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评价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桂枝茯苓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京 王一名 +3 位作者 赵爽 刘子萌 张明雪 刘宁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5,I0001-I0006,共11页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对桂枝茯苓丸治疗胸痹心痛患者的疗效进一步确认,同时基于网络药理学考察桂枝茯苓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5—2023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及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桂枝茯苓丸治...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对桂枝茯苓丸治疗胸痹心痛患者的疗效进一步确认,同时基于网络药理学考察桂枝茯苓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5—2023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及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桂枝茯苓丸治疗胸痹心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经过纳入、排除及筛选标准,最终纳入9篇RCT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及Review Manager 5.1软件分析,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桂枝茯苓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作用机制。结果心电图疗效Meta分析结果提示:Z=2.66(P<0.05),OR及95%CI为0.17(0.05,0.30),说明观察组的心电图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Meta分析结果提示:Z=5.71(P<0.00001),OR及95%CI为4.70(2.76,7.99),说明观察组的心绞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总疗效Meta分析结果提示:Z=4.39(P=0.0001),OR及95%CI为5.31(2.52,11.19),说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网络药理学分析提示:桂枝茯苓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和作用机制发现,FOS、IKBKB、MAPK8和RELA是核心靶点,作用通路包括流体剪切应力、TNF、凋亡或脂质通路。结论Meta分析证实桂枝茯苓丸可以提高胸痹心痛患者的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及临床总有效率,但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偏低、未提及具体分组方式、是否盲法及不良反应,确切结论仍需要高质量文献支持;桂枝茯苓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和作用机制发现,FOS、IKBKB、MAPK8和RELA是核心靶点,作用通路包括流体剪切应力、TNF、凋亡或脂质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胸痹心痛 系统评价 网络药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蝉花对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模型兔血脂及血管狭窄的影响
2
作者 李灿欣 徐在品 +9 位作者 曹雅菡 衣兰晓 张丽 隋鑫 刘富琴 闵婷玉 洪晗 李欣妤 陈莉 梁家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4,共7页
通过球囊损伤术结合饲喂高脂饲料制作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模型后,口服给予蝉花观察其对血脂及血管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选取26只成年雌性新西兰兔分为高脂组与空白组,高脂组连续饲喂高脂饲料12周并行球囊损伤术制作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模... 通过球囊损伤术结合饲喂高脂饲料制作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模型后,口服给予蝉花观察其对血脂及血管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选取26只成年雌性新西兰兔分为高脂组与空白组,高脂组连续饲喂高脂饲料12周并行球囊损伤术制作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不同剂量蝉花组与西药组,连续给予不同剂量蝉花3周并观察对血脂的影响,3周后处死试验兔取血管组织观察对比不同剂量蝉花与西药对血管内膜增生及血管内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蝉花高剂量组与西药组相比降血脂效果、减轻血管内膜增生及对血管内径的影响大致相近,而中、低剂量组效果不佳。说明蝉花达到一定剂量对于降低血脂及减轻血管狭窄程度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副作用,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干预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蝉花 球囊损伤术 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通过激活PPARγ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3
作者 王子元 陶惠 +1 位作者 肖映雪 殷志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5,共11页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和作用机制。ApoE-/-小鼠灌胃给予低、高剂量GBE[50、150 mg/(kg·d)],9周后检测小鼠血脂水平,主动脉斑块脂...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和作用机制。ApoE-/-小鼠灌胃给予低、高剂量GBE[50、150 mg/(kg·d)],9周后检测小鼠血脂水平,主动脉斑块脂质沉积情况、坏死核心面积和血管炎症水平。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等公共数据库预测GBE治疗AS的潜在靶点,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寻找其药效发挥的可能机制。在细胞水平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处理THP-1形成泡沫细胞进行实验,使用油红O染色检测脂质蓄积情况,Dil-oxLDL检测泡沫细胞生成,使用RT-qPCR检测胆固醇摄取和外排受体的mRNA变化情况。最后,使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检测GBE对核心靶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GBE可以减少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和坏死核心面积,降低血清脂质和炎症水平。在体外减少巨噬细胞胆固醇摄取、增加胆固醇外排。本研究表明,GBE可以通过增强PPARγ的表达减少泡沫细胞的生成,抑制主动脉胆固醇蓄积和斑块的形成,缓解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动脉粥样硬化 泡沫细胞 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探究补阳还五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景璇 刘妍宏 +2 位作者 周锦浩 袁野 范增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探讨补阳还五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通过TCMSP、HERB、UniProt、PubChem、SwissADME、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并筛选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应用DrugBan...