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8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活血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内皮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范建岭 王勇 +3 位作者 胡业彬 何佳 杜卫甫 张叶祥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家兔血脂、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1,ET-1)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家兔血脂、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1,ET-1)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肾活血解毒汤组、辛伐他汀组。采用球囊导管损伤颈动脉内膜结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复制AS模型。12周后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NO、ET-1及hs-CRP含量。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益肾活血解毒汤组TG、TC、LDL、ET-1及hs-CRP含量明显下降(P<0.01),NO、HDL-C明显升高(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益肾活血解毒汤组动脉壁AS斑块明显改善,泡沫细胞明显减少。结论益肾活血解毒汤有明显的抗AS形成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脂、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少炎性反应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益肾活血解毒汤 内皮功能 血脂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反应蛋白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曹礼应 余月明 +4 位作者 肖丽佳 郭虹 段建 卓红爱 王柏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7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收集67例HD患者,其中正常血压者28例,高血压者39例;检测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及CRP水平;同时应用高分辨彩色B超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收集67例HD患者,其中正常血压者28例,高血压者39例;检测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及CRP水平;同时应用高分辨彩色B超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HD高血压患者CRP、颈动脉平均IMT、斑块阳性率、增厚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的HD患者;HD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平均IMT与CRP、总胆固醇(TC)、收缩压、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P<0.01、P<0.05)。结论:HD高血压患者CRP升高,颈动脉增厚、AS重,颈动脉IMT增厚与CRP、TC、收缩压、年龄有关。控制患者血压、微炎症状态可能减轻患者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鼠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章义利 戴凌燕 +2 位作者 周秀云 应斌宇 张怀勤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5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鼠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s)及血中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n=10,正常饮食)、模型组(n=20,维生素D3+高脂饲料+正常饮食)、阿托伐他汀组(n=20,维生素D3+高脂饲料...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鼠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s)及血中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n=10,正常饮食)、模型组(n=20,维生素D3+高脂饲料+正常饮食)、阿托伐他汀组(n=20,维生素D3+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4个月后处死,取主动脉起始部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其余部分用于免疫印迹法检测MMPs的表达水平。于实验前及实验结束时对实验鼠行空腹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以及CRP的水平。结果实验前各组大鼠血脂学及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结束时模型组TC、TG、L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MMP-2、MMP-9相对值模型组8618±549和9054±3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表达(对照组5314±163和6178±254),而阿托伐他汀组3397±453和6805±368,低于模型组(P<0.01);CRP模型组(18.64±0.94)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1±0.2)mg/L,而阿托伐他汀组(12.52±0.65)mg/L,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对照组主动脉病理学改变比阿托伐他组显著,对照组改变不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和CRP的表达,在稳定粥样斑块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 基质金属蛋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造影、血清脂联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迎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9期65-68,共4页
目的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采用颈动脉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造影、血清脂联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6例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组。对两组进行颈动脉超声、颈动脉... 目的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采用颈动脉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造影、血清脂联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6例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组。对两组进行颈动脉超声、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掌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和分级;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比浊法对两组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常规组与研究组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颈动脉超声及超声造影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斑块类型患者、软斑块内新生血管不同分级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脂联素水平(472.76±44.78)μg/ml低于常规组的(750.59±30.41)μg/ml,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10.93±2.87)mg/L高于常规组的(5.01±1.08)mg/L(P<0.05)。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中46例检测出斑块,检出率为69.70%(46/66);其中硬斑块30例,软斑块16例。硬斑块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580.85±132.69)μg/ml高于软斑块患者的(394.01±115.24)μg/m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11.13±2.81)mg/L低于软斑块患者的(13.18±2.67)mg/L(P<0.05)。颈动脉超声造影对16例软斑块患者进行进一步超声造影增强检测,结果显示:新生血管分级1、2级斑块共计6例, 3、4级斑块共计10例。3、4级斑块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318.87±112.04)μg/ml低于1、2级患者的(519.46±118.48)μg/ml,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14.34±2.85)mg/L高于1、2级患者的(11.00±1.56)mg/L(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脑梗死发生关系密切,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及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及超声造影结合血清脂联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有助于评估脑梗死的风险及指导临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超声 动脉超声造影 血清脂联素 超敏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7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B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0月辽宁省鞍山市双山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HD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20例排除CHD的住院患者... 目的探讨血尿酸(B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0月辽宁省鞍山市双山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HD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20例排除CHD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BUA、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BUA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UA及hs-CRP水平最高。两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子高血压、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BUA及hs-CRP水平与CHD密切相关,检测BUA及hs-CRP水平对CHD的预防、治疗、预后判断等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尿酸 超敏c-反应蛋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闵望先 樊冀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中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月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为稳定性心绞痛(SA组),12例为...