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脑结构的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观测及临床应用
1
作者 岳学强 付钰蕾 +2 位作者 李品品 杜亚非 付升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定量诊断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加权成像检查的20名不同日龄正常新生儿和40例不同程度新生儿HIE患儿,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划分脑结构的感兴趣区(ROI),测量ROI的脑... 目的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定量诊断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加权成像检查的20名不同日龄正常新生儿和40例不同程度新生儿HIE患儿,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划分脑结构的感兴趣区(ROI),测量ROI的脑血流量(CBF)。比较不同日龄脑结构ROI及其与HIE患儿相应ROI的CBF值。结果不同日龄脑结构的尾状核头、豆状核、背侧丘脑、额叶白质和各日龄组ROI的CBF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F值随着出生日龄增大则逐渐升高,且脑神经核的CBF值明显大于额叶白质。观测组的尾状核头、豆状核、背侧丘脑、额叶白质的CBF值分别为(30.75±1.05)mL/100g·min、(32.02±0.97)mL/100g·min、(39.13±1.36)mL/100g·min、(15.89±0.89)mL/100g·min,与轻、中、重度病变组相应ROI的CBF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尾状核头、豆状核和背侧丘脑的CBF值随着病情加重则逐渐升高,而额叶白质的CBF值则随着病情加重则逐渐降低。结论基底神经核和背侧丘脑是新生儿脑结构中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的部位,ASL灌注加权成像的CBF值可以早期反映HIE患儿脑结构的再灌注水平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结构 动脉自标记灌注加权成像 新生儿 CBF值 缺氧缺血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评估正常成人椎动脉灌注分布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炀 李雪梅 +4 位作者 谢伟 包含 马建琼 王芹 李宗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2-596,共5页
目的 利用区域动脉自旋标记(t-ASL)技术评估正常成人椎动脉(VA)灌注分布并观察VA直径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招募228名健康成人,基于t-ASL图像分析VA幕上灌注分布模式,记录双侧VA直径、双侧VA直径差值绝对值,以及每侧VA供应幕上、小脑及幕... 目的 利用区域动脉自旋标记(t-ASL)技术评估正常成人椎动脉(VA)灌注分布并观察VA直径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招募228名健康成人,基于t-ASL图像分析VA幕上灌注分布模式,记录双侧VA直径、双侧VA直径差值绝对值,以及每侧VA供应幕上、小脑及幕上+小脑的灌注体积(PV);以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VA直径与PV_(幕上)、PV_(小脑)及PV_(幕上+小脑)的相关性。结果 VA在幕上脑区存在5种灌注分布模式,据此划分5组;组间双侧VA直径差值绝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双侧VA直径平均值、PV_(幕上)、PV_(小脑)及PV_(幕上+小脑)分别为(1.94±0.49)mm、(91.77±49.34)cm^(3)、(74.72±27.68)cm^(3)及(166.49±59.53)cm^(3)。VA直径与PV_(幕上)、PV_(小脑)及PV_(幕上+小脑)呈低-中度正相关(r=0.483、0.179、0.484,P均<0.001)。结论 t-ASL区域灌注成像可直观显示VA在幕上脑区的多种灌注分布形式;VA直径对灌注分布模式及灌注量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血液灌注 动脉自标记 磁共振成像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灌注特征网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班淇琦 瞿航 +2 位作者 王苇 赵义 朱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77,102,共6页
目的利用MR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大脑微循环血流灌注及灌注特征模式的改变,并分析这些变化与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符合T2DM诊断标准的患... 目的利用MR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大脑微循环血流灌注及灌注特征模式的改变,并分析这些变化与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符合T2DM诊断标准的患者28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26人,进行ASL成像,进行基于体素水平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比较两组间大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灌注特征网络的改变。结果与HC组比较,糖尿病患者两侧中央旁小叶、左侧补充运动区、两侧扣带回中部、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等区域的灌注明显较低(P<0.05,GRF多重比较校正)。与疾病相关的两个灌注网络的方差组分占总方差的比率分别为17.6%和11.7%(位于95%置信区间)具有显著性。第一个灌注网络特征表达值与空腹血糖明显正相关(r=0.32,P=0.001),以第二个灌注特征网络为模板提取的糖尿病组CBF与患者空腹血糖负相关(r=0.12,P=0.03)。结论糖尿病患者部分脑区血流灌注降低,基于主成分的灌注特征能够区分T2DM患者与HC,其灌注模式的改变反映了大脑血流灌注的重塑,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自标记 磁共振成像 主成分分析 灌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帕金森病脑灌注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王雪 伍雅婷 +3 位作者 陆瑶 张洪英 尚松安 吴晶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9-997,共9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型动脉自旋标记(eASL)技术对细化帕金森病(PD)患者脑血流灌注损伤的价值以及在P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HC)中的分类效能。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7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34例PD患者及年龄、性别以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35...