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助听模式下儿童言语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孙琴枝
张标新
+4 位作者
葛蕾
胡翠霞
朱子秀
沙沙
王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助听模式下儿童言语康复效果。方法44例听障儿童按助听模式分为助听器(hearing aid,HA)组(HA组)14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组(CI组)21例,双耳双模式组(CI+HA组)9例,分别于康复训练前、训练6、12、18...
目的探讨不同助听模式下儿童言语康复效果。方法44例听障儿童按助听模式分为助听器(hearing aid,HA)组(HA组)14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组(CI组)21例,双耳双模式组(CI+HA组)9例,分别于康复训练前、训练6、12、18、24个月后采用听障儿童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比较不同助听模式下三组儿童的言语康复效果。结果①在康复训练18、24个月时HA组和CI+HA组儿童语音清晰度及表达能力优于CI组,康复12个月时语法能力优于CI组,在康复12、18个月时理解能力优于CI组(P<0.05)。②康复12个月时,三组儿童词汇量、理解能力、语音清晰度、语法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均较康复前显著提升(P<0.05)。③康复6个月时CI组和CI+HA组语法能力即较康复前显著改善(P<0.05);而康复12个月时HA组才明显改善,进步速度明显低于CI组和CI+HA组。④与康复前相比,三组儿童在康复6个月后SIR得分均显著提升(P<0.05),随康复时间延长效果更明显;而不同助听模式儿童SI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三组儿童总体平均语言年龄与SIR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862,P<0.01)。结论CI+HA双模式助听对于极重度听障儿童是较好的听力补偿方式;双耳残余听力较佳时,HA仍是提高其言语能力的适用选择;无论何种助听模式,均需早期联合康复干预,最大程度改善儿童言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模式
儿童
语言能力
言语可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6岁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研究
2
作者
刘晓明
孙颖
+2 位作者
金星
KIM HaKyung
刘建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的 通过对4~6岁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高兴、中性及难过3种情感韵律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听觉年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韵律识别能力。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某幼儿园就读的生理年龄4~6岁,听觉年龄1~4岁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32例...
目的 通过对4~6岁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高兴、中性及难过3种情感韵律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听觉年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韵律识别能力。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某幼儿园就读的生理年龄4~6岁,听觉年龄1~4岁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32例,按照听觉年龄分为1.5岁组4例、2岁组6例、2.5岁组6例、3岁组6例、3.5岁组4例及4岁组6例。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自制的15个日常用句,分别用高兴、中性和难过3种不同的情感语气读出,让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识别,共45句。分析不同听觉年龄对高兴、难过和中性3种情感韵律的识别能力。结果 1.5岁组、2岁组、2.5岁组、3岁组、3.5岁组及4岁组的情感韵律识别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6,P>0.05)。6组3种不同类型情感韵律识别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74,P>0.05),情感韵律类型和听觉年龄组之间无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80,P>0.05)。6组不同听觉年龄情感韵律识别的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6,P<0.01)。结论 听觉年龄1~4岁的大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随听觉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不同听觉年龄对高兴、难过和中性3种情感韵律的识别不存在差异。随着听觉年龄的增长,要重视大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双
模式
助听
韵律识别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7岁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陶仁霞
李进
+1 位作者
刘巧云
赵航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一侧植入人工耳蜗、另一侧配戴助听器的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51例4~7岁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平均年龄62.40±7.50月,其中双耳双模式助听组35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5例...
