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期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椎动脉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洁 郑立建 佟小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3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椎动脉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分期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粥样硬化狭窄合并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19例,术前mRS评分≤3分。17例先行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行... 目的观察椎动脉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分期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粥样硬化狭窄合并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19例,术前mRS评分≤3分。17例先行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例先行椎动脉及颈动脉支架入置术后再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术后CT血管造影显示,病变血管狭窄解除,管腔通畅,远端显影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前脑部低灌注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出现脑出血、脑梗死及严重过灌注等并发症。随访最长48个月,mRS评分≤2分,有2例患者出现椎动脉支架再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未见再狭窄。结论对于椎动脉并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当存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禁忌证时,采用先行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再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治疗策略,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动脉支架置入术 动脉内膜剥脱术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小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3期2444-2445,共2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患者,均接受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DSA)、3.0T磁共振检查。比较DSA、3.0T磁共振检出...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患者,均接受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DSA)、3.0T磁共振检查。比较DSA、3.0T磁共振检出狭窄血管的情况。以DSA为金标准,统计3.0T磁共振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管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受检血管122条,DSA检出狭窄血管99条(81.15%),3.0T磁共振检出狭窄血管95条(77.87%)。3.0T磁共振与DSA检出狭窄血管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为金标准,3.0T磁共振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管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95%(94/99)、95.65%(22/23)、95.08%(116/122)。结论3.0T磁共振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管的效果与DSA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斑块 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 3.0T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与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慢 王琦 +1 位作者 刘清林 林博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ApoE与SLCO1B1基因在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中的分布情况,及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0例为脑梗死组,以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研... 目的分析ApoE与SLCO1B1基因在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中的分布情况,及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0例为脑梗死组,以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研究法分级标准划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分级,其中无狭窄患者26例、轻度狭窄患者48例、中度狭窄患者45例、重度狭窄患者81例;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人70名为对照组。对ApoE与SLCO1B1基因多态性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检测,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中各基因分布情况,并总结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LSD-t检验、χ^(2)检验及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粥样动脉硬化狭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E、SLCO1B1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P<0.05)。ApoE中ε4、ε3/ε3动脉硬化狭窄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LCO1B1*1b与SLCO1B1*5基因型组合中1b/1b狭窄率最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加重,总胆固醇、酰油三酯、LDL-C浓度逐渐增加,HDL-C浓度逐渐下降(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LDL-C、ApoEε4、ApoEε3/ε3是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颅内粥样动脉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LDL-C、ApoEε4、ApoEε3/ε3与颅内粥样动脉硬化狭窄具有相关性,而SLCO1B1基因及基因组合与颅内粥样动脉硬化狭窄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APOE基因多态性 SLCO1B1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和药物治疗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小勇 林建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和药物治疗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80例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行椎... 目的探讨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和药物治疗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80例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行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局部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达峰值时间(rTTP);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6个月后脑卒中、死亡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rCBF、rMTT、rCBV、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rCBF、rMTT、rCBV、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r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rCBF高于治疗前,rMTT、rTT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rCBF高于对照组,rMTT、rTT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脑卒中、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r CBF、r MTT、r TTP,其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成形术 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局部相对脑血流量 相对平均通过时间 相对脑血容量 相对达峰值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MRI对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谢梅 陈尧 朱虹奇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1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探讨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对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10月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并行HR-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患者72例,以DSA为诊断金标准,分析HR-MRI评估基底动... 