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喷雾动量法的共轨喷油器喷油稳定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赵建辉 徐煜 +2 位作者 杨贵春 徐丹 王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5-670,共6页
为研究共轨喷油器各喷孔喷油规律,根据动量法研发了多孔喷油器喷油规律测量装置;在不同的负荷工况下,使用研发的装置测量喷油器各喷孔的喷油量差异性,并与商业单次喷射仪EMI 2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在不同的喷油压力下,针对单一喷孔进行... 为研究共轨喷油器各喷孔喷油规律,根据动量法研发了多孔喷油器喷油规律测量装置;在不同的负荷工况下,使用研发的装置测量喷油器各喷孔的喷油量差异性,并与商业单次喷射仪EMI 2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在不同的喷油压力下,针对单一喷孔进行喷孔喷油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喷油压力下,喷油量波动率随着喷油脉宽的增加而降低,整体上喷油量波动率为10%~20%,此时针阀无法完全打开,针阀-针阀座之间燃油的不稳定流动会造成较大的喷油量波动;在高喷油压力下,针阀更容易达到最大升程,喷孔参数间的不一致性是导致喷孔喷油量波动的关键因素,在0.5~2.0 ms的喷油脉宽范围内,喷油量波动率处于5%之内,远小于相同条件低喷油压力下的喷孔喷油量波动率,针阀无法达到最大升程是导致共轨喷油器喷油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稳定性 喷油量波动率 喷雾动量法 循环喷油量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输粉管道煤粉浓度动量法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智群 巨林仓 +3 位作者 师建斌 武宝会 段建欣 杨静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8-31,共4页
从理论上阐述了乏气及直吹式送粉锅炉煤粉浓度的动量法测量原理。依据动量定理 ,视气固两相流体为整体 ,将测量煤粉浓度时涉及的流体内部复杂运动转化为研究流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现场试验证明 ,该方法对煤粉浓度的测量精度能满足工程... 从理论上阐述了乏气及直吹式送粉锅炉煤粉浓度的动量法测量原理。依据动量定理 ,视气固两相流体为整体 ,将测量煤粉浓度时涉及的流体内部复杂运动转化为研究流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现场试验证明 ,该方法对煤粉浓度的测量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 ,对煤粉量的变化反应快速灵敏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气固两相流 煤粉浓度 动量法 测量 输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摄动量法在一维波动方程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闵涛 周宏宇 +1 位作者 寇婷 王宝娥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47-350,共4页
为了验证最佳摄动量法在偏微分方程参数反演中的有效性,基于最佳摄动量法研究了一维波动方程参数反问题,得出了此类问题的数值解法。通过对具体算例的程序实现和数值计算,并结合形象化的图表和图形,验证了最佳摄动量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有... 为了验证最佳摄动量法在偏微分方程参数反演中的有效性,基于最佳摄动量法研究了一维波动方程参数反问题,得出了此类问题的数值解法。通过对具体算例的程序实现和数值计算,并结合形象化的图表和图形,验证了最佳摄动量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参数 反问题 最佳摄动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量法翼型阻力飞行测量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褚江 王晓江 焦晓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695-3698,3702,共5页
本文主要对动量法翼型阻力测量的飞行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动量法测量原理和试验飞机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对两种测试设备:尾流探头和尾流耙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飞行试验方法和测试难点。最后初步给出了数据处理方法和... 本文主要对动量法翼型阻力测量的飞行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动量法测量原理和试验飞机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对两种测试设备:尾流探头和尾流耙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飞行试验方法和测试难点。最后初步给出了数据处理方法和不确定因素分析。在国内尚未开展翼型阻力测量方面的飞行试验下,可为今后的飞行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试验 翼型阻力 动量法 尾流探头 尾流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摄动量法的桩基承载力反演
5
作者 蒋鑫 陈征宙 +1 位作者 于生飞 刘裕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9-564,共6页
