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37通过调控NF-κB通路抑制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转化并参与抑制其钙化
1
作者 马晨越 贺琼逸 +2 位作者 王猛 柴萌 张海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研究IL-37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的作用及对模式识别受体(TLR)/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和成骨转录因子的影响,探讨IL-37在钙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xLDL诱导HA-SMCs钙化模... 目的:研究IL-37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的作用及对模式识别受体(TLR)/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和成骨转录因子的影响,探讨IL-37在钙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xLDL诱导HA-SMCs钙化模型,模型组加入100 ng/ml IL-37或100μmol/L PDTC预处理,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结节;qPCR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IL-37 mRNA水平;qPCR、Western blot检测TLR、NF-κB、p-NF-κB、RUNX相关转录因子(RUNX2)、碱性磷酸酶(ALP)、SMA、平滑肌22α(SM22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处理后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并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凋亡率升高,同时模型组产生明显的橘红色钙化结节,TLR、NF-κB等炎症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IL-37、RUNX2、BMP2、ALP的mRNA表达上调,SMA、SM22α的mRNA表达下降,p-NF-κB、RUNX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与造模组相比,IL-37预处理组细胞增殖率下降,凋亡率降低(P<0.05),钙化结节明显减少,TLR、NF-κB等炎症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RUNX2、BMP2、ALP的mRNA表达下调,SMA、SM22α的mRNA表达升高,p-NF-κB、RUNX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与抑制剂PDTC组在细胞因子表达上呈现相同趋势。结论:IL-37可抑制HA-SMCs钙化,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及细胞成骨表型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成骨转化 TLR/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雯漪 李澄 周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2-1050,共9页
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脂肪组织,其与颈动脉外膜在解剖结构上紧密相连,并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和生理功能特性。与普通脂肪组织不同,PVAT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机制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分... 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脂肪组织,其与颈动脉外膜在解剖结构上紧密相连,并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和生理功能特性。与普通脂肪组织不同,PVAT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机制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分子,与邻近的血管壁细胞相互作用,参与调控局部炎症反应和血管稳态。PVAT的炎症状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进展及易损性密切相关,同时也在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创评估PVAT的炎症状态成为可能。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早期识别脑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提供了新的工具,并有望优化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和个性化治疗。文章系统综述了颈动脉PVAT的病理生理机制、影像学评估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动脉CT血管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佳一 薛宇 李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613,共4页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会增加介入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在支架置入前对钙化斑块进行充分预处理将有效减少不良结局发生。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IVL)能有效破坏钙化斑块,从而有利于支架输送和促进支...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会增加介入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在支架置入前对钙化斑块进行充分预处理将有效减少不良结局发生。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IVL)能有效破坏钙化斑块,从而有利于支架输送和促进支架膨胀完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可准确识别钙化病变,评估钙化斑块经IVL预处理效果,指导介入手术策略制定。本文将综合近年来此领域研究进展,总结OCT在IVL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 钙化斑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衍生动脉血管类器官用于缺血疾病的治疗
4
作者 孔维静 王凯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6-66,共1页
目的(1)建立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有功能的动脉类器官的方法;(2)建立动脉血管类器官移植方案,探究类器官在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与缺血疾病的恢复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涉及的主要体外和体内实验方法如下:(1)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2... 目的(1)建立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有功能的动脉类器官的方法;(2)建立动脉血管类器官移植方案,探究类器官在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与缺血疾病的恢复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涉及的主要体外和体内实验方法如下:(1)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2)小鼠下肢缺血模型的建立;(3)动脉血管类器官肾包膜下移植;(4)动脉血管类器官新生血管的血管染料灌注、标记和染色;(5)小鼠活体成像检测动脉血管类器官的存活;其他如质粒提取、RNA提取、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化等常规实验方法在此不再赘述。结果建立了将干细胞分化为动脉血管类器官的方案,同时借助三维生物反应器,能够大量生产不依赖于水凝胶的均一化的球状类器官,内部有纵横交错的血管网络,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组成。动脉血管类器官在肾包膜下移植两周后形成丰富的血管,且能与宿主血管联通。在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移植缺血心肌处的动脉血管类器官形成大量与宿主血管联通的新生血管,显著改善小鼠心功能。在小鼠下肢缺血模型中,移植至缺血下肢肌肉处的动脉血管类器官形成大量与宿主血管联通的新生血管,显著改善小鼠下肢血运,降低小鼠截肢率。结论通过移植动脉类器官进行“自下而上”地自组装来重构血管网络,改善缺血组织血供,进而促进组织血运重建,达到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动脉血管 新生血管 缺血性疾病 器官移植 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血管壁三维残余应力的力学建模