目的探讨一侧植入人工耳蜗、另一侧配戴助听器的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51例4~7岁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平均年龄62.40±7.50月,其中双耳双模式助听组35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5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例。采用左右辨别法,以短句为测试材料进行条件游戏测听,测试患儿±90°两个方位的声源定位能力。结果双耳双模式助听组中,9例(25.71%,9/35)有左右声源定位能力,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所有儿童左右声源分辨能力均为猜测水平(无声源定位能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助听器侧补偿效果与声源定位能力呈中度正相关(ρ=0.40,P=0.028),术前助听器配戴时长与声源定位能力呈中度正相关(ρ=0.46,P=0.009)。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将麦克风调整至耳后位置后,其声源定位能力大幅提高。结论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优于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助听器补偿效果和早期双耳聆听经验可能会影响助听儿童的声源定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耳双
模式
助听
声源定位
听障儿童
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
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助听模式下儿童言语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孙琴枝
张标新
葛蕾
胡翠霞
朱子秀
沙沙
王娟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
安徽合肥锦雯言语康复中心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基金
安徽医科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类项目(2020xkj156)。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助听模式下儿童言语康复效果。方法44例听障儿童按助听模式分为助听器(hearing aid,HA)组(HA组)14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组(CI组)21例,双耳双模式组(CI+HA组)9例,分别于康复训练前、训练6、12、18、24个月后采用听障儿童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比较不同助听模式下三组儿童的言语康复效果。结果①在康复训练18、24个月时HA组和CI+HA组儿童语音清晰度及表达能力优于CI组,康复12个月时语法能力优于CI组,在康复12、18个月时理解能力优于CI组(P<0.05)。②康复12个月时,三组儿童词汇量、理解能力、语音清晰度、语法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均较康复前显著提升(P<0.05)。③康复6个月时CI组和CI+HA组语法能力即较康复前显著改善(P<0.05);而康复12个月时HA组才明显改善,进步速度明显低于CI组和CI+HA组。④与康复前相比,三组儿童在康复6个月后SIR得分均显著提升(P<0.05),随康复时间延长效果更明显;而不同助听模式儿童SI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三组儿童总体平均语言年龄与SIR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862,P<0.01)。结论CI+HA双模式助听对于极重度听障儿童是较好的听力补偿方式;双耳残余听力较佳时,HA仍是提高其言语能力的适用选择;无论何种助听模式,均需早期联合康复干预,最大程度改善儿童言语能力。
关键词
助听模式
儿童
语言能力
言语可懂度
Keywords
Hearing interveation mode
Children
Language ability
Speech intelligibility
分类号
R764.5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6岁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研究
2
作者
刘晓明
孙颖
金星
KIM HaKyung
刘建菊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康复医学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1-414,共4页
基金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BHA230142)。
文摘
目的 通过对4~6岁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高兴、中性及难过3种情感韵律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听觉年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韵律识别能力。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某幼儿园就读的生理年龄4~6岁,听觉年龄1~4岁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32例,按照听觉年龄分为1.5岁组4例、2岁组6例、2.5岁组6例、3岁组6例、3.5岁组4例及4岁组6例。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自制的15个日常用句,分别用高兴、中性和难过3种不同的情感语气读出,让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识别,共45句。分析不同听觉年龄对高兴、难过和中性3种情感韵律的识别能力。结果 1.5岁组、2岁组、2.5岁组、3岁组、3.5岁组及4岁组的情感韵律识别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6,P>0.05)。6组3种不同类型情感韵律识别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74,P>0.05),情感韵律类型和听觉年龄组之间无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80,P>0.05)。6组不同听觉年龄情感韵律识别的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6,P<0.01)。结论 听觉年龄1~4岁的大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随听觉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不同听觉年龄对高兴、难过和中性3种情感韵律的识别不存在差异。随着听觉年龄的增长,要重视大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双
模式
助听
韵律识别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
Keywords
hearing impaired children
electroacoustic stimulation-dual mode
emotional prosody recognition
co‐chlear implanted children
分类号
R76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7岁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陶仁霞
李进
刘巧云
赵航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科学系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306,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5YJC880142)
文摘
目的探讨一侧植入人工耳蜗、另一侧配戴助听器的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51例4~7岁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平均年龄62.40±7.50月,其中双耳双模式助听组35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5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例。采用左右辨别法,以短句为测试材料进行条件游戏测听,测试患儿±90°两个方位的声源定位能力。结果双耳双模式助听组中,9例(25.71%,9/35)有左右声源定位能力,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所有儿童左右声源分辨能力均为猜测水平(无声源定位能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助听器侧补偿效果与声源定位能力呈中度正相关(ρ=0.40,P=0.028),术前助听器配戴时长与声源定位能力呈中度正相关(ρ=0.46,P=0.009)。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将麦克风调整至耳后位置后,其声源定位能力大幅提高。结论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优于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助听器补偿效果和早期双耳聆听经验可能会影响助听儿童的声源定位能力。
关键词
双耳双
模式
助听
声源定位
听障儿童
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
器
Keywords
Binaural bimodal fitting
Sound localization
Hearing impaired children
Cochlear implant
Hearing aids
分类号
R764.5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助听模式下儿童言语康复效果分析
孙琴枝
张标新
葛蕾
胡翠霞
朱子秀
沙沙
王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4~6岁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研究
刘晓明
孙颖
金星
KIM HaKyung
刘建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4~7岁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研究
陶仁霞
李进
刘巧云
赵航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