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探讨补阳还五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通过TCMSP、HERB、UniProt、PubChem、SwissADME、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并筛选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应用DrugBank、GeneCards、DisGeNET、OMIM、PharmGKB、TTD数据库获取AS相关靶点,借助R语言获取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利用STRING11.5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运用Cytoscape3.9.1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参数分析以获取核心靶点,利用DAVID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核心基因与补阳还五汤主要活性成分通过AutoDock Vina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建立AS小鼠模型并予补阳还五汤干预,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窦脂质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p38信号通路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7含量。结果共获取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104个、作用靶点283个,AS相关靶点5347个,获得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218个,补阳还五汤治疗AS的关键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等,核心靶点有TP53、MAPK1、AKT1等,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黄芩素与靶点TP53、HSP90AA1、MAPK1、AKT1、RELA均有较好的亲和力,MAPK1与黄芩素和木犀草素具有强烈的结合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能减少AS小鼠主动脉窦脂质含量,降低小鼠血清TNF-α、IL-17含量(P<0.01),明显下调PI3K、p-AKT、p-p38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防治A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p38信号通路表达,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PI3K/AKT/p38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人工感染猪主要脏器的病理学观察
5
作者 常玲玲 张永强 +6 位作者 王雅诗 张冯禧 张歆悦 赵晓民 戈胜强 李金明 王志亮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83-2392,共10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8年8月ASFV首次传入我国,给养猪业带来灾难性打击。为明确我国分离获得的ASFV CN2018株的病理损...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8年8月ASFV首次传入我国,给养猪业带来灾难性打击。为明确我国分离获得的ASFV CN2018株的病理损伤特征,本文对一例人工感染猪主要脏器进行病理学观察。试验猪在人工感染ASFV CN2018株后第11天死亡,对尸体进行系统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大体剖检可见皮肤、全身淋巴结、肾脏、膀胱、盲肠、胆囊、心脏、大脑等脏器表面或浆膜面分布出血斑点,胸腔和腹腔积血,肺脏淤血、水肿,呈全身出血性败血症病变。镜检病变以弥漫性出血和淤血为主,伴微血栓形成,淋巴结和脾脏中淋巴细胞严重缺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巨噬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肝细胞胞质中呈ASFV抗原阳性。综上,ASFV CN2018株人工感染猪表现广泛性出血性病变,损伤的主要靶器官及抗原分布与之前报道类似。推测ASFV感染引起的广泛性出血主要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激活损伤导致的炎症因子风暴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为深入研究我国ASFV流行毒株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人工感染 病理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清指标与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张辉 陈亚伦 +3 位作者 孙新超 宋彦 王民珩 高媛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性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gter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 目的探讨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性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gter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0,ADAM10)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LAA性AIS患者122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神经功能和预后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68例、重度组25例,预后良好组72例和预后不良组5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PDCD4、ADAM10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DCD4、ADAM10水平与LAA性AIS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DCD4、ADAM10对LAA性AI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PDCD4、ADAM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组和中度组血清PDCD4、ADAM10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PDCD4、ADAM10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重度神经缺损、高血压、Hcy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CD4、ADAM10与LAA性AI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有关(OR=2.759,95%CI:1.479~5.146,P=0.001;OR=2.818,95%CI:1.559~5.093,P=0.001)。PDCD4、ADAM10单独和联合预测短期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40、0.864、0.935,联合预测的AUC显著优于单独预测(Z=2.687、2.008,P<0.05)。结论发生短期预后不良的LAA性AIS患者血清PDCD4、ADAM10水平较高,二者联合预测短期预后不良的效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预后 回归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孙静 刘静 +2 位作者 王鑫 岳凤莲 刘影哲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3期84-89,共6页
对近五年活血化瘀中药(水蛭)、方剂(血府逐瘀汤、新血府逐瘀汤)、中成药(芎芍胶囊、通心络胶囊、参红通络颗粒、鳖甲煎丸、复方丹参滴丸、活络效灵丹、通心痹合剂、复方三七颗粒)、复方注射液及其提取物(三七总皂苷、丹参酮、人参皂苷... 对近五年活血化瘀中药(水蛭)、方剂(血府逐瘀汤、新血府逐瘀汤)、中成药(芎芍胶囊、通心络胶囊、参红通络颗粒、鳖甲煎丸、复方丹参滴丸、活络效灵丹、通心痹合剂、复方三七颗粒)、复方注射液及其提取物(三七总皂苷、丹参酮、人参皂苷、谷红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靶点进行分析。从调节血脂代谢、稳定斑块、抗炎作用、细胞自噬、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保护血管内皮、抗血小板凝集等方面论述了活血化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多重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丹 张小杉 +4 位作者 施依璐 刘笑笑 马岚 赵捷 王雅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47,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大动脉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和脑卒中的主要原因[1]。脂质、炎性细胞、泡沫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和坏死细胞碎片在血管内壁单层内皮细胞下与... 动脉粥样硬化是大动脉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和脑卒中的主要原因[1]。脂质、炎性细胞、泡沫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和坏死细胞碎片在血管内壁单层内皮细胞下与内膜空间中积累和转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及病死率较高[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卒中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与形成性评价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9
