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车组车轮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靓娟 张洁 刘堂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基于Realizable k-epsilon的分离涡湍流模型,研究在固定地面、滑移地面和轮转兼滑移地面3种情况下,动车组车轮气动性能,对比分析这3种边界条件对车轮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固定地面情况相比,计算得到的列车总阻力在滑移地面... 基于Realizable k-epsilon的分离涡湍流模型,研究在固定地面、滑移地面和轮转兼滑移地面3种情况下,动车组车轮气动性能,对比分析这3种边界条件对车轮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固定地面情况相比,计算得到的列车总阻力在滑移地面兼车轮转条件下增加了约29.3%,滑移地面条件下增加了约2.76%;轮转兼滑移地面情况下得到的气动升力与力矩绝对值均大于其他2种情况下的;滑移地面和固定地面条件下,车轮周围流场结构相似,尾涡主要从车轮两侧分离并向后发展、脱落,2种情况下车轮表面和后部区域压力分布规律相似;轮转边界条件下,车轮旋转带动车轮后部气流上扬,流速加快,该条件下车轮周围涡量主要从顶部分离并向后发展,影响了车轮表面和后部区域压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车轮 性能 数值模拟 地面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8C和ER8材质高速动车组车轮的服役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秋泽 韩俊臣 +3 位作者 谌亮 张英春 张敏男 戴光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1-1318,共8页
为全面掌握高速动车组用ER8C和ER8车轮服役性能,使用OBLFQSN750型电火花直读光谱仪等设备分别实测了新旧车轮材料的化学成分、常规力学性能、疲劳特性、冲击性能及韧脆转变温度、断裂韧性、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等,并... 为全面掌握高速动车组用ER8C和ER8车轮服役性能,使用OBLFQSN750型电火花直读光谱仪等设备分别实测了新旧车轮材料的化学成分、常规力学性能、疲劳特性、冲击性能及韧脆转变温度、断裂韧性、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等,并进行了金相组织观测,综合评价分析了两种材质车轮服役性能.结果表明:(1)ER8C材质车轮比ER8材质车轮中Si含量高2.74倍,Mn含量高1.29倍,Cr+Mo+Ni总含量低45%,C含量略低,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提高5%,疲劳强度提高15%.(2)车轮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少量铁素体,踏面下相同深度,ER8C材质车轮中铁素体更均匀细小,晶粒度大于8.5级,ER8材质车轮铁素体粗大,晶粒度为8级.(3)ER8C材质车轮韧脆转变温度为84.30℃,ER8材质车轮韧脆转变温度为71.97℃,车轮运用工况处于两种材质的脆性区.(4)ER8C材质车轮断裂韧性比ER8材质车轮高约6%,其阻止裂纹产生的能力优于ER8材质车轮;ER8材质车轮裂纹扩展门槛值比ER8C材质高17%,其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优于ER8C材质车轮;两种材质车轮的裂纹扩展速率相当.(5)服役过程中ER8C材质车轮踏面垂直磨耗速率略大于ER8材质车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车轮 服役性能 金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车轮疲劳性能估算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澎湃 张关震 +4 位作者 赵方伟 吴斯 高俊莉 尹鸿翔 丛韬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102,共6页
以某型动车组广泛使用的ER8C车轮为例,采用车轮辐板光滑试样测试常温以及-20℃,-40℃低温下车轮材料的疲劳极限,并定量分析尺寸系数和表面加工系数对车轮疲劳性能的影响。其中,在计算尺寸系数时基于车轮辐板厚度方向与其光滑试样径向受... 以某型动车组广泛使用的ER8C车轮为例,采用车轮辐板光滑试样测试常温以及-20℃,-40℃低温下车轮材料的疲劳极限,并定量分析尺寸系数和表面加工系数对车轮疲劳性能的影响。其中,在计算尺寸系数时基于车轮辐板厚度方向与其光滑试样径向受力状态相似的特点,取车轮疲劳强度最薄弱部位的辐板厚度为截面特征尺寸;在计算表面加工系数时基于Frost裂纹试样疲劳极限理论,不考虑表层应力状态对车轮疲劳性能的影响,仅考虑表面加工粗糙度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可估算出99%可靠度以及常温、低温条件下动车组车轮的疲劳极限。考虑到车轮钢与风电塔筒、轮毂等都属于碳素钢材料体系,借鉴风电行业广泛使用的结构寿命评估国际标准,可得到动车组车轮的应力—寿命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车轮 疲劳性能 尺寸系数 表面加工系数 光滑试样 应力-寿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动车组车轮磨耗及表面状态跟踪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韶博 杨光 +3 位作者 张志波 吴斯 石彤 王宗新 《中国铁路》 2021年第11期37-42,共6页
