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缩略语的划界和规范问题 被引量:18
1
作者 徐耀民 《语文建设》 1988年第3期35-39,共5页
缩略语是指人们出于求省求便的心理、习性和目的所造成的一种词语的简缩形式。因此,它应是较长较复杂的词语的经济化了的再现。就是说,作为语言符号是简短了,但它所传递的信息该是多少还是多少,不能变。这点,可表述为:缩略语必须是可逆... 缩略语是指人们出于求省求便的心理、习性和目的所造成的一种词语的简缩形式。因此,它应是较长较复杂的词语的经济化了的再现。就是说,作为语言符号是简短了,但它所传递的信息该是多少还是多少,不能变。这点,可表述为:缩略语必须是可逆的、守恒的。有略语必有原语(原词语),有简称必得有全称,如有必要,一见到略语、简称就能准确的推知、复现原语、全称。缩略语的造成,虽有归纳、合并和省略等多种多样的手段,但必须是原词语的简化和缩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缩略形式 双音节词 五羊城 动词性词组 赵元任先生 美术工作者 三反运 偏正型 贝可勒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认知语言学理论析汉语可逆句式
2
作者 曹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X期69-70,共2页
作为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孤立语,汉语的语序是其对语法意义进行表达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通常来讲,如果位于动词性短语前后的名词性成分颠倒位置,就会导致其不再合法或句法结构发生变化。在现代汉语中,可逆句式是一种具有很高标记度的句... 作为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孤立语,汉语的语序是其对语法意义进行表达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通常来讲,如果位于动词性短语前后的名词性成分颠倒位置,就会导致其不再合法或句法结构发生变化。在现代汉语中,可逆句式是一种具有很高标记度的句法现象,并因此受到了语言学者的普遍关注。笔者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对汉语中的可逆句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句式 相对位置 语篇 认知语言学理论 词性短语 动词性词组 施受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3
作者 常敬宇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7-17,共1页
文学语言相对其他语体的语言来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所谓共性就是社会性,就是说要做到文从字顺,让读者一看就懂。那种在作品中夹杂令人费解的生造词语的“文学语言”
关键词 共性和个性 词性词组 令人 语言艺术 语法规范 转类 《骆驼祥子》 幻有 动词性词组 明白晓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梦寐以求”和“夜以继日”中的“以”字谈文言文里的介宾结构倒置
4
作者 路志伟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4年第1期54-56,共3页
有同志问“梦寐以求”和“夜以继日”中的“以”字是不是连词“而”字之意?如若不是,又该作何解释?还有的同志问可不可把这两个“以”字视作衍文(多余的字)?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以”字在文言文中具有多种用法,但多数是用作介词(prep-osi... 有同志问“梦寐以求”和“夜以继日”中的“以”字是不是连词“而”字之意?如若不是,又该作何解释?还有的同志问可不可把这两个“以”字视作衍文(多余的字)?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以”字在文言文中具有多种用法,但多数是用作介词(prep-osition),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拿、把、用、因、按,以及“凭借”、“依靠”和“认为”等意思。上述两个成语中的“以”字都属于介词,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拿或用的意思。但既然相当于拿或用,怎么把“梦寐以求”和“夜以继日”改成“梦寐拿求”、“梦寐用求”、“夜拿继日”、“夜用继日”仍讲不通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宾结构 现代汉语 动词性词组 偏正结构 梁惠王 长句 庄暴见孟子 《琵琶行》 中第 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