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2,439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栓塞行低对比剂肺动脉CTA成像检查的可行性评价及应用剂量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1
作者 刘勇玲 王红梅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分析为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低剂量肺动脉CTA成像检查的临床可行性以及辐射剂量高低对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10至2023.4月期间收治的15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CTA成像检查,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 目的 分析为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低剂量肺动脉CTA成像检查的临床可行性以及辐射剂量高低对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10至2023.4月期间收治的15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CTA成像检查,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及观察组(低剂量),对两组患者的MSCT图像结果进行观察对比,评估两组血管的强化情况及图像质量。结果 经对比后发现两组所应用的剂量均符合临床评价工作标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强化后的肺动脉主干CT数值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图像质量优化率与观察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肺动脉栓塞患者,可为其实施低对比剂肺动脉CTA检查,低剂量CTA检查仍能获取较为理想的图像质量,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客观可靠的肺动脉影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低对比剂肺动脉CTA 成像检查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图像质量分析
2
作者 张广智 黄婷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79-482,共4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68例,均进行肺动脉CTA成像检查,以不同对比剂量为分组原则,分为A组(35例,常规剂量... 目的:分析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68例,均进行肺动脉CTA成像检查,以不同对比剂量为分组原则,分为A组(35例,常规剂量)、B组(33例,低剂量)。比较两组血管强化情况、肺动脉CT值、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arrier to Noise Ratio,CNR)、背景噪声、上腔静脉评分、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左肺静脉、右肺静脉CT值、肺动脉CT值、SNR、CNR、实际容积CT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Dose Index,CTD_(Ivol))、扫描长度与剂量长度之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比较,B组均较低;两组背景噪声、上腔静脉评分比较,B组均更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成像可减少对比剂使用量及辐射剂量,有效区分肺静脉、肺动脉影像,且图像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对比剂 动脉栓塞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3
作者 陈昌洋 邓成清 朱玲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 目的:比较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对比不同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结果: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上腔静脉评分高于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P<0.001)。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背景噪声高于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剂量长度乘积低于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P<0.001)。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肺动脉干、右下肺动脉、左下肺动脉、肺静脉CT值小于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P<0.001)。结论: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上腔静脉评分,优化影像学检查定量参数、CT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 对比剂 动脉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李婉 阎冰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 观察脾动脉部分栓塞(PSE)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前瞻性研究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18例肝硬化合并脾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入组患... 目的 观察脾动脉部分栓塞(PSE)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前瞻性研究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18例肝硬化合并脾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列为常规组(59例)和试验组(59例),常规组予以内镜治疗+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PSE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炎症细胞、门静脉血流参数变化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试验组的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分别为(75.25±10.33)%、(60.23±10.49)%、(1.66±0.25),均高于常规组[(70.37±10.25)%、(55.48±10.32)%、(1.18±0.79)](P<0.05);试验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8.25±1.33)×10^(9)/L、(6.79±1.45)×10^(9)/L、(285.33±20.62)×10^(9)/L,均低于常规组[(10.31±2.16)×10^(9)/L、(7.85±1.92)×10^(9)/L、(302.45±20.41)×10^(9)/L](P<0.05);试验组的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分别为(11.35±2.21) mm、(8.73±1.65) cm/s、(852.33±50.63) mL/min,均低于常规组[(12.49±2.33) mm、(10.45±2.21) cm/s、(891.45±50.35) mL/min](P<0.05);试验组的不良预后事件的发生率[6.78%(4/59)]低于常规组[20.34%(12/59)](P<0.05)。结论 PSE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合并脾亢患者的免疫功能,并缓解炎症反应,对改善患者门静脉血流参数并降低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部分脾动脉栓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膀胱癌并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刘松 乔元岗 +2 位作者 王倩 邱忠华 张伟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膀胱癌并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接受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的11例膀胱癌并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3个月、6个... 目的 探讨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膀胱癌并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接受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的11例膀胱癌并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3个月、6个月的治疗效果,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复发情况、血液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完成介入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100%。肉眼血尿均在术后48~72 h消失。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客观溶解率(ORR)分别为72.73%和63.64%,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0.91%和81.82%。随访9个月时11例患者均生存。术后并发症包括膀胱区疼痛8例,恶心、呕吐6例,发热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出现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膀胱癌并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动脉栓塞化疗 载药微球 血尿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产后出血患者并发症及再次妊娠围生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6