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型动脉自旋标记(eASL)技术对细化帕金森病(PD)患者脑血流灌注损伤的价值以及在P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HC)中的分类效能。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7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34例PD患者及年龄、性别以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35例HCs纳入本研究。采用eASL和常规ASL技术对每例被试行颅脑MR灌注成像,并通过数据后处理获取eASL定量参数[校正脑血流量(CBF)、动脉通过时间(ATT)]和常规ASL定量参数(未校正CBF)。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各项灌注参数的组间差异,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有显著差异脑区的灌注参数值与临床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基于灌注参数构建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各分类模型对PD的诊断效能。结果:与未校正CBF相比,校正CBF能更为精准地检测出PD患者的运动相关责任脑区的灌注损伤,表现为PD患者右侧丘脑、双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等脑区的CBF值增高以及右侧额中回的CBF值减低(FWE校正,P<0.001);而且,PD组左侧额中回的ATT值缩短(FWE校正,P<0.001)。PD组左侧壳核、左侧中央前回及左侧中央后回的校正CBF值、左侧壳核的未校正CBF值均与运动功能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右侧角回的校正CBF值、左侧额中回的ATT值均与认知功能评分呈正相关(P<0.05)。未校正CBF模型在区分PD患者与HC受试者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校正CBF模型的AUC为0.85,基于eASL的多参数联合模型的AUC为0.87。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未校正CBF模型(P<0.05)。结论:eASL技术能够准确显示PD患者灌注损伤脑区,并可反映脑组织ATT的异常改变,多灌注参数的结合能具有较好地PD分类诊断效能,从而为PD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动脉自标记 脑血流量 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质子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法灌注成像在评价脑缺血患者脑部微循环中的临床对比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永丽 闫峰山 +3 位作者 窦社伟 连建敏 徐俊玲 王梅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7-520,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与动态磁敏感增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评价脑缺血患者脑部微循环中的应用。方法:一侧大脑中动脉明显狭窄或闭塞的脑缺血患者25例,均采用GE-D7503.0TMR行头部ASL和DSC-PWI检查,定性观察两种技... 目的:对比研究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与动态磁敏感增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评价脑缺血患者脑部微循环中的应用。方法:一侧大脑中动脉明显狭窄或闭塞的脑缺血患者25例,均采用GE-D7503.0TMR行头部ASL和DSC-PWI检查,定性观察两种技术在脑缺血中的灌注表现;在病变区域与正常脑半球的镜像区域分别确定4个感兴趣区,测定脑血流量(CBF)值,并计算信号强度比(病变侧/对照侧)。结果:25例患者中,ASL显示灌注不足19例,灌注过度1例,灌注正常5例,DSC-PWI显示灌注不足14例,灌注过度1例,灌注延迟6例,灌注正常4例,两种方法结果一致19例,符合率为76.0%。ASL和DSC-PWI所测相对CBF比值分别为(0.462±0.130)和(0.428±0.120),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0,P=0.465)。结论:无创性ASL在检测脑缺血脑血流量灌注异常时与DSC-PWI具有同样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质子自旋标记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脑缺血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增强脑灌注成像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中的对比 被引量:50
6
作者 许洋 吕晋浩 +2 位作者 马林 陈为军 娄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8-774,共7页
目的比较多参数三维假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 p CASL)与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 P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方法比较39例临床诊断TIA患者,并在首次发作24 h内进行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头颅MR... 目的比较多参数三维假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 p CASL)与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 P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方法比较39例临床诊断TIA患者,并在首次发作24 h内进行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头颅MR成像、MRA(MRA),DWI、3D p CASL(选取两个标记延迟时间post-labeling time,PLD,PLD=1.5 s及PLD=2.5 s),DSC PWI。后处理获取3D p CASL的脑血流(CBF)图像和DSC PWI的Tmax图像。比较不同灌注方法与MRA及DWI结合法对于缺血病灶检出率和缺血面积。结果 TIA患者的缺血病灶检出率,3D p CASL(PLD1.5 s及PLD2.5 s)的CBF图像与DSC PWI Tmax对比无差异;3D p CASL(PLD1.5 s)的CBF图像对于缺血的检出率高于MRA结合DWI法;DSC PWI Tmax、3D p CASL(PLD2.5 s)CBF与MRA结合DWI法无差异。显示低灌注面积,3D p CASL(PLD1.5 s)的CBF图像显示的面积最大,其次是DSC PWI Tmax,而3D p CASL(PLD2.5 s)的CBF图像显示的低灌注面积最小。