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助词“了”变化义再探
1
作者 陆方喆 朱斌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9,共11页
文章在辨析“完成”“实现”和“界变”说的优劣基础上,提出汉语助词“了”的核心语法意义是表示“变化”。所谓“变化”是指过程、状态、量度、态度等方面发生改变。变化义是“了”使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词尾“了”和句尾“了”在表... 文章在辨析“完成”“实现”和“界变”说的优劣基础上,提出汉语助词“了”的核心语法意义是表示“变化”。所谓“变化”是指过程、状态、量度、态度等方面发生改变。变化义是“了”使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词尾“了”和句尾“了”在表达变化时略有差异,后者的主观性高于前者,表达的时制范围也大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了” 变化 语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缅语疑问语气助词的类型学特征——兼与汉语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庆厦 吕羿蒙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本文运用语言类型学和描写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考察、比较50多种藏缅语族语言及方言疑问语气助词的基础上,指出藏缅语有疑问语气助词发达型、次发达型和不发达型三种类型;部分疑问语气助词存在多功能性,即除了表示疑问语气外,还能表... 本文运用语言类型学和描写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考察、比较50多种藏缅语族语言及方言疑问语气助词的基础上,指出藏缅语有疑问语气助词发达型、次发达型和不发达型三种类型;部分疑问语气助词存在多功能性,即除了表示疑问语气外,还能表达人称、数、方向等意义;不同语言间的疑问语气助词同源词较少、只有部分存在同源关系,而且分布不平衡。藏缅语与汉语是有同源关系的亲属语言,二者有相同点,也有差异。通过比较发现,藏缅语、汉语分析性语言类型的共性决定了疑问语气助词的基本特点相似,但分析性强弱不同又导致了疑问语气助词的丰富程度存在差异。汉语虽在上古阶段就出现了疑问语气助词,但应当是在与藏缅语分化后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语气助词 藏缅语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末助词“的”的功能分类及语义演变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晓蕾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共13页
本文主张普通话的句末助词“的”应分为“过去焦点化”和“确认语气”两个功能。该词的功能分类标准不宜是句子焦点域的宽窄,而应是“的”自身的语法作用:可否隐去,可否用于疑问句,对所述事件及焦点成分的语法限制,对整句语篇功能的影... 本文主张普通话的句末助词“的”应分为“过去焦点化”和“确认语气”两个功能。该词的功能分类标准不宜是句子焦点域的宽窄,而应是“的”自身的语法作用:可否隐去,可否用于疑问句,对所述事件及焦点成分的语法限制,对整句语篇功能的影响等。本文证明,窄焦点句“他是昨天到北京的”和宽焦点句“(这事儿)是警察把他抓起来的”中的“的”都是结构助词,而宽焦点句“主任明天会来单位的”中的“的”是语气助词。我们将“的”的语义演变路径构拟为“名词化标记→过去焦点化→确认语气”,并探讨了普通话句末“的”与“了_(2)”的异同点,还比较了方言里“的”类词和“有”类词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末助词 语义功能 语义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句整合与量级凸显——焦点助词“哪怕”的形成
4
作者 韦志刚 洪波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2-610,共9页
“哪怕”除了在复句中作让步条件连词外,还可以在单句中作焦点助词,这是小句整合的结果。“哪怕”小句最初以插入语的形式进入主句,句法降级后成为依附性成分。在单句内,“哪怕”对后续的量级成分进行焦点凸显,通过极量蕴含周遍量,形成... “哪怕”除了在复句中作让步条件连词外,还可以在单句中作焦点助词,这是小句整合的结果。“哪怕”小句最初以插入语的形式进入主句,句法降级后成为依附性成分。在单句内,“哪怕”对后续的量级成分进行焦点凸显,通过极量蕴含周遍量,形成强调表达,表现言者的情感、态度和认识。推动“哪怕”小句整合的动因是信息结构的完形重塑,“哪怕”小句作为插入语与中心语句法位置相邻是整合发生的重要句法条件,去句化、句法降级和语调融合是其整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助词 哪怕 小句整合 句法降级 语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现代汉语常用助词用法自动识别 被引量:6
5
作者 韩英杰 昝红英 +1 位作者 张坤丽 柴玉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71-3274,共4页
目前已有的助词研究成果很难直接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识别。在现代汉语词典、规则库、语料库"三位一体"的助词知识库基础上,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进行了现代汉语常用助词用法的自动识别。对比规则优化前后的实验结果证明,... 目前已有的助词研究成果很难直接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识别。在现代汉语词典、规则库、语料库"三位一体"的助词知识库基础上,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进行了现代汉语常用助词用法的自动识别。对比规则优化前后的实验结果证明,对用法的规则进行细化、扩充和调序可以有效地提高助词用法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减轻人工标注的工作量,提高大规模语料库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 知识库 用法 规则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助词用法的汉语词性、分词错误自动发现 被引量:3
