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24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和14例正常志愿者进行下肢CT灌注扫描,计算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24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和14例正常志愿者进行下肢CT灌注扫描,计算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 me,MTT)和灌注达峰时间(ti me to peak,TTP)灌注参数,分析缺血组与对照组各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将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Fontaine分级分成4组,分别对比4个组之间各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缺血组BV、BF参数患病下肢均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组临床分级各组之间BV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BF在Ⅰ级和Ⅲ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和TTP在各级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BF值可作为CT灌注成像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病情轻重的参考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筛查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Solitaire支架多模式血管内治疗后首次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Solitaire支架多模式血管内治疗的10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目的筛查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Solitaire支架多模式血管内治疗后首次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Solitaire支架多模式血管内治疗的10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即刻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术前和术后24 h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lberta脑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ASPECT)评估脑缺血程度,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首次再通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00例患者分为首次再通组(50例)和非首次再通组(50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OR=0.233,95%CI:0.133~0.446;P=0.015)、侧支代偿分级高(OR=0.342,95%CI:0.203~0.538;P=0.024)、术后24 h ASPECT评分增加(OR=0.223,95%CI:0.078~0.707;P=0.000)、术后90 d mRS评分减少(OR=0.539,95%CI:0.194~0.884;P=0.002)是Solitaire支架多模式血管内治疗后首次再通的保护因素;而取栓次数增多(OR=3.347,95%CI:1.118~5.576;P=0.002)、发病至再通时间延长(OR=4.997,95%CI:1.798~14.947;P=0.009)、术后24 h NIHSS评分增加(OR=3.038,95%CI:2.173~4.587;P=0.000)是Solitaire支架多模式血管内治疗后未首次再通的危险因素。结论Solitaire支架多模式血管内治疗后首次再通受闭塞部位、侧支代偿分级、取栓次数、发病至再通时间、术后24 h NIHSS和ASPECT评分、术后90 d mRS评分的影响,临床实践中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调整干预措施,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24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和14例正常志愿者进行下肢CT灌注扫描,计算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 me,MTT)和灌注达峰时间(ti me to peak,TTP)灌注参数,分析缺血组与对照组各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将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Fontaine分级分成4组,分别对比4个组之间各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缺血组BV、BF参数患病下肢均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组临床分级各组之间BV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BF在Ⅰ级和Ⅲ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和TTP在各级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BF值可作为CT灌注成像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病情轻重的参考指标。
文摘目的筛查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Solitaire支架多模式血管内治疗后首次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Solitaire支架多模式血管内治疗的10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即刻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术前和术后24 h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lberta脑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ASPECT)评估脑缺血程度,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首次再通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00例患者分为首次再通组(50例)和非首次再通组(50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OR=0.233,95%CI:0.133~0.446;P=0.015)、侧支代偿分级高(OR=0.342,95%CI:0.203~0.538;P=0.024)、术后24 h ASPECT评分增加(OR=0.223,95%CI:0.078~0.707;P=0.000)、术后90 d mRS评分减少(OR=0.539,95%CI:0.194~0.884;P=0.002)是Solitaire支架多模式血管内治疗后首次再通的保护因素;而取栓次数增多(OR=3.347,95%CI:1.118~5.576;P=0.002)、发病至再通时间延长(OR=4.997,95%CI:1.798~14.947;P=0.009)、术后24 h NIHSS评分增加(OR=3.038,95%CI:2.173~4.587;P=0.000)是Solitaire支架多模式血管内治疗后未首次再通的危险因素。结论Solitaire支架多模式血管内治疗后首次再通受闭塞部位、侧支代偿分级、取栓次数、发病至再通时间、术后24 h NIHSS和ASPECT评分、术后90 d mRS评分的影响,临床实践中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调整干预措施,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