5
作者 张明 刘浩飞 蔡宗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6-56,共1页
主动脉血管的残余应力显著影响血管壁在体应力的分布,如残余应力可降低壁厚方向的应力梯度,以保护血管壁使其免受过大载荷而导致损伤。因此,残余应力对血管壁在体应力的准确计算有重要意义。然而,三维残余应力场的定量计算仍然面临挑战... 主动脉血管的残余应力显著影响血管壁在体应力的分布,如残余应力可降低壁厚方向的应力梯度,以保护血管壁使其免受过大载荷而导致损伤。因此,残余应力对血管壁在体应力的准确计算有重要意义。然而,三维残余应力场的定量计算仍然面临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个定量表征主动脉三维残余应力的方法框架,即通过有限元模拟应力驱动的血管壁各向异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管 动脉血管 体应力 残余应力 应力梯度 力学建模 定量表征 面临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8
6
作者 许惠琴 刘洪 +1 位作者 郝海平 项晓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3-715,共3页
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如糖尿病心脏病变导致50%的糖尿病人死亡,美国糖尿病心脏病居致死原因的第5位。糖尿病血管病变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寻找能阻止或控制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有效药物已成为世界医药学研究的重... 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如糖尿病心脏病变导致50%的糖尿病人死亡,美国糖尿病心脏病居致死原因的第5位。糖尿病血管病变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寻找能阻止或控制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有效药物已成为世界医药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现代研究认为,血管内皮损伤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是一早期的关键过程,故本文从形态学的角度观察其对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烯醚萜总苷 胸主动脉血管内皮 糖尿病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BMP-4诱导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橙皮素、芍药苷的干预 被引量:10
7
作者 任周新 余海滨 +2 位作者 梅晓峰 冯月 沈俊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9-1342,共4页
目的:探讨橙皮素和芍药苷对正常培养及TGF-β1/BMP-4诱导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0、50、100、150、200μg/mL的橙皮素或芍药苷作用于正常培养条件下的人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24 h及48 h检测药物的细胞增殖抑制... 目的:探讨橙皮素和芍药苷对正常培养及TGF-β1/BMP-4诱导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0、50、100、150、200μg/mL的橙皮素或芍药苷作用于正常培养条件下的人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24 h及48 h检测药物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接着,应用均匀设计制订TGF-β1与BMP的剂量组合,诱导细胞增殖,多元线性回归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诱导细胞增殖的TGF-β1与BMP的优化剂量组合;应用该剂量诱导细胞增殖,MTT和Brd U两种方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50、200μg/mL的橙皮素或芍药苷抑制正常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增殖(P〈0.05或0.01)。多元回归方程显示:TGF-β1和BMP-4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相互拮抗,7.5 ng/mL TGF-β及20 ng/mL BMP-4显著增加细胞的增殖(P〈0.05)。12.5-100μg/mL的橙皮素不能显著抑制TGF-β1/BMP-4诱导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P〉0.05);25-100μg/mL的芍药苷显著抑制TGF-β1/BMP-4诱导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P〈0.05或0.01)。结论:橙皮素和芍药苷均抑制正常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芍药苷抑制TGF-β1/BMP-4诱导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素 芍药苷 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TGF-β1/BMP-4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估心肌桥 被引量:22
8
作者 殷敏敏 余永强 +1 位作者 刘斌 周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运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描述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情况,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方法分析611例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病人,对心肌桥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及其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目的运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描述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情况,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方法分析611例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病人,对心肌桥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及其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壁冠状动脉舒张期受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性。并按心肌桥存在与否进行分组配对,比较有心肌桥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与无心肌桥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611例病人中173例发现心肌桥(28.3%)。左前降发生率最高(122/173)。舒张中期壁冠状动脉重度受压者心肌桥厚度与无或轻度受压心肌桥厚度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6)。壁冠状动脉受压情况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狭窄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2,P=0.002)。邻近心肌桥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与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7)。结论心肌桥厚度与壁冠状动脉舒张期受压程度及邻近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相关;心肌桥可能是评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壁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下子宫成形术及改良Cho缝合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联合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9
