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词评价性形态的类型学特征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尹会霞 董秀芳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1-263,共13页
动词的评价性形态是指通过形态手段表达动词的“主观量”与默认值或标准值发生偏离,常常附加“褒化”或“贬化”的主观评价。文章考察了52种世界语言和45种中国境内民族语言的动词评价性形态,总结了其在区域分布、表现形式和意义方面的... 动词的评价性形态是指通过形态手段表达动词的“主观量”与默认值或标准值发生偏离,常常附加“褒化”或“贬化”的主观评价。文章考察了52种世界语言和45种中国境内民族语言的动词评价性形态,总结了其在区域分布、表现形式和意义方面的共性与类型特征。从世界范围来看,动词评价性形态不是语言共性特征,其区域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和倾向性;在表现形式上,后缀和重叠占优势;在意义上,以贬化评价为主,常与“复动性”和“体貌”发生交融。我国境内民族语言的动词评价性形态较发达,具体表现在:1)形式多样,有完全重叠、重叠+词缀、部分重叠、重叠式的四音格词、动词与状貌词结合、加缀等;2)意义丰富,既有表达增量的,也有表达减量的,以附加贬化评价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法 动词评价性形态 主观性 类型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