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动词性语素在复音词中的语义隐含——以南北朝新词为例
1
作者
陈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100,共8页
复音词鉴于其音节数量的限制,其语义结构往往隐含了一些在词形平面中无法呈现的意义成分,以动词性语素为参照点,那么在复音词语义结构中的隐含成分可分为六大类,即隐含动词性语素的动作对象、动作主体、动作目的、动作方式以及隐含动词...
复音词鉴于其音节数量的限制,其语义结构往往隐含了一些在词形平面中无法呈现的意义成分,以动词性语素为参照点,那么在复音词语义结构中的隐含成分可分为六大类,即隐含动词性语素的动作对象、动作主体、动作目的、动作方式以及隐含动词性语素的使动用法与被动用法。这些被隐含的成分通常可以通过分析动词性语素的语法特征、参构语素的语素义特征、动词性语素的优选搭配、社会文化语境以及复音词中的构式,进而实现在语义结构中的再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性语素
复音词
语义
隐含
南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夏语以名词性语素为中心的偏正式合成词
2
作者
刘鑫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西夏语
偏正式
名
词性
语素
动词性语素
构成方式
形容
词性
构成
语素
限制作用
西夏字
成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句法结构看复合词中的一种新的构词方式——连动式构词
被引量:
18
3
作者
饶勤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5-16,共2页
很多的语法学家都认为,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陆志韦先生就谈到:“一个语言片段的内部结构有种种类型,一个类型,单就它的各部分的关系来说,可以是构词法和造句法共有的”。张志公先生也谈到:“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组合...
很多的语法学家都认为,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陆志韦先生就谈到:“一个语言片段的内部结构有种种类型,一个类型,单就它的各部分的关系来说,可以是构词法和造句法共有的”。张志公先生也谈到:“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组合具有一致性”。王勤、武占坤谈得就更加明确:“句法构词是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主要构词类型”。一般说来,现代汉语复合法构词中,语素和语素之间的关系有联合、偏正、支配、补充、陈述等,这里要讨论的是,两个语素之间表现出一种连动关系,比如:“验收”、“离休”,它们之间不是联合、修饰、支配的关系,也不是补充、陈述的关系,而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后顺序,“验收”是经过检验才接收,“离休”是先离开岗位然后休息。这些词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两个语素都是动词性的,如果用V<sub>1</sub>和V<sub>2</sub>分别代替这两个动词性语素,则V<sub>1</sub>先于V<sub>2</sub>发生,V<sub>2</sub>是V<sub>1</sub>的后续动作。比如“认领”,“认”是先行动作,“领”是后续动作,“撤换”也是如此,“撤”先发生然后才“换”。那么“批阅”能不能看成是连动关系呢?虽然它也是由两个动词性语素构成,却没有逻辑上的先后次序,就是说V<sub>1</sub>“批”应该发生在V<sub>2</sub>“阅”之后,至少也得是同时进行,可是并没有“阅批”的说法,因此“批阅”不是连动式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
动
式
构词方式
从句
动词性语素
复合词
支配式
补充式
连
动
关系
偏正式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宾式动词与所带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被引量:
9
4
作者
刘玉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8-53,共6页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动宾式的动词,它们大多数在结构上可离可合(即所谓“离合词”),在语义上不自足,因此它们的后面仍可以带上宾语。带宾语后,这个动宾式动词内的“宾语”和动宾式动词所带的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整个动宾式动词和它所带宾...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动宾式的动词,它们大多数在结构上可离可合(即所谓“离合词”),在语义上不自足,因此它们的后面仍可以带上宾语。带宾语后,这个动宾式动词内的“宾语”和动宾式动词所带的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整个动宾式动词和它所带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尽相同。本文拟讨论这种语义关系。为了行文方便,我们把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语法结构记作“动·宾内+宾外”,其中,“宾内”是动宾式动词内的“宾语”,“宾外”是动宾式动词所带的宾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
宾式
动
词
带宾语
语义关系
处所宾语
动词性语素
动
宾关系
介词词组
句子
动
作行为
普通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唐宋元被字句考察
被引量:
9
5
作者
沈锡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01-106,116,共7页
文章对晚唐宋元时期被字句的各类句型及结构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与考察。这对探索被字句从古代向现代演变的轨迹,加深认识汉语的表达功能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
被字句
宋元时期
近代汉语
现代汉语
复音
动
词
动词性语素
表达功能
现代演变
单音节
动
词
名
词性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怎样解答词语的语法结构题》︾的质疑
6
作者
曹国宾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46-47,共2页
本刊1998年第4期刊登的《怎样解答词语的语法结构题》一文(下简称“《怎》文”),从例2到例5,从制题到解答,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依次分述:(1)例2选出下列词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A真心渲染施展杀戮B玲珑忐忑踯躅...
