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攻型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结霞 范昔四 梁翠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6期50-51,54,共3页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双颌前突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治疗的双颌前突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双颌前突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治疗的双颌前突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98例,A组患者给予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B组患者给予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两组患者的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的疗效。结果治疗后8周,A组患者上颌稳固数为41例(83.67%),下颌稳固数为47例(95.92%);上颌脱落数为8例(16.33%),下颌脱落数为2例(4.08%),下颌稳固数优于上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45)。B组患者上颌稳固数为39例(79.59%),下颌固数为47例(95.92%);上颌脱落数为10例(20.41%),下颌脱落数为2例(4.08%),下颌稳固数优于上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8,P=0.014)。A组总脱落数10例(10.20%)、总稳固数88例(89.80%);B组总脱落数10例(12.24%)、总稳固数86例(87.76%),自攻型和助攻型支抗种植体稳固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24,P=0.105)。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应用疗效相当,支抗种植体上颌比下颌易于脱落,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使用何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攻螺钉支抗种植体 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因素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微 曾妮 +2 位作者 胡帆 吴中兴 东耀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螺钉种植体 支抗稳定性 种植体支抗 种植体稳定性 正畸治疗 个体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上颌后牙根间区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雷菲菲 梁芮 +2 位作者 张晓洁 曾俊玲 林楚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1-533,共3页
目的:对比两种材质(钛钉和不锈钢钉)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上颌后牙根间区的脱落率,并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医生选择设计提供参考。方法:102例正畸患者平均年龄21岁(13~46岁)。正畸设计强支抗,在上颌后牙根间区共植入172枚... 目的:对比两种材质(钛钉和不锈钢钉)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上颌后牙根间区的脱落率,并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医生选择设计提供参考。方法:102例正畸患者平均年龄21岁(13~46岁)。正畸设计强支抗,在上颌后牙根间区共植入172枚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研究按照种植体类型(钛钉1.6 mm×8 mm,不锈钢钉1.5mm×8mm)、骨面型(高角和非高角)和年龄(成人和青少年)进行分组。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种植体类型、骨面型、年龄对脱落的影响。结果:种植体类型和骨面型对脱落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和青少年脱落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钛钉植入上颌后牙根间区稳定性优于不锈钢钉。高角患者种植体脱落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钉 不锈钢螺钉 种植体支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攻型和自攻型支抗种植体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钟志华 贺国权 周先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研究支抗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的稳定性。方法:选取52例成年双颌前突患者,支抗种植体植入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每个患者分上下左右对称植入自攻型和助攻型种植体各2颗,总共4颗。共计208颗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植入2周后加力,常规... 目的:研究支抗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的稳定性。方法:选取52例成年双颌前突患者,支抗种植体植入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每个患者分上下左右对称植入自攻型和助攻型种植体各2颗,总共4颗。共计208颗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植入2周后加力,常规矫治,矫治中松动无法行使加力功能的支抗种植体给予拔除后重新植入新种植体,做好记录。矫治结束后分别统计自攻型和助攻型支抗种植体的脱落数和部位。结果:自攻型脱落5颗,助攻型脱落8颗,发生在上颌10颗,下颌3颗。结论:自攻型和助攻型支抗种植体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支抗种植体上颌比下颌易于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种植体 支抗 前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房凌云 冯伟 +1 位作者 宫兆宇 王道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5期100-101,共2页
目的: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评价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选择双颌前突和上颌前突的患者10例,在上颌第二磨牙与第一磨牙间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观察第一磨牙的... 目的: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评价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选择双颌前突和上颌前突的患者10例,在上颌第二磨牙与第一磨牙间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观察第一磨牙的位置改变。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的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结果: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颌覆盖关系,成功纠正了Ⅱ类磨牙关系,正侧貌改善明显,第一磨牙位置稳定。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支抗可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攻螺钉种植体 正畸支抗 内收前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植入手术的临床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卫华 周彦恒 王秀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391-1392,共2页
关键词 螺钉种植体 正畸学 支抗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即刻加载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武红梅 冯云霞 +1 位作者 李罡 张春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研究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即刻负载的稳定性。方法以两只绵羊作为实验动物,分别于两侧下颌骨各植入4枚微螺钉种植体,共计16枚,随机选择一侧即刻加力200g为实验组,对侧不加力为对照组,通过测量种植钉-骨界面的剪切力,评价即刻负载对支抗... 目的研究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即刻负载的稳定性。方法以两只绵羊作为实验动物,分别于两侧下颌骨各植入4枚微螺钉种植体,共计16枚,随机选择一侧即刻加力200g为实验组,对侧不加力为对照组,通过测量种植钉-骨界面的剪切力,评价即刻负载对支抗种植钉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种植体的剪切力平均137.53N,对照组种植体的平均161.48N,两组剪切力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测中随着载荷的增加种植体颈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结论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前提下适当力值的即刻加载不会影响种植体的稳定,可以满足正畸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抗 螺钉种植体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载时间对生长期青少年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2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加载时间对生长期青少年和成人微螺钉种植体的种植成功率,寻找适合生长期青少年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加载时机。方法选择36例固定矫治患者,其中生长期青少年20例、成人16例,共植入微螺钉种植体98枚。微螺钉种植体植入...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加载时间对生长期青少年和成人微螺钉种植体的种植成功率,寻找适合生长期青少年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加载时机。方法选择36例固定矫治患者,其中生长期青少年20例、成人16例,共植入微螺钉种植体98枚。微螺钉种植体植入后在持续承载<200 g正畸力的情况下,种植体保持稳固达1 a或至正畸治疗完成即视为成功。结果青少年组早期(植入后2周)加载成功率为68.18%,晚期(植入后12周)为93.33%;成年组早期加载成功率为90%,晚期为93.75%。青少年组早期加载成功率低于晚期(P<0.05)。结论对生长期青少年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宜晚期加载以提高其植入成功率,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支抗 螺钉种植体支抗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珍 熊建锋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400-402,共3页
