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广播组织权保护制度的立法动议——兼析《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41、第42条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弘 胡开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32-136,共5页
国家版权局《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41、第42条对广播组织权制度进行了修改,但从国际立法趋势和中国广播业的发展实际看,其规定仍有诸多不足。广播组织权在保护对象方面应明示剔除公有领域材料,并将广播前信号纳入;对权利的设定... 国家版权局《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41、第42条对广播组织权制度进行了修改,但从国际立法趋势和中国广播业的发展实际看,其规定仍有诸多不足。广播组织权在保护对象方面应明示剔除公有领域材料,并将广播前信号纳入;对权利的设定仍应沿用禁止性模式;在权利内容方面,应将转播限于同时播送,并坚持技术中立的原则;在规定录制权和复制权时应扩张到临时性行为,从而替代并暂缓其他权项的设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组织权 送审稿 立法动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选用动议环节的问题考察与流程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中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8,共5页
动议是干部选拔任用的最初始关口,其规范程度决定干部选用的基本走向与政治生态。相对干部选用的其他环节,动议是当前最薄弱和最被忽视的环节。在干部选用的实践操作中,动议环节呈现隐形化、动议程序呈现无序性、动议主体呈现单一化、... 动议是干部选拔任用的最初始关口,其规范程度决定干部选用的基本走向与政治生态。相对干部选用的其他环节,动议是当前最薄弱和最被忽视的环节。在干部选用的实践操作中,动议环节呈现隐形化、动议程序呈现无序性、动议主体呈现单一化、动议监督呈现空心化。规范干部动议需在推进动议公开、扩大动议民主、健全动议制度等方面寻求突破。规范干部动议应着力在动议主体、时机、流程、监督四个基本环节上下工夫,努力推进动议主体多元化、动议时机明确化、动议环节程序化、动议监督制度化,同时更需要科学设计动议的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选用 动议 问题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编辑的动议权、修改权与转型权 被引量:9
3
作者 范达明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责任编辑 著作权人 动议 修改权 转型权 图书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因案修例的动议权研究——兼论当代因案修法建议机制之建构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雄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144,共10页
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法治文明中,通过司法路径创制出新的规则以填补法律漏洞,是一种普遍性的法现象。清代的因案修例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司法创制机制。从现存清代文献来看,地方总督、巡抚、将军、以刑部为主的中央机构乃至皇帝,构成这项机... 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法治文明中,通过司法路径创制出新的规则以填补法律漏洞,是一种普遍性的法现象。清代的因案修例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司法创制机制。从现存清代文献来看,地方总督、巡抚、将军、以刑部为主的中央机构乃至皇帝,构成这项机制的启动主体。他们基于各自所处的审判阶段、动议渠道和动议方式,频频在案件审判过程中提出修改条例的动议,履行着完善帝国法律的重要使命。因案修例动议权的根本属性是一种依托于司法权的特殊性立法建议权,实质上是允许特定的司法者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对固有条例提出修改建议。这一权力设计模式,对建构当代的因案修法建议机制有着文化传承性的直接启示,有利于解决当前立法建议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案修例 动议 大清律例 立法建议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三个规范” 从严把好干部动议关
5
作者 颜亮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40-41,共2页
笔者认为,要把好干部动议关,必须在干部初议环节坚持“三个规范”。
关键词 干部动议 领导干部 用人制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民自治罢免权行使的路径选择——从选举罢免到自主罢免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国民 林文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1-117,共7页
选举罢免作为村民自治内容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自身机制存在的局限性致使罢免的价值无法凸显。自主罢免权,强调自主,主张村民有不受他人限制自主提出、完成罢免议案的权利。但受压力体制下乡镇政府的管制和乡村存在复杂的利益因素影... 选举罢免作为村民自治内容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自身机制存在的局限性致使罢免的价值无法凸显。自主罢免权,强调自主,主张村民有不受他人限制自主提出、完成罢免议案的权利。但受压力体制下乡镇政府的管制和乡村存在复杂的利益因素影响,自主罢免权的行使仍然会受到各种阻力。因而,要通过厘清罢免动议和罢免主体要件、明确罢免的具体程序、建立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完善自主罢免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罢免 自主罢免权 村民自治 罢免动议 罢免权行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的修改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友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39-45,60,共8页
关键词 法律修改 法律制定 法律规范 权利义务 法律调整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文件 基本原则 修改动议 修改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协商:政府治理的协商实践和机制构建
8
作者 孙照红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4,共6页
政府协商是协商民主在行政领域的实现形式,是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必然结果,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实践的理论提升。扎实推进政府协商,需健全和完善平等对话机制,促进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平等沟通、理性对... 政府协商是协商民主在行政领域的实现形式,是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必然结果,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实践的理论提升。扎实推进政府协商,需健全和完善平等对话机制,促进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平等沟通、理性对话;健全和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制定并公布协商事项目录;健全和完善社会动议机制,畅通政策动议的渠道;健全和完善决策咨询机制,细化决策咨询程序;健全和完善衔接工作机制,加强与人大、政协、政党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健全和完善行政问责机制,把协商民主贯穿在政府工作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政府协商 平等对话机制 社会动议机制 行政问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争点整理实效化的模式探索与完善 被引量:12
