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电力系统稳定器对励磁系统进行相位补偿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0
1
作者 霍承祥 刘增煌 朱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89-2997,共9页
该文针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理论与工程之间差异的关键细节进行说明和探讨。首先简要阐述了力矩分解法分析低频振荡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与PSS相关的关键概念及其区别。然后通过分析和仿真指出,PSS参数整定是基... 该文针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理论与工程之间差异的关键细节进行说明和探讨。首先简要阐述了力矩分解法分析低频振荡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与PSS相关的关键概念及其区别。然后通过分析和仿真指出,PSS参数整定是基于发电机在功角处开环时的励磁系统相频特性,即理论值,而实测励磁系统相频特性是功角闭环时得到的。两者在系统自然振荡频率附近狭窄的频段内有很大差别,但在其余频段差别很小,因此可以通过"人工平滑"的方式由实测值得到理论值。并进一步论证了PSS参数现场整定方法的合理性。最后提出,由于发电机负荷变化时,励磁系统的理论无补偿相频特性差异很小,工程应用中在发电机负荷较大和较小时均可配置PSS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力矩分解法 相位补偿 励磁系统无补偿频率特性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动态负荷的电力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与发电机励磁控制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杰 阮映琴 +1 位作者 傅乐 陈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4-29,共6页
基于微分代数控制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具有非线性负荷的电力系统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和发电机三阶模型的励磁控制,表明具有非线性负荷和SVC装置的NDAS(3)仍可以通过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从而得... 基于微分代数控制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具有非线性负荷的电力系统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和发电机三阶模型的励磁控制,表明具有非线性负荷和SVC装置的NDAS(3)仍可以通过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从而得到具有代数方程的Brunovsky标准型。提出了具有非线性负荷的电力系统SVC与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完全精确线性化设计。该控制方法可以同时满足发电机功角稳定和SVC节点处电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静止无功补偿 微分代数控制系统 励磁控制 非线性动态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火电机组励磁系统主备励无冲击切换研究──超前补偿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龙 刘为群 +2 位作者 李国辉 杨一文 雷秀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4期23-27,共5页
大中型火力发电机组励磁系统运行时,如果进行励磁调节器(AVR)与备用励磁切换操作,发电机组瞬间会出现很大的无功冲击。为了实现发电机组主备励之间无扰动切换,在建立新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超前补偿法。经过珠江发电厂1号和... 大中型火力发电机组励磁系统运行时,如果进行励磁调节器(AVR)与备用励磁切换操作,发电机组瞬间会出现很大的无功冲击。为了实现发电机组主备励之间无扰动切换,在建立新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超前补偿法。经过珠江发电厂1号和3号机组的实际应用,证明了超前补偿法有效地解决了机组的无功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调节器 励磁系统 超前补偿 火力发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与励磁系统的鲁棒协调控制 被引量:8
4
作者 方振 丁明 吴红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55-257,共3页
针对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不确定性,本文应用直接反馈线性化(DFL)和H∞非线性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静止无功补偿器与发电机励磁系统鲁棒协调控制规律,该控制器可以同时镇定发电机功角稳定和控制节点电压,仿真实例表明该协调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鲁棒协调控制 静止无功补偿 励磁系统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补偿器与励磁调节系统的综合
5
作者 尹更生 李玉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1984年第4期56-59,共4页
在我国、大多采用小型模拟同步发电机来模拟原型机组,组成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因此,这就要求模拟发电机与原型机具有相同的标么参数。但是,由于模拟发电机受到体积的限制,其转子绕组的时间常数Tdo与原型机相差很大,如我校电力系统动... 在我国、大多采用小型模拟同步发电机来模拟原型机组,组成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因此,这就要求模拟发电机与原型机具有相同的标么参数。但是,由于模拟发电机受到体积的限制,其转子绕组的时间常数Tdo与原型机相差很大,如我校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所用的模拟发电机,其Tdo。如表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 时间常数 补偿装置 励磁调节系统 转子绕组 直流励磁 电阻 电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用于抑制厂用电系统电压波动仿真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玉雷 解大 张延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97-101,共5页