通过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来获得桩土参数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试桩方法,其原理主要是通过以桩顶的实测信息来反演桩土参数,其中比较成熟的CAPW APC法主要用试凑法来反演桩土模型参数,其反演结果呈现一定的随机性且正确性过于依赖操作者经验。... 通过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来获得桩土参数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试桩方法,其原理主要是通过以桩顶的实测信息来反演桩土参数,其中比较成熟的CAPW APC法主要用试凑法来反演桩土模型参数,其反演结果呈现一定的随机性且正确性过于依赖操作者经验。本文尝试以CAPW APC法所采用比较成熟的桩土模型为基础,引入基于最佳摄动量法的局部优化方法来反演桩土参数。在弹性波波动方程隐式差分的基础上,对反演参数采用摄动展开并推导出参数反演的递推公式,最后给出合适的反演算法。考虑到初始参数对局部优化方法的影响,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初始模型,计算显示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说明本法是对桩基动测方法的一种有效的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变 最佳摄动量法 局部优化 参数反演 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量法的乏气送粉锅炉风粉在线监测系统及其在DCS上的实现
6
作者 吴智群 郭怀保 +4 位作者 师建斌 巨林仓 武宝会 段建欣 王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7,共4页
阐述了基于动量法的乏气送粉锅炉的煤粉浓度与风速的测量原理。在天生港电厂GKS 90 0 0DCS系统上开发了风粉在线监测系统 ,对系统的软硬件组成、测量的关键性技术、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等进行了介绍。系统可为运行人员及时监测锅炉风... 阐述了基于动量法的乏气送粉锅炉的煤粉浓度与风速的测量原理。在天生港电厂GKS 90 0 0DCS系统上开发了风粉在线监测系统 ,对系统的软硬件组成、测量的关键性技术、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等进行了介绍。系统可为运行人员及时监测锅炉风粉实况和进行燃烧优化调整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气送粉锅炉 风粉 在线监测系统 动量法 GKS-9000DCS 给粉机 天生港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变形能与改进动量法的交通事故参数计算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家涌 吴新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6-452,共7页
将车辆的塑性变形能与常规动量法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进行交通事故参数计算的改进的动量法模型。该模型基于综合考虑平面运动和回转运动的二维点碰撞动力学,并引入事故中两车碰撞前的角速度。针对某起真实交通事故,两车在碰撞中发生了... 将车辆的塑性变形能与常规动量法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进行交通事故参数计算的改进的动量法模型。该模型基于综合考虑平面运动和回转运动的二维点碰撞动力学,并引入事故中两车碰撞前的角速度。针对某起真实交通事故,两车在碰撞中发生了平面与回转运动,并发生了动量、冲量的交换。通过Matlab数值模拟,计算两车的速度与角速度等参数,进而重建交通事故,并与PC-crash软件仿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动量法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PC-crash软件仿真结果较为接近,线速度误差小于5%;与传统能量法的结果相比,该模型结果更加接近车辆正面非对心碰撞事故发生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重建 动量法改进模型 碰撞形变 恢复因数 车辆运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动量法和可变学习速度的BP神经网络地震初至拾取 被引量:7
8
作者 曹晓莉 刘斌 +3 位作者 王淑荣 万学娟 张廷廷 张海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79,6,共10页
为了提高初至拾取精度和效率,研究了BP神经网络初至拾取方法,提出综合动量法和可变学习速度的BP神经网络地震初至拾取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对网络权值的更新过程进行改进,当均方根误差在权值更新后超过设定的误差范围,则权值更新取消;在既... 为了提高初至拾取精度和效率,研究了BP神经网络初至拾取方法,提出综合动量法和可变学习速度的BP神经网络地震初至拾取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对网络权值的更新过程进行改进,当均方根误差在权值更新后超过设定的误差范围,则权值更新取消;在既定的误差范围内,权值更新则被接受,且学习速度发生变化。分析不同地震属性对初至波识别的可行性,选取均方根振幅比、曲线长度比、振幅、频率等4种特征属性进行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初至拾取效果优于常规BP神经网络方法。实际资料测试验证,改进方法构建的网络结构简单,参数少,收敛速度快,具有较强稳定性和抗噪能力,初至拾取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至拾取 动量法 可变学习速度 神经网络算 抗噪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日和动量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光伏短期功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慧娥 刘大贵 +3 位作者 朱婷婷 刘光辉 胡衡 肖长江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52,共7页