9
作者 孟醒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6,共12页
我国已建立审前争点整理制度,但该制度过于粗略,导致争点收集功能有限、争点讨论程序不明、争点确定效果缺失,无法发挥切实的争点梳理提炼效果。对比两大法系,可发现存在铺展-精减和挖掘-凝缩两种争点整理实效化的路径。我国现有庭前会... 我国已建立审前争点整理制度,但该制度过于粗略,导致争点收集功能有限、争点讨论程序不明、争点确定效果缺失,无法发挥切实的争点梳理提炼效果。对比两大法系,可发现存在铺展-精减和挖掘-凝缩两种争点整理实效化的路径。我国现有庭前会议以及证据交换的程序外型,更近似铺展-精减模式,但也仅限于框架上的接近,缺乏实际内核。结合我国司法建设尚待完善、律师代理匮乏以及司法环境不良等因素,我国应选择挖掘-凝缩模式,且德、日相较,应模仿日本的辩论准备程序。如应加强主办法官早期的实质性介入,以法官释明为引导,保障当事人的意见充分阐述,确保在争点整理中的争点收集、争点讨论和争点确认三项功能都能得到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点整理实效化 审前动议 释明 心证开示 庭前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南塘十三条”看学校的议事制度
10
作者 孙刚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0,共3页
一些学校在开会议事时效率低下。借鉴源于“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南塘十三条”,可以在议事时有效控制主持人的话语霸权,让争论从“野蛮”走向“文明”,提高议事效率。
关键词 罗伯特议事规则 南塘十三条 教育议事制度 议事效率 动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聂震宁断想⑧——在美国谈中国书
11
作者 聂震宁 《出版广角》 1999年第1期21-23,共3页
1998年8月至9月间,我应邀到美国进行文化考察。在此期间曾有机会与十多人谈及中国的图书。谈话是很随机的。谈中国图书,我是有备而去,在他们则是临时动议,有的也许原来有过深入思考,有的也许原来有过一些感想,有的则纯属临时想到,水平... 1998年8月至9月间,我应邀到美国进行文化考察。在此期间曾有机会与十多人谈及中国的图书。谈话是很随机的。谈中国图书,我是有备而去,在他们则是临时动议,有的也许原来有过深入思考,有的也许原来有过一些感想,有的则纯属临时想到,水平和深度参差不齐是肯定的,不过实话实说也是肯定的。回过头来看所谈所感虽不是什么首创之见,甚至大都是业内人士谈腻了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考察 中国大陆 临时动议 美国国会图书馆 中国图书 顾客价值 实话实说 中文图书 谈话者 国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始环节
12
作者 尹友平 黎大春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8-9,共2页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也不例外,也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有一个初始启动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经过和履行的程序,则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始环节。如何具体地理解和...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也不例外,也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有一个初始启动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经过和履行的程序,则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始环节。如何具体地理解和把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始环节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辩证唯物主义 调整动议 初始提名 民主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人必须出以公心
13
作者 郑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8-9,共2页
用人必须出以公心郑明当前,人们对用人中的不正之风,反映甚多。因为我们党新从事的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完成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一大批自觉为之奋斗、奉献的公仆,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对用人方面的担心... 用人必须出以公心郑明当前,人们对用人中的不正之风,反映甚多。因为我们党新从事的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完成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一大批自觉为之奋斗、奉献的公仆,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对用人方面的担心、忧虑是不无道理的。实事求是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人事 临时动议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领导干部 社会主义市场 人际交往 等价原则 党的优良传统 选拔干部 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讯
14
《绿色中国》 2023年第17期6-7,共2页
要闻《湿地公约》批准在中国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日内瓦当地时间9月6日15时23分,《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标志着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成立。该区域动议通过后,将有... 要闻《湿地公约》批准在中国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日内瓦当地时间9月6日15时23分,《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标志着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成立。该区域动议通过后,将有利于我国通过公约平台与各缔约方密切合作,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国际合作和对话交流,有力促进全球红树林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不断扩大中心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约方 红树林保护 对话交流 动议 合理利用 密切合作 日内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onent based ant routing protocols analysis ove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被引量:1
15
作者 曲大鹏 王兴伟 黄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378-2387,共10页
