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晚期贲门癌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建民 陈君坤 +6 位作者 李成朗 许健 崔秋宁 李桂清 陈自谦 苏宏 黄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对晚期贲门癌的治疗,选择一种全身反应轻、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高和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已成为医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我院自1989年以来,采用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35例晚期贲门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35例中,... 对晚期贲门癌的治疗,选择一种全身反应轻、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高和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已成为医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我院自1989年以来,采用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35例晚期贲门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35例中,男30例,女5例;年龄45~65岁。腺癌24例,鳞癌3例,未定性者8例。35例中手术未能切除者11例,切除后残端复发者2例,其余均未手术。5例合并肝转移,1例发生肺转移。X 线钡餐检查,示贲门区病灶的长度均超过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动脉药物灌注 肝转移 肺转移 胃左动脉 贲门区 腹腔动脉 药物浓度 动脉 肝左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药物灌注与栓塞治疗晚期大肝癌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万向荣 张炳海 +1 位作者 程国勤 郭文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65-465,共1页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开展,有关报道也日渐增多。尤其是治疗方法学的探讨性研究,不乏经验借鉴。本文介绍在治疗中的几点体会。1 材料和方法本组70例中男64例,女6例。年龄33~67岁,平均50岁。全部病例均通过甲胎蛋白测定,B超、CT和血管...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开展,有关报道也日渐增多。尤其是治疗方法学的探讨性研究,不乏经验借鉴。本文介绍在治疗中的几点体会。1 材料和方法本组70例中男64例,女6例。年龄33~67岁,平均50岁。全部病例均通过甲胎蛋白测定,B超、CT和血管造影及手术活检,肝穿病理学检查等不同方法证实。根据1977年全国肝癌会议拟定的标准,70例中Ⅰ期5例,Ⅱ期65例。主要用药为阿霉素10~40mg,丝裂霉素10~20mg,5-Fu 1~1.5g,磺笨酯10ml,明胶海绵1/2~1块剪成1~2mm碎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脉药物灌注 栓塞疗法
全文增补中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源 何春水 +5 位作者 廖华强 曾伟 张宏伟 刘洋 牟艳 官泳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慢性下肢缺血患者21例,采用经股或腋动脉入路,先用球囊扩张闭塞段血管,然后经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胫腓动脉闭塞的部分患者保... 目的临床观察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慢性下肢缺血患者21例,采用经股或腋动脉入路,先用球囊扩张闭塞段血管,然后经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胫腓动脉闭塞的部分患者保留血管鞘,经鞘灌注上述药物,每日1次,共5~7 d。术后观察患肢缺血症状、皮肤溃疡和趾端坏疽的改善情况。结果21例中20例成功实现经皮经腔球囊扩张和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技术成功率95.2%。无严重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术后保留血管鞘,灌注药物5~7 d后复查造影,显示经球囊扩张后血管腔保持通畅。术后20例患者均出现诸如患肢皮温升高、间歇性跛行消失、静息痛减轻或消失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2~7个月,4例皮肤溃疡愈合,2例坏死足趾脱落,创面愈合,已坏疽的足趾均变干燥,坏死范围停止扩大,未出现需截肢现象。结论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慢性下肢缺血安全有效,能够改善肢体缺血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阻止病变发展;保留血管鞘连续灌注药物有助于保持扩张后的血管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 动脉药物灌注 慢性下肢肢体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化学药物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解除胆管癌所致胆道梗阻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绍伟 贺庆 +2 位作者 李平 傅玉川 官泳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1113-1114,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灌注化学药物 胆道梗阻 胆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适形放射治疗 arterial 三维适形放射 根治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5
作者 董耀红 韩秋梅 +2 位作者 刘锐 龚娟 尧小玲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29-30,共2页
对3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采用患侧髂动脉药物灌注,术前、术后配合患肢持续皮牵引治疗。结果患儿行皮牵引均未出现水泡、破溃等反应。经过1~3年门诊随访,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显示患侧股骨头不同程度的修复。提出术前心理护理、皮... 对3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采用患侧髂动脉药物灌注,术前、术后配合患肢持续皮牵引治疗。结果患儿行皮牵引均未出现水泡、破溃等反应。经过1~3年门诊随访,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显示患侧股骨头不同程度的修复。提出术前心理护理、皮牵引的护理,术后患肢血液循环及穿刺局部观察是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患儿 动脉药物灌注 术前心理护理 髋关节疼痛 牵引治疗 术后配合 门诊随访 不同程度 X线平片 局部观察 血液循环 皮牵引 患侧 患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任飞 王月东 +4 位作者 闫龑 杨坡 沙菲 李威 任海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介入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治疗符合标准肺癌患者为56例,将其分成治疗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32例)。