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般”的助词化及其主观描摹功能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承佼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33,共10页
"一般"经历了从临时数量短语到形容词再到比况助词的演化历程,其功能也相应地由标示种类至陈述类同,进而比拟描摹情状。以比拟描摹为基础,"一般"进一步衍生出主观性更强的测断描摹功能,主要包括正向测断和逆向测断... "一般"经历了从临时数量短语到形容词再到比况助词的演化历程,其功能也相应地由标示种类至陈述类同,进而比拟描摹情状。以比拟描摹为基础,"一般"进一步衍生出主观性更强的测断描摹功能,主要包括正向测断和逆向测断两种方式,并呈现揣测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两种不同的情态特征。助词化"一般"的功能可以看作由比拟描摹至测断描摹的描摹连续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 助词化 主观性 情态特征 描摹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子”的助词化及其句法语义效应
2
作者 白雪飞 赵彧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151-156,共6页
“样子”是表示主观推测的句末助词,发生了去范畴化现象,经“具体的样子→抽象的样子→基于样子的推测”发展而来的,这是隐喻与转喻共同作用的结果,语用推理在“样子”的虚化过程也发挥作用。“样子”句法位置粘着,可以后附在事件小句... “样子”是表示主观推测的句末助词,发生了去范畴化现象,经“具体的样子→抽象的样子→基于样子的推测”发展而来的,这是隐喻与转喻共同作用的结果,语用推理在“样子”的虚化过程也发挥作用。“样子”句法位置粘着,可以后附在事件小句和数量结构之后。“样子”附于事件小句后表示对事件进程的推测,附于数量结构后表示估量,表示的是以数量结构为中心上下浮动的主观游移量。说话人对事件小句或量的必然或实然无法做出准确的认识,是确定性较低的或然判断,语篇模式是“S1推测依据,S2推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子” 助词化 数量结构 或然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话的动态助词“过”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晓锦 林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8-122,共5页
现代广州话动态助词“过”有四种含义:1)动作完毕;2)动作或变化的过程已经经历过、尝试过;3)表示整个动作过程从头重复;4)要去尝试做一下该动作或决意要干某事。以动态助词“过”在共同语的发展为参照,通过考察动态助词“过”在明清时期... 现代广州话动态助词“过”有四种含义:1)动作完毕;2)动作或变化的过程已经经历过、尝试过;3)表示整个动作过程从头重复;4)要去尝试做一下该动作或决意要干某事。以动态助词“过”在共同语的发展为参照,通过考察动态助词“过”在明清时期3种粤语俗曲文本《花笺记》、《二荷花史》和《粤讴》中的使用情况,认为动态助词“过”是动词“过”语法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动态助词“过”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语缀词sji^(2)补论
4
作者 段玉泉 刘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4期185-189,共5页
根据此前的研究,西夏语“■”sji^(2)的主要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名物化助词(后缀),二是作为已行体标志,三是作为语气范畴标志。后两个方面的研究目前尚纠缠在一起。在较晚整理的《同音》丁种本背注中,该词被解释为“断章句”。以... 根据此前的研究,西夏语“■”sji^(2)的主要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名物化助词(后缀),二是作为已行体标志,三是作为语气范畴标志。后两个方面的研究目前尚纠缠在一起。在较晚整理的《同音》丁种本背注中,该词被解释为“断章句”。以此为出发点重新检索文献资料,可以将此前看作已行体标志的例子划分出两类:一类是有时间参照点,一类是无时间参照点。无时间参照点的用例可与“断章句”的解释吻合,它或出现于复句的前一子句末尾,或出现在一个完整句子的末尾,分别表示不同的语气;有时间参照点的例子都可以划归名化助词。经过这样的划分,西夏语“■”sji^(2)不再具有已行体标志这样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语 已行体 语气范畴 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