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量矩守恒定律在体操空翻动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旭如 原存德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24-28,共5页
体操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些惊险而优美的高难度动作地不断出现,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地运动实践,以及体操技术理论的研究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体操水平,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经进入世界强国之列。为进一步提高体操技术水平。
关键词 动量矩守恒定律 空翻动作 转动角速度 体操动作技术 体操技术水平 难度动作 运动生物力学 惯性转体 技术理论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量矩对篮球投篮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军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68-470,共3页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对篮球投篮技术动作,把动量矩定理及动量矩守恒定律运用到篮球投篮技术中并对这些规律的具体动作方式进行了实例分析,特别是对投篮技术动作中投篮手的对侧的手、腰部及下肢动作与投篮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对篮球投篮技术动作,把动量矩定理及动量矩守恒定律运用到篮球投篮技术中并对这些规律的具体动作方式进行了实例分析,特别是对投篮技术动作中投篮手的对侧的手、腰部及下肢动作与投篮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些具体动作方式进行了实例分析,其目的是规范投篮技术动作,促进投篮技术的教学与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 投篮 运动生物力学 动量矩定理 动量矩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移铰空间机器人基于分级Lyapunov方法的避障碍非完整运动规划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益深 陈力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基于分级Lyapunov方法,讨论了载体姿态与位置均不受控制的滑移铰空间机器人末端运动轨迹的避 障碍运动学规划问题.首先以系统动量矩守恒关系及运动.Jacobi关系为基础,建立了控制设计所需的系统状态 方程及控制输出方程.此后,在Lyapunov... 基于分级Lyapunov方法,讨论了载体姿态与位置均不受控制的滑移铰空间机器人末端运动轨迹的避 障碍运动学规划问题.首先以系统动量矩守恒关系及运动.Jacobi关系为基础,建立了控制设计所需的系统状态 方程及控制输出方程.此后,在Lyapunov函数的选取上采取分两级采取的方式,即初级Lyapunov函数确保 滑移铰空间机器人的末端抓手从初始位置运动到指定的终点位置,次级Lyapunov函数则确保末端抓手避开工作 空间中的障碍区域;两级合成则使空间机器人的末端抓手既实现了指定的位置移动又避开了障碍区域.系统数值 仿真,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铰空间机器人 分级Lyapunov方法 运动规划 动量矩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前扫腿900°平衡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森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0,共2页
通过利用爱捷运动分析系统对武术前扫腿900°与前扫腿540°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前扫腿900°与前扫腿540°右腿扫转速度相差不大,前扫腿900°完成情况主要受平衡因素影响。力图在前扫腿900°平衡技术上有所突破,... 通过利用爱捷运动分析系统对武术前扫腿900°与前扫腿540°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前扫腿900°与前扫腿540°右腿扫转速度相差不大,前扫腿900°完成情况主要受平衡因素影响。力图在前扫腿900°平衡技术上有所突破,在原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左腿以膝关节为力点的快速左前旋技术来提高平衡能力,通过验证、分析发现此技术非常适合提高前扫腿900°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前扫腿 900° 平衡技术 动量矩守恒 旋转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性与守恆律
5
作者 刘連寿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4期23-40,共18页
自从1956年以来,宇称不守恆在物理学界已经是家喻卢晓了。在达方面有过不少解释性的文章,但达些文章多半是就宇称谈宇称,使一般读者看过后很难体会,为什么宇称不守恆具有这么重大的意义。分析起来,其所以对宇称“不守恆”的意义体会不够... 自从1956年以来,宇称不守恆在物理学界已经是家喻卢晓了。在达方面有过不少解释性的文章,但达些文章多半是就宇称谈宇称,使一般读者看过后很难体会,为什么宇称不守恆具有这么重大的意义。分析起来,其所以对宇称“不守恆”的意义体会不够,原因在于对宇称守恆律的重大意义首先就理解不够。这反映出了师范学院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面反射对称性 守恒 动量矩守恒 反演变换 字称 量子力学 宇称 时空对称性 重大意义 中心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浩团身后空翻三周翻转角速度变化及特征画面团身紧度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庆威 董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3期23-24,共2页
黄浩团身后空翻三周翻转角速度变化及特征画面团身紧度运动学研究郝庆威,董力(沈阳体育学院110032)AKinematicStudyoftheChangeofAngularVelocityofHuangHao’sTri... 黄浩团身后空翻三周翻转角速度变化及特征画面团身紧度运动学研究郝庆威,董力(沈阳体育学院110032)AKinematicStudyoftheChangeofAngularVelocityofHuangHao’sTripleBackwardSo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身后空翻三周 转角速度 运动学研究 腾空阶段 水平位 自动化数据处理 波动性 纵轴 全国技巧锦标赛 动量矩守恒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能函数注记 被引量:1