提出了相似日和动量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光伏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采用与输出功率强相关的辐照度作为相似变量选取相似日,通过动量法优化并以相似日历史数据和气象信息作为训练样本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新疆某光伏电站的实际运行数据进... 提出了相似日和动量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光伏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采用与输出功率强相关的辐照度作为相似变量选取相似日,通过动量法优化并以相似日历史数据和气象信息作为训练样本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新疆某光伏电站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晴天和非晴天天气环境下能够达到预测精度,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功率预测 相似日 BP神经网络 动量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量梯度下降法的钢管混凝土柱垂直度点云拟合测量
10
作者 孔恒 温玉成 +3 位作者 郭飞 张东亮 鲍艳 孙哲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5-1352,共8页
我国近年来建设了大量的大型地下工程,需要快速检测这些地下工程中的钢管混凝土柱的安全状态以保证施工质量。为此,提出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进行检测。首先,对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和提取处理;然后,采用动量梯度下降法通过... 我国近年来建设了大量的大型地下工程,需要快速检测这些地下工程中的钢管混凝土柱的安全状态以保证施工质量。为此,提出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进行检测。首先,对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和提取处理;然后,采用动量梯度下降法通过点云数据拟合圆柱体方程,并基于圆柱体方程方向向量与垂直向量计算出柱体垂直度;最后,在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钢管混凝土柱体上进行试验。试验分为3组:前2组采用动量梯度下降法拟合计算垂直度,对比使用多测站拼接的点云数据和单测站点云数据的差异;最后1组使用全站仪检测垂直度,作为似真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基于动量梯度下降法拟合计算的垂直度与全站仪测量结果对比,其精度满足规范和工程的测量要求;2)多测站拼接的点云数据和单测站点云数据均能满足需求;3)基于动量梯度下降法的垂直度点云拟合测量方法相比传统检测方法提升4倍的工作效率。结果证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柱体的垂直度快速测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钢管混凝土柱 垂直度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 圆柱体拟合 动量梯度下降 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轴风力机气动计算的叶素动量修正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斌 董礼 +1 位作者 廖明夫 邓小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4-2128,2134,共6页
将典叶素动量理论应用于实际风力机物理坐标系中,分析了叶轮倾角、叶轮偏航角、叶片锥角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风轮圆环平面内诱导因子的不均匀分布、气流的膨胀效应、气流的倾斜尾流等因素,并对叶素动量理论进行了修正。在对某风力机进行... 将典叶素动量理论应用于实际风力机物理坐标系中,分析了叶轮倾角、叶轮偏航角、叶片锥角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风轮圆环平面内诱导因子的不均匀分布、气流的膨胀效应、气流的倾斜尾流等因素,并对叶素动量理论进行了修正。在对某风力机进行建模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后的动量理论计算了气动载荷,并与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由此表明,修正叶素动量理论计算方法可作为风力机设计时的载荷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叶素动量法 坐标系 诱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向动量测定法与前掠翼流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薛榕融 叶正寅 +1 位作者 王刚 武洁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6-742,共7页
为揭示前掠翼与后掠翼的流动差异,研究前掠翼流动的特点和机理,设计了可进行直接比较的具有相同翼型剖面、相同展弦比、无根梢比的前掠45°(Λ=-45°)与后掠45°(Λ=45°)机翼模型,采用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流场求解器... 为揭示前掠翼与后掠翼的流动差异,研究前掠翼流动的特点和机理,设计了可进行直接比较的具有相同翼型剖面、相同展弦比、无根梢比的前掠45°(Λ=-45°)与后掠45°(Λ=45°)机翼模型,采用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流场求解器对前掠和后掠翼低速纵向气动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提出了展向动量测定法前掠翼流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前掠翼展向动量输运使得升力向翼根汇聚,前掠翼展向升力分布更接近于椭圆分布,致使前掠翼诱导阻力更小;2)黏性对前掠翼的流场计算影响很大,文献中基于势流理论得到前掠翼比后掠翼气动性能好的结果是不准确的;3)在小迎角时,前掠翼气动效率与后掠翼相当,仅在最大升阻比迎角时前掠翼优于后掠翼,中等迎角下前掠翼翼根分离导致气动效率下降,但前掠翼具有更好的大迎角失速特性,有利于前掠翼大迎角飞行;4)相同总升力的情况下,前掠翼的翼根弯矩只有后掠翼的翼根弯矩的89.4%,采用前掠翼更有利于减轻机翼的结构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向动量测定 前掠翼 流动机理 气动效率 翼根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角动量转移法进行卫星的姿态恢复