To deeply exploit the mechanisms of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applied to develop routing in mobile ad hoe networks (MANETS),some existing representative ant colony routing protocol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deeply exploit the mechanisms of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applied to develop routing in mobile ad hoe networks (MANETS),some existing representative ant colony routing protocol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every routing protocol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etitive environment.No routing protocol is better than others in all aspects.Therefore,based on no free lunch theory,ant routing protocols were decomposed into three key components:route discovery,route maintenance (including route refreshing and route failure handling) and data forwarding.Moreover,component based ant routing protocol (CBAR) was proposed.For purpose of analysis,it only maintained basic ant routing process,and it was simple and efficient with a low overhead.Subsequently,different mechanisms used in every component and their effect on performance were analyzed and tested by simulations.Finally,future research strategies and trends were also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ting protocol mobile ad hoc networks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route discovery route maintenance data forwar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node classification in MANET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霞 孙利民 +2 位作者 王建新 罗玉宏 陈建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2期190-195,共6页
An improved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ODMRP), node classification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NC-ODMRP), which is based on node classific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was proposed. NC-ODMRP class... An improved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ODMRP), node classification on-deman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NC-ODMRP), which is based on node classific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was proposed. NC-ODMRP classifies nodes into such three categories as ordinary node, forwarding group(FG) node, neighbor node of FG node according to their history forwarding information. The categories are distinguished with different weights by a weight table in the nodes. NC-ODMRP chooses the node with the highest weight as an FG node during the setup of forwarding group, which reduces a lot of redundant FG nodes by sharing more FG nodes between different sender and receiver pai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NC-ODMRP can reduce more than 20% FG number of ODMRP, thus enhances nearly 14% data forwarding efficiency and 12%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 when the number of multicast senders is more than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ULTICAST forwarding group(FG) node class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group-based active service protocol for migrating workflows
17
作者 王睿 曾广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357-362,共6页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acquaintance cache and group-based intelligent forwarding of service recommendations,a novel group-based active service(GAS) protocol for migrating workflows was proposed.This protocol did not ...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acquaintance cache and group-based intelligent forwarding of service recommendations,a novel group-based active service(GAS) protocol for migrating workflows was proposed.This protocol did not require service requesters to discover services or resources.The semantic acquaintanc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was exploited to describe service groups and this semantic information was used to recommend service to respective client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protocol proposed offer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other protocols in terms of first-response-time,success-scope and ratio of success-packet-number to total-packet-number.When the number of service request packet is 20,the first-response-time of GAS protocol is only 5.1 s,which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The success-scope of GAS protocol is 49.1%,showing that GAS protoco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mobile transactions.And the ratio of success-packet-number to total-packet-number of GAS protocol is up to 0.080,which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ting workflows active service service groups service recommen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