结论 3D p CASL脑灌注成像技术无创、快速、可重复性强,推荐作为临床可疑TIA患者的影像筛查手段,不同PLD的3D p CASL序列对于病灶的检出及缺血面积的显示有差异,选择较短PLD有可能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自标记 动态磁敏感加权灌注成像 三维假连续式动脉自标记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技术及其评价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敏 王宝军 +1 位作者 刘国荣 李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是近年来检测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注射对比剂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相比,ASL以动脉血内自由弥散的水质子为内源性示踪剂,不需注射外源性对比剂,可降低成本,并具有无...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是近年来检测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注射对比剂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相比,ASL以动脉血内自由弥散的水质子为内源性示踪剂,不需注射外源性对比剂,可降低成本,并具有无创、简便、易重复等优点.现就ASL磁共振灌注技术对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价值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磁共振灌注成像 动脉自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双指数模型弥散加权成像评估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再通后再灌注损伤风险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峰 王洁 +4 位作者 甘解华 王高燕 卢苗青 赵嘉林 陈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0-1214,共5页
目的探讨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双指数模型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再灌注损伤风险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取栓治疗的36例脑... 目的探讨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双指数模型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再灌注损伤风险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取栓治疗的3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术后临床和功能MRI表现,将患者分为高灌注组和无高灌注组。比较不同灌注患者临床特征、脑血流量(CBF)、表观弥散系数(ADC)等参数差异。结果36例患者中无高灌注组22例(61.1%),高灌注组14例(38.9%)。单因素分析显示,无高灌注组患者年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绝对CBF、相对CBF(rCBF)、ADC_(fast)、ADC_(slow)均低于高灌注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BF与ADC_(fast)呈显著正相关(r=0.697,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_(fast)是预测患者术后高灌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最佳阈值为51.2×10^(-4)mm^(2)/s。结论MR 3D-ASL、双指数DWI技术可较好地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术后再灌注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脉自标记 脑血流量 双指数模型弥散加权成像 动脉取栓术 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志晔 关志伟 +1 位作者 于生元 马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7-384,共8页
目的比较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pCASL)与氟代脱氧葡萄糖及蛋氨酸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一致性。方法对7例脑部病变患者进行3D-pCASL成像及PET/CT显像,视觉评定两者的一致性。结果 4例肿瘤性... 目的比较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pCASL)与氟代脱氧葡萄糖及蛋氨酸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一致性。方法对7例脑部病变患者进行3D-pCASL成像及PET/CT显像,视觉评定两者的一致性。结果 4例肿瘤性病变3D-pCASL均为高灌注,PET/CT均为高代谢。1例炎性脱髓鞘病变和1例代谢性脑白质病变3D-pCASL为高灌注,1例感染性病变3D-pCASL为低灌注,此3例非肿瘤性病变PET/CT均为高代谢。结论3D-pCASL可以无创性活体评估脑部病变的灌注状态,与PET/CT具有较好诊断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标记 灌注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技术对重度颅内粥样硬化性狭窄低灌注定量测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洋 吕晋浩 +2 位作者 马林 陈为军 娄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9-685,共7页
目的采用多参数增强型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动脉成像(e-p CASL)获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血流量(CBF)图,并与传统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 PWI)及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p CASL)进行比较,使用DSC PWI为金标准,对比3... 目的采用多参数增强型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动脉成像(e-p CASL)获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血流量(CBF)图,并与传统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 PWI)及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p CASL)进行比较,使用DSC PWI为金标准,对比3种灌注方式测量CBF比值的差异性与相关性。方法纳入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39例,同时行e-p CASL、p CASL和DSC PWI成像,根据狭窄动脉责任供血区域,经验性手工勾勒感兴趣区进行测量,获得CBF值,使用镜像法获得对侧CBF比值,对3种灌注方式的CBF比值进行SNK方差分析。同时基于e-p CASL获取动脉通过时间(ATT),基于DSC PWI获取最大达峰时间(TTP)。使用ATT和TTP进行分层分析,对e-p CASL CBF比值、p CASL CBF比值与DSC PWI相对脑血流量(r CBF)比值进行析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e-p CASL CBF比值及p CASL CBF比值与DSC PWI r CBF比值一致性良好(P=0.476)。