13
作者 高益军 邹广瑞 刘良栋 《控制工程(北京)》 1995年第1期17-23,共7页
细长体的双旋卫星可能由于星上的某些子系统发生故障而导致平旋的产生,本文就用角动量转移法进行平旋恢复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章不仅推导出一般角动量转移法的剩余章动角、恢复时间和平旋角速度的关系,而且还提出了一种改变消旋电机... 细长体的双旋卫星可能由于星上的某些子系统发生故障而导致平旋的产生,本文就用角动量转移法进行平旋恢复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章不仅推导出一般角动量转移法的剩余章动角、恢复时间和平旋角速度的关系,而且还提出了一种改变消旋电机力矩的角动量转移法。文章另一主要内容是对平台和转子都不对称的双旋卫星的平旋恢复过程进行分析,推导出转子不对称时消旋力矩应满足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卫星 平旋恢复 动量转移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定常动量源法及在旋翼悬停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佳豪 周洲 李旭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1-579,共9页
对于含有多个旋转动力单元的流场的求解,其模拟的高效与准确性是研究相关气动布局的关键。而采用动力单元真实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均面临求解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以旋翼悬停状态为例,首先以薄体网格圆盘代替真实桨叶,建立了高效... 对于含有多个旋转动力单元的流场的求解,其模拟的高效与准确性是研究相关气动布局的关键。而采用动力单元真实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均面临求解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以旋翼悬停状态为例,首先以薄体网格圆盘代替真实桨叶,建立了高效求解的定常动量源法。接着,在定常动量源法基础上采用扇形网格区域代替真实桨叶,并以该网格区域随时间的变化模拟桨叶旋转,建立了能够模拟桨尖涡生成和发展的非定常动量源法。结果表明,以准确桨叶力分布作为输入的动量源法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旋翼尾流,验证了桨叶几何模型对尾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桨叶力分布之上;而所建非定常动量源法对桨尖涡的模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且计算网格量及计算时间只有真实模型非定常模拟的1/8左右,具有更高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 非定常 数值模拟 旋翼悬停 桨尖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步长动量梯度下降法的姿态解算算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帅华 郑芳 +1 位作者 李霞 王丙元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70,111,共6页
针对基于MEMS的姿态测量系统因为存在误差而导致姿态解算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动量梯度下降的姿态解算算法。该算法从传感器数据去噪和姿态解算两部分提高姿态解算精度。在传感器数据去噪方面,为了工程实用,降低微处理器计算量... 针对基于MEMS的姿态测量系统因为存在误差而导致姿态解算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动量梯度下降的姿态解算算法。该算法从传感器数据去噪和姿态解算两部分提高姿态解算精度。在传感器数据去噪方面,为了工程实用,降低微处理器计算量,提出一种改进递推限幅均值滤波算法;在姿态解算方面,在梯度下降法的基础上设计自适应步长,使用动量梯度优化每次迭代方向,使得每次迭代后误差最小,同时使用动态限幅滤波抑制角度振荡。静态和动态实验结果均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解算 动量梯度下降 变步长 改进递推均值滤波 动态限幅滤波 四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P神经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被引量:28
16
作者 梁辰 李成海 周来恩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8,共6页
针对经典BP神经网络在入侵检测应用中收敛速度慢、学习性能不够理想等缺陷,以消除原始数据中的冗余信息、提升入侵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为目的,综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附加动量法,提出了一种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通过对数据... 针对经典BP神经网络在入侵检测应用中收敛速度慢、学习性能不够理想等缺陷,以消除原始数据中的冗余信息、提升入侵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为目的,综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附加动量法,提出了一种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特征选择和对网络的权值修正,对经典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拓展和改进。首先对网络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数据集进行降维处理以确定主分量的特征数,最后将处理完成后的数据集输入到改进的BP神经网络中进行检测。