本刊1998年第4期刊登的《怎样解答词语的语法结构题》一文(下简称“《怎》文”),从例2到例5,从制题到解答,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依次分述:(1)例2选出下列词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A真心渲染施展杀戮B玲珑忐忑踯躅隐约C维持履行剔除苏醒D邂逅绸缪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结构
并列式合成词
词语
动词性语素
形容
词性
偏正式
并列结构
词的构成
《汉语大词典》
题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语的变式及变式成语的运用
被引量:
6
7
作者
李运龙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6期50-55,共6页
本文从语言统计学的角度对一部成语词典中的成语作了粗略的统计,发现不少成语有它的变式,这种变式成语是有规律的;变式成语的运用与原式成语大体相同。有的成语虽有变化,但不是成语的变式,而是成语的活用。变式与活用是根本不同的。
关键词
成语
变式
动词性语素
成语的活用
马识途
成语词典
原式
变化形式
拆用
语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州话的“做”字
被引量:
2
8
作者
梁玉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79-81,共3页
福州话里的自由语素“做”,可以单独成词,单说单用,也可以和别的语素构成复合词。福州话“做”,单独成词时,它是动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动词“做”。
关键词
复合词
成词
商务印书馆
语言问题
动词性语素
普通话
组合成分
福州
自由
语素
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泽东著作中的成语异变现象
被引量:
1
9
作者
卢卓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37-42,共6页
毛泽东著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成语,其中一部分成语离开了它的常规形式,按照临时表达的需要变化使用,这便产生了成语的异变现象。这种异变现象在毛泽东著作中大体表现为五个方面:变序,删削,仿造,散文化用法和情节化用法。
关键词
成语
异变现象
变序
动词性语素
毛泽东著作
抽换
散文化
用法
地覆
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V+N)+NP_2结构
10
作者
宋家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59-67,35,共10页
所谓(V+N)+NP<sub>2</sub>结构,指的就是“扎根边疆”这样的结构体。我们以“V”表示动词性语素,以“N”表示名词性语素,以“NP<sub>2</sub>”表示名词或词组。(V+N)+NP<sub>2</sub>结构,基本...
所谓(V+N)+NP<sub>2</sub>结构,指的就是“扎根边疆”这样的结构体。我们以“V”表示动词性语素,以“N”表示名词性语素,以“NP<sub>2</sub>”表示名词或词组。(V+N)+NP<sub>2</sub>结构,基本上是动词性语素和名词性语素先组成动词,然后再带宾语,构成“扎根边疆”“出口蘑菇”“出席会议”、“动员群众”、“起草发言稿”这样的结构体。这种结构体,目前,无论口语也好,书面语也好,都经常出现,特别是报刊杂志上时有所见,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性语素
名
词性
语素
结构体
书面语
动
员群众
带宾语
报刊杂志
发言稿
出席会议
口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动词性语素在复音词中的语义隐含——以南北朝新词为例
1
作者
陈辉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100,共8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0AYY004)
文摘
复音词鉴于其音节数量的限制,其语义结构往往隐含了一些在词形平面中无法呈现的意义成分,以动词性语素为参照点,那么在复音词语义结构中的隐含成分可分为六大类,即隐含动词性语素的动作对象、动作主体、动作目的、动作方式以及隐含动词性语素的使动用法与被动用法。这些被隐含的成分通常可以通过分析动词性语素的语法特征、参构语素的语素义特征、动词性语素的优选搭配、社会文化语境以及复音词中的构式,进而实现在语义结构中的再呈现。
关键词
动词性语素
复音词
语义
隐含
南北朝
分类号
H04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夏语以名词性语素为中心的偏正式合成词
2
作者
刘鑫民
机构
宁夏大学中文系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西夏语
偏正式
名
词性
语素
动词性语素
构成方式
形容
词性
构成
语素
限制作用
西夏字
成词
分类号
H21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句法结构看复合词中的一种新的构词方式——连动式构词
被引量:
18
3
作者
饶勤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培训部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5-16,共2页
文摘
很多的语法学家都认为,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陆志韦先生就谈到:“一个语言片段的内部结构有种种类型,一个类型,单就它的各部分的关系来说,可以是构词法和造句法共有的”。张志公先生也谈到:“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组合具有一致性”。王勤、武占坤谈得就更加明确:“句法构词是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主要构词类型”。一般说来,现代汉语复合法构词中,语素和语素之间的关系有联合、偏正、支配、补充、陈述等,这里要讨论的是,两个语素之间表现出一种连动关系,比如:“验收”、“离休”,它们之间不是联合、修饰、支配的关系,也不是补充、陈述的关系,而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后顺序,“验收”是经过检验才接收,“离休”是先离开岗位然后休息。这些词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两个语素都是动词性的,如果用V<sub>1</sub>和V<sub>2</sub>分别代替这两个动词性语素,则V<sub>1</sub>先于V<sub>2</sub>发生,V<sub>2</sub>是V<sub>1</sub>的后续动作。比如“认领”,“认”是先行动作,“领”是后续动作,“撤换”也是如此,“撤”先发生然后才“换”。那么“批阅”能不能看成是连动关系呢?虽然它也是由两个动词性语素构成,却没有逻辑上的先后次序,就是说V<sub>1</sub>“批”应该发生在V<sub>2</sub>“阅”之后,至少也得是同时进行,可是并没有“阅批”的说法,因此“批阅”不是连动式构词。
关键词
连
动
式
构词方式
从句
动词性语素
复合词
支配式
补充式
连
动
关系
偏正式
