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骨母细胞瘤和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CT三维重建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浩 周利华 吕国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 探讨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CB)与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的三维CT影像表现及鉴别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单纯CB(22例)、CB伴ABC(5例)和原发性ABC(24例)患者的三维C... 目的 探讨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CB)与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的三维CT影像表现及鉴别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单纯CB(22例)、CB伴ABC(5例)和原发性ABC(24例)患者的三维CT和临床资料。结果 三组病变三维CT均表现为单发、边界清晰的溶骨性骨质破坏。CB组、CB伴ABC组病灶最大径均小于ABC组(P<0.05)。CB组位于不规则骨(54.5%)、偏心性(86.4%)、钙化(50%)、邻关节面(77.3%)及突破骨皮质(54.5%)发生率高于ABC组(分别为20.8%、29.2%、8.3%、4.2%及25.0%),P<0.05,膨胀性生长(40.9%)和合并病理性骨折(18.2%)发生率低于ABC组(75.0%、45.8%),P<0.05;CB组与ABC组分叶征、边缘硬化、骨嵴和累及骨皮质征象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病变的解剖部位和CT三维征象对CB和ABC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母细胞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鉴别诊断 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2
作者 吴江涛 苏庆道 +2 位作者 郑成松 和夏芬 周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9-580,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自诉半年前外伤后右髋部疼痛,呈酸胀痛,无放射痛、跛行,疼痛以活动时明显,休息后稍缓解,近1周加重。病程中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既往体健。查体:右髋部软组织瘢痕,愈合良好,无红肿,轻度压痛,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未... 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自诉半年前外伤后右髋部疼痛,呈酸胀痛,无放射痛、跛行,疼痛以活动时明显,休息后稍缓解,近1周加重。病程中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既往体健。查体:右髋部软组织瘢痕,愈合良好,无红肿,轻度压痛,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骨盆X线前后位片示右股骨颈区不规则囊状低密度区,其内未见明显骨小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股骨颈 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CT及MRI表现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洋 郝大鹏 +4 位作者 左安俊 于俪媛 郑园园 刘吉华 徐文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97-1800,共4页
目的观察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骨ABC患者的CT和MRI图像,发生于脑颅骨者5例,其中枕骨3例,顶骨1例,颞顶枕骨1例,发生于颌骨2例,发生于颅中凹1例、累及蝶骨、颞颌关节。对8例均行CT平扫和... 目的观察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骨ABC患者的CT和MRI图像,发生于脑颅骨者5例,其中枕骨3例,顶骨1例,颞顶枕骨1例,发生于颌骨2例,发生于颅中凹1例、累及蝶骨、颞颌关节。对8例均行CT平扫和MRI常规平扫,位于脑颅骨的5例同时行MR常规增强扫描,位于颅中凹的1例加做MR动态增强扫描、并后处理得到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其半定量参数。结果 CT表现:8例均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区伴内部骨质分隔影,其内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区。位于颅中凹的1例骨质破坏范围较大,对周围组织具有侵袭性。MRI表现:8例病变均表现为病变主体呈等长T1长T2信号,病变内部含有数量、大小不等的囊性部分,信号不均一,其中5例病灶囊内可见液-液平面,8例病变边缘均可见低信号界线。位于颅中凹的1例TIC呈平坦型,峰值信号强度(SI_(peak))为1080,峰值时间(T_(peak))为第9个时相,最大上升斜率(MSI)为0.81%。结论颅骨ABC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颅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与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徐黎 屈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24-1228,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平片、CT和MR等不同影像学检查的征象,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征象。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平片(n=35)、CT(n=23)和MR(n=13)。结果X... 目的探讨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平片、CT和MR等不同影像学检查的征象,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征象。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平片(n=35)、CT(n=23)和MR(n=13)。结果X线平片显示30例(86%)病变骨皮质膨胀形成骨包壳,其中17例(57%)骨皮质完整,但其中有5例在CT上显示骨包壳不完整;2例(6%)病灶内出现钙化;7例(20%)出现病理骨折,其中57%为脊柱病变。CT显示21例(91%)病变由大小和数量不等的囊腔构成,其中19例(90%)CT扫描出现液-液平面;4例(17%)病变内出现局部实性区域,其中1例为完全实性病变;3例病变侵犯了邻近关节和骨。MR检查发现12例(92%)出现液-液平面;囊间隔与囊壁厚薄不等、强化明显,T1WI显示不明显,T2WI为中高信号。结论X线平片呈膨胀性溶骨改变,CT和MRI出现囊腔、液-液平面、强化明显的囊壁及囊间隔征象是诊断的重要依据。CT和MR在显示ABC特异征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动脉瘤样骨囊肿 放射线摄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庚 杜建新 +5 位作者 叶明 朴月善 卢德宏 赵瑞林 单永治 徐建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颅内 肿瘤全切术 进行性加重 蝶窦入路 视力下降 嗅觉减退 经鼻腔 垂体瘤 入院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及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8