使用TTP分层数据显示,TTP及灌注方法的选择在重度动脉狭窄患者患侧与健侧的CBF比值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ATT分组显示,e-p CASL CBF与DSC PWI r CBF比值的相关性不随ATT时间改变而变化。结论 e-p CASL和p CASL在重度动脉狭窄患者中与DSC PWI在CBF定量测量中一致性良好,且e-p CASL与DSC PWI相关性不受ATT因素变化的影响,具有准确、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到达时间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动态磁敏感加权灌注成像 连续性动脉自标记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评估大鼠缺血性卒中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晓青 方晓堃 +4 位作者 李建瑞 李延军 张薇 张泳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血流动力学的可行性及其与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相关性。方法:对19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模型,并于栓塞后30min、2~3h和6~7h分别行...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血流动力学的可行性及其与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相关性。方法:对19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模型,并于栓塞后30min、2~3h和6~7h分别行MRI扫描,测量并计算闭塞侧脑缺血部位及对侧对称区域的脑血流量(CB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的绝对值和相对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对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CBF与ADC相对比值的相关性。结果:17只大鼠模型纳入数据分析。栓塞后不同时间点闭塞侧CBF及ADC值与对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min CBF:t=9.04,P〈0.001;30min ADC:t=18.00,P〈0.001;2~3hCBF:t=12.55,P〈0.001;2~3hADC:t=24.02,P〈0.001;6~7hCBF:t=10.32,P〈0.001;6~7hADC:t=18.38,P〈0.001)。不同时间点脑缺血部位的CBF与ADC相对值间均具有相关性(30min:r=0.665,P=0.004;2~3h:r=0.724,P=0.001;6~7h:r=0.835,P〈0.001)。结论:3D-ASL能够用于评估大鼠缺血脑组织的损伤情况,CBF与ADC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卒中 动脉自标记 灌注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动脉质子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最佳反转时间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飞宇 蔡文超 +1 位作者 张晓东 王霄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03-1807,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动脉质子自旋标记成像(ASL)技术测量前列腺癌血流量(BF)的可行性,并分析选择不同反转时间(TI)对测量值的影响。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47例进行ASL扫描,TI分别设为1 000、1 200、1 400、1 600ms,测量并比较前列... 目的探讨利用动脉质子自旋标记成像(ASL)技术测量前列腺癌血流量(BF)的可行性,并分析选择不同反转时间(TI)对测量值的影响。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47例进行ASL扫描,TI分别设为1 000、1 200、1 400、1 600ms,测量并比较前列腺癌区和非癌区的BF平均值。结果 TI为1 000、1 200、1 400、1 600ms时,前列腺癌区BF值分别为(121.70±22.90)ml/(100g·min)、(129.65±23.46)ml/(100g·min)、(126.37±23.77)ml/(100g·min)、(125.07±22.86)ml/(100g·min),均明显高于非癌区的BF值[(37.76±10.83)ml/(100g·min)、(41.58±10.90)ml/(100g·min)、(43.97±10.81)ml/(100g·min)、(45.46±10.69)ml/(100g·min),P均<0.01]。4种不同TI条件下癌区与非癌区BF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7,P=0.24)。结论 ASL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前列腺癌的血流量测量,不同TI值对前列腺癌区和非癌区BF差值的评估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脉质子自旋标记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对比增强MRI脊柱骨髓灌注成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邢栋 查云飞 +3 位作者 李勤祥 闫力永 龚威 王克军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分析动脉自旋标记(ASL)与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脊柱骨髓灌注成像参数间的相关性,探讨ASL测量脊柱骨髓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对27位志愿者的54个腰椎椎体行ASL及DCE-MRI扫描,将原始图像传入GE AW 4.4工作站分别采用Functool及... 目的:分析动脉自旋标记(ASL)与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脊柱骨髓灌注成像参数间的相关性,探讨ASL测量脊柱骨髓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对27位志愿者的54个腰椎椎体行ASL及DCE-MRI扫描,将原始图像传入GE AW 4.4工作站分别采用Functool及Cine tool软件进行后处理,每个椎体用一个兴趣区(ROI)覆盖,记录椎体骨髓的ASL灌注血流量(BFASL)及DCE-MRI灌注参数(Ktrans、Kep、Ve),并用Pearson法分析BFASL与Ktrans、Kep、Ve间的相关性。结果:腰椎脊髓灌注的BFASL与Ktrans、Kep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6(P<0.001)、0.387(P=0.004),与Ve值无相关性,r=0.239(P=0.082)。结论:用ASL法可以得到脊柱骨髓灌注BFASL值,而且BFASL与DCE-MRI脊柱骨髓灌注参数间存在相关性,ASL技术有评估腰椎骨髓血流灌注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灌注 动脉自标记 动态对比增强 脊柱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流在平原及高海拔地区动态变化的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文佳 刘洁 +3 位作者 娄昕 李锐 郑丹丹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81-883,891,共4页