作者 李振乾 任华艳 +2 位作者 陈奎生 李道明 秦慧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 探讨实践翻转课堂及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22级医学本科生68名(实验组34名、对照组34名)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教师授课+学生练习进行传统课堂教学;实验组采用多元互动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形... 目的 探讨实践翻转课堂及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22级医学本科生68名(实验组34名、对照组34名)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教师授课+学生练习进行传统课堂教学;实验组采用多元互动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考试及问卷调查,对学生成绩以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所取得的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及各方面能力提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翻转课堂及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全面评估与回顾学习效果,从而提升医学病理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形成性评价 病理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特点与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瑞雪 范利 +1 位作者 韦立新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特点 ,并与同一个体的冠状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尸体解剖病例 15例。将所有病例之两侧股动脉、颈动脉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进行连续取材 ,光镜下观察三者动脉粥样...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特点 ,并与同一个体的冠状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尸体解剖病例 15例。将所有病例之两侧股动脉、颈动脉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进行连续取材 ,光镜下观察三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态学、病变分布情况 ,并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在老年患者中 ,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晚期斑块尤其是复合病变为主 ,与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似。右股动脉的斑块检出率达 93.3%。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比较 ,股动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范围较小 ,程度较轻。三者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范围上无相关性。结论 股动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间接指标。但在同一个体 ,不能用股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估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 冠状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超高速CT检测与病理学对照:II-钙化参数与管腔狭窄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文生 郑黎明 +4 位作者 赵淑民 宋志坚 陈丽琏 罗宝国 左焕琛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 :为探讨超高速 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 8例压力灌注固定后的心脏标本中分离出 2 0支冠状动脉 ,拉直后 ,超高速 CT扫描 ;每支冠状动脉分成相应的 3mm血管段 ,组织切片 ,地衣红染色 ,L eica图... 目的 :为探讨超高速 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 8例压力灌注固定后的心脏标本中分离出 2 0支冠状动脉 ,拉直后 ,超高速 CT扫描 ;每支冠状动脉分成相应的 3mm血管段 ,组织切片 ,地衣红染色 ,L eica图像分析仪上计算冠状动脉管腔面积狭窄率。结果 :在 4 84个血管段中 ,无粥样病变血管段的钙化率、钙化面积、钙化积分 (0 ,0 ,0 )明显低于有粥样病变的血管段 (2 8% ,1.74 %和 6 .73,P<0 .0 1)和管腔狭窄≥ 75%的血管段 (54.4 % ,5.8和 2 2 .7,P<0 .0 1) ;狭窄程度越大 ,钙化率越高 ;尽管冠状动脉钙化阴性的血管段可能有粥样硬化存在 ,但是只有 8.4 %的血管段属于管腔面积狭窄≥ 75% ;超高速 CT检测管腔面积狭窄≥ 75%的血管段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54.4 %、81.5%。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 ,粥样硬化内钙化发生率越高 ;冠状动脉钙化阴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CT阈值≥ 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高速CT控制 病理学 Ⅰ-钙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脂代谢、易损性的关系分析
12
作者 韩媛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脂代谢、易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2例为对照组,均行超声检查及血脂[甘油三酯(TRIG)、总胆固醇(... 目的 探讨超声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脂代谢、易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2例为对照组,均行超声检查及血脂[甘油三酯(TRI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比值(HDL-C/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比值(LDL-C/TC)]检测。另根据斑块性质将患者分为易损组与稳定组,比较此两组超声参数与血脂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超声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血脂指标、易损性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平均血流速度(MF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TRIG、TC、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血管内径(VD)、HDL-C、HDL-C/TC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LDL-C/TC比较无差异(P>0.05);易损组IMT及TRIG、TC、LDL-C水平均高于稳定组(P<0.05),HDL-C/TC低于稳定组(P<0.05);IMT与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P<0.05);IMT、MFV、PI、RI与TRIG、TC、L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HDL-C/TC均呈负相关(P<0.05);VD与TRIG、TC、LDL-C均呈负相关(P<0.05),与HDL-C、HDL-C/T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脂代谢、斑块易损性具有相关性,且MFV、PI、RI、VD亦与脂代谢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性质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3