厂用电系统中一般带有集中电动机负荷,异步电动机启动会引起母线电压严重的波动。系统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是有效解决电压质量问题的方法之一。文中采用配有自动电压调节器(AVR)的发电机励磁与系统母线装设SVC的方法,SVC采用闭环控... 厂用电系统中一般带有集中电动机负荷,异步电动机启动会引起母线电压严重的波动。系统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是有效解决电压质量问题的方法之一。文中采用配有自动电压调节器(AVR)的发电机励磁与系统母线装设SVC的方法,SVC采用闭环控制,研究其对电压稳定和无功补偿的效果。通过对某电厂厂用电系统的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可提高厂用电电压的水平,并且缩小了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时间,减少了大型异步电动机启动对系统母线电压的波动和无功功率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补偿 厂用电系统 电能质量 感应电动机 励磁系统 电压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milton理论改善多机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励磁与SVC协调控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石访 王杰 薛贵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8-52,共5页
基于伪广义哈密尔顿(Hamilton)理论设计了一般仿射非线性系统的镇定控制器,进而将包含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发电机励磁的多机系统表示为伪广义Hamilton形式,该系统考虑了转移电导和SVC动态过程的影响。从能量的观点出发,利用鲁棒L2方... 基于伪广义哈密尔顿(Hamilton)理论设计了一般仿射非线性系统的镇定控制器,进而将包含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发电机励磁的多机系统表示为伪广义Hamilton形式,该系统考虑了转移电导和SVC动态过程的影响。从能量的观点出发,利用鲁棒L2方法设计了发电机励磁和SVC非线性协调控制策略,并将该控制策略表示为易于量测和实施的形式。最后将所设计的协调控制策略与传统的独立分散控制进行对比,对3机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系统 静止无功补偿 协调控制 HAMILTON系统 稳定性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电力系统中STATCOM与发电机励磁的协调控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谢小荣 崔文进 +1 位作者 陈远华 韩英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针对一个典型的两区域且区间联络线中间带 STATCOM的 4机电力系统 ,应用信息结构约束下的最优协调控制理论与算法 ,设计了输出反馈的线性二次型 (LQ)分散控制规律 ,得到的励磁控制器考虑了机组原有 PID自动电压调节器 (AVR)的结构约束 ... 针对一个典型的两区域且区间联络线中间带 STATCOM的 4机电力系统 ,应用信息结构约束下的最优协调控制理论与算法 ,设计了输出反馈的线性二次型 (LQ)分散控制规律 ,得到的励磁控制器考虑了机组原有 PID自动电压调节器 (AVR)的结构约束 ,并通过在 STATCOM安装处构造一个能反映区间振荡模式的就地观测量 ,以抑制区间低频振荡。应用数字仿真研究了所得控制规律的性能 ,结果表明 ,协调控制器大大地提高了系统暂态稳定水平和区间传输容量 ,而且 ,由于采用了完全分散的信息模式和输出反馈方式 ,控制器实现代价低、可靠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控制 静止同步补偿 励磁控制 多机系统 发电机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变目标策略的TCSC与励磁系统协调控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大鹏 李兴源 +1 位作者 洪潮 杨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3-16,21,共5页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hyristor-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基于最优变目标控制(optimal variable aim control,OVAC)理论,提出了TCSC与励磁系统协调控制的方法。首先针对...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hyristor-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基于最优变目标控制(optimal variable aim control,OVAC)理论,提出了TCSC与励磁系统协调控制的方法。首先针对含有TCS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了状态空间方程;然后利用最优变目标控制理论推导出了TCSC与励磁系统的协调控制规律;最后利用算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提高了系统阻尼,有效地抑制了系统的功率振荡,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补偿器(TCSC) 励磁系统 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变目标策略的励磁系统与SVC协调控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邹强 李兴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4-28,共5页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文章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了包括状态变量发电机机端电压在内的状态空间方程,提出了一种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策略,根据励磁系统和SVC不同...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文章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了包括状态变量发电机机端电压在内的状态空间方程,提出了一种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策略,根据励磁系统和SVC不同的控制目标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从而协调控制这两种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故障时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并能提高系统阻尼,抑制振荡,同时改善系统的功角和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励磁系统 电压稳定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最优变目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控电抗器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宝安 金丽莉 +3 位作者 罗亚桥 徐斌 费益军 袁晓冬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0,共4页