作者 杨娉 蒋玉蓉 +1 位作者 黄建华 唐雅兵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54-956,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下子宫成形术及改良Cho缝合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择期剖宫产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穿透性胎盘植入并行低... 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下子宫成形术及改良Cho缝合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择期剖宫产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穿透性胎盘植入并行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的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行改良Cho缝合,在子宫下段胎盘穿透入处取第二横切口并修剪子宫重塑成形,共15例,对照组取子宫体部单切口,局部予常规"U"或"8"字缝合,共12例。结果:研究组中术中失血量≥2000 ml者比例少于对照组(20.0%vs 66.7%,P<0.05),手术时间≥3小时比例低于对照组(33.3%vs 83.3%,P<0.05),术后住院时间≥7天比例低于对照组(53.3%vs 91.7%,P<0.05)。两组术中切除子宫各1例(P>0.05),均未有非计划再次手术切除子宫及败血症发生。研究组1例膀胱修补,对照组2例膀胱修补(P>0.05)。研究组腹壁伤口愈合不良2例,对照组1例(P>0.05)。两组患者术后1~3月随访超声检查均无异常,均无其他器官系统后遗症及血栓发生。结论: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下子宫成形术及改良Cho缝合可联合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的剖宫产术中,手术时间缩短,失血量下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改良Cho缝合 子宫成形术 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脉血管树的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艳 张于峰 +1 位作者 诸凯 解海卫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71-1076,共6页
进行血液动力学模拟和血液传热计算需要先建立血管网络,为此,借鉴强制结构优化(CCO)方法,提出了基于分支法则、Poiseuilles’law及质量守恒原则,直接在模拟区域上生成动脉血管树的新方法及相应的半径比计算公式和分支点确定步骤.模型采... 进行血液动力学模拟和血液传热计算需要先建立血管网络,为此,借鉴强制结构优化(CCO)方法,提出了基于分支法则、Poiseuilles’law及质量守恒原则,直接在模拟区域上生成动脉血管树的新方法及相应的半径比计算公式和分支点确定步骤.模型采用根血管半径已知和末端压力未知作为定解条件,并使用了变化的分支指数.根据该方法建立了球形血管树;分析了搜索数组最佳大小随末端数的变化规律;计算了变化的分支指数对生成血管树直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末端数越多,需要的搜索数组越大;由变指数得到的血管直径分布优于常指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管 模拟 强制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当汤加减对痰瘀互结证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中CD40/CD40L和IL-10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伟 刘莹莹 +2 位作者 高学清 汪雪晴 柯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875-1878,1882,共5页
目的:观察抵当汤加减对痰瘀互结证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其对血糖及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痰瘀互结证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观察抵当汤加减对痰瘀互结证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其对血糖及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痰瘀互结证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调节膳食结构、加强锻炼,每日注射人胰岛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抵当汤加减。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FPG)以及CD4、CD40L和IL-10表达的变化。结果: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降低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的胰岛素用量及FPG均比本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每日胰岛素的用量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CD40及CD40L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CD40及CD40L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照组治疗后IL-10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0升高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抵当汤加减可有效治疗痰瘀互结证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CD40/CD40L,以及升高IL-10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当汤 痰瘀互结证 糖尿病 下肢动脉血管 CD40 CD40L IL-10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通道阻断剂对KCl、5-HT引起的兔脑椎基底动脉血管环收缩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丁岩 关永源 +1 位作者 熊大志 贺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氯通道阻断剂在不同激动剂引起的脑血管平滑肌收缩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记录离体兔脑椎基底动脉环收缩反应。结果 ①氯通道阻断剂DIDS、Furosemide及NPPB均浓度依赖性抑制高K+ 及 5 HT引起血管环收缩反应 ,DIDS、Fu...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氯通道阻断剂在不同激动剂引起的脑血管平滑肌收缩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记录离体兔脑椎基底动脉环收缩反应。结果 ①氯通道阻断剂DIDS、Furosemide及NPPB均浓度依赖性抑制高K+ 及 5 HT引起血管环收缩反应 ,DIDS、Furosemide及NPPB对 5 HT引起收缩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KCl的作用 ;②在 5 HT引起血管收缩反应中 ,给予SK&F96 36 5引起血管最大舒张的基础上 ,DIDS、Furosemide及NPPB均可引起血管进一步舒张。结论 氯通道可能参与了由高K+ 去极化和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血管环收缩效应 CA^2+通道 Cl^-通道阻断剂 KCL 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的诊治体会(附6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4