作者 周巾 张英杰 +2 位作者 张翠杰 李亚光 肖凡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产后出血(PPH)患者并发症及再次妊娠围生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妇接收的79例UAE治疗的PPH患者作为UAE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子宫动脉结扎术(UAL)治疗的78例PP...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产后出血(PPH)患者并发症及再次妊娠围生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妇接收的79例UAE治疗的PPH患者作为UAE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子宫动脉结扎术(UAL)治疗的78例PPH患者作为UAL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妊娠围生期妊娠结局。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产后出血治疗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UAE组术中失血量[(959.70±203.15)mL]、止血时间[(30.59±5.81)min]、住院时间[(7.33±1.58)d]、产后月经恢复时间[(72.14±16.42)d]均少于UAL组,产后首次月经量/妊娠前平均月经量(1.13±0.35)多于U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L组术后抗缪勒氏管激素(AMH)、雌二醇(E_(2))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较术前增高(P<0.05),两组术前后AMH、E_(2)、FSH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组近期、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0%和5.06%,均低于UAL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是产后出血治疗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两组再次妊娠者瘢痕部位妊娠、自然流产、前置胎盘等围产期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UAL相比,UAE对PPH患者的止血更迅速,月经恢复时间更短,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更小,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再次妊娠者围生期妊娠结局方面,两种止血方式未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动脉结扎术 产后出血 并发症 再次妊娠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邹晨 葛坤元 +3 位作者 蒋晓东 陈秀峰 余超 程宝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大咯血患者227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手术组(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90例)和内科治疗组(单纯行内科止血治疗, 1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咯血量。结...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大咯血患者227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手术组(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90例)和内科治疗组(单纯行内科止血治疗, 1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咯血量。结果 介入手术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内科治疗组的8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7 d,介入手术组咯血量分别为(0.61±0.27)、(0.39±0.10)、(0.04±0.01)ml,均低于内科治疗组的(20.46±2.41)、(10.22±2.24)、(4.22±0.9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可提升疗效、降低咯血量,可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 大咯血 疗效 咯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医用耗材成本管控与结构优化实践——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中载药栓塞微球的使用管控案例分析
8
作者 谭嘉文 杨治论 +3 位作者 缪家清 吕晓慧 吴丽华 余冬兰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1期1694-1698,1701,共6页
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的成本管控与结构优化有利于其从粗放式的控费管理转变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患者诊疗负担,符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需求,是实现价值医疗的必经之路。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医用耗材医疗价值... 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的成本管控与结构优化有利于其从粗放式的控费管理转变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患者诊疗负担,符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需求,是实现价值医疗的必经之路。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医用耗材医疗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管理属性,结合专科能力建设与病种结构优化,探索基于病种/术种的医用耗材标准路径及使用规范,建立“一科(专科)一策、一术(术种)一策、一耗(耗材)一策”的专项耗材使用分析及改进措施,通过贯彻载药栓塞微球的使用论证、召开多部门整改会议、严控载药栓塞微球使用适应症、限制载药栓塞微球研究路径开展人员、对进口载药栓塞微球进行谈判降价等措施,实现入组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的出院患者在病例组合指数(CMI)均值从2.23升至2.34(P<0.001)的前提下,次均耗材费用从1.96万降至1.56万(P<0.001),可为全国同行提供决策参考和工作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医用耗材 成本管控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经动脉栓塞术在零缺血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海畅 祁小龙 +3 位作者 刘锋 王帅 沃奇军 张大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8期1129-1131,1135,共4页
目的探讨T1期肾癌术前超选择性经动脉栓塞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3月207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L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不同干预方式分为STE+RALPN组32例、O... 目的探讨T1期肾癌术前超选择性经动脉栓塞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3月207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L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不同干预方式分为STE+RALPN组32例、Off-clamp RALPN组35例、S-RALPN组140例。比较各组术后肾功能、尿常规、CT、术前及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引流管清除时间、手术前后GFR的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RALPN组患者无尿漏、低体温、发热等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无复发或转移发生。结论肾动脉栓塞后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切除可保留更多的残肾功能,并发症少,提供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零缺血 部分肾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胸部增强CT检查在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10