通过在KDD Cup 1999网络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大部分网络环境,尤其是在训练样本较为充足的网络环境中时,系统模型的收敛性、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率上均优于经典BP神经网络方法和半监督入侵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附加动量法 入侵检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算法的一种改进及在小麦赤霉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关海鸥 许少华 +1 位作者 左豫虎 马晓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87-90,共4页
针对BP网络收敛速度慢,计算量大等缺点,提出了动量法和批处理梯度下降学习算法相结合的BP神经网络改进算法,用以提高BP网络训练速度。该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预测,效果显著。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动量法 赤霉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推断的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万林 张幼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890-893,共4页
断层可破坏煤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对采煤工作面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矿井投产前 ,必须准确地查明采区内的断层情况。文章运用动量法和自适应调整学习率的改进 BP神经网络 ,选取 5个地震特征参数进行了断层推断。结果表明 ,改进
关键词 断层推断 BP神经网络 地震特征参数 煤矿开采 动量法 自适应调整学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量自适应学习率PSO-BP神经网络的钻速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伟吉 冯嘉豪 +1 位作者 祝效华 李枝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264-10272,共9页
机械钻速(rate of penetration,ROP)是钻井作业优化和减少成本的关键因素,钻井时有效地预测ROP是提升钻进效率的关键。由于井下钻进时复杂多变的情况和地层的非均质性,通过传统的ROP方程和回归分析方法来预测钻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 机械钻速(rate of penetration,ROP)是钻井作业优化和减少成本的关键因素,钻井时有效地预测ROP是提升钻进效率的关键。由于井下钻进时复杂多变的情况和地层的非均质性,通过传统的ROP方程和回归分析方法来预测钻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实现对钻速的高精度预测,对现有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模型,即动态自适应学习率的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利用录井数据建立目标井预测模型来对钻速进行预测。在训练过程中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利用启发式算法,即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率,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动态自适应学习率的BP改进算法,提高了BP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和拟合精度,获得了更好的泛化性能。将BP神经网络与遗传优化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结合,得到优化后的动态自适应学习率BP神经网络。研究利用XX8-1-2井的录井数据进行实验,对比BP神经网络、PSO-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3种不同的改进后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PSO-BP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最好,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能够有效的利用工程数据,在有一定数据采集量的区域提供较为准确的ROP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速(ROP)预测 BP神经网络 附加动量法 自适应学习率 遗传算(GA) 粒子群算(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BP算法的外债风险指标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雄华 林成德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17-1021,共5页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时间序列预测是一种较新的方法 ,它具有不需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以及非线性映射能力强等优点 .采用动量法和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的改进型 BP算法对外债风险的各项指标进行了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预测 。
关键词 外债风险 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 指标预测 动量法 学习率自适应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