13
作者 明英姿 周威 +3 位作者 刘洪 叶少军 邵明杰 叶啟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的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2001年至2013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2 000余例肾移植患者中6例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的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2001年至2013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2 000余例肾移植患者中6例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5例因反复髂外动脉出血切除移植肾,其中2例患者行自体大隐静脉逆转替代髂外动脉术,2例患者行双侧股动脉血管搭桥术,1例直接行髂外动脉修补术;另1例患者因髂外动脉真菌包块切除了移植肾及所累及处的髂外动脉,动脉缺损处用尸体髂动脉行原位搭桥术。6例患者中除1例髂外动脉修补术后死亡外,其余5例患者均存活。结论:血管替代法及动脉搭桥法是抢救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患者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动脉血管并发症 髂外动脉 血管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斌 冯莹 +4 位作者 靳立军 黄涛 乌汉东 董太明 赖毅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38-838,851,共2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后的血小板活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 15例糖尿病患者和 5 7例非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浆 11-DH -TXB2 和血小板内cAMP的浓度来反映血小板活化水平 ,并比较...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后的血小板活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 15例糖尿病患者和 5 7例非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浆 11-DH -TXB2 和血小板内cAMP的浓度来反映血小板活化水平 ,并比较其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 11-DH -TXB2 升高和cAMP降低水平 ,术后糖尿病患者的 11-去氢 -血栓素B2 (11-DH -TXB2 )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而糖尿病患者的cAMP低于非糖尿病患者。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血小板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妍 杨帆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463-467,共5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6—2006年)、MEDLINE(1996—2006年)和Cochrane图书馆(2006年12月前已发表的文献和已注册但未... 目的:评价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6—2006年)、MEDLINE(1996—2006年)和Cochrane图书馆(2006年12月前已发表的文献和已注册但未发表的临床试验),并与研究者取得联系获得更多的相关研究资料。纳入比较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术后30d内卒中发生率和卒中与死亡的联合发生率。以卒中发生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以卒中和死亡的联合发生率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2名评价员独立检索和提取资料,对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数据采用RevMan4.2.1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术后30d内的卒中发生率方面,共纳入7项临床试验的2747例患者,其中颈动脉血管成形术组1381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组1366例。在术后30d的卒中和死亡的联合发生率方面,纳入8项临床试验,共2966例患者,其中颈动脉血管成形术组1488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组14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30d内的卒中发生率方面,颈动脉血管成形术略高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OR:1.44;95%CI:1.05~1.97,Z=2.28,P=0.02);在术后30d内卒中和死亡的联合发生率方面,颈动脉血管成形术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0;95%CI:0.89~2.52,Z=1.51,P=0.13)。结论:现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在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方面未显示优于内膜切除术;而在治疗的安全性方面,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血管成形术 动脉内膜切除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与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39
16
作者 蒋玉蓉 唐雅兵 +3 位作者 游一平 李桂军 黄健华 王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3-617,共5页
目的比较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与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住院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68例,分为两组,剖宫产术中行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34... 目的比较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与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住院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68例,分为两组,剖宫产术中行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34例(A组)和剖宫产术前行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34例(B组),观察比较两组孕妇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A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并发症血管损伤、血栓形成、胎儿放射线暴露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感觉障碍发生率、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子宫切除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治疗中均能安全、有效减少术中出血。