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管腔内、外给L-硝基精氨酸对电刺激所致肠系膜动脉灌注压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建新
李兰芳
王素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比较血管腔内、外给硝基精氨酸对电刺激所致大鼠肠系膜动脉灌注压的影响。方法应用灌流离体血管方法,测定肠系膜动脉灌注压变化。结果电刺激引起大鼠肠系膜动脉灌注压明显升高,血管腔内、外给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
目的比较血管腔内、外给硝基精氨酸对电刺激所致大鼠肠系膜动脉灌注压的影响。方法应用灌流离体血管方法,测定肠系膜动脉灌注压变化。结果电刺激引起大鼠肠系膜动脉灌注压明显升高,血管腔内、外给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均明显增强上述灌注压升高反应,此1998-01-08收稿,1998-03-20修回*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394251作者简介:张建新,男,44岁,医学博士(日本),研究员,药理研究室副主任增强作用可被NO供体-L精氨酸阻断。血管腔内、外给L-NA不改变基础灌注压而且对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也无明显影响。结论静脉注射NO合酶抑制剂不仅可直接作用于内皮,而且也可透过内皮、平滑肌作用于外周血管神经末梢,减少NO合成进而增强肾上腺素能神经刺激所致的收缩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精氨酸
肠系膜
动脉灌注压
血管腔内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部加压联合胸外按压对窒息猪复苏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杭晨晨
李春盛
+4 位作者
吴彩军
杨军
张奕
郭志军
殷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41-445,共5页
目的比较标准胸外按压(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TD-CPR)和腹部加压联合胸外按压(interposedabdominal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IAC-CPR)的方法对窒息性心脏骤停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窒息性心脏骤...
目的比较标准胸外按压(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TD-CPR)和腹部加压联合胸外按压(interposedabdominal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IAC-CPR)的方法对窒息性心脏骤停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复苏效果和复苏方法进行初步评估。方法健康实验用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18只,通过气管夹闭法制作8 min窒息型心脏骤停模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分别实施STD-CPR和IAC-CPR,记录基础状态、CPR期间和复苏后15 min心率(heart rate,HR)、主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pressure,CVP)、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计算主动脉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冠状动脉灌注压(coronary perfusion pressure,CPP),观察2组动物的自主循环恢复率(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和复苏后合并症。结果 STD-CPR组与IAC-CPR组比较,MAP(46.30±13.49)mmHg vs(54.04±13.07)mmHg(P>0.05,1 mmHg=0.133 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P(20.44±19.63)mmHg vs(29.56±11.5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动物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实验动物都出现了明显胸腹部的合并症,包括肺出血、肺梗死、肋骨骨折、癫痫发作、腹部脏器的缺血坏死。结论在心肺复苏初期,腹部加压联合胸外按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CPP,但并不能改善ROSC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胸外按
压
腹部加
压
冠状
动脉灌注压
窒息
心脏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位脊髓损伤后早期心血管病理生理改变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育杰
沈岳
王爱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1-394,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常发生心血管功能紊乱,特别是高位SCI(T6以上),发生率更高、出现更早、程度更重,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同时.血液动力学失稳还会使脊髓血流量和脊髓动脉灌注压进一步降低,
关键词
高位脊髓损伤
心血管功能紊乱
病理生理改变
早期
INJURY
动脉灌注压
脊髓血流量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腔内、外给L-硝基精氨酸对电刺激所致肠系膜动脉灌注压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建新
李兰芳
王素敏
机构
河北省医学科学院药理研究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0-352,共3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目的比较血管腔内、外给硝基精氨酸对电刺激所致大鼠肠系膜动脉灌注压的影响。方法应用灌流离体血管方法,测定肠系膜动脉灌注压变化。结果电刺激引起大鼠肠系膜动脉灌注压明显升高,血管腔内、外给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均明显增强上述灌注压升高反应,此1998-01-08收稿,1998-03-20修回*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394251作者简介:张建新,男,44岁,医学博士(日本),研究员,药理研究室副主任增强作用可被NO供体-L精氨酸阻断。血管腔内、外给L-NA不改变基础灌注压而且对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也无明显影响。结论静脉注射NO合酶抑制剂不仅可直接作用于内皮,而且也可透过内皮、平滑肌作用于外周血管神经末梢,减少NO合成进而增强肾上腺素能神经刺激所致的收缩血管反应。
关键词
硝基精氨酸
肠系膜
动脉灌注压
血管腔内给药
Keywords
N G nitro
L
arginine
adrenergic nerve stimulation
nitric oxide
intraluminal drug application
分类号
R977.4 [医药卫生—药品]
R331.3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部加压联合胸外按压对窒息猪复苏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杭晨晨
李春盛
吴彩军
杨军
张奕
郭志军
殷勤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出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41-445,共5页
文摘
目的比较标准胸外按压(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TD-CPR)和腹部加压联合胸外按压(interposedabdominal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IAC-CPR)的方法对窒息性心脏骤停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复苏效果和复苏方法进行初步评估。方法健康实验用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18只,通过气管夹闭法制作8 min窒息型心脏骤停模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分别实施STD-CPR和IAC-CPR,记录基础状态、CPR期间和复苏后15 min心率(heart rate,HR)、主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pressure,CVP)、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计算主动脉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冠状动脉灌注压(coronary perfusion pressure,CPP),观察2组动物的自主循环恢复率(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和复苏后合并症。结果 STD-CPR组与IAC-CPR组比较,MAP(46.30±13.49)mmHg vs(54.04±13.07)mmHg(P>0.05,1 mmHg=0.133 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P(20.44±19.63)mmHg vs(29.56±11.5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动物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实验动物都出现了明显胸腹部的合并症,包括肺出血、肺梗死、肋骨骨折、癫痫发作、腹部脏器的缺血坏死。结论在心肺复苏初期,腹部加压联合胸外按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CPP,但并不能改善ROSC成功率。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胸外按
压
腹部加
压
冠状
动脉灌注压
窒息
心脏骤停
Keyword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hest compression
interposed abdominal compression
coronary perfusion pressure
asphyxia
cardiac arrest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位脊髓损伤后早期心血管病理生理改变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育杰
沈岳
王爱民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1-394,共4页
文摘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常发生心血管功能紊乱,特别是高位SCI(T6以上),发生率更高、出现更早、程度更重,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同时.血液动力学失稳还会使脊髓血流量和脊髓动脉灌注压进一步降低,
关键词
高位脊髓损伤
心血管功能紊乱
病理生理改变
早期
INJURY
动脉灌注压
脊髓血流量
血液动力学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管腔内、外给L-硝基精氨酸对电刺激所致肠系膜动脉灌注压的影响
张建新
李兰芳
王素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腹部加压联合胸外按压对窒息猪复苏效果的研究
杭晨晨
李春盛
吴彩军
杨军
张奕
郭志军
殷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位脊髓损伤后早期心血管病理生理改变
刘育杰
沈岳
王爱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