五参数"模型(修正的Burgers模型)描述CA砂浆的蠕变特征,分析"四单元五参数"模型参数对蠕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荷载应力的增大,CA砂浆的蠕变变形及蠕变劲度模量均随之增大;Burgers模型与"四单元五参数"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CA砂浆的蠕变特性;"四单元五参数"模型的参数主要影响蠕变过程的初始位置、延迟弹性变形及其曲线的弯曲程度和黏性流动变形阶段的曲线斜率;考虑CA砂浆黏弹性特性对板式无砟轨道的力学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砂浆 蠕变试验 劲度模量 参数分析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胶浆(SMA)实验方法与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陆学元 张素云 +1 位作者 郑南翔 詹天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4-897,共4页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结合SMA沥青胶浆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锥入度试验与低温蠕变试验的方法。研究结果证明采用该法是科学的、简便易行的,也是对沥青胶浆研究方法新的补充和拓展;根据本实验方案,获得...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结合SMA沥青胶浆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锥入度试验与低温蠕变试验的方法。研究结果证明采用该法是科学的、简便易行的,也是对沥青胶浆研究方法新的补充和拓展;根据本实验方案,获得了使用抗剪强度与弯曲劲度模量可以作为SMA胶浆高、低温性能评价的技术指标,并给出了合理粉胶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沥青胶浆 锥入试验 蠕变试验 抗剪强 弯曲劲度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琦 王枫成 +3 位作者 李晓民 南雪丽 张兴军 谭敬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0-134,共5页
为研究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选用车辙试验和单轴静载蠕变试验,通过动稳定度(DS)、综合稳定系数(CSI)、高温劲度模量和Burgers模型对掺入国产A、国外A、国外B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性能评价.车辙试验结果表明,掺加... 为研究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选用车辙试验和单轴静载蠕变试验,通过动稳定度(DS)、综合稳定系数(CSI)、高温劲度模量和Burgers模型对掺入国产A、国外A、国外B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性能评价.车辙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抗车辙剂后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大幅提升,但动稳定度和车辙深度的背离导致其无法确定,在现有的车辙试验基础上,用CSI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更合理.通过将单轴静载蠕变试验得到的高温劲度模量和Burgers模型4个参数作为加入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评价指标,同时采用粘弹性理论分析Burgers模型4个参数影响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上述试验方法能很好地对其高温性能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抗车辙剂 综合稳定系数 高温劲度模量 BURGE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R试验的沥青低温性能及粘弹性分析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琨 郝培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38-1143,共6页
采用低温小梁弯曲试验(BBR)对6种不同种类的沥青低温性能进行评价,利用时间温度等效原理获得了沥青的低温劲度模量主曲线,通过Burgers模型方程对BBR蠕变劲度曲线及其劲度模量主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沥青的劲度模量衰减速度依赖于温度... 采用低温小梁弯曲试验(BBR)对6种不同种类的沥青低温性能进行评价,利用时间温度等效原理获得了沥青的低温劲度模量主曲线,通过Burgers模型方程对BBR蠕变劲度曲线及其劲度模量主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沥青的劲度模量衰减速度依赖于温度,温度越高、低温性能越好,劲度模量衰减速度越快,且在蠕变的起始阶段衰减最迅速;Burgers模型方程对BBR蠕变劲度曲线及劲度主曲线均具有较高的拟合程度;蠕变劲度曲线及劲度主曲线在拟合时首尾两端相对误差较大,中间段相对误差小,同时BBR试验劲度度曲线的拟合相对误差明显小于模量主曲线的相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性能 BURGERS模型 BBR低温蠕变试验 时间温等效原理 劲度模量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能分析 被引量:33
20
作者 郭乃胜 赵颖华 李刚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介绍了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加强筋能够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能.通过对其性能阐述,说明其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断裂延伸率,以及产生强大内聚力防止沥青混凝土开裂等特点.其低温开裂机理表明聚酯纤维低温抗裂性是影响沥青路面温度收... 介绍了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加强筋能够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能.通过对其性能阐述,说明其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断裂延伸率,以及产生强大内聚力防止沥青混凝土开裂等特点.其低温开裂机理表明聚酯纤维低温抗裂性是影响沥青路面温度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对不同纤维掺量的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试验研究,对其低温抗裂性能进行了分析,在劈裂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最佳纤维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 掺入量 低温 劲度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