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中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月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为稳定性心绞痛(SA组),12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18例为心肌梗死(AMI组),检测并记录各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各组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含量较正常参考值均明显升高,其中AMI组和UA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比SA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3,P<0.05);SA组、UA组及AMI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4.89±1.03)、(6.83±1.09)、(7.42±l.14)mg/L]较治疗前[(6.16±1.50)、(8.65±1.40)、(9.28±1.22) mg/L]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检验中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能够有效预测并早期确诊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检验 c-反应蛋白水平 变化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买合菲热提.吾米提 徐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住院CHD老年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氟伐他汀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烟酸治疗。结果经... 目的探讨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住院CHD老年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氟伐他汀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烟酸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IMT有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hsCRP与HCY值都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能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下降,疗效比单独使用氟伐他汀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 氟伐他汀钠 动脉粥样硬化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选择素、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海龙 姚慧娟 《现代医院》 2016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P-选择素(CD62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 57例ACI合并有AS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为轻度狭窄组(n=18)、中度狭窄组(n=20)和重度狭... 目的探讨血清P-选择素(CD62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 57例ACI合并有AS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为轻度狭窄组(n=18)、中度狭窄组(n=20)和重度狭窄组(n=19),根据斑块回声分为软斑组(n=22)、硬斑组(n=20)和其他类型组(n=15),同期选择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D62p、hs-CRP表达水平,分析其与AS程度及性质的相关性关系。结果各狭窄组血清CD62p、hs-CR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狭窄程度逐渐加重,血清CD62p、hs-CR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各斑块性质组血清CD62p、hs-CR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斑块性质逐渐加重,血清CD62p、hs-CR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CD62p、hs-CRP表达水平与AS程度及斑块性质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且血清CD62p表达水平与hs-CRP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血清CD62p、hs-CRP均参与了ACI患者AS的发病过程,可作为评估AS程度及斑块性质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P-选择素 超敏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 吴雨基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6期29-30,共2页
  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本质上可能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的激活可导致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破裂,触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关键词 CRP 动脉 血清 老年人 缺血性卒中 反应蛋白 脑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 IMT 缺血性脑卒中 白细胞介素 血管炎症 病情严重程度 T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朝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11期870-872,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目前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是损伤因素损害血管内皮后,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在局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非特异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活动期其水平升高。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目前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是损伤因素损害血管内皮后,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在局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非特异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活动期其水平升高。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CRP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并有研究发现阻断CRP作用途径,可以减小实验小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的面积。本文综述关于目前CRP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炎症性疾病 独立危险因素 急性心脏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丽 尹燕平 刘云宝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98-599,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人153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对照组)43例,单支病变组39例,双支病变组32例,三支病变组39例。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及...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人153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对照组)43例,单支病变组39例,双支病变组32例,三支病变组39例。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功能不全、外伤、感染与肿瘤等疾病。入院24 h内空腹抽血,测CRP值。结果CRP在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CRP水平在冠心病各组中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中CRP水平依次增高。结论CRP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2
作者 潘巍巍 江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12期940-943,共4页
已有研究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认为其是一种特殊的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eactive Drotein,CRP)作为一种... 已有研究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认为其是一种特殊的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eactive Drotein,CRP)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是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记物之一,它的变化与AS、原发性高血压(EH)、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技术得到应用,可准确测定低浓度CRP(0.15~10mg/L),hs—CRP作为炎症标志物被认为是未来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超敏C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相关疾病 REACTIVE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症反应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和德 赵建华 +2 位作者 焦守凤 李敏 曹永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CRP水平,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结果脑梗死组血CRP含量、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CRP水平,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结果脑梗死组血CRP含量、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数较对照组增加;血CRP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颈动脉IMT及斑块数呈正相关。