目的探讨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对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10月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并行HR-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患者72例,以DSA为诊断金标准,分析HR-MRI评估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72例患者中67例(93.1%)MRI图像质量符合要求。HR-MRI和DSA对基底动脉狭窄率测量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53,P<0.001)。HR-MRI和DSA共评估55例患者的基底动脉狭窄程度一致,符合率为82.1%,一致性良好(Kappa=0.754,P<0.001)。HR-MRI诊断的准确率为94.0%,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2.6%。结论HR-MRI作为一种新型评估血管病变的无创影像学工具,在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诊断方面与DSA有较好的一致性,有望成为替代DSA有创检查的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余丹枫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9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行血管内治疗患者87例,分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28例)和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59例),分析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行血管内治疗患者87例,分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28例)和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59例),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时间、手术时间、血管再通程度(mTICI)、术后颅内出血、术后严重脑梗死、死亡率、术后3个月mRS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与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P=0.017)、高血压(P=0.040)、吸烟史(P=0.020)、术前NIHSS评分(P=0.013)、侧支循环良好代偿(P=0.017)、术中行血管成形(P<0.001)、手术时间(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血管再通时间、有效血管再通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严重梗死发生率、死亡率和90 d良好预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吸烟史是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闭塞的高危因素,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闭塞患者术前血管代偿相对良好,症状相对较轻,及时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后循环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VIS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术后复发的风险预警模型及防控措施
7
作者 李文燕 刘梓柠 +2 位作者 郭园园 李光辉 刘永贵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7期1205-1211,共7页
目的分析LVIS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预警模型,运用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加以验证,并探讨术后复发的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7例sICA... 目的分析LVIS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预警模型,运用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加以验证,并探讨术后复发的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7例sICAS患者,均接受LVIS支架治疗。分析术后1 a内患者复发情况,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0例)与未复发组(257例)。比较复发组、未复发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VIS支架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警模型,并对模型预测价值加以验证。结果复发组年龄≥60岁占比、吸烟史占比、糖尿病占比、高血压占比、血脂异常占比、血管狭窄程度≥70%占比、支架长度≥30 mm占比、支架直径<4.5 mm占比、未规范用药占比及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支架长度≥30 mm、支架直径<4.5 mm、未规范用药、TG、LP(a)是LVIS支架治疗颅内前循环sICAS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95%CI:0.875~0.968);校准曲线、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效能、准确性较高。结论颅内前循环sICAS患者经LVIS支架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支架长度≥30 mm、支架直径<4.5 mm、未规范用药、TG、LP(a),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警模型预测效能、准确性较高,可据此针对性制定术后复发防控措施,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LVIS支架置入术 术后复发 列线图预警模型 模型验证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与尿酸水平、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兆杰 刘彦妤 +1 位作者 刘丽 卢斌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不同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尿酸(UA)水平、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并分析AIS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与UA水平、PLR的相关性,为AIS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IS患者300例,患... 目的观察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不同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尿酸(UA)水平、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并分析AIS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与UA水平、PLR的相关性,为AIS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IS患者300例,患者均接受头部CTA、MRA或DSA检查评定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并依据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27例、轻中度狭窄组137例和重度狭窄组136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尿酸酶法检测UA,采用半导体激光法计数血小板和淋巴细胞,并计算PLR。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AIS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与UA水平、PLR的关系。结果非狭窄组、轻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UA水平分别为270.00(229.00,306.00)、326.00(256.00,389.00)、353.00(286.25,435.75)μmol/L,组间相比,P均<0.05。非狭窄组、轻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PLR分别为100.49(79.52,130.40)、114.53(87.71,150.00)、139.94(111.35,180.08),组间相比,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与UA、PLR正相关(r分别为0.271、0.309,P均<0.05)。结论AIS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与UA、PLR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尿酸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性使用自膨式支架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现状
9