6
作者 陆志华 姚伟武 +1 位作者 杨世埙 瞿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及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176例,其中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11例,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65例。完整影像学资料共42例,均行... 目的:分析原发性及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176例,其中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11例,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65例。完整影像学资料共42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30例行CT检查,15例行MRI检查,9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4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平片上根据病变部位分偏心型22例、髓内型18例、骨旁型2例,大多数表现为偏心型膨胀性骨破坏;CT扫描可见25例不同程度骨膨胀、骨皮质内缘的分房状压迹和骨嵴影,皮质破坏断缺7例,15例见骨包壳,3例见液-液平面;15例MRI扫描表现为分叶状肿块,9例MRI表现为T1WI低、T2WI高信号囊腔,6例表现为混杂信号,囊间隔均为T1WI、T2WI低信号,6例行MRI增强扫描,均见间隔强化,5例见液-液平面。结论:原发性及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X线、CT及MRI三者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6基因重排检测在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理诊断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杨邵敏 由江峰 +1 位作者 齐双双 王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USP6基因重排检测在原发性和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病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需要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的ABC病例(穿刺标本9例,切除标本11例),在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标本上,利用USP6... 目的探讨USP6基因重排检测在原发性和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病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需要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的ABC病例(穿刺标本9例,切除标本11例),在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标本上,利用USP6基因双色分离探针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计数分离阳性细胞,阳性细胞比例>7%视为分离重排阳性。结果 18例可判读荧光信号结果,2例切除标本检测失败。9例USP6基因分离重排阳性(阳性细胞比10%~70%),支持原发性ABC,其中2例为实性亚型;9例USP6基因分离重排阴性(阳性细胞<1%),其中4例经术后标本全面病理检查证实为继发性ABC,分别继发于骨巨细胞瘤2例、纤维结构不良1例和骨母细胞瘤1例。USP6基因断裂重排诊断原发性ABC的敏感性为64%(9/14),特异性为100%(4/4),准确率72%(13/18)。结论利用FISH法检测USP6基因断裂重排对原发性ABC的病理确诊有重要辅助作用,特别有助于穿刺少量标本和临床病理学表现不典型病例的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荧光原位杂交 USP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巨大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吉立新 谢文贵 +1 位作者 黄海 高迎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58,I0001,共3页
患者,男,16岁,腰痛伴左大腿前内侧疼痛10个月。于2003年11月20日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腰背部包块,穿刺检查抽出鲜红动脉血,且出血迅速。结合影像资料,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行放射治疗1个月(放射剂量不祥),于2003年11月24日转... 患者,男,16岁,腰痛伴左大腿前内侧疼痛10个月。于2003年11月20日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腰背部包块,穿刺检查抽出鲜红动脉血,且出血迅速。结合影像资料,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行放射治疗1个月(放射剂量不祥),于2003年11月24日转入我院。查体:腰背部于L2~L3水平明显隆起,可触及质韧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腰椎 大腿前内侧 医院检查 穿刺检查 影像资料 放射剂量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8
9
作者 孙清荣 陈垦 廖洪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影像学诊断 X线平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骨巨细胞瘤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报道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炜星 晋大祥 +1 位作者 丁金勇 梁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2-574,共3页
骨巨细胞瘤多发于四肢长骨骨端,发生于脊柱者少见。我院于2011年2月收治1例胸椎骨巨细胞瘤并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报道如下。患者男性,24岁,因“右胸背疼痛2个月,加重伴行走不稳6d”于2011年2月21日来我院就诊。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胸椎骨巨细胞瘤 四肢长骨 胸背疼痛 行走不稳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征象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亮 宗敏 邹月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动脉瘤样骨囊肿(anuerysmal bone cyst,ABC)的各种影像学特点,提高ABC影像诊断正确率。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其中12例行X线检查,15例行CT检查,8例行MR检查,7例患者先后分别行3... 目的:对比分析动脉瘤样骨囊肿(anuerysmal bone cyst,ABC)的各种影像学特点,提高ABC影像诊断正确率。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其中12例行X线检查,15例行CT检查,8例行MR检查,7例患者先后分别行3种检查。结果:X线检查均表现为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区,13例周边及内部见粗细不均匀骨嵴。CT检查能清晰显示病灶周边及内部的粗细不等的骨性分隔及囊性低密度区,其中4例见液-液平面。MR检查示病变呈囊性骨质破坏区,可见厚薄不均囊壁及其内粗细不均的间隔,5例显示液-液平面。结论:膨胀性溶骨性改变,增生硬化明显,周边及内部粗细不均匀骨嵴、液-液平面是动脉瘤样骨囊肿的重要诊断依据,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摄片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母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鹏 李振龙 赵英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98-1798,共1页
