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检出中的价值
被引量:
9
1
作者
曹志宏
刘怡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967-969,共3页
目的 :对 2 7例共 3 6个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其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全部病例行全肝平扫和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 19~ 2 2s、3 9~ 42s扫描 ,相继获得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图...
目的 :对 2 7例共 3 6个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其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全部病例行全肝平扫和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 19~ 2 2s、3 9~ 42s扫描 ,相继获得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图像 ,观察全部病灶的各期CT表现。结果 :动脉早期有 2 1例在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到肿瘤供血动脉及异常血管网 ,3例结节型肝癌呈现高密度均匀强化。动脉晚期除 7例肿块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 ,1例结节型无明显强化外 ,其余肿块型及结节型均呈明显高密度均匀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可较好地显示肝细胞癌的血供特征 ,弥补了一般CT扫描的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螺旋
ct
双
动脉
期增强
扫描
诊断价值
ct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健康成人肺脏在动态螺旋CT扫描中正常表现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伍建林
沈慧聪
+3 位作者
宋清伟
张丽芝
李广伟
于日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肺脏深呼、吸气末动态螺旋CT扫描的表现,初步确定其正常值范围。材料与方法:对55例健康成人进行呼、吸气末HRCT扫描及肺功能检查PFTs。以呼、吸气末肺野密度变化、象素指数PI值及面积变化率为CT评价指标。比较上述指标...
目的:研究正常人肺脏深呼、吸气末动态螺旋CT扫描的表现,初步确定其正常值范围。材料与方法:对55例健康成人进行呼、吸气末HRCT扫描及肺功能检查PFTs。以呼、吸气末肺野密度变化、象素指数PI值及面积变化率为CT评价指标。比较上述指标在左、右肺,上、中、下肺区及前、后肺区的变化规律,并比较全肺法和局部感兴趣区ROI法对肺野密度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健康成人深呼、吸气末全肺平均CT值分别为-6815±386Hu和-8391±211HuP<001,其差值为1576±361Hu。呼、吸气末CT值左、右肺间无统计学差异P>01;上、中、下肺区吸气末平均CT值无差异P>005,呼气末CT值上肺区低于下肺区,呼、吸气末CT值差值下肺区最大,上肺区最小P<005。肺脏CT值分布呈前-后节段性差异,肺前部的呼、吸气末平均CT值及其差值变化均比肺后部低P<005,以呼气末更显著。深吸气末平均PI值为2962%12%~528%,深呼气末为065%0%~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肺野面积变化率为384%,上肺区面积减少显著P<001。局部ROI法与全肺法测量的全肺平均CT值结果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肺野密度、PI及面积变化率的测算是定量评估正常人肺脏动态CT表现及其功能很有价值的影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
健康成人
动脉螺旋ct扫描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检出中的价值
被引量:
9
1
作者
曹志宏
刘怡文
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放射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967-969,共3页
文摘
目的 :对 2 7例共 3 6个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其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全部病例行全肝平扫和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 19~ 2 2s、3 9~ 42s扫描 ,相继获得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图像 ,观察全部病灶的各期CT表现。结果 :动脉早期有 2 1例在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到肿瘤供血动脉及异常血管网 ,3例结节型肝癌呈现高密度均匀强化。动脉晚期除 7例肿块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 ,1例结节型无明显强化外 ,其余肿块型及结节型均呈明显高密度均匀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可较好地显示肝细胞癌的血供特征 ,弥补了一般CT扫描的缺点 。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螺旋
ct
双
动脉
期增强
扫描
诊断价值
ct
表现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健康成人肺脏在动态螺旋CT扫描中正常表现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伍建林
沈慧聪
宋清伟
张丽芝
李广伟
于日新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46-249,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正常人肺脏深呼、吸气末动态螺旋CT扫描的表现,初步确定其正常值范围。材料与方法:对55例健康成人进行呼、吸气末HRCT扫描及肺功能检查PFTs。以呼、吸气末肺野密度变化、象素指数PI值及面积变化率为CT评价指标。比较上述指标在左、右肺,上、中、下肺区及前、后肺区的变化规律,并比较全肺法和局部感兴趣区ROI法对肺野密度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健康成人深呼、吸气末全肺平均CT值分别为-6815±386Hu和-8391±211HuP<001,其差值为1576±361Hu。呼、吸气末CT值左、右肺间无统计学差异P>01;上、中、下肺区吸气末平均CT值无差异P>005,呼气末CT值上肺区低于下肺区,呼、吸气末CT值差值下肺区最大,上肺区最小P<005。肺脏CT值分布呈前-后节段性差异,肺前部的呼、吸气末平均CT值及其差值变化均比肺后部低P<005,以呼气末更显著。深吸气末平均PI值为2962%12%~528%,深呼气末为065%0%~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肺野面积变化率为384%,上肺区面积减少显著P<001。局部ROI法与全肺法测量的全肺平均CT值结果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肺野密度、PI及面积变化率的测算是定量评估正常人肺脏动态CT表现及其功能很有价值的影像方法。
关键词
肺
健康成人
动脉螺旋ct扫描
定量研究
Keywords
lung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816.41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检出中的价值
曹志宏
刘怡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健康成人肺脏在动态螺旋CT扫描中正常表现的定量研究
伍建林
沈慧聪
宋清伟
张丽芝
李广伟
于日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