作者 袁凯 秦伟 +2 位作者 杨光强 杨师 吴涯昆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胸部增强CT指导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BAE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患者73例,其中术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者30例作为观察组、未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者4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 目的观察胸部增强CT指导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BAE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患者73例,其中术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者30例作为观察组、未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者4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胸部增强CT图像指导手术医师区分出血责任血管,并在介入手术室于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机下进行BAE;对照组仅在介入手术室于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机下进行BAE。记录两组BAE中检出的责任血管数量,包括责任右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左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左右共干、责任异位体循环动脉,同时记录观察组术前胸部增强CT检出的相关责任血管情况。比较两组即刻止血成功率、手术时间、射线曝光剂量。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后即刻、1年、2年治疗有效率及术后1年、2年咯血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责任左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异位体循环动脉数量及责任血管总数均多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责任右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左右共干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前增强CT对责任右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左侧支气管动脉数量、责任左右共干、责任异位体循环动脉及总责任血管的检出率分别为92.59%、95.65%、90.00%、83.33%、91.67%。观察组即刻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射线曝光剂量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即刻、1年、2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93.3%、90.0%,对照组分别为93.0%、81.4%、69.8%,观察组术后2年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2年咯血复发率分别为6.7%、10.0%,对照组分别为18.6%、30.2%,观察组术后2年咯血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胸部增强CT有助于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患者BAE中检出责任血管,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和射线曝光量,并且患者术后长期治疗效果较好、咯血复发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大咯血 胸部增强CT 支气管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11
作者 苏天嵩 王道清 张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601-360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分别为77、64、44例。统计3组一般资料,比较3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造影成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结果中高危组、高危组累及肺动脉、累及肺叶动脉患者占比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累及肺段动脉占比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主肺动脉(PA)/胸主动脉(AO)、上腔静脉直径(SVC)、右心室短轴直径(RVD)/左心室短轴直径(LVD)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PA/AO、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三者单独诊断(P<0.05);PA/AO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PA/AO(P<0.05);SVC、RVD/LVD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高于PA/AO(P<0.05)。结论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PA/AO、SVC、RVD/LVD具有明显差异,PA/AO、SVC、RVD/LVD联合对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 计算机断层扫描 动脉造影成像 危险分层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张超 戴钰辉 +1 位作者 赵婷 袁泽龙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9例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治疗3个周期后评估近期疗效,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n=54)、预后不良组(n=35),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9例作为对照组。血清GDF15、SOCS3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SOCS3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GDF15水平升高,血清SOCS3水平下降(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GDF15水平升高,血清SOCS3水平降低(均P<0.05)。血清GDF15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SOCS3为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血清GDF15、SOCS3二者联合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优于血清GDF15、SOCS3各自单独检测(Z_(二者联合-GDF15)=2.074、Z_(二者联合-SOCS3)=2.794,P=0.038、P=0.005)。结论血清GDF15表达水平较高和血清SOCS3表达水平较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较差,血清GDF15、SOCS3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患者预后情况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李敏献 王博 周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176-180,共5页
目的评估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临床效果,探讨影响治疗结果及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台州市立医院、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63例创伤闭合性脾破裂并且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评估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临床效果,探讨影响治疗结果及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台州市立医院、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63例创伤闭合性脾破裂并且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63例创伤闭合性脾破裂并且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例,抢救成功60例、死亡2例、介入术后转开腹1例,成功率为95.24%。治疗过程出现并发症15例。经ROC曲线分析,当创伤严重评分(ISS)≥27.5分时,其对并发症诊断最为敏感,此时敏感度达到46.70%,特异度达到77.10%;单因素分析,血红蛋白(H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脾损伤分级(AAST)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APTT和Hb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因素(P<0.05);应用nomogram预测模型,APTT>36 s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是≤36 s的17.936倍,Hb[130,175)g/L的并发症风险仅仅是Hb[70,90)g/L的6%。结论ISS≥27.5分时,其对并发症诊断最为敏感;Hb、APTT、AAST是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且APTT和Hb水平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脾破裂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肠壁积气伴门静脉积气临床及影像表现(附1例报告)
14