关键词 软骨母细胞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婵桃 陈卫国 +3 位作者 贾铭 闫慧敏 涂茜 廖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0期1287-1287,共1页
关键词 跖骨 动脉瘤样骨囊肿 良性骨肿瘤 X线表现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骨化纤维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文静 张春叶 +1 位作者 王韶颖 石慧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颌骨骨化纤维瘤(OF)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骨化纤维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全部行CT检查,其中6例行CT增强检查,14例行X线全景片检... 目的:探讨颌骨骨化纤维瘤(OF)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骨化纤维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全部行CT检查,其中6例行CT增强检查,14例行X线全景片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16例中女12例,男4例,发病年龄11~52岁,平均(29.3±12.0)岁;发生于下颌骨9例,上颌骨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主要影像学表现:16例病变均呈膨胀性改变,边界清楚,瘤腔内可见囊变区;多数可见分房(14/16),伴有磨玻璃密度影(10/16),间隔及边缘增强后可见强化(5/6),邻近牙根吸收(9/16);少数病灶可见边缘骨质中断(6/16),病变内有液-液平(3/16)、散在钙化(3/16)及埋伏牙(2/16)。结论:颌骨骨化纤维瘤(OF)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ABC)具有较典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综合分析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肿瘤 骨化性纤维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春泉 宋君 +2 位作者 杜晓杰 蔡迎 王萃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6-26,共1页
患儿,男,12岁,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足跟部疼痛,呈间歇性,行走及站立过久后显著,近1周明显加重,无发热。否认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查:右足无红肿、破溃及畸形,右跟骨压痛,右足远端血循环及感觉正常,外观与左足无明显... 患儿,男,12岁,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足跟部疼痛,呈间歇性,行走及站立过久后显著,近1周明显加重,无发热。否认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查:右足无红肿、破溃及畸形,右跟骨压痛,右足远端血循环及感觉正常,外观与左足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跟骨 儿童 足跟部 间歇性 外伤史 血循环 足远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多节段动脉瘤样骨囊肿术后康复治疗1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贵刚 李峻 张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00-1101,共2页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fismal bone cyst,ABC)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骨内良性病变,约占骨内良性肿瘤的1%.可独立发病,也可在骨肿瘤的基础上并发。本病多发生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主要是股骨、胫骨、肱骨及尺骨等,发生在脊柱的较少见。...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fismal bone cyst,ABC)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骨内良性病变,约占骨内良性肿瘤的1%.可独立发病,也可在骨肿瘤的基础上并发。本病多发生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主要是股骨、胫骨、肱骨及尺骨等,发生在脊柱的较少见。目前颈椎多节段动脉瘤样骨囊肿术后康复还未见报道.我科2009年5月收治1例颈3—5椎体动脉瘤样骨囊肿术后患者.经5个月康复训练后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术后康复治疗 多节段 颈椎 2009年 良性病变 良性肿瘤 四肢长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骨母细胞瘤伴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建平 冯林春 鹿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骨母细胞瘤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儿童 骨骼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敏 曾胜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跟骨 动脉瘤样骨囊肿 X线诊断 血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椎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报告
19
作者 王大林 曾逸文 王黎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9-160,I0002,共3页
患者女,30岁。于2008年6月因“颈部不适6个月加重3个月”来我院就诊。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不适,在当地医院按“落枕”行理疗,无明显好转。3个月前颈部酸胀不适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低热、寒战、盗汗,否认外伤史。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巨细胞瘤 颈部不适 继发 枢椎 “落枕” 外伤史 就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1例
20
作者 孙巍 王宝东 +1 位作者 刘东风 段明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磁共振成像 CT 影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