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词的延续性特征及瞬时时间副词对时间转换事件表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仝宇光 张奇 张丽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3-671,共9页
为考察语篇阅读中,汉语动词的延续性特征以及瞬时时间副词对时间转换事件表征的影响,采用探测-判断的语篇实时阅读技术分别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1的结果表明,当描述转换前事件的动词是延续性动词时,短时转换句与瞬时转换句的阅读时间无... 为考察语篇阅读中,汉语动词的延续性特征以及瞬时时间副词对时间转换事件表征的影响,采用探测-判断的语篇实时阅读技术分别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1的结果表明,当描述转换前事件的动词是延续性动词时,短时转换句与瞬时转换句的阅读时间无显著差异;而当描述转换前事件的动词是短暂性动词时,短时转换句的阅读时间明显长于瞬时转换句的阅读时间。实验2的结果表明,当不在时间转换句前添加瞬时时间副词时,长时与短时转换句前探测词的再认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当在时间转换句前添加瞬时时间副词时,长时与短时转换句前探测词的再认时间无显著差异。两个实验结果分别说明,动词的延续性特征和时间转换短句的结合影响了时间转换事件的表征,在长时转换句的前面添加瞬时时间副词缩短了长时转换事件的表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阅读 情境模型 动词的延续性特征 瞬时时间副词 心理转换时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陪义动词的中文隐式实体关系抽取 被引量:5
2
作者 万常选 甘丽新 +3 位作者 江腾蛟 刘德喜 刘喜平 刘玉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95-2820,共26页
实体关系抽取的目标在于探测实体之间的显式关系和隐式关系.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显式实体关系抽取,而忽略了隐式实体关系抽取.针对旅游和新闻领域文本经常包含许多由协陪义动词引发的隐式实体关系,本文研究了基于协陪义动词的中文隐式实... 实体关系抽取的目标在于探测实体之间的显式关系和隐式关系.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显式实体关系抽取,而忽略了隐式实体关系抽取.针对旅游和新闻领域文本经常包含许多由协陪义动词引发的隐式实体关系,本文研究了基于协陪义动词的中文隐式实体关系抽取问题.将机器学习方法与规则相结合,借助于显式实体关系对隐式实体关系进行推理.首先,利用依存句法分析,设计了协陪义候选句型分类算法以及相应的协陪义成分识别算法;其次,根据协陪义成分和协陪义动词作用范围的特点,设计了三种句内基于协陪义动词的隐式实体关系推理规则;最后,利用协陪义句中零形回指的先行词,建立不同句子中协陪义动词的主体成分与客体成分之间的联系,实现句间基于协陪义动词的隐式实体关系抽取.另外,本文还提出了趋向核心动词特征提取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动词特征对显式实体关系抽取的效果.基于真实的旅游领域和新闻领域文本数据集进行了详细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抽取 隐式关系 协陪义动词 显式关系 动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否定结构习得个案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丽娜 常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8,共9页
本文在最简方案框架内,通过对两名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口语语料的个案分析,考察其对汉语典型否定结构句法语义特性的习得情况,结果显示他们能够正确地将否定词置于题元动词、形容词和能愿动词左侧,也能够正确地将否定词置于附加语和... 本文在最简方案框架内,通过对两名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口语语料的个案分析,考察其对汉语典型否定结构句法语义特性的习得情况,结果显示他们能够正确地将否定词置于题元动词、形容词和能愿动词左侧,也能够正确地将否定词置于附加语和补语左侧并与之毗邻,同时几乎没有出现否定词混用现象,否定词与体貌标记的连用也相当准确。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已经设定汉语功能语类T的弱动词特征,并完成了空主语参数、空宾语参数和附加语参数的重新设置,中介语句法完好无损,在典型汉语否定结构习得中,普遍语法是可及的,母语负迁移没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结构 动词特征 普遍语法 母语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过程结构的“了”语法意义新探 被引量:14
4
作者 税昌锡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58,96,共15页
事件是事物或实体随动词表示的动作或关系的变化而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状态,再从另一状态变为又一状态直至该事物或实体发生本质改变的过程。"了"的语法意义具有"完结""起始"两面性,可以标示事件随时间展... 事件是事物或实体随动词表示的动作或关系的变化而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状态,再从另一状态变为又一状态直至该事物或实体发生本质改变的过程。"了"的语法意义具有"完结""起始"两面性,可以标示事件随时间展开过程中的活动起始、活动终结和遗留状态起始三种事态,"完结""起始"本质上互为变体,受与之相关的动词性词语或整个句子在事件过程结构中所体现的过程特征的制约。句中"了"和句末"了"的语法意义具有同一性,传统观念中的"了_1""了_2"仅有区别句法分布的作用,不具区别语法意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过程结构 事态 动词过程特征 了“完结…'起始”两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NdeV和NdeVp短语
5
作者 邓英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9-75,共7页
0.1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中的短语结构NdeV和NdeVp其中N是修饰语,包括名词、人称代词及部分名词性短语;de是结构助词:v和Vp是中心语,V代表动词,Vp是实现了动词特征的动词短语。 NdeV短语如: 群众的批评 他们的劝告
关键词 N之V 动词短语 偏正短语 动词特征 主谓短语 中心语 名词性短语 谓语 指称性 “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