A组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术后给...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介入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治疗符合标准肺癌患者为56例,将其分成治疗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32例)。A组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术后给以125I粒子植入术。B组单纯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22.8±1.9)个月,B组中位生存期(14.2±1.3)个月。A组显著长于B组(P=0.006)。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与单纯动脉化疗相比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治疗中晚期NSCLC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 125I粒子植入 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性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胡安常 王振亭 +7 位作者 连世海 康永军 李红旗 刘作勤 王平海 宋金龙 唐军 黎文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89年第1期36-38,共3页
近十年来,国外经导管肝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术治疗肝癌得到广泛应用,但采用的栓子及栓塞方法各有不同,我们自1987年4月至1988年2月对71例肝癌患者分别用肝动脉单纯药物灌注、明胶海绵加化疗药物,碘化油加化疗药物乳化剂再追加明胶海棉栓... 近十年来,国外经导管肝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术治疗肝癌得到广泛应用,但采用的栓子及栓塞方法各有不同,我们自1987年4月至1988年2月对71例肝癌患者分别用肝动脉单纯药物灌注、明胶海绵加化疗药物,碘化油加化疗药物乳化剂再追加明胶海棉栓塞治疗,进行对比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性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肝癌治疗 化疗药物乳化剂 动脉药物灌注 碘化油 栓塞方法 明胶海绵 栓塞术治疗 血管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脉结合r-tPA溶栓治疗早期脑梗死 被引量:6
8
作者 方淳 李明华 +3 位作者 赵俊功 孙晓江 程英升 王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52-456,共5页
目的评价动、静脉结合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共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前均行CT、MR和DSA检查证实颅内动脉闭塞部位:M1段4例,M2段2例,M3、4段2例,A1、2段1例,颈内动脉2例,P1段1例,豆纹动脉1例,其他穿支2例。其中... 目的评价动、静脉结合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共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前均行CT、MR和DSA检查证实颅内动脉闭塞部位:M1段4例,M2段2例,M3、4段2例,A1、2段1例,颈内动脉2例,P1段1例,豆纹动脉1例,其他穿支2例。其中术前经DSA证实12例。溶栓治疗时间在发病后3~7h,采用动脉内药物灌注和机械疏通相结合方法溶栓,另外经静脉术前和术后持续滴注rtPA辅助。术后观察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结果15例患者溶栓治疗中微导管和溶栓导管均到位满意,DSA所示闭塞段血管均有效再通。术后CT检查发现片状渗血2例,异位脑梗死1例。术后肢体功能即刻明显改善6例。临床观察3个月,症状基本完全恢复6例,较好改善7例,2例无明显改善;生活能力完全自理13例,有效率达87%(1315),生活能部分自理者1例,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例,无患者死亡。结论动、静脉结合溶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栓塞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局部动脉内灌注和机械疏通有效结合以及术前各项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将有利于动脉溶栓治疗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溶栓 R-TPA 动脉溶栓治疗 R-TPA 早期脑梗死 经静脉 急性脑梗死患者 生活自理能力 颅内动脉栓塞 DSA检查 动脉药物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联合质子放射治疗晚期巨块型肝癌伴门脉癌栓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强 沈迪 马克敬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质子放射治疗 巨块型肝癌 动脉内化疗药物灌注 门脉癌栓 介入 arterial 间接门静脉造影 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透析技术与介入放射学
10
作者 安潇 肖湘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642-644,共3页
介入放射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经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术受研究方法的不足而进展缓慢,微透析技术——一种新的精确在体取样技术可能成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微透析含微型透析之义,具有用途广、真实性高、偏差小等诸多优势,理应受到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经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术受研究方法的不足而进展缓慢,微透析技术——一种新的精确在体取样技术可能成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微透析含微型透析之义,具有用途广、真实性高、偏差小等诸多优势,理应受到介入放射学界的注意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 介入放射学 动脉药物灌注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脓肿的影像学检查敏感性及临床表现
11
作者 曹海根 李雪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材料和方法选择病例的标准为:经抽吸物的细菌培养或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肝脓肿;至少超声(US)、CT或放射性核素(RN)三者之一有阳性发现。63例病人有69个符合上述标准的散在的肝脓肿病变。病人的年龄14—81岁(平均49.5岁),男性43人(68%)。
关键词 肝脓肿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组织学检查 放射性核素 动脉灌注药物 阳性发现 手术确诊 肝实质 念珠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