目的平原人口在急进高原时因低压缺氧会发生脑血流量改变。本研究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测量平原受试者在平原及高海拔地区脑血流量值,进一步了解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脑血流量的动态变化。资料与方法 6名平原健康受试者快速进驻高原并停留... 目的平原人口在急进高原时因低压缺氧会发生脑血流量改变。本研究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测量平原受试者在平原及高海拔地区脑血流量值,进一步了解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脑血流量的动态变化。资料与方法 6名平原健康受试者快速进驻高原并停留5 d,然后返回平原。扫描在平原和高原两地进行,试验仪器为2台同一机型的3.0T MR扫描仪。共进行8次MRI扫描,所有扫描参数一致,观察受试者脑血流量值的变化。结果受试者快速进驻高原后,脑血流量值较平原脑血流量值明显上升,并达到一定的峰值,进驻高原第1天全脑、灰质及白质区域的脑血流量值与平原脑血流量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停留第2天,脑血流量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第3天稍有上升,然后脑血流量值持续下降至低于进驻高原前在平原的脑血流量值;回到平原1周后,全脑、灰质、白质区域的脑血流量值仍低于进驻高原前在平原的脑血流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原人口快速进驻高原后,脑血流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随着高原习服,脑血流量逐渐降低至低于平原脑血流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脑血管循环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动脉自标记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黎丽 周懿君 孟志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9期1011-1016,共6页
缺血性卒中是由于急性脑血管栓塞、脑血栓形成或动脉夹层等导致的相应供血流域内脑组织缺血、缺氧直至脑坏死的总称。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左右。由于个体代偿水平不同,同一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缺血性... 缺血性卒中是由于急性脑血管栓塞、脑血栓形成或动脉夹层等导致的相应供血流域内脑组织缺血、缺氧直至脑坏死的总称。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左右。由于个体代偿水平不同,同一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缺血性脑梗死的大小、形态截然不同;由于缺血性卒中同时累及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两大系统,二者间相互影响使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表现变得更加复杂,给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带来很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动脉自标记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对老年人后循环缺血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贾芮 徐贤 +3 位作者 刘新球 吴冰 门卫伟 安宁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2-279,共8页
目的探究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pCASL)对80岁以上老年人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对老年人PCI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80岁以上临床诊断为PCI的老年男性患者20例以及正常老年男性33名分别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及3... 目的探究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pCASL)对80岁以上老年人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对老年人PCI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80岁以上临床诊断为PCI的老年男性患者20例以及正常老年男性33名分别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及3D-pCASL扫描,延迟标记时间(PLD)选取1525和2525 ms,利用SPM12软件分别测量其左侧枕叶、右侧枕叶、左侧小脑、右侧小脑脑血流量(CBF)。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在两个PLD时间病例组与对照组前后循环CBF的差异,病例组与对照组双侧枕叶、双侧小脑CBF的差异,以及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两个PLD时间的时间间隔中双侧枕叶、双侧小脑CBF增量(△CBF)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在PLD时间为1525 ms及2525 ms时,前循环的CBF值均高于后循环CBF值,而对照组仅在1525 ms时前循环的CBF值均高于后循环CB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25);病例组在两个PLD时间时双侧枕叶、双侧小脑的CBF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2,P=0.000,P=0.001,P=0.000,P=0.001,P=0.002,P=0.014);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在两个PLD时间的时间间隔中双侧枕叶、小脑△CBF均更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01,P=0.025)。结论高年龄段老年人因后循环血流慢,3D-pCASL技术需采用多个PLD时间判断PCI的有无;3D-pCASL技术对检测后循环CBF下降敏感,可作为老年人后循环卒中预警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量 后循环缺血 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标记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对急性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雅蔚 叶靖 +4 位作者 王守安 征锦 许晴 袁虎 蔡俊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动脉自选标记(3D-ASL)灌注成像技术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序列DWI检查以及3D-ASL、IVIM检查。