现代汉语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宾式动词与所带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被引量:
9
4
作者
刘玉杰
机构
黑龙江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8-53,共6页
文摘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动宾式的动词,它们大多数在结构上可离可合(即所谓“离合词”),在语义上不自足,因此它们的后面仍可以带上宾语。带宾语后,这个动宾式动词内的“宾语”和动宾式动词所带的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整个动宾式动词和它所带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尽相同。本文拟讨论这种语义关系。为了行文方便,我们把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语法结构记作“动·宾内+宾外”,其中,“宾内”是动宾式动词内的“宾语”,“宾外”是动宾式动词所带的宾语。
关键词
动
宾式
动
词
带宾语
语义关系
处所宾语
动词性语素
动
宾关系
介词词组
句子
动
作行为
普通名词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唐宋元被字句考察
被引量:
9
5
作者
沈锡伦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01-106,116,共7页
文摘
文章对晚唐宋元时期被字句的各类句型及结构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与考察。这对探索被字句从古代向现代演变的轨迹,加深认识汉语的表达功能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
被字句
宋元时期
近代汉语
现代汉语
复音
动
词
动词性语素
表达功能
现代演变
单音节
动
词
名
词性
成分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怎样解答词语的语法结构题》︾的质疑
6
作者
曹国宾
机构
江苏姜堰二中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46-47,共2页
文摘
本刊1998年第4期刊登的《怎样解答词语的语法结构题》一文(下简称“《怎》文”),从例2到例5,从制题到解答,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依次分述:(1)例2选出下列词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A真心渲染施展杀戮B玲珑忐忑踯躅隐约C维持履行剔除苏醒D邂逅绸缪嶙...
关键词
语法结构
并列式合成词
词语
动词性语素
形容
词性
偏正式
并列结构
词的构成
《汉语大词典》
题目设计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语的变式及变式成语的运用
被引量:
6
7
作者
李运龙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6期50-55,共6页
文摘
本文从语言统计学的角度对一部成语词典中的成语作了粗略的统计,发现不少成语有它的变式,这种变式成语是有规律的;变式成语的运用与原式成语大体相同。有的成语虽有变化,但不是成语的变式,而是成语的活用。变式与活用是根本不同的。
关键词
成语
变式
动词性语素
成语的活用
马识途
成语词典
原式
变化形式
拆用
语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州话的“做”字
被引量:
2
8
作者
梁玉璋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79-81,共3页
文摘
福州话里的自由语素“做”,可以单独成词,单说单用,也可以和别的语素构成复合词。福州话“做”,单独成词时,它是动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动词“做”。
关键词
复合词
成词
商务印书馆
语言问题
动词性语素
普通话
组合成分
福州
自由
语素
词素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泽东著作中的成语异变现象
被引量:
1
9
作者
卢卓群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37-42,共6页
文摘
毛泽东著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成语,其中一部分成语离开了它的常规形式,按照临时表达的需要变化使用,这便产生了成语的异变现象。这种异变现象在毛泽东著作中大体表现为五个方面:变序,删削,仿造,散文化用法和情节化用法。
关键词
成语
异变现象
变序
动词性语素
毛泽东著作
抽换
散文化
用法
地覆
刘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V+N)+NP_2结构
10
作者
宋家瑾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59-67,35,共10页
文摘
所谓(V+N)+NP<sub>2</sub>结构,指的就是“扎根边疆”这样的结构体。我们以“V”表示动词性语素,以“N”表示名词性语素,以“NP<sub>2</sub>”表示名词或词组。(V+N)+NP<sub>2</sub>结构,基本上是动词性语素和名词性语素先组成动词,然后再带宾语,构成“扎根边疆”“出口蘑菇”“出席会议”、“动员群众”、“起草发言稿”这样的结构体。这种结构体,目前,无论口语也好,书面语也好,都经常出现,特别是报刊杂志上时有所见,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关键词
动词性语素
名
词性
语素
结构体
书面语
动
员群众
带宾语
报刊杂志
发言稿
出席会议
口语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动词性语素在复音词中的语义隐含——以南北朝新词为例
陈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夏语以名词性语素为中心的偏正式合成词
刘鑫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句法结构看复合词中的一种新的构词方式——连动式构词
饶勤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动宾式动词与所带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刘玉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晚唐宋元被字句考察
沈锡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怎样解答词语的语法结构题》︾的质疑
曹国宾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成语的变式及变式成语的运用
李运龙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福州话的“做”字
梁玉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毛泽东著作中的成语异变现象
卢卓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谈(V+N)+NP_2结构
宋家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