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晚期恶性肿瘤药盒植入术及动脉留管药泵灌注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永生 张晓霞 +1 位作者 王策 杨海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中晚期恶性肿瘤药盒植入及动脉留管治疗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对92例中晚期恶性肿瘤采用经皮锁骨下动脉穿刺,胸壁下药盒植入46例,经股动脉穿刺腹壁药盒植入24例,大腿内侧植入药盒3例,股动、静脉插管选择性留管19例。结果5年生... 目的研究中晚期恶性肿瘤药盒植入及动脉留管治疗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对92例中晚期恶性肿瘤采用经皮锁骨下动脉穿刺,胸壁下药盒植入46例,经股动脉穿刺腹壁药盒植入24例,大腿内侧植入药盒3例,股动、静脉插管选择性留管19例。结果5年生存者2例,3年生存者7例,2年生存者19例,1年生存者36例,半年生存者28例。结论中晚期恶性肿瘤药盒植入术及动脉留管药泵灌注治疗可重复性好、疗效高、操作简便,骨髓抑制较轻,是一种有效的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恶性 药盒植入术 化疗灌注 动脉插管 中晚期恶性肿瘤 动脉留管 药泵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早产儿动脉留置后致肢体苍白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娇 李娜 范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0-952,共3页
分析4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早产儿动脉留置后肢体苍白的主要原因,认为与血栓栓塞、血管痉挛、动脉血运受阻有关。采取抬高患肢、热敷、连续评估效果及持续对症治疗等相应的护理对策,肢体苍白可逐渐缓解,无不良后果,并总结了动脉留... 分析4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早产儿动脉留置后肢体苍白的主要原因,认为与血栓栓塞、血管痉挛、动脉血运受阻有关。采取抬高患肢、热敷、连续评估效果及持续对症治疗等相应的护理对策,肢体苍白可逐渐缓解,无不良后果,并总结了动脉留置套管针预防血栓形成、栓塞、动脉痉挛的方法及导管维护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动脉 肢体苍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后有创动脉留置针的设计和使用方法介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洪磊 徐旭娟 +1 位作者 陆凤英 许旸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3-744,共2页
目前置入有创动脉留置针完全依赖操作者的感觉和经验,操作过程中会有血液回流,污染管道。本研究组研制了一种改进后有创动脉留置针,本文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其利用监护仪上的有创动脉压力波形,数字化引导穿刺,缩短了操作时间,... 目前置入有创动脉留置针完全依赖操作者的感觉和经验,操作过程中会有血液回流,污染管道。本研究组研制了一种改进后有创动脉留置针,本文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其利用监护仪上的有创动脉压力波形,数字化引导穿刺,缩短了操作时间,增加操作者的信心,极大增加操作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有创动脉置针 有创动脉压力波形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肾脏科监护室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 被引量:11
4
作者 龚德燕 郝学娟 黄丽璇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肾脏科监护室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2015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监护室住院治疗并行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71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7-9月的71例...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肾脏科监护室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2015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监护室住院治疗并行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71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7-9月的7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足背动脉留置针常规护理操作。2015年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对照组患者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绘制鱼骨图,制定改进措施;观察组患者按改进后的措施进行日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无形效果评价(包括品管圈运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护患关系融洽、专业知识、责任荣誉感、护理品质意识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63%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6,P<0.01)。活动后,圈员在品管圈运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护患关系融洽、专业知识、责任荣誉感、护理品质意识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肾脏科监护室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足背动脉置针 穿刺 肾脏科监护室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留置导管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早期防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茜茜 张莉 +1 位作者 王安素 罗倩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早期外敷联合康惠尔敷贴防护动脉留置导管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将40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分成4组各10只,双耳均进入实验。将24G动脉留置导管穿刺并留置于...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早期外敷联合康惠尔敷贴防护动脉留置导管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将40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分成4组各10只,双耳均进入实验。将24G动脉留置导管穿刺并留置于兔耳背中央动脉处,每组每2小时动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然后采用125U/mL的肝素液5mL脉冲式推注封管;A组采用3L敷贴固定;B组采用bFGF凝胶外敷+3L敷贴固定;C组采用康惠尔敷贴固定;D组采用bFGF凝胶外敷+康惠尔敷贴固定,置管96h取活体标本检测。结果动脉血管壁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动脉管腔充血、动脉血管循环障碍(血栓)程度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其他三组比较,D组动脉血管损伤程度最轻(均P<0.05);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程度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动脉内皮细胞增生情况显著优于其他三组(均P<0.05)。结论早期联合运用康惠尔透明贴及bFGF凝胶,能对机械性刺激引起的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置导管 血管内皮损伤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康惠尔敷贴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翼动脉留置针的研制及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谢艳梅 谢红英 幸莉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48-49,共2页