6
作者 韩英杰 张坤丽 +1 位作者 昝红英 柴玉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8-1321,共4页
在构建助词知识库、标注大规模语料过程中使用了基于规则的助词用法自动标注的方法;对标注后的语料,发现基于规则的助词用法自动标注方法能够自动发现语料的部分词性、分词错误。这些错误的发现对研制高质量的语料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 在构建助词知识库、标注大规模语料过程中使用了基于规则的助词用法自动标注的方法;对标注后的语料,发现基于规则的助词用法自动标注方法能够自动发现语料的部分词性、分词错误。这些错误的发现对研制高质量的语料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语料加工深度向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知识库 用法 规则 自动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助词驱动的韵律短语界定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应宏 蔡莲红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1-46,64,共7页
提高合成语音的自然度是汉语文语转换系统(CTTS) 的核心任务,而韵律短语的界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虚词的特征,研究了结构助词在连续语流中的特点、地位,以及在韵律短语界定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结构助词 韵律短语界定 汉语文语转换 CT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结构助词“的”和泰语结构助词t’i:^(41)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齐春红 卢文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0-143,共4页
泰语里的t’i:41可以做结构助词,也可以作介词、连词,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因为泰语里的结构助词t’i:41和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因为语序的关系,"的"前后成分分别和t’i:41... 泰语里的t’i:41可以做结构助词,也可以作介词、连词,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因为泰语里的结构助词t’i:41和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因为语序的关系,"的"前后成分分别和t’i:41后前成分相对应。"的"和t’i:41可以连接的中心语和修饰语构成成分有异同,"的"字短语和t’i:41字名词短语组成成分的异同"的"和t’i:41的隐现条件及由此造成的语义关系改变是两种语言在这个词上的不同接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的” t’i:41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话的动态助词“过”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晓锦 林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8-122,共5页
现代广州话动态助词“过”有四种含义:1)动作完毕;2)动作或变化的过程已经经历过、尝试过;3)表示整个动作过程从头重复;4)要去尝试做一下该动作或决意要干某事。以动态助词“过”在共同语的发展为参照,通过考察动态助词“过”在明清时期... 现代广州话动态助词“过”有四种含义:1)动作完毕;2)动作或变化的过程已经经历过、尝试过;3)表示整个动作过程从头重复;4)要去尝试做一下该动作或决意要干某事。以动态助词“过”在共同语的发展为参照,通过考察动态助词“过”在明清时期3种粤语俗曲文本《花笺记》、《二荷花史》和《粤讴》中的使用情况,认为动态助词“过”是动词“过”语法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动态助词“过”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语言处理用藏语格助词的语法信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扎西加 顿珠次仁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45,共5页
该文主要探讨了藏语格助词的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功能结构等内容,从而为建立藏语格助词的语法属性库提供详实的参数。这对句子进行分析与描述,观察句子歧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藏语格助词 语法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古佛经看事态助词“来”及其语法化 被引量:15
11