结论CRP作为炎性指标可能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血CRP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海琴 张桂莲 +4 位作者 张茹 袁海峰 姚丽 王学良 赵英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66,26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对照组进行观察。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CRP含量;应用美国Acuson Sequoia 521彩色电脑声像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观...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对照组进行观察。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CRP含量;应用美国Acuson Sequoia 521彩色电脑声像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RP含量、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血CRP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吸烟指数、颈动脉IMT及斑块数呈正相关。结论CRP作为炎性指标可能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血CRP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瑞英 张艳艳 +2 位作者 冯品 冀惠 任军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81-83,86,共4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入选的187例未经治疗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总动脉IMT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组。采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入选的187例未经治疗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总动脉IMT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组。采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分析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IMT、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同时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高血压患者分为LYH组与无LYH组。结果①颈动脉斑块组和颈动脉正常组血清hs—CRP分别为(6.34±1.35)mg/L和(2.34±0.53)mg/L,LVMl分别为(138.6±16.8)g/m。和(105.5±8.5)g/m2,颈动脉斑块组血清hs—CRP、LVMI均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②LVH组和NLVH组血清hs—CRP分别为(6.42±3.53)mg/L和(2.75±1.08)mg/L,IMT水平分别为(2.89±0.46)mm和(0.72±0.23)mm,LVH组血清hs—CRP、IMT均高于NLVH组(P〈0.01,P〈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LVMI及IMT均呈直线正相关(r=0.58,P〈0.05;r=0.53,P〈O.05)。结论血清hs—CRP与LVMI、IMT均密切相关,表明hs—CRP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并且可能在高血压心血管重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动脉粥样硬化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凡 王瑞英 +2 位作者 李涛涛 孙宇婷 黄淑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发未经降压治疗的EH患者128例作为高血压组,检测血压、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及生化指标,...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发未经降压治疗的EH患者128例作为高血压组,检测血压、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及生化指标,采用胶乳免疫比浊定量法测hs—CRP,循环酶法测Hcy水平。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将EH患者分为高血压1级组(43例)、高血压2级组(46例)和高血压3级组(39例),并对EH患者依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其分为无病变组(48例)、内膜增厚组(42例)和斑块组(38例)三个亚组。以4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高血压组hs—CRP、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级别组间hs—CRP、Hcy水平比较,hs—CRP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ey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高血压合并不同程度颈动脉硬化组间hs—CRP、Hey水平比较,hs—CRP、Hcy水平斑块组和内膜增厚组高于无病变组,斑块组又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IMT除与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脉压、LDL呈正相关(P〈0.05或P〈0.01)外,同时与hs—CRP、Hcy呈正相关(r=0.610和r=0.571,P〈0.01)。结论ha—CRP、Hey与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早期干预炎症反应及高Hcy血症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高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丹丽 曹洪欣 张华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S的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温阳益心复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及腹腔注射维生素D方法建立... 目的观察温阳益心法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S的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温阳益心复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及腹腔注射维生素D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制模成功后给予相应的药物6周,分别测定各组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RP和IL-6均明显升高(P<0.001),温阳益心复方高剂量组血清CRP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温阳益心法可能通过抗炎机制,发挥抑制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益心法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血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段博 段学忠 +1 位作者 王翔燕 徐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859-861,共3页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7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脉血康胶囊,对照组给予口服阿...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7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脉血康胶囊,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hs-CRP、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总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血脂及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hs-CRP及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在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面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其调脂作用弱于阿托伐他汀钙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血康胶囊 动脉粥样硬化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兰桂 杨春丽 +3 位作者 马香莲 黄茜 马丽萍 杨占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16-6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m)58例和海南藏族自治州(海拔约3000m)55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汉族患者分别作为病例1组和病例2组;同期收集上...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m)58例和海南藏族自治州(海拔约3000m)55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汉族患者分别作为病例1组和病例2组;同期收集上述两地体检中心健康体检汉族各60例作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病例1、2组24h内、72h、1周和1个月血浆hs-CRP水平。结果病例1组24h内、72h、1周和1个月血浆hs-CRP高于对照1组[(4.46±1.95)mg/L、(8.87±2.01)mg/L、(5.45±1.13)mg/L和(3.84±0.82)mg/Lvs(1.89±0.92)mg/L,P<0.05];病例2组上述各时间点hs-CRP高于对照2组[(6.68±1.43)mg/L、(11.14±2.12)mg/L、(7.49±1.21)mg/L和(6.33±1.12)mg/L vs(2.02±0.96)mg/L,P<0.05]。病例2组不同时间血浆hs-CRP高于病例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hs-CRP水平增加,可能导致脑梗死继发脑损害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缺氧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血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段博 段学忠 +1 位作者 王翔燕 徐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脉血康胶囊合用阿托伐他汀...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脉血康胶囊合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hs-CRP、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总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血脂及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挥协同作用。在抗炎、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较单用阿托伐他汀钙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血康胶囊 阿托伐他汀钙 动脉粥样硬化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