基于磁控电抗器(MCR)中自励磁式MCR励磁稳定性不高,铁心的直流励磁电流在电网电压波动时易受影响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外励磁式MCR,对其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了介绍。外励磁式MCR装置包括MCR本体和励磁控制系统;设计了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的... 基于磁控电抗器(MCR)中自励磁式MCR励磁稳定性不高,铁心的直流励磁电流在电网电压波动时易受影响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外励磁式MCR,对其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了介绍。外励磁式MCR装置包括MCR本体和励磁控制系统;设计了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该装置由外励磁式MCR装置、固定电容器(FC)滤波器和无功补偿控制单元3部分组成。其无功补偿控制单元可分为信号取样、信号处理、信号输出、显示等模块,对控制单元的软件流程作了介绍。通过试验电路对装置的补偿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根据系统无功功率的情况进行补偿,功率因数能始终保持在0.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电抗器 励磁系统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COM与发电机励磁的协调控制 被引量:32
12
作者 谢小荣 崔文进 +1 位作者 唐义良 韩英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9-22,61,共5页
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 ,建立了包含静止同步补偿器 ( STATCOM)的状态空间模型 ,应用给定信息结构约束下的最优控制理论和算法 ,设计了 4组 STATCOM与发电机励磁的协调控制器。它们的控制规律分别是 :状态反馈的完全分散协调控制、输出状... 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 ,建立了包含静止同步补偿器 ( STATCOM)的状态空间模型 ,应用给定信息结构约束下的最优控制理论和算法 ,设计了 4组 STATCOM与发电机励磁的协调控制器。它们的控制规律分别是 :状态反馈的完全分散协调控制、输出状态反馈的完全分散协调控制、STATCOM处可以反馈机组角频率偏差的特定信息结构下的 LQ协调控制、全状态反馈的集中型最优控制。仿真结果表明 ,与独立设计的 AVR/PSS励磁控制器和电压偏差 PI调节型 STATCOM控制器相比 ,上述 4组协调控制器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能。同时 ,完全分散信息结构的状态和输出反馈控制的控制性能稍次于其他两种协调控制规律 ,但由于它们实现代价低、可靠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控制 LQ控制 静止同步补偿 励磁控制 STATCOM 电力系统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线性自适应最优励磁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3
13
作者 谢小荣 崔文进 +1 位作者 唐义良 韩英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0-54,共5页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自适应最优励磁控制器。新的控制设计方法基于同步发电机的三阶双轴数学模型 ,其仅由代数运算实现的分散非线性反馈补偿律保证了系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具有足够的稳态调节精度。控制算法内置一个简单的在线自适应变增益...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自适应最优励磁控制器。新的控制设计方法基于同步发电机的三阶双轴数学模型 ,其仅由代数运算实现的分散非线性反馈补偿律保证了系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具有足够的稳态调节精度。控制算法内置一个简单的在线自适应变增益策略以达到在各种工况下动态最优化控制的目的 ,通过求解闭环特征值优化问题来选取权矩阵的方法改善了系统受扰后的暂态响应性能。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线性最优控制器相比 ,新的励磁控制器具有多方面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控制器 最优控制 非线性反馈补偿 自适应算法 电力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电力系统PSS参数优化新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郝正航 李少波 +1 位作者 周杰娜 文方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9-204,共6页
机械回路谐振引起了励磁系统频率特性曲线出现"波峰"和"波谷",造成现有方法不易准确测量或计算励磁系统相位滞后角.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多机系统PSS参数优化方法.首先,重新定义基于多机模型的励磁系统相位滞后角... 机械回路谐振引起了励磁系统频率特性曲线出现"波峰"和"波谷",造成现有方法不易准确测量或计算励磁系统相位滞后角.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多机系统PSS参数优化方法.首先,重新定义基于多机模型的励磁系统相位滞后角,并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基于新定义的计算方法不再受机械回路谐振的影响,可以得出更合理的计算结果.然后,在PSS增益整定时,将问题描述转化为多机系统部分输出量反馈的优化模型,通过求解Levine-Athans方程组得到最佳PSS增益.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一个8机电力系统,与传统方法比较后,表明电力系统阻尼特性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电力系统稳定器 参数优化 动态稳定 励磁控制 频率特性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TATCOM与SEDC的多机系统次同步谐振抑制措施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彦龙 班连庚 +2 位作者 宋瑞华 项祖涛 杜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41-1345,共5页
并列同型的多台汽轮机组通过带串补线路送出时可能发生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出力不均衡时,各机组轴系扭振行为不一致,在幅值和相位上均有差别。以双机系统为例,对并列多机系统发生SSR时各机组轴系扭振行为的差异... 并列同型的多台汽轮机组通过带串补线路送出时可能发生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出力不均衡时,各机组轴系扭振行为不一致,在幅值和相位上均有差别。以双机系统为例,对并列多机系统发生SSR时各机组轴系扭振行为的差异进行了研究。时域仿真结果表明,将各机组发电机转速均取作输入信号时,仅采用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TATCOM)便可抑制所有机组的轴系扭振,但是抑制速度缓慢;以网侧STATCOM为主、机侧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upplementary excitation damping,SEDC)为辅的联合SSR抑制措施可以结合SEDC和STATCOM各自作为SSR抑制措施的优点,快速有效地抑制多机系统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系统 次同步谐振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 静止同步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COM控制器与常规PID励磁调节器的分散协调设计 被引量:14
16
作者 谢小荣 崔文进 +1 位作者 唐义良 韩英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8,共5页