作者 龙国富 《语言科学》 2005年第1期54-61,共8页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关于事态助词“来”产生的年代还不够明确,形成的过程还比较模糊。梁银峰(2004)认为“来”产生于南北朝及隋代。本文以魏晋南北朝佛经为基本材料,佐证了梁氏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来”的语法化途径,以及语...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关于事态助词“来”产生的年代还不够明确,形成的过程还比较模糊。梁银峰(2004)认为“来”产生于南北朝及隋代。本文以魏晋南北朝佛经为基本材料,佐证了梁氏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来”的语法化途径,以及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事态助词 中古 佛经 模糊 年代 隋代 魏晋南北朝 产生 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古诗歌语气助词“只、些、斯、思、止”的词源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9,共11页
根据表达语气相同、涵盖的语法单位相同、出现文献互补,以及语音差异符合上古时地演变规律等标准,可以推定上古诗歌语气助词"只""些""斯""思""止"是上古同一语气词的时地变体,它们... 根据表达语气相同、涵盖的语法单位相同、出现文献互补,以及语音差异符合上古时地演变规律等标准,可以推定上古诗歌语气助词"只""些""斯""思""止"是上古同一语气词的时地变体,它们声音的不同,是因为上古时地音变的影响。它们都是"兮"的变体,而"兮"又是"呵"的变体。以上古语音标准衡量,它们的声音有较大差异,原因是,上古口头语言的实际语音变化,比后人从传世文献即书面语言中得知的要复杂,汉字表意性具有的跨越时空的优势,在记载语气词时得不到像记载实词那样的体现,语气词不具备实词那样的意义,以其在口语中的实际语音为形式,与记录它们的汉字的关系不如实词紧密,所以上古诗歌记录语气词的字形容易随语气词语音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助词 时地音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助词“得”与“的”的分合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阳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结构助词“得”常有写成“的”的情形,近年来这种情形更多,尤其是影视字幕,有的干脆把“得”写成“的”。一般来说,“得”与“的”是不能合并的,其原因一是“得”写成“的”会出现不少难于排解的歧义;二是“得”写成“的”会在一定程度... 结构助词“得”常有写成“的”的情形,近年来这种情形更多,尤其是影视字幕,有的干脆把“得”写成“的”。一般来说,“得”与“的”是不能合并的,其原因一是“得”写成“的”会出现不少难于排解的歧义;二是“得”写成“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速度,因为有时要联系上文才能确定这个“的”是在偏正结构层面还是补充结构层面。但是有一种例外:“的”替代句末隐去补语的“得”;主要讨论这个“的”(即“得”)的分布条件以及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习惯 分用 歧义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助词“的”与“地”的分合问题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阳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1-155,186,共6页
结构助词"的"与"地"可以统一写作"的",因为:(1)二者在句法和语义上具有同一性;(2)二者的划分是人为的,而且一直有混用现象;统一写作"的"在语境中不会出现歧义,不会影响阅读和理解速度;(3)有方... 结构助词"的"与"地"可以统一写作"的",因为:(1)二者在句法和语义上具有同一性;(2)二者的划分是人为的,而且一直有混用现象;统一写作"的"在语境中不会出现歧义,不会影响阅读和理解速度;(3)有方言和历史的印证;(4)结构助词"的"、"地"与标记所释外语单词的词性时所用的"的外"、"地外"不是一回事,后者用法不能进入汉语结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合并 同一性 歧义 外语词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 被引量:67
15
作者 胡明扬 《汉语学习》 1988年第6期4-7,共4页
不同的语气助词所表达的究竟各是什么样的语气意义,各家的意见并不一致。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本来比较空灵,不容易捉摸,不容易“范围住”,这是一个原因。但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各家使用的方法不同。 语气助词是典型的虚词,不能单独使... 不同的语气助词所表达的究竟各是什么样的语气意义,各家的意见并不一致。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本来比较空灵,不容易捉摸,不容易“范围住”,这是一个原因。但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各家使用的方法不同。 语气助词是典型的虚词,不能单独使用,孤立的一个语气助词不表达任何意义。因此,只能在语气助词的使用过程中,也就是在语气助词和某个具体句子结合的实例中去考察语气助词所表达的语气意义。这样,随文释义是最自然不过的,而随文释义就很容易把句子中某些语词或某些结构或句终语调的语气意义误加在语气助词身上。所以,要确切地分析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就需要采取某些有效的方法尽可能排除这些干扰因素,把要分析的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孤立”出来。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办法。 (一)去掉语气助词,看看还有没有假设的那种语气意义,如果还有,那就说明那种语气意义是句子中其他因素带来的,不是这个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助词 随文释义 句子 语调 虚词 干扰因素 一般疑问 疑问句 使用范围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话中的语气助词“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鲜丽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3-96,共4页