作者 练启仙 岑怡红 马敏芝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3期116-118,共3页
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普通植物病理学》虽然是植物保护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但该课程的内容多且枯燥的问题,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激... 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普通植物病理学》虽然是植物保护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但该课程的内容多且枯燥的问题,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立志投身植物保护事业的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植物病理学 课程思政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讨
14
作者 邹爱婕 董俊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214-216,220,共4页
课程思政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动物医学专业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各高校教学团队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多维探索。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以“课程思政”“兽医”“病理学”为中文主题词检索2024年8月以前... 课程思政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动物医学专业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各高校教学团队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多维探索。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以“课程思政”“兽医”“病理学”为中文主题词检索2024年8月以前的所有文献,获得了17篇文献,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从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路径探索、教学效果评价方面探讨了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以期为相关高校开展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病理学 动物医学专业 课程思政 文献分析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干德彪 李军涛 +4 位作者 刘冰 段军燕 张博 贾宗翰 霍会永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全身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 目的探讨入院时全身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BAD患者326例,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97例和非END组229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AD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SII对BAD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结果END组年龄、入院NIHSS评分、hs-CRP、中性粒细胞、SII显著高于非END组,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OR=1.134,95%CI:1.050~1.226,P=0.001)、hs-CRP(OR=1.131,95%CI:1.024~1.249,P=0.015)、SII(OR=1.001,95%CI:1.001~1.002,P=0.003)为BAD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SII预测BAD患者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660,显著优于入院NIHSS评分和hs-CRP(P<0.05)。结论炎症指数SII是BAD患者发生END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SII对BAD患者发生END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神经功能恶化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期不规则环形强化肝细胞癌的病理学特征及早期复发预后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磊 张学琴 +1 位作者 张涛 姜吉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2-1039,共8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不规则环形强化肝细胞癌(IRE-HCC)的病理学特征,分析其根治切除术后早期复发情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2月—2021年9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 131例。依据钆塞酸二钠增...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不规则环形强化肝细胞癌(IRE-HCC)的病理学特征,分析其根治切除术后早期复发情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2月—2021年9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 131例。依据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强化方式分为IRE-HCC和非IRE-HCC。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IRE-HCC相关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特征,Kaplan-Meier法评估HCC术后2年内早期无复发生存率,Cox回归分析HCC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CK19(OR=9.027,95%CI 2.533~32.170,P=0.001)、微血管侵犯(OR=3.606,95%CI 1.024~12.701,P=0.046)和扩散加权成像靶征(OR=10.370,95%CI 3.046~35.303,P=0.000)与IRE-HCC相关。IRE-HCC术后2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24.1%)显著低于非IRE-HCC(55.9%,χ^(2)=19.971,P=0.000)。微血管侵犯(HR=2.206,95%CI1.152~4.226,P=0.017)和IRE(HR=2.454,95%CI 1.408~4.275,P=0.002)是HCC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IREHCC与CK19、微血管侵犯和扩散加权成像靶征相关,且术后早期复发率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预后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汉榆 朱子润 +2 位作者 曾铄雯 张婷 李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4,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以血管内膜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或纤维斑块为特征的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大动脉及中等动脉,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和弹性下降,引起相应器官的缺血性改变。AS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以血管内膜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或纤维斑块为特征的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大动脉及中等动脉,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和弹性下降,引起相应器官的缺血性改变。AS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当斑块破裂或糜烂时,可形成血栓,使血管变窄,阻碍血流,甚至导致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环状 微RNAS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铁死亡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慧影 王绍娜 +3 位作者 张良 付海鑫 兰瑞 武继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92-196,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内壁引起的慢性血管性疾病。