目的对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治疗口腔正畸中安氏II类第一分类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接收的安氏II类第一分类错合畸形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横腭杆支抗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微螺钉... 目的对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治疗口腔正畸中安氏II类第一分类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接收的安氏II类第一分类错合畸形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横腭杆支抗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治疗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后的各项检测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和凸距比对照组减小更显著,且磨牙前移更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治疗口腔正畸中安氏II类第一分类错合畸形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种植体 支抗 安氏II类第一分类错合畸形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颖惠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方法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正畸支抗技术治疗,观察组行微螺钉种植支抗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方法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正畸支抗技术治疗,观察组行微螺钉种植支抗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8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磨牙位移显著低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倾角差以及上中切牙凸距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支抗理想,可靠性效果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螺钉种植体支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竖直磨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景秋 闫征斌 管翠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6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研究微螺钉种植体在竖直磨牙矫治中的支抗应用,同时与传统方法中的“T”型曲竖直磨牙相比较。方法:10例单侧或双侧缺失下颌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远中磨牙前倾的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竖直向前倾... 目的:研究微螺钉种植体在竖直磨牙矫治中的支抗应用,同时与传统方法中的“T”型曲竖直磨牙相比较。方法:10例单侧或双侧缺失下颌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远中磨牙前倾的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竖直向前倾斜的磨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丝上作“T”型曲的方法竖直前倾磨牙,通过倾斜磨牙竖直疗程来判断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种方法均能竖直倾斜磨牙。实验组竖直疗程为5.2个月,对照组平均疗程为6.8个月,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是一种舒适、稳定、有效的竖直磨牙的支抗形式,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方丝上作“T”型曲竖直磨牙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种植体 竖直磨牙 支抗 “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横腭杆支抗对减数矫治临床疗效的对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春武 何方林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比较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横腭杆增强磨牙支抗的效果和对矫治疗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本科室就诊的上颌前突患者42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种植体支抗和横腭杆支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并通过Pancherz分析法进行对... 目的:比较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横腭杆增强磨牙支抗的效果和对矫治疗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本科室就诊的上颌前突患者42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种植体支抗和横腭杆支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并通过Pancherz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正畸疗程。结果:种植支抗组较横腭杆支抗组在上中切牙位置方面改善明显,上磨牙位置更为稳定,正畸疗程更短(23.26±3.12)m vs(26.58±4.76)m,均P<0.01。结论:种植支抗比传统横腭杆支抗增强上颌支抗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其矫治疗程也明显短于传统横腭杆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种植体 支抗 横腭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T矫治技术结合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毛峻武 马祥伟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探讨MBT矫治技术结合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正畸患者20例,共使用自攻型微种植32枚,结合MBT矫治技术使用一步法同时内收6个前牙。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RL线,上下颌切牙分别腭侧... 目的:探讨MBT矫治技术结合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正畸患者20例,共使用自攻型微种植32枚,结合MBT矫治技术使用一步法同时内收6个前牙。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RL线,上下颌切牙分别腭侧倾斜移动了4.69mm和5.03mm;上下颌第一恒磨牙整体近中移动了0.69mm和0.58mm。结论:MBT矫治技术结合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有效地内收前牙,自攻型微种植体能够起到绝对支抗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缺点,应该严格选择使用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矫治技术 自攻种植体支抗 内收前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现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高洁 葛振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74-1276,共3页