“在”是成都话中重要的语气助词 ,近代汉语中也有一个语气助词“在” ,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应在研究中把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紧紧联系起来 ,追溯现代汉语语言现象的源流 。
关键词 '在' 语气助词 成都话 湘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然/未然范畴下时体助词的同形异质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秀金 吴春相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32,共11页
本文探讨现代汉语时体助词"了/着/过"的同形异质性,"了_1/了_2/着_1/过_(1-2)"属于较为典型的时体助词,而"了_3/了_4/着_2/着_3/过_3"是前者的同形异质语素。这些不同语素在共时句法分布、历时语法地位... 本文探讨现代汉语时体助词"了/着/过"的同形异质性,"了_1/了_2/着_1/过_(1-2)"属于较为典型的时体助词,而"了_3/了_4/着_2/着_3/过_3"是前者的同形异质语素。这些不同语素在共时句法分布、历时语法地位以及语法化程度三个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在汉语中性语境下的独立小句中,相对于时-体-情态三个范畴,已然/未然是一个更为显赫的范畴,时体助词主要表达已然范畴,未然范畴则主要由情态副词或情态助动词来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体助词 同形异质性 已然/未然 时-体-情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共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齐春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125-130,共6页
本文对主观量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主观量”是指说话人在话语中留下的自我印记的量。为了能更好地揭示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共现规律,本文以主观量为标准,我们把语气副词可分为主观疑惑量类、主观估价量类、接近主观大量类、主观... 本文对主观量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主观量”是指说话人在话语中留下的自我印记的量。为了能更好地揭示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共现规律,本文以主观量为标准,我们把语气副词可分为主观疑惑量类、主观估价量类、接近主观大量类、主观大量类四类。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本文指出促使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共现的内在动因是它们表达的主观量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量 语气副词 句末语气助词 共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 被引量:14
19
作者 苏政杰 《汉语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23-35,共13页
本文透过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过程考察,试图找出导致今日这些语言现象的机制与动因。结构助词"的"借代了早期结构助词"底"。结构助词"的"的基本功能是语法词/附着词,其他用法是在此基础上,经... 本文透过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过程考察,试图找出导致今日这些语言现象的机制与动因。结构助词"的"借代了早期结构助词"底"。结构助词"的"的基本功能是语法词/附着词,其他用法是在此基础上,经过重新分析、类推、主观化等语法化手段而来。结构助词"的"经历了以下的语法化演变:语法词/附着词>词内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语法化 重新分析 类推 主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化州粤语的助词“嗲”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伟 甘于恩 陈帅杰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91,共9页
化州粤语中“嗲1”是完成体助词,“嗲2”是语气助词。“嗲”与某些心理动词同用时,受到的限制较小。“嗲”可以不紧贴在动词之后。本文探讨了化州粤语中“嗲”的行、知、言三域,揭示了三域理论在化州粤语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性。“嗲_(了... 化州粤语中“嗲1”是完成体助词,“嗲2”是语气助词。“嗲”与某些心理动词同用时,受到的限制较小。“嗲”可以不紧贴在动词之后。本文探讨了化州粤语中“嗲”的行、知、言三域,揭示了三域理论在化州粤语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性。“嗲_(了行1)”表示“动作的完成”,位于动词后;“嗲了_(行2)”表示“事态出现变化”,位于句尾。“嗲_(了行1+了_(行2))”表示“动作的完成且事态出现变化”,位于动词后的句尾部分。“嗲”在行域上的范围包括“了_(行1)”“了_(行2)”“了_(行1+行2)”。“嗲”在三域上的范围包括“了_(行1)”“了_(行2)”“了_(言)”“了_(知)”“了_(行1+行2)”“了_(行1+知)”。在广州粤语中“咗”“喇”必须同现的句子,在化州粤语中则有时两个“嗲”同现,有时单用一个“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州粤语 完成体助词 语气助词 三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