目的提高桡动脉置管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自行设计并与相关厂家合作制作单翼动脉留置针,对50例桡动脉置管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法分别用自制单翼动脉留置针和传统直式动脉留置针实施桡动脉置管。结果单翼动脉留置针较直式动脉留置针穿刺时... 目的提高桡动脉置管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自行设计并与相关厂家合作制作单翼动脉留置针,对50例桡动脉置管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法分别用自制单翼动脉留置针和传统直式动脉留置针实施桡动脉置管。结果单翼动脉留置针较直式动脉留置针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血液污染率低(均P<0.01);PaO2、PaCO2、血钾、平均动脉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翼动脉留置针较传统直式动脉留置针有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血液污染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ICU 动脉置管 单翼动脉置针 直式动脉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颖利 邵艳霞 +3 位作者 宋艳妮 何佳 宁喜娟 雷云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941-3942,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于西安航天总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危重新生儿55例,将从动脉留置针处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试验组,将同时从同一患儿不同部位...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于西安航天总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危重新生儿55例,将从动脉留置针处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试验组,将同时从同一患儿不同部位外周动脉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实际碱剩余(ABE)、标准碱剩余(SBE)、动脉血氧饱和度(SO2)。[结果]两组pH、PaO2、PaCO2、S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采用普通留置针弃血量0.5mL行动脉血气分析与常规方法结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动脉置针 动脉血气分析 弃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3
8
作者 宋蓉娟 孙建梅 邹国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3期46-47,共2页
自2000年6月起我科对使用呼吸机且需监测血气分析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行动脉留置36例,避免了多次穿刺,减少了患者痛苦,现将做法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1.1 穿刺部位选择体表能触摸的动脉,主要有足背动脉、桡动脉、肱动脉.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血气分析 护理技术 动脉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留式采血法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效果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吴芳兰 吴卓媚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9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预留式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保留动脉留置管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从动脉留置针肝素帽处抽血行血气分析。预留式采血法:抽血标本前,将BD公司生产的2.5ml容量动脉血气标本采集专用注射器活塞预置于0.5ml刻度... 目的探讨预留式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保留动脉留置管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从动脉留置针肝素帽处抽血行血气分析。预留式采血法:抽血标本前,将BD公司生产的2.5ml容量动脉血气标本采集专用注射器活塞预置于0.5ml刻度处,借助动脉的压力血液回流至注射器中至0.5ml时即拔针;传统采血法:穿刺后回抽血标本至0.5ml后拔针。两种方法采集的血气标本按照标准进行抗凝和隔绝空气处理并立即行床边血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pH、PaCO2、Pa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预留式采血法采集动脉血气标本,不影响检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式采血法 动脉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留置针拔除包扎的新方法
10
作者 陈新妹 程丽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3期27-27,共1页
连续的有创血压监测对抢救急危重患者有重要意义。而动脉穿刺操作技术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而动脉穿刺留置针拔除后的包扎也至关重要,常规拔针后局部用纱布或无菌棉球压迫止血5~10min,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并观察穿刺部位等情... 连续的有创血压监测对抢救急危重患者有重要意义。而动脉穿刺操作技术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而动脉穿刺留置针拔除后的包扎也至关重要,常规拔针后局部用纱布或无菌棉球压迫止血5~10min,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并观察穿刺部位等情况。以往的包扎方法,常常会出现包扎过紧或过松等现象,从而发现留置针部位皮肤红、肿、发白、发绀、脱管、炎症、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笔者采用了自贴弹力绷带及纱布包扎固定动脉穿刺部位,经临床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绷带加压包扎 动脉置针 拔除后 护理操作技术 有创血压监测 动脉穿刺 穿刺部位 急危重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留置针拔除后包扎的新方法
11
作者 陈新妹 程丽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2期45-45,共1页