为对比研究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车轮材料的抗磨耗、抗滚动接触疲劳等服役性能的差异,选取了安装有ER8、ER8C和SSWQ3R三种材质车轮的运营动车组,开展了近40万km的车轮服役跟踪试验,对车轮踏面硬度、廓形和表面状态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对比分... 为对比研究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车轮材料的抗磨耗、抗滚动接触疲劳等服役性能的差异,选取了安装有ER8、ER8C和SSWQ3R三种材质车轮的运营动车组,开展了近40万km的车轮服役跟踪试验,对车轮踏面硬度、廓形和表面状态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R8和ER8C车轮主要接触区域中心(即名义滚动圆基点)硬度值较低,两侧硬度值较高,而SSWQ3R车轮踏面硬度分布较为均匀;跟踪动车组车轮的磨耗普遍呈现出凹磨特征,ER8、ER8C和SSWQ3R车轮的踏面磨耗速率分别为0.037、0.031、0.019 mm/万km;ER8和ER8C车轮踏面观察到了疲劳裂纹和剥离伤损,而SSWQ3R车轮表面状态光洁良好。较高硬度的车材质表现出了更好的抗磨耗和抗滚动接触疲劳性能。因此,建议在我国高速动车组车轮的研发和选用中适当提高车轮材质的硬度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车轮 现场跟踪 轮轨材料 硬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轮强度快速评价系统的动车组车轮强度评估
5
作者 胡海涛 王玉光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123,共6页
在动车组车轮设计优化过程中,往往需要反复对车轮进行强度评价。为了提高车轮设计及优化效率,采用Matlab、APDL和C^#3种语言混合编程的方式开发了一套基于参数化建模的车轮强度快速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进行车轮参数化建模以及强度... 在动车组车轮设计优化过程中,往往需要反复对车轮进行强度评价。为了提高车轮设计及优化效率,采用Matlab、APDL和C^#3种语言混合编程的方式开发了一套基于参数化建模的车轮强度快速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进行车轮参数化建模以及强度评估。利用该系统,对动车组全磨耗车轮进行了强度计算,计算考虑了最大过盈量及离心力的影响,并对15.45t和16t两种不同轴重的车轮进行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评估。结果表明,车轮轴重增加后载荷有所增加,车轮静强度最小安全系数、车轮辐板疲劳强度最小安全系数有所减小。因此在车轮设计过程中应将轴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车轮 车轮强度快速评价系统 轴重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个体差异的车轮二元相关退化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齐金平 冯洪 +3 位作者 刘晓宇 薛康 何鹏 贺元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05-3014,共10页
由于动车组车轮受加工装配及工况载荷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车轮退化过程复杂,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及多个性能退化特征量,且多个退化特征量间相互耦合,仅考虑单个性能特征量难以全面反映其退化过程。因此,以轮缘和轮径作为车轮退化特征量,... 由于动车组车轮受加工装配及工况载荷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车轮退化过程复杂,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及多个性能退化特征量,且多个退化特征量间相互耦合,仅考虑单个性能特征量难以全面反映其退化过程。因此,以轮缘和轮径作为车轮退化特征量,通过随机化尺度参数表征车轮个体差异,采用Gamma过程和Copula函数建立二元相关退化模型,并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筛选Copula函数,得到可靠度解析式。基于某型动车组车轮实测磨耗数据,对车轮进行可靠性分析,同时通过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考虑二元相关时的可靠性结果比仅考虑一元退化更贴近车辆实际运行情况;根据动力学仿真结果体现了考虑个体差异的必要性,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表征车轮退化过程,可为可靠性分析以及维修决策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动车组车轮 个体差异 二元退化 Gamma过程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