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边界层厚度下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起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施欢 谢文忠 +2 位作者 梁钢 金毅 靖建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83-2691,共9页
为了探寻入口边界层厚度变化对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对简化的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的加速自起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边界层厚度对自起动过程中流场波系结构变化和自起动性能的影响机制,获得了不同边界层厚度下的进气... 为了探寻入口边界层厚度变化对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对简化的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的加速自起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边界层厚度对自起动过程中流场波系结构变化和自起动性能的影响机制,获得了不同边界层厚度下的进气道自起动性能及主分离包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边界层相对厚度从0.05增加至0.3,进气道的自起动马赫数一开始保持不变,然后快速增大;相同主流条件下,不起动流场跨越主分离包无量纲压升和主分离包高度随边界层相对厚度的增大均变小;边界层动量损失厚度和跨越主分离包无量纲压升对进气道起动性能影响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马赫数进气道 边界层厚度 边界层动量损失厚度 主分离包高度 无量纲压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Re_θ转捩模型在风力机翼型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进 孙振业 +1 位作者 谢翌 马金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1,共4页
很多湍流模型忽略了层流区域的存在,但实际流动在翼型某位置处开始转捩,此时模型显然偏离实质,计算结果精度较低。因此加入γ-Reθ转捩模型,将转捩动量厚度雷诺数Reθ作为经验关联函数来控制边界层内间歇因子γ的生成,再通过间歇因子来... 很多湍流模型忽略了层流区域的存在,但实际流动在翼型某位置处开始转捩,此时模型显然偏离实质,计算结果精度较低。因此加入γ-Reθ转捩模型,将转捩动量厚度雷诺数Reθ作为经验关联函数来控制边界层内间歇因子γ的生成,再通过间歇因子来控制湍动能产生项,使湍流模型在层流区域失效。首先为了验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采用上述方法针对风力机翼型A2121,在高雷诺数4×106下对几种典型攻角的气动性能进行计算,对比普通全湍流模型、湍流转捩模型和风洞试验的计算结果,发现湍流转捩模型结果更精确。之后在更大攻角范围-10.14°~25.09°内,采用此转捩模型数值方法进行气动仿真,发现其总体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实验数据较吻合,验证了此数值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Reθ转捩模型 转捩动量厚度雷诺数 间歇因子 风力机 翼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紊流边界层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长高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6-25,共10页
本文是笔者已发表的“管中紊流新探索”一文的继续,笔者用该文提出的关于脉动切应力的假设,求解平板紊流边界层问题,给出了计算边界层厚度、位移厚度、动量厚度和能量厚度的公式和表格,所得的绕平板的阻力系数,无论在紊流水力光滑区,或... 本文是笔者已发表的“管中紊流新探索”一文的继续,笔者用该文提出的关于脉动切应力的假设,求解平板紊流边界层问题,给出了计算边界层厚度、位移厚度、动量厚度和能量厚度的公式和表格,所得的绕平板的阻力系数,无论在紊流水力光滑区,或是在紊流水力粗糙区,全与现有实验成果非常符合,对从水力光滑到水力粗糙的过渡区,本文提供的算法是首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紊流 平板 动量厚度 能量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lding公式在脊状表面湍壁摩擦力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潘光 黄明明 +2 位作者 胡海豹 刘占一 黄桥高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低速风洞中来流速度一定的情况下使用IFA300恒温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光滑表面和两种不同尺寸的脊状表面湍流边界层平均速度分布剖面,并验证了试验段湍流发展的充分性;通过应用Spalding壁面公式使用最小二乘法精准拟合了实验测量的边界层... 在低速风洞中来流速度一定的情况下使用IFA300恒温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光滑表面和两种不同尺寸的脊状表面湍流边界层平均速度分布剖面,并验证了试验段湍流发展的充分性;通过应用Spalding壁面公式使用最小二乘法精准拟合了实验测量的边界层内层速度分布曲线,得到了湍流边界层壁面摩擦速度并进一步求得湍流壁面摩擦应力,较准确地计算出脊状表面的虚拟原点位置,并通过与对数律公式拟合结果比较分析,证实了该方法更加准确有效.最后分别计算了3种实验模型的湍流边界层动量损失厚度.通过对比脊状表面与光滑表面动量损失厚度和壁面摩擦应力,反映了动量损失厚度的大小与壁面摩擦应力的大小具有一致性,充分证实了脊状表面在湍流中具有一定的减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状表面 湍流边界层 摩擦速度 动量损失厚度 壁面摩擦应力 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γ修正的转捩模型汽车后视镜啸叫理论研究与试验验证
5
作者 吴海波 邢鹏 周江彬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5-890,933,共7页
针对汽车后视镜啸叫声,本文中以κ-ωSST转捩输运函数为基础,引入湍流间歇度γ和动量厚度雷诺数Reθ,详细解释了汽车后视镜表面层流边界层流体变化。将经γ修正的转捩模型应用于某一具体车型,并与风洞试验、声学照相机测试相结合进行验... 针对汽车后视镜啸叫声,本文中以κ-ωSST转捩输运函数为基础,引入湍流间歇度γ和动量厚度雷诺数Reθ,详细解释了汽车后视镜表面层流边界层流体变化。将经γ修正的转捩模型应用于某一具体车型,并与风洞试验、声学照相机测试相结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γ修正的转捩模型通过剪切力(或者表面摩擦因数Cf)和动量厚度θ云图可准确预测层流边界层的转捩、分离、再附着的流动现象,结合湍动能κ可明确湍流加剧的原因,从而可准确预测后视镜产生啸叫的倾向。该方法为汽车前期开发阶段后视镜啸叫倾向的评估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有效缩短了开发周期和降低后期实车啸叫声的测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啸叫 SST转捩模型 动量厚度雷诺数 湍动能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03A轴承测量仪定位支点的改进
6
作者 孙忠坤 杨君 王曼 《轴承》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套圈 滚道 厚度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压滚针轴承外圈多参数测量仪
7
作者 陈江杰 刘金邦 《轴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47,63,共3页
针对冲压滚针轴承外圈滚道壁厚差的检具精度低,外表面垂直差的测量缺少专用检具等问题,研制了冲压滚针轴承外圈多参数测量仪,并阐述了测量原理和方法。经使用验证,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测值准、重复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冲压滚针... 针对冲压滚针轴承外圈滚道壁厚差的检具精度低,外表面垂直差的测量缺少专用检具等问题,研制了冲压滚针轴承外圈多参数测量仪,并阐述了测量原理和方法。经使用验证,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测值准、重复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冲压滚针轴承外圈工序间Ke和SD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针轴承 冲压外圈 测量 厚度动量 垂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