针对单机无穷大母线联络线中间带静止同步补偿器 (STATCOM )的电力系统 ,建立了统一的状态空间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 ,应用信息结构约束下的LQ最优控制理论和算法 ,得到输出反馈的STATCOM与机组励磁的最优分散协调控制器 ;应用数字仿真研... 针对单机无穷大母线联络线中间带静止同步补偿器 (STATCOM )的电力系统 ,建立了统一的状态空间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 ,应用信息结构约束下的LQ最优控制理论和算法 ,得到输出反馈的STATCOM与机组励磁的最优分散协调控制器 ;应用数字仿真研究它们在系统受到大小扰动下的控制性能和特点 ,并与传统的电压偏差PID励磁调节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协调控制器能大大地提高系统的静态和暂态性能 ;由于控制器采用输出反馈 ,并仅基于本地测量 ,是完全分散的 ,故其实现代价低、可靠性高 ,易于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协调控制 静止同步补偿 PID励磁调节器 STATCOM 控制器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S-ESPRIT算法的附加励磁阻尼控制抑制次同步振荡 被引量:16
17
作者 蒋平 吴熙 罗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29,共5页
基于TLS-ESPRIT算法进行次同步振荡研究,将发电机机械阻尼系数取为0,以时域仿真的角速度偏差信号构成的数据矩阵为基础,用TLS-ESPRIT算法高精度地辨识出次同步振荡中各模态的频率及其对应的衰减系数,并与现场测得的模态阻尼相比较,判断... 基于TLS-ESPRIT算法进行次同步振荡研究,将发电机机械阻尼系数取为0,以时域仿真的角速度偏差信号构成的数据矩阵为基础,用TLS-ESPRIT算法高精度地辨识出次同步振荡中各模态的频率及其对应的衰减系数,并与现场测得的模态阻尼相比较,判断次同步振荡的稳定性。该方法在难以获得弹簧-质量块模型阻尼系数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判断次同步振荡稳定性,并且适用于多机系统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基于TLS-ESPRIT算法的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设计策略,以IEEE第二标准模型SYS-2为研究对象,设计了SEDC的具体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SEDC能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次同步振荡 TLS-ESPRIT算法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 可控串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基于基波磁通补偿的串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达义 陈乔夫 贾正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1,共5页
推导了基于变压器基波磁通补偿的串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新原理 ,得出当串联变压器二次侧注入的基波电流和电网电流的基波成分满足基波补偿条件时 ,则串联变压器可以实现对基波呈现很低阻抗 ,而对谐波呈现很高的励磁阻抗。对该有源... 推导了基于变压器基波磁通补偿的串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新原理 ,得出当串联变压器二次侧注入的基波电流和电网电流的基波成分满足基波补偿条件时 ,则串联变压器可以实现对基波呈现很低阻抗 ,而对谐波呈现很高的励磁阻抗。对该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流控制方式进行了仿真。通过采用电流型谐波源进行接近实用化的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波磁通补偿 串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电流控制 励磁阻抗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与发电机励磁的非线性变结构协调控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康忠健 勾松波 +1 位作者 孟繁玉 刘宝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95-1000,共6页
针对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及精确反馈线性化的不足,引入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能同时改善电力系统功角稳定和电压动态特性的静止无功补偿(SVC)与发电机励磁的变结构协调控制器。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动态补偿作用不仅使励磁控制... 针对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及精确反馈线性化的不足,引入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能同时改善电力系统功角稳定和电压动态特性的静止无功补偿(SVC)与发电机励磁的变结构协调控制器。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动态补偿作用不仅使励磁控制与SVC控制实现解耦,而且使二者均能实现当地信号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非线性鲁棒变结构协调控制器能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所设计的控制器对系统运行点和网络结构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静止无功补偿 励磁控制 变结构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先进的高压侧电压控制改善阳城—淮阴500kV交流输电系统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安宁 张丽 +1 位作者 朱凌志 周双喜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8,共5页
研究一种通过为常规发电机励磁系统增加补偿控制的先进的高压侧电压控制器(HSVC),介绍HSVC的原理、特性和优点。与常规的励磁控制方法相比较,采用HSVC能够控制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给定值,维持输电系统较高的电压水平。HSVC的实现不... 研究一种通过为常规发电机励磁系统增加补偿控制的先进的高压侧电压控制器(HSVC),介绍HSVC的原理、特性和优点。与常规的励磁控制方法相比较,采用HSVC能够控制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给定值,维持输电系统较高的电压水平。HSVC的实现不需要从升压变压器高压侧反馈任何信号,因此经济、实现方便。结合阳城—淮阴500kV交流远距离输电系统进行高压侧电压控制的计算分析,并与串联电容补偿比较。研究结果表明,HSVC可提高该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改善系统的角度稳定和电压稳定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控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V交流输电系统 发电机 励磁系统 高压侧电压控制 电力系统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