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腹腔镜下主-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4
1
作者 郭连瑞 谷涌泉 +8 位作者 齐立行 李学锋 佟铸 崔世军 吴英锋 武欣 郭建明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8年11月~2012年11月,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连续治疗7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7例均为男性,年龄52—70岁,平均60.6岁。Ruther...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8年11月~2012年11月,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连续治疗7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7例均为男性,年龄52—70岁,平均60.6岁。Rutherford分级3级5例,4级I例,5级1例。主、髂病变TASC分级C级2例,D级5例。全麻,先用完全腹腔镜技术经左侧结肠后肾后入路游离肾下腹主动脉,再将“Y”形涤纶人工血管近端与之行端侧吻合,人工血管远端经腹膜后隧道引出至相应侧腹股沟,直视下分别与双侧股动脉吻合。结果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2例中转开腹(肠系膜下动脉断端的钛夹脱落出血1例,结肠损伤1例)。手术时间420~840rain(中位数585min),主动脉吻合时间40~150min(中位数65rain),术中出血量400—1500ml(中位数800m1)。未中转的5例均在术后12—40h恢复进食,术后顺利康复出院。结肠损伤患者术后结肠漏二次开腹手术,结肠漏治愈,术后46天死于呼吸衰竭。一过性左肾积水1例,治愈。吻合口近端腹主动脉残留重度狭窄1例行支架治疗治愈。无症状的部分左肾梗死1例。6例随访2—51个月,平均11.2月,均健在,超声随访移植物均通畅,静息痛和间歇跛行症状均消失。结论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安全、可行的。在学习曲线中及时中转保证手术安全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腹腔镜主动脉 主-双股动脉旁路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动脉供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文林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6-377,382,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术 动脉供体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动脉移植物附加手术的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文林 钟世镇 +1 位作者 王武军 蔡开灿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47-448,452,共3页
体内可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术的动脉有限。为使长度和管径不符合要求的动脉能用于该手术,作者在显微外科血管缝合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动脉的具体特性,设计出了相应的附加手术。本文介绍了这一附加手术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及存在... 体内可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术的动脉有限。为使长度和管径不符合要求的动脉能用于该手术,作者在显微外科血管缝合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动脉的具体特性,设计出了相应的附加手术。本文介绍了这一附加手术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术 自体动脉移植物 附加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冠状动脉旁路术病人术前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叶平安 白各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和方法:对19例择期冠状动脉旁路术病人麻醉诱导前各静注异丙酚1~2mg/kg(1.7mg/kg),观察其后2、4、8min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用药后2min平均动脉压(P<0.001)、肺动脉压(P<0.002... 目的和方法:对19例择期冠状动脉旁路术病人麻醉诱导前各静注异丙酚1~2mg/kg(1.7mg/kg),观察其后2、4、8min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用药后2min平均动脉压(P<0.001)、肺动脉压(P<0.002)、外周血管阻力(P<0.001)、心每搏量(P<0.05)、每搏指数(P<0.02)和左心室搏出功指数(P<0.001)均比对照组降低非常显著;由于心率明显增快(P<0.001),故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无改变。上述各血流动力学参数至4min已恢复至对照值。结论:异丙酚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短暂降低血压,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术的麻醉时,应依病人年龄、ASA等选择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冠状动脉旁路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修复联合动脉旁路术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6
5
作者 戚光祖 邴学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联合动脉旁路手术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9例。术前对患者行CT主动脉造影、心脏彩色多普勒...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联合动脉旁路手术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9例。术前对患者行CT主