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汉语活用名转动词双宾句加工中构式压制的ERP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华
王小潞
高晨阳
冯丽萍
-
机构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7-353,共17页
-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Y202146763)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院内基金(20201203Z0170)的资助。
-
文摘
本研究采用ERP技术,以无压制(三价动词)、可压制(与“传递”义相关的名词活用做动词)和不可压制(与“传递”义无关的名词活用做动词)三类双宾句为实验材料,选取“V/NV+了”、NP1和NP2三个关键词,考察三类双宾句加工中V/NV与构式义的互动过程。ERP实验结果发现,在“V/NV+了”和NP1后,可压制和不可压制句之间的N400/P600没有显著差异。NP2后的397-709 ms,无压制、可压制和不可压制句之间的持续性负波(SAN)两两差异显著:不可压制句诱发的SAN最大,无压制句的SAN最小,因三类句子间动词/名转动词与构式义的语义关联不同,这表明此时双宾构式义开始参与句子语义整合。NP2后在718-782 ms,不可压制句诱发出最大的晚期负波,显著区别于无压制句和可压制句,表明可压制句和无压制句都完成了句子语义整合而不可压制句无法完成句子语义整合。从双宾句的加工过程看,可压制句和不可压制句的加工在NP2后出现显著的差异,主要在于两类名转动词与构式义的语义关联不同,此研究结果表明汉语存在独立于动词的双宾构式义,如果进入结构的词项的语义特征与构式的关键特征相匹配,构式压制就能实现。
-
关键词
活用名转动词
双宾
构式义
ERP
-
Keywords
innovative
denominalverb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almeaning
ERP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指导学生辨别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方法
- 2
-
-
作者
关祝伟
-
机构
广东开平市吴汉良理工学校
-
出处
《职教论坛》
2004年第5期30-,共1页
-
文摘
在文言文教学中,经常碰到词类活用的情况,而名词活用为动词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碰到这种现象时往往感到困难,有时它是名词,有时它又是动词,不知道其所以然,只有靠死记硬背,学得比较机械,往往事倍功半.为了解决这一文言文教学的难点,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尝试,总结出指导学生辨别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方法,那就是将现代汉语语法的有关知识运用到文言文中去,解释文言文中名词活用的现象.……
-
关键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指导
文言文
文言
-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赏兰亭春色 悟人生至理——《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3
-
-
作者
张玉宝
-
机构
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2,共3页
-
文摘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句式,了解文化常识。2.欣赏兰亭美景,品味修禊雅事。3.体悟情感变化,培养理性思维。4.感悟人生哲理,传承优秀文化。【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关注“觞”“骋”等实词的含义、“之”“于”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等词类活用现象、“永和”“修禊”等文化常识、“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文言句式相关知识。
-
关键词
《兰亭集序》
文化常识
名词活用为动词
人生哲理
定语后置
词类活用
教学设计
修禊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成语在古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廖荣娟
-
机构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Z期11-12,共2页
-
文摘
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在日常生活中被频繁使用,深受人们的喜爱。成语语法与古汉语语法有相通之处,利用成语进行古汉语词语、句式及语法讲解,能以简洁明了的例子讲清复杂难懂的知识,增加学生古汉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一、成语中的名词活用现象古汉语中有很多名词活用现象,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在古汉语语境下可以用作动词。例如《聊斋志异·狼三则》中'一狼洞其中'一句,'洞'原本是名词。
-
关键词
成语
古汉语
词类活用
语法
熟语
词性活用
文法
动词活用
名词动用
名词用如动词
文言文
文言
意动用法
以动用法
-
分类号
H109.2-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如何自学古诗文
- 5
-
-
作者
朱瑛
-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6期43-44,共2页
-
文摘
古诗文是自学中的难点部分,也是每个自学者感到生疏的一部分。其实,要想自学好古诗文并不难,只要把握以下几点:一、利用工具书,正确解释词义。在古诗文的自学中,是会遇到很多拦路虎的,只要很好地利用工具书,就能对那些不懂或似懂非懂的词语进行查释并弄准它们的意义,从而使自己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左忠毅公逸事》)的"寝"。
-
关键词
古诗文
左忠
自学者
解释词义
名词活用为动词
送东阳马生序
现代汉语
巴东三峡
语法作用
通假字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