7
作者 熊慧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3,29,共4页
证明了应变能函数的客观性意味着 Cauchy应力张量的对称性 ,以及 Cauchy应力张量的客观性将包含应变能函数的客观性 ,从而也导致 Cauchy应力张量的对称性。
关键词 应变能函数 Cauchy应力张量 客观性 对称性 本构方程 动量矩守恒定律 连续介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站零燃料大角度姿态机动路径存在性分析
8
作者 赵乾 黄海兵 李毅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4,共6页
零燃料大角度姿态机动技术是新近应用在国际空间站的新概念姿态控制技术。构造了以控制力矩陀螺为执行机构的空间站姿态控制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站本体与控制力矩陀螺之间的角动量守恒关系。针对各类大角度姿态机动任务,... 零燃料大角度姿态机动技术是新近应用在国际空间站的新概念姿态控制技术。构造了以控制力矩陀螺为执行机构的空间站姿态控制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站本体与控制力矩陀螺之间的角动量守恒关系。针对各类大角度姿态机动任务,通过分析空间站惯量参数与控制力矩陀螺性能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得到了零燃料大角度姿态机动路径的存在性条件。通过规划算例验证了存在性分析的正确性。所提出的零燃料大角度姿态机动存在性条件,为姿态机动路径的存在性判断提供了便捷可行的方法,为零燃料大角度姿态机动技术未来在我国空间站实施的可行性论证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机动 动量矩守恒 路径规划 控制力矩陀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猫下落谈起》及其编写体会
9
作者 贾书惠 《中国大学教学》 1991年第5期22-23,共2页
《从猫下落谈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是一本理论力学教学参考书,主要讲解理论力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在工程实际,特别是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该书设六个专题,密切配合点的复合运动。
关键词 理论力学 复合运动 动量矩守恒 教学参考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点动 万有引力定律 一本 质点动力学 加速度合成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轨道的稳定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士琪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S1期49-51,共3页
本文用一种方法讨论了圆形轨道的稳定性.主要结果是证明了当有心力(?)=-cr^nr^(?)时轨道稳定的必要条件是n>-3.
关键词 吸引力 动量矩守恒 保守力系 哈密顿原理 动能 势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翻中转体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桂泉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21期28-32,共5页
美国《科学》杂志一九八○年七月号刊载了一篇《空翻和转体的物理学》,我国《体育报》一九七八年六月七日和十月十三日刊登了《国际上对空翻转体动力问题的探讨》等文章。这些文章表明,目前国内外对空翻中转体理论各家见解不一,众说纷... 美国《科学》杂志一九八○年七月号刊载了一篇《空翻和转体的物理学》,我国《体育报》一九七八年六月七日和十月十三日刊登了《国际上对空翻转体动力问题的探讨》等文章。这些文章表明,目前国内外对空翻中转体理论各家见解不一,众说纷纭。本文,拟首先介绍国内外争论的焦点,接着提出空翻中转体理论,最后谈谈空翻中转体理论在跳水和体操运动中的应用。一、国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惯量 空中转体 后空翻 体操运动员 转动角速度 动量矩守恒定律 空翻转体 跳水运动员 理论 转体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能量判据的一种推导
12
作者 龚德均 《中国大学教学》 1993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动量矩守恒 力心 有心力场 高斯常数 引力作用 矢径 可由 中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弹道直线段上仅考虑非线性静力矩时弹丸的非线性运动
13
作者 韩子鹏 《兵工学报》 EI CAS 1984年第1期50-58,共9页
本文在仅考虑正弦静力矩和三次方静力矩的特殊情况下导出了在弹道直线段上弹丸非线性运动的解析解,得出了运动稳定的条件,分析了弹轴运动的规律,并将非线性运动与线性运动作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非线性运动的几个主要特点,即线性运动攻... 本文在仅考虑正弦静力矩和三次方静力矩的特殊情况下导出了在弹道直线段上弹丸非线性运动的解析解,得出了运动稳定的条件,分析了弹轴运动的规律,并将非线性运动与线性运动作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非线性运动的几个主要特点,即线性运动攻角可用圆函数表示而非线性运动攻角必须用椭圆函数表示,非线性运动的稳定性和周期与起始条件有关,并且存在极限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运动 周期运动 非线性静力 椭圆函数 起始条件 极限运动 解析解 正弦函数 动量矩守恒 三次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体操动作的力学模型化
14
作者 齐世闻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13期25-28,共4页