铁死亡是以铁依赖性和脂质活性氧堆积为主要特征的非凋亡形式的细胞死亡方式。近年研究表明,铁死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泡沫细胞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死亡、血...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内壁引起的慢性血管性疾病。铁死亡是以铁依赖性和脂质活性氧堆积为主要特征的非凋亡形式的细胞死亡方式。近年研究表明,铁死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泡沫细胞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死亡、血管平滑肌增殖和钙化等方面阐释二者相关性,认为铁死亡贯穿动脉粥样硬化整个病理过程。通过梳理中药调控铁死亡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机制研究现况可知,中药单体及复方可通过调控铁死亡p53、Nrf2信号通路、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等,减轻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减缓氧化应激水平、减少动脉血管内膜下氧化脂质堆积,使血管达到稳态,可为探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铁死亡 动脉粥样硬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37靶向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响
19
作者 韩思梁 张伊超 +3 位作者 解俊敏 王喆 申少卿 孔繁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2-649,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37(microRNA-137,miR-137)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的载脂蛋白E^(-/-)小鼠60只,建立AS模型,分为AS组、阴性对照组、miR-137组、Ad阴性对... 目的探讨微小RNA-137(microRNA-137,miR-137)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的载脂蛋白E^(-/-)小鼠60只,建立AS模型,分为AS组、阴性对照组、miR-137组、Ad阴性对照组、联合组,每组12只;取12只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6、IL-10]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整体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主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主动脉内miR-137、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sex determining region Y box protein 4,SOX4)mRNA表达。结果与AS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37组血清TG、TC、LDL-C、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HDL-C、IL-10、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d阴性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血清TG、TC、LDL-C、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HDL-C、IL-10、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S组主动脉斑块面积、整体主动脉斑块损伤、iN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与AS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37组主动脉斑块面积、整体主动脉斑块损伤、iN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Arg-1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与Ad阴性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主动脉斑块面积、整体主动脉斑块损伤、iN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Arg-1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与转染模拟物阴性对照比较,转染miR-137模拟物后,含有SOX4野生型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0.37±0.05 vs 1.00±0.08,P<0.05)。结论过表达miR-137可能通过靶向下调SOX4表达,抑制大鼠肉瘤/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激活,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减少炎性反应,减缓AS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微小RNA-1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脉康调控PPARγ/LXRα/ABCA1通路介导脂质代谢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家瑞 丁春晓 +4 位作者 管仲莹 刘晶 陈巍 高静 庞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83-88,共6页
目的基于PPARγ/LXRα/ABCA1通路探讨心脑脉康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心脑脉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 目的基于PPARγ/LXRα/ABCA1通路探讨心脑脉康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心脑脉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予常规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组予阿托伐他汀钙混悬液灌胃,心脑脉康高、中、低剂量组予56、28、14 g/kg心脑脉康水煎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检测小鼠肝脏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生化试剂盒检测肝组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内膜及肝组织形态,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肝X受体α(LXRα)、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A1、ABCG1、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TC、T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管壁增厚、内皮下泡沫细胞增多,肝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大量脂肪空泡,肝组织PPARγ、LXRα、ABCA1、ABCG1、SR-BⅠ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心脑脉康高、中、低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TC、TG含量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管壁增厚减轻,内皮下泡沫细胞减少,肝细胞排列较整齐,脂肪变性不同程度减轻,心脑脉康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肝组织PPARγ、LXRα、ABCA1、ABCG1、SR-BⅠ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心脑脉康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水平,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和肝组织脂质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PARγ/LXRα/ABCA1通路,调节脂质代谢,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脉康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逆转运 PPARγ/LXRα/ABCA1通路 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