骨性Ⅲ类错畸形是正畸治疗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广泛应用,为掩饰性正畸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利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研究现状做如下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螺钉种植体支抗 牙列整体远移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口腔正畸疗法治疗错颌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世智 耿晓君 胡方育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6期254-25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口腔正畸疗法治疗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错颌畸形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口外弓强支...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口腔正畸疗法治疗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错颌畸形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口外弓强支抗治疗,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在10~12个月内完成治疗。治疗期间,在实验组患者中无1例患者发生种植体失稳的情况,其前牙均覆盖良好,面形良好,牙列整齐,均未发生感染或不适等情况,其中有6例患者发生牙周软组织水肿的情况,但症状均较为轻微。治疗结束后,实验组31例患者的上中切压凸距差值为(4.03±1.66)mm,上中切牙倾角差值为(28.24±6.88)°,磨牙位移为(3.74±0.35)mm;对照组31例患者的上中切压凸距差值为(2.55±0.82)mm,上中切牙倾角差值为(13.20±4.16)°,磨牙位移为(5.85±0.74)mm。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口腔正畸疗法治疗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支抗可靠、疗程较短、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治疗 螺钉支抗种植体 口外弓强支抗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临床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静 刘宏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1271-1272,共2页
目的研究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临床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口腔正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正畸支抗,观察组(38例)接受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评估两组临... 目的研究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临床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口腔正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正畸支抗,观察组(38例)接受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53%)低于对照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患者实施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具有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0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2例口腔正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支抗治疗,观察组给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X线测...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2例口腔正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支抗治疗,观察组给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X线测定结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磨牙位移量(3.67±0.67)mm小于对照组的(5.92±1.21)mm,上中切牙倾角差(27.53±3.26)°、上中切牙凸距差(5.78±0.71)mm均大于对照组的(11.49±1.26)°、(3.85±0.2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34.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患者治疗中,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晓敏 杨雅娴 +1 位作者 宗源 林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1014-1015,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直丝弓... 目的探讨使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直丝弓矫治器治疗,以此为基础对照组采用口外弓支抗治疗,研究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牙齿指标[上中切牙切缘至NA连线垂直距离(U1-NA)、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Apg线至上中切牙切缘的垂直距离(Apg-U1)]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U1-NA、U1-SN、Apg-U1小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咬合关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种植体支抗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口外弓支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禹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6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中应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治疗的效果。方法130例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正畸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治疗指标、...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中应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治疗的效果。方法130例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正畸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治疗指标、牙齿美学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一磨牙前移量(3.50±0.78)mm小于对照组的(5.69±1.02)mm,上中牙倾角改变量(27.11±7.03)mm、上唇突点距审美平面改变量(4.70±1.02)°大于对照组的(13.69±3.59)mm、(2.4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9.42±0.22)分、白色美学指数(WES)评分(9.11±0.1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8±0.29)、(8.15±0.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23%低于对照组的2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满意度93.85%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口腔正畸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美容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比常规正畸支抗治疗更具优势,更值得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螺钉支抗种植体 常规正畸支抗 并发症 治疗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双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建东 郭忠于 林汉梁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双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双颌前突患者行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治疗前后均摄X片,观察治疗前后的上中切牙唇倾角(U1-SN)、下中切牙唇倾角(L1-MP)以及上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U1-L1),记录治...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双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双颌前突患者行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治疗前后均摄X片,观察治疗前后的上中切牙唇倾角(U1-SN)、下中切牙唇倾角(L1-MP)以及上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U1-L1),记录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48例双颌前突患者经治疗后,U1-SN、L1-MP及U1-L1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均未发现矫治器脱落、松动及局部感染、肿胀等并发症。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生物相容性及稳定性均较好,在双颌前突临床正畸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前突 螺钉种植体支抗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