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值在重症脓毒症及休克患者复苏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田洪居 姜燕 +1 位作者 李建英 陈仲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82-1485,共4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P(v-a)CO2/C(a-v)O2]值在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复苏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入选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40例,根据脓毒症指南要求进行复苏,患者均分别于复苏前(0 h)、... 目的探讨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P(v-a)CO2/C(a-v)O2]值在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复苏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入选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40例,根据脓毒症指南要求进行复苏,患者均分别于复苏前(0 h)、复苏后6 h和24 h测定动脉和上腔静脉血气及血浆乳酸浓度,计算各时间点的P(v-a)CO2/C(a-v)O2值,与相应时间点的血浆乳酸浓度做相关性统计学分析;分别比较复苏前后的P(v-a)CO2/C(a-v)O2值及乳酸浓度,分析P(v-a)CO2/C(a-v)O2值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0、6 h和24 h的P(v-a)CO2/C(a-v)O2值与血浆乳酸浓度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737,P<0.01;r=0.841,P<0.01;r=0.785,P<0.01),6、24 h的血浆乳酸浓度及P(v-a)CO2/C(a-v)O2值较0 h均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存活患者的P(v-a)CO2/C(a-v)O2值在0、6 h及24 h均较死亡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前后该比值下降趋势也较之明显。结论 P(v-a)CO2/C(a-v)O2值与血浆乳酸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提示组织缺氧情况及患者预后,对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复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乳酸浓度 动静脉化碳分压/含量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重症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v-a)CO_2/C(a-v)O_2在内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对组织氧耗量变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静 刘晓姝 +2 位作者 解郑良 郭璐 杨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18-3421,共4页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氧合(ScvO_2)、P(cv-a)CO_2/C(a-v)O_2和无氧代谢标志物乳酸值在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有效性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共计48例内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500 mL生理盐水扩容前后,测量心排指数(...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氧合(ScvO_2)、P(cv-a)CO_2/C(a-v)O_2和无氧代谢标志物乳酸值在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有效性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共计48例内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500 mL生理盐水扩容前后,测量心排指数(CI)、中心静脉和动脉内Po_2和Pco_2的变化及动脉血乳酸值,并通过计算得到P(cv-a)CO_2/C(a-v)O_2,分析扩容前后CI、Do_2、Vo_2与P(cv-a)CO_2/C(a-v)O_2和乳酸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扩容后CI增加≥15%的患者(容量反应性阳性组)占48%(23例),Do_2均明显增加(P <0.05),其中同时Vo_2有增加的12例(52%)。与容量反应性阳性组患者中Vo_2无增加的患者相比,Vo_2增加≥15%的患者特点为高乳酸(2.6±1.8)mmol/L对(5.8±3.9)mmol/L和高P(v-a)Co_2/C(a-v)O_2。扩容前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不能预测扩容是否能增加Vo2≥15%,但可以由扩容前的基础P(v-a)CO_2/C(a-v)O_2值预测。结论在容量反应性阳性的患者中,ScvO_2不能被用以预测是否扩容能增加Do_2和增加组织Vo_2,乳酸和P(cv-a)CO_2/C(a-v)O_2可以作为开始血流动力学复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输送 静动脉二化碳分压 动静脉氧含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