而A组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术后无穿刺部位出血、无盆腔及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无需X线暴露,对母胎更安全,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 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脂肪酸合成酶、雌激素与冠状动脉血管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杰 张丽华 +1 位作者 牛少辉 杨继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瘦素、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以及雌激素(estrogen,E)与冠脉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98例:男53例,女45例)和非冠心病组(89例:男47例,女42例),对纳入对象分别计算各冠状动... 目的:探讨瘦素、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以及雌激素(estrogen,E)与冠脉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98例:男53例,女45例)和非冠心病组(89例:男47例,女42例),对纳入对象分别计算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冠脉总钙化积分,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FAS、E、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血清磷(P3-)、血清钙(Ca2+)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FAS、瘦素及钙化积分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而血清E水平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脉钙化水平与瘦素(r=0.640,P<0.05)、FAS(r=0.420,P<0.05)、TG(r=0.120,P<0.05)、TC(r=0.179,P<0.05)、CRP(r=0.125,P<0.05)呈正相关、与E(r=-0.453,P<0.05)、HDL-C(r=-0.110,P<0.05)呈负相关;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瘦素、FAS、E、TG、TC、HDL-C。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E水平显著低,提示E可能具有保护血管、拮抗钙化的效应;而患者血清瘦素、FAS浓度水平明显升高,瘦素、FAS水平可能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脂肪酸合成酶 雌激素 冠状动脉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的冠状动脉血管分割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康文炜 王珂 +1 位作者 张立保 李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9-142,共4页
针对现有冠脉血管分割方法对于小血管和低对比度血管分割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的冠状动脉血管分割方法。首先分别采用形态学的头帽法和高斯滤波法对同一幅血管图像进行增强,得到两幅增强图像;然后采用基于局部熵的过渡区提... 针对现有冠脉血管分割方法对于小血管和低对比度血管分割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的冠状动脉血管分割方法。首先分别采用形态学的头帽法和高斯滤波法对同一幅血管图像进行增强,得到两幅增强图像;然后采用基于局部熵的过渡区提取的分割方法提取血管,得到两幅含有冠脉血管的图像;最后将两幅图像通过区域连通性的分析进行融合,分割出最终的血管。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小血管的提取、连通性和有效性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另外,该方法对辅助医疗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 形态学 匹配滤波 局部熵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肺动脉血管成像诊断肺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4
19
作者 黄源义 万兵 刘四斌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SCTPA)诊断肺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41例肺血管病变的MSCTPA影像表现,图像后处理包括容积再现(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hin-MIP)、多平面重组(MPR)。结果:全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SCTPA)诊断肺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41例肺血管病变的MSCTPA影像表现,图像后处理包括容积再现(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hin-MIP)、多平面重组(MPR)。结果:全部病例依据直观的二维、三维重组图像得以明确诊断,其中获得性肺血管病21例,包括肺动脉栓塞19例,肺动脉瘤2例;先天性肺血管病20例,包括肺动静脉瘘14例,肺隔离症3例,动脉导管未闭并发肺动脉瘤1例,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2例。结论:MSCTPA结合二维、三维图像重组技术能全面、直观地显示病变全貌,对肺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可取代有创的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管成像 血管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细颗粒物有机成分在体染毒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反应的影响及其与NO/NOS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涌 吕吉元 +2 位作者 张明升 庞卫乾 孙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2-686,共5页
目的探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有机成分在体染毒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NO/NOS系统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①染毒组:PM2.5染毒溶液1 ml.kg-1.d-1,iv;②对照组:生理盐水1 ml.kg-1.d-1,iv。染毒10 d... 目的探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有机成分在体染毒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NO/NOS系统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①染毒组:PM2.5染毒溶液1 ml.kg-1.d-1,iv;②对照组:生理盐水1 ml.kg-1.d-1,iv。染毒10 d后,击晕大鼠,主动脉采血,用于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分离主动脉,用于离体主动脉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观察主动脉血管反应性和内皮细胞eNOS和iNOS蛋白表达。结果 PM2.5有机成分在体染毒后,可增强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对60 mmol·L-1 KCl及苯肾上腺素(PE,10-5 mol·L-1)的收缩效应,减弱其对乙酰胆碱(ACh,10-9~10-5 mol·L-1)的舒张效应,但主动脉对硝普钠(SNP,10-9~10-5 mol·L-1)的舒张效应则不受影响。PM2.5有机成分在体染毒后,大鼠血清NO含量及iNOS活性增加,但eNOS含量则无明显变化;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iNOS表达增加,eNOS表达减少。结论 PM2.5有机成分可影响大鼠胸主动脉环血管反应性,NO/NOS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动脉血管 收缩 舒张 免疫组化 NO/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