所得图像经GE Functool软件处理后,分别获得脑梗死灶及对侧镜... 目的:利用三维动脉自选标记(3D-ASL)灌注成像技术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序列DWI检查以及3D-ASL、IVIM检查。所得图像经GE Functool软件处理后,分别获得脑梗死灶及对侧镜像区的标准弥散系数(ADC).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快扩散系数(D*)和脑血流量(CBF)。并将两侧參数进行配对t检验。经计算获得梗死灶及对侧镜像区各参数比值(rADC值、rD值、rf值、rD*值、rCBF值),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灶CBF呈低灌注的病灶的ADC值、D值、f值、CBF值均较对侧明显下降(P<0.05)。CBF与ADC.f.fD*数值之间无相关性,经标准化后,其相关性分别为r=0.445.r=0.454、r=0.531。CBF呈相对高灌注病灶的f值均高于对侧镜像区,而ADC值、D值均较对侧镜像区低。结论:IVIM成像能够同时显示急性脑梗死的弥散及灌注信息,且所显示的灌注信息与ASL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VIM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三维动脉自标记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场强MR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脑梗死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永光 徐坚民 +3 位作者 龚静山 李莹 朱进 张景忠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1.5T场强MR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PWI)评价脑梗死的可行性。方法:对34例临床和MRI发现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ASL-PWI扫描,根据Adamas分类将急性脑梗死分为大面积和小面积2组,比较DWI和ASL-PWI上... 目的:探讨采用1.5T场强MR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PWI)评价脑梗死的可行性。方法:对34例临床和MRI发现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ASL-PWI扫描,根据Adamas分类将急性脑梗死分为大面积和小面积2组,比较DWI和ASL-PWI上病变的范围,比较病变区CBF值(CBF病变)与对侧正常区CBF值(CBF正常)。结果:20例大面积脑梗死中5例ASL-PWI显示病灶范围较DWI大,9例两者显示范围相当,5例前者小于后者,1例未见异常灌注区;14例小面积脑梗死中6例显示低灌注区,7例未能明确显示低灌注区,1例灌注增强;除1例灌注增强病例CBF病变大于CBF正常外,其它均小于后者。结论:在1.5T磁场强度上应用ASL-PWI技术能基本反映脑梗死区血流灌注的改变,其严格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标记 灌注成像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技术在颈体部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玉洁 林蒙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3-677,共5页
动脉自旋标记(ASL)自问世以来,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不断发展,已逐渐被广泛认可。ASL技术的优点是完全无创、简便、成本低,目前ASL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成熟,可以定量脑灌注的绝对值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近年来,由于ASL成像技术的... 动脉自旋标记(ASL)自问世以来,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不断发展,已逐渐被广泛认可。ASL技术的优点是完全无创、简便、成本低,目前ASL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成熟,可以定量脑灌注的绝对值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近年来,由于ASL成像技术的不断优化,国内外文献对ASL在颈体部的应用方面报道亦日益增多。本文就ASL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颈体部的临床应用做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标记 磁共振成像 灌注 血流量 颈体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评价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血流灌注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颖 袁慧书 +2 位作者 曾祥柱 王筝 张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3-697,共5页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全脑三维(3D)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中脑血流灌注(CBF)特点,分析其与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16例AD患者(AD组)和19例年龄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常规MR和3DpcASL灌注成像。使用S...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全脑三维(3D)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中脑血流灌注(CBF)特点,分析其与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16例AD患者(AD组)和19例年龄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常规MR和3DpcASL灌注成像。使用SPM 8软件对所获脑血流图进行预处理,比较两组CBF差异,评价CBF减低脑区CBF值与MMSE、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D组CBF灌注减低区主要见于双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双侧楔前叶、双侧中扣带回、后扣带回、左侧角回、左侧顶下回及左侧额上回(t=5.32,P<0.001);双侧楔前叶、双侧中后扣带回、双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左侧角回及左侧顶下回CBF值与MMSE、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3DpcASL可发现AD患者脑区灌注异常,灌注减低区的CBF值与认知功能减低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动脉自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