一、力学模型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七十年代后体操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惊险的高难度动作不断出现。这些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运动实践以及体操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分不开的。目前我国的体操项目巳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广大教练... 一、力学模型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七十年代后体操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惊险的高难度动作不断出现。这些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运动实践以及体操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分不开的。目前我国的体操项目巳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广大教练员与运动员通过教学训练,为提高体操技术和发展难度以及改进训练方法提供了许多实践经验。应用经过观察、总结经验体会,简单仪器的测量等科研方法对体操动作进行定性分析是重要的但仅仅是这样还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模型 体操动作 运动员 角速度 教学训练 体操技术水平 动量矩守恒 转动惯量 必要性与可能性 后空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杠屈体前空翻1(1/2)越杠再握动作技术特征及发展新动作可能性的研究
15
作者 欧文勤 吕万刚 方兴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20-29,48,共11页
本文在通用的运动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加入了动量矩和能量指标来探讨技术的特征,这在方法学上是一个进步。通过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在倒立下摆振浪沉肩技术过程中,除了要保持必要的机械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为发力撩腿鞭打储备肌肉弹性能。这... 本文在通用的运动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加入了动量矩和能量指标来探讨技术的特征,这在方法学上是一个进步。通过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在倒立下摆振浪沉肩技术过程中,除了要保持必要的机械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为发力撩腿鞭打储备肌肉弹性能。这个观点为发展技术的基础理论提出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撩腿鞭打 越杠再握 动量矩守恒定律 难度动作 前空翻 技术特征 撒手瞬间 重心速度 机械能 单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刚体转动实验仪
16
作者 丁美娜 徐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1995年第1期40-43,共4页
1.DY刚体转动实验仪的结构与功能 该实验仪由可变转动支架、转动刚体、光电门计时测速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可变转动支架可以按需要使转动刚体在水平面内或竖直面内转动。转动刚体包括均质园盘、均质细棒、可变转动惯量圆盘和复摆。可... 1.DY刚体转动实验仪的结构与功能 该实验仪由可变转动支架、转动刚体、光电门计时测速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可变转动支架可以按需要使转动刚体在水平面内或竖直面内转动。转动刚体包括均质园盘、均质细棒、可变转动惯量圆盘和复摆。可变转动惯量圆盘是一个在转动中可自行改变其转动惯量的装置,如图2所示。光电门计时测速系统由扇形挡光片、光电门、数字毫秒计组成。挡光片安装在刚体上,对应的圆心角为△θ,如图3所示。刚体转动时,挡光片通过光电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转动惯量 刚体转动 光电门 机械能守恒定律 测速系统 挡光片 实验仪 数字毫秒计 动量矩守恒定律 振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可夫斯基凳实验的功能关系
17
作者 黄正申 《经济经纬》 1986年第4期96-99,共4页
儒可夫斯基凳实验是验证动量矩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若忽略空气阻力及转轴对凳的摩擦力,由于系统所受的外力矩为零,则系统的动量矩守恒,即 Jω=J_oω_o……(1)式中J_o、J及ω_o、ω分别表示哑玲位置变化前后系统的转动惯... 儒可夫斯基凳实验是验证动量矩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若忽略空气阻力及转轴对凳的摩擦力,由于系统所受的外力矩为零,则系统的动量矩守恒,即 Jω=J_oω_o……(1)式中J_o、J及ω_o、ω分别表示哑玲位置变化前后系统的转动惯量及转动角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可夫斯基 转动惯量 功能关系 实验过程 外力矩 质点组 动量矩守恒定律 转动角速度 演示实验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能力培养
18
作者 杨翼智 石蕴娴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9年第6期22-25,共4页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经国家教委批准,从八六——八七学年开始执行了。《基本要求》规定了工科本科生学习物理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它划线清楚,要求具体,这不仅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章可循,而且可以使教...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经国家教委批准,从八六——八七学年开始执行了。《基本要求》规定了工科本科生学习物理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它划线清楚,要求具体,这不仅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章可循,而且可以使教师以《基本要求》为前提,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教学,有利于搞活教学,有利于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基本要求》中,特别强调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一年来,我们在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 能力培养问题 物理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动量矩守恒 场理论 对比法 教学目的 思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