连续的有创血压监测对抢救急危重患者有着重要意义。而动脉穿刺操作技术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动脉穿刺留置针拔除后的包扎也至关重要。动脉穿刺常规拔针后局部用纱布或无菌棉球压迫止血5~10min,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并观察... 连续的有创血压监测对抢救急危重患者有着重要意义。而动脉穿刺操作技术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动脉穿刺留置针拔除后的包扎也至关重要。动脉穿刺常规拔针后局部用纱布或无菌棉球压迫止血5~10min,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并观察穿刺部位等情况。以往的包扎方法常常会出现包扎过紧或过松等现象,从而导致留置针部位皮肤红肿、发白、发绀、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笔者采用了自贴弹力绷带及纱布包扎固定动脉穿刺部位,经临床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绷带加压包扎 动脉置针 拔除后 护理操作技术 有创血压监测 动脉穿刺 穿刺部位 急危重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谭春燕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90-92,共3页
综述了动脉留置导管主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管痉挛、感染、局部出血、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护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重视对动脉导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生率,达到提高患者救治... 综述了动脉留置导管主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管痉挛、感染、局部出血、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护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重视对动脉导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生率,达到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置导管 并发症 导管堵塞 导管脱落 血管痉挛 感染 局部出血 假性动脉瘤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留置针采血对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赵丽杰 刘秀芳 刘文艳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8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留置针采血对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2例需多次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的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分别同时在左、右桡动脉用常规动脉穿刺采血法和动脉留置针采血作血气分析检测。结果两种动脉采血法血气... 目的探讨经动脉留置针采血对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2例需多次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的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分别同时在左、右桡动脉用常规动脉穿刺采血法和动脉留置针采血作血气分析检测。结果两种动脉采血法血气分析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动脉留置针采血作血气分析检测可用于在短期内需多次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检测的危重症患者,以减少动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置针 采血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4
作者 吴红 陆文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9-279,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置针 静脉置针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 外科手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使用胫后动脉置管的可行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林彩凤 郭舒文 +3 位作者 张淑芸 曾丽丽 张秀虹 戴冬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使用胫后动脉置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收治NICU行动态血压监测的6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胫后动脉置管,对照组30例采用桡动脉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使用胫后动脉置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收治NICU行动态血压监测的6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胫后动脉置管,对照组30例采用桡动脉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置管留置时间、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堵管、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胫后动脉置管对新生儿进行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可延长置管留置时间,降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为动脉置管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胫后动脉 动脉 动脉置导管 有创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报警桡动脉止血绷带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16
作者 蒋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9-439,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止血绷带 动脉 研制 报警 动脉置针 有创血压监测 穿刺置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与直型延长管采集重症心胸术后患者动脉血样效果比较
17
作者 吴文 王斐 孙彦隽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2期54-54,69,共2页
目的比较从动脉留置针经T型延长管与直型延长管采集动脉血标本的血气分析结果,减少医源性失血。方法对30例重症心胸术后留置动脉留置针的患者,分别用常规直型延长管采血与从动脉留置针连接T型延长管采血。结果两种采血方法血气分析结果... 目的比较从动脉留置针经T型延长管与直型延长管采集动脉血标本的血气分析结果,减少医源性失血。方法对30例重症心胸术后留置动脉留置针的患者,分别用常规直型延长管采血与从动脉留置针连接T型延长管采血。结果两种采血方法血气分析结果及电解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动脉留置针处连接T型延长管采血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置针 T型延长管 直型管 采血 血气分析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