作者 刘小英 侯森 孙庆举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7-8,共2页
肠壁积气伴门静脉积气是一种少见的影像学征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最危急的病因,出现该征象往往提示肠壁损伤或肠壁坏死;本例患者老年男性,突发腹痛、烦躁伴恶心、呕吐,CT示多发肠壁积气伴门静脉积... 肠壁积气伴门静脉积气是一种少见的影像学征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最危急的病因,出现该征象往往提示肠壁损伤或肠壁坏死;本例患者老年男性,突发腹痛、烦躁伴恶心、呕吐,CT示多发肠壁积气伴门静脉积气,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并大部区域肠管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壁积气 门静脉积气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肠壁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介导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现状
15
作者 罗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466-467,共2页
关键词 动脉栓塞术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子宫肌瘤 X线介导 SELDINGER法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动脉栓塞 artery 超选择性插管 动脉穿刺 局部麻醉 聚乙烯醇 明胶海绵 真丝线段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联合3D锥束CT优化程序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余苗深 张建 +1 位作者 梦存坤 张梦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MR检查结合三维锥束CT(3D-CBCT)优化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流程的作用。方法按照不同治疗程序选取子宫肌瘤2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采用一种新的优化程序,在术前通过3D重建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预测了最佳X线管倾角;通过... 目的探讨MR检查结合三维锥束CT(3D-CBCT)优化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流程的作用。方法按照不同治疗程序选取子宫肌瘤2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采用一种新的优化程序,在术前通过3D重建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预测了最佳X线管倾角;通过双相3D-CBCT预测栓塞终点。另选21例回顾性评估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UAE治疗方式。两组患者在辐射剂量、检查时间和对比剂用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在保证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新的优化程序显著降低了平均总剂量-面积乘积(307,900±47,790 vs.652.100±68,580)mGy.cm^(2),P=0.02;平均子宫剂量(87.70±9.36 vs.134.80±10.14)mGy,P=0.002;平均卵巢剂量(101.70±9.12 vs.165.20±11.79)mGy,P=0.04和平均手术时间(45.88±2.64vs.67.30±3.98)min,P<0.01;平均对比剂剂量(75.0 vs.135.0)ml,P<0.001。结论通过引入优化程序,患者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显著降低,同时保持了最佳的成像质量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三维锥束CT 磁共振血管造影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研究
17
作者 周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病灶清除术或药物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病灶清除术或药物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25±13.05)ml少于对照组的(85.35±14.00)ml,手术时间(1.02±0.54)h、住院时间(4.95±2.05)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时间(16.85±3.80)d短于对照组的(1.65±0.68)h、(7.50±2.15)d、(27.05±5.85)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月经不调2例、下腹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6);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月经不调5例、大出血3例、下腹痛2例、低热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11/36)。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675,P=0.017<0.05)。结论临床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的不适感减轻,且术后血清中β-HCG恢复正常水平较快,该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清宫术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在子宫动脉栓塞辅助治疗瘢痕妊娠中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李富永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磁共振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磁共振检查诊断剖...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磁共振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磁共振检查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磁共振检查影像特征。结果: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6例受试者确诊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50例,32例为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1类型,18例为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2类型,6例为宫内怀孕。磁共振检查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准确率为89.29%(50/56),灵敏度为96.00%(48/50),特异度为33.33%(2/6),阳性预测值为92.31%(48/52),阴性预测值为50.00%(2/4)。有38例患者磁共振表现为单纯型妊娠囊型,子宫切口内嵌入妊娠囊下端组织,可见类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且边界清晰度高的长T1WI、长T2WI信号。有12例表现为混杂包块型妊娠囊,子宫切口内嵌入妊娠囊下端组织,且呈现不规则形状长T1WI、高低T2WI信号。结论:磁共振检查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准确率、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有利于鉴别疾病类型,为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提供依据,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40例体会
19
作者 李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动脉栓塞术治疗 产后大出血 经导管动脉栓塞 超选择 子宫动脉栓塞 髂内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在外伤性脾脏破裂出血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詹世林 陈建雄 +4 位作者 彭林辉 霍枫 曹昕 谭晓宇 何邹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在处理外伤性脾脏破裂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把导管放至脾动脉后造影,显示脾脏出血部位,然后把微导管放至出血(叶、段)血管,注入PVA、明胶海绵颗粒等栓塞剂进行止血。结果44例... 目的探讨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在处理外伤性脾脏破裂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把导管放至脾动脉后造影,显示脾脏出血部位,然后把微导管放至出血(叶、段)血管,注入PVA、明胶海绵颗粒等栓塞剂进行止血。结果44例脾动脉造影显示脾外伤(夏氏分级)Ⅱ级23例,Ⅲ级19例,Ⅳ级2例。44例均顺利完成选择性出血血管栓塞,其中脾叶动脉血管栓塞13例,脾段动脉血管栓塞31例;1次栓塞成功35例,再次栓塞成功9例。无继发出血及开腹手术病例,无死亡病例。术后1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恢复正常。44例随访0.5~1年,无再出血、严重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脾动脉出血血管栓塞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简便、微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动脉栓塞 选择性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