作者 廖章正(综述) 段鸿洲(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450,共6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ICAS的治疗方法尚缺乏共识。鉴于血管内治疗在冠状动脉狭窄和颅外颈动脉狭窄中的良好效果,以颅内支架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ICAS的治疗方法尚缺乏共识。鉴于血管内治疗在冠状动脉狭窄和颅外颈动脉狭窄中的良好效果,以颅内支架植入为代表的血管内治疗曾被认为是治疗ICAS安全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唯一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可应用于ICAS治疗的Wingspan支架在临床研究中却表现出较高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血管内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围术期并发症 自膨式支架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酰胺及残余胆固醇与老年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米蕊 刘文韬 +1 位作者 高萌 杨荣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神经酰胺(Cer)、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残余胆固醇(RC)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IS患者209例,根据颅内动脉狭...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神经酰胺(Cer)、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残余胆固醇(RC)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IS患者209例,根据颅内动脉狭窄情况分为狭窄组122例和非狭窄组87例,检测患者Cer,计算TyG指数和RC水平。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非狭窄组比较,狭窄组脂蛋白(a)、糖化血红蛋白(HbAlc)、TyG指数、RC、Cer16:0、Cer18:0、Cer24:1、Cer16:0/Cer24:0、Cer24:1/24:0、Cer18:0/24:0升高,Cer24:0降低(P<0.05,P<0.01)。Cer16:0、Cer18:0、Cer24:1、Cer16:0/24:0、Cer18:0/24:0、Cer24:1/24:0、脂蛋白(a)、HbAlc、TyG指数、RC与ICAS呈正相关(r=0.290、r=0.343、r=0.383、r=0.436、r=0.434、r=0.481、r=0.166、r=0.248、r=0.140、r=0.204,P<0.05,P<0.01),Cer24:0与ICAS呈负相关(r=-0.247,P<0.01)。Cer18:0、Cer24:1、Cer16:0/Cer24:0、Cer18:0/Cer24:0、RC是ICAS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老年IS患者Cer、TyG指数、RC水平较高,可能是发生ICA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酰胺类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 残余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鲲 孟媛媛 姜振华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2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344例OSAHS患者,按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同时选择无重大疾病的住院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344例OSAHS患者,按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同时选择无重大疾病的住院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评估四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随访2年,观察各组脑血管主要不良事件(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病因死亡)发生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相关指标[AHI、氧减指数(ODI)、微觉醒指数(MAI)、SpO_2]与ICAS及脑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对照组颅内动脉轻度狭窄分别为22、44、84、7例,中度狭窄分别为4、18、54、2例,重度狭窄分别为8、10、40、3例,四组间比较P均<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对照组发生脑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分别为10、24、68、3例,急性脑梗死分别为8、16、54、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别为2、8、12、0例,死亡分别为0、0、2、0例,四组间脑血管主要不良事件、急性脑梗死发生情况比较P均<0.01。AHI(OR=1.034,95%CI:1.011~1.052,P<0.01)、ODI(OR=1.028,95%CI:1.012~1.047,P<0.01)与ICAS有关。AHI(OR=1.062,95%CI:1.034~1.091,P<0.01)与脑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AHI(OR=1.054,95%CI:1.025~1.083,P<0.01)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结论随OSAHS病变程度加重,OSAHS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加重,脑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脑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中医证候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饶向荣 张南南 +6 位作者 李深 李雪霞 刘畅 王丽 韩东彦 占永立 戴希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中医证候调查,探讨ARAS患者证候分布特点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ARAS患者进行中医虚损和邪实证候评分;所有病例采集人口学、病史及各种临床资... 目的: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中医证候调查,探讨ARAS患者证候分布特点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ARAS患者进行中医虚损和邪实证候评分;所有病例采集人口学、病史及各种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血压、生化指标、超声、肾小球滤过率等临床指标;分析各项临床指标与虚损证和邪实证积分之间的关系。资料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 Correlation,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ARAS患者虚损证以脾肾气虚最为多见,邪实则为多湿多瘀;(2)ARAS患者虚损证积分与邪实证积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病变累及单侧肾动脉与双侧者中医证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AS患者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多见脾肾气虚,挟湿挟瘀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 脾肾气虚 血瘀证 湿热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衰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小鼠肾脏低氧-微血管荒废-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吕贵 饶向荣 +4 位作者 李深 王丽 卢建新 吴玲艳 刘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缓衰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小鼠肾脏低氧-微血管荒废-肾间质纤维化病理过程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对Apo E-/-小鼠喂以高脂饲料,并行左侧肾脏切除术,建立ARAS动物模型。手术2周后,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缓衰口服液... 目的探讨缓衰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小鼠肾脏低氧-微血管荒废-肾间质纤维化病理过程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对Apo E-/-小鼠喂以高脂饲料,并行左侧肾脏切除术,建立ARAS动物模型。手术2周后,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缓衰口服液组(中药组)、模型组,另设空白组(C57BL/6J小鼠)。中药组用缓衰口服液0.01 m L/(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0.01 m L/(g·d)生理盐水灌胃。给药12周后,取材,检测肾功能,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Ⅳ型胶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的表达,RT-PCR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功能不全明显,肾动脉狭窄严重,肾间质纤维化明显,HIF-1α、TGF-β、Ⅳ型胶原和α-SMA表达明显增加(P<0.05),v WF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HIF-1α、TGF-β、Ⅳ型胶原和α-SMA表达明显减少(P<0.05),v WF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缓衰口服液对ARAS小鼠的肾功能和肾间质纤维化有明显改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对缺血性肾脏HIF-1α和TGF-β表达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缓衰口服液 肾间质纤维化 低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晖 高翠荣 张源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对疑似冠心病或急性、慢性心肌梗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肾动脉造影,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08例疑似冠心病或急性、慢性心肌梗死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肾动... 目的对疑似冠心病或急性、慢性心肌梗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肾动脉造影,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08例疑似冠心病或急性、慢性心肌梗死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肾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在108例老年高血压受检者中,ARAS 42例(38.9%)。在7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CAD患者中,ARAS 33例(44.0%);33例老年高血压无CAD患者中,ARAS 9例(27.3%)。冠脉多支病变发生肾动脉狭窄的机率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病程延长、宽PP、高胆固醇、高肌酐水平是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预测因素。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尤其合并长高血压病程、宽PP、高胆固醇、高肌酐水平者,冠状动脉造影时应考虑进行腹主动脉造影检查,以尽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饶向荣辨治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吕贵 饶向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88-89,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而又缓慢的过程。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ARAS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研究表明,血管重建风险巨大,且未能对肾功能和血压的改善,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减...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而又缓慢的过程。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ARAS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研究表明,血管重建风险巨大,且未能对肾功能和血压的改善,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减少和死亡率的降低带来任何好处,而支架植入术治疗对肾功能的进展无明确疗效,并会导致手术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饶向荣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联合辛伐他汀对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Lp-PLA2的影响作用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志 邓旭辉 王定佑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3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与辛伐他汀联合应用治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对患者Lp-PLA2(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表达的影响。方法筛选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并随机分为联合组... 目的探讨黄连素与辛伐他汀联合应用治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对患者Lp-PLA2(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表达的影响。方法筛选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辛伐他汀组,予以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治疗,予以联合组辛伐他汀+黄连素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浆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浆Lp-PLA2水平均较辛伐他汀组低(P<0.05)。联合组发病后随访6个月的症状再发率为3.33%,低于辛伐他汀组的21.67%(P<0.05)。结论黄连素、辛伐他汀联合应用治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能够降低患者血浆Lp-PLA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辛伐他汀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 LP-PL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历史与未来曹向宇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向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1]。北美的统计数据显示,8%~10%的脑卒中源于ICAS,而在亚洲人群中,有30%~50%的脑卒中病因是ICAS[2]。因此,提升我国ICAS的治疗水平对于改善国民的健康具有...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1]。北美的统计数据显示,8%~10%的脑卒中源于ICAS,而在亚洲人群中,有30%~50%的脑卒中病因是ICAS[2]。因此,提升我国ICAS的治疗水平对于改善国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ICAS的治疗主要包括强化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治疗两种方式,血管内治疗的历史已有40余年,早期由于介入材料的简陋和介入技术的欠缺,ICAS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因此,这种方法一度被限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 球囊取栓术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雪霞 饶向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7期656-658,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肾脏损害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功能损伤 A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及其他肾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秀娟 饶向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938-940,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是最主要的缺血性肾病,占缺血性肾病90%[1,2]以上,亦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同时亦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中增长最快的,影响患者的...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是最主要的缺血性肾病,占缺血性肾病90%[1,2]以上,亦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同时亦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中增长最快的,影响患者的整体预后和肾脏预后。ARAS是一进展性疾病,现阶段研究表明,ARAS进展的关键为“低氧-微血管荒废-小管间质纤维化”,而低氧[3]是导致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因素,是最早的纤维化信号,并且贯穿于肾脏纤维化的全过程,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脏病。而临床中缺乏有效的对ARAS低氧情况评估的手段。实验中测量氧分压可将氧敏感性微电极植入肾脏实质内进行,因为该方法创伤较大,不适合应用于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终末期肾脏病 小管间质纤维化 artery 继发性高血压 ARAS 缺血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男 梁晏铭 +5 位作者 孙维洋 史晓航 许珈铭 赵金义 李洪义 邢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2-854,共3页
大动脉粥样硬化(LAA)是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与认知障碍及脑卒中复发密切相关[1]。临床发现LAA与脑小血管病(CSVD)常同时存在,脑大血管与小血管虽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但是二者共同构成了脑循环血管网具有结构上的连续性,大血... 大动脉粥样硬化(LAA)是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与认知障碍及脑卒中复发密切相关[1]。临床发现LAA与脑小血管病(CSVD)常同时存在,脑大血管与小血管虽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但是二者共同构成了脑循环血管网具有结构上的连续性,大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导致下游小血管受损。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二者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将阐述颅内外LAA性狭窄和斑块特征与CSVD影像学标志关系的研究现状,旨在帮助认识LAA与CSVD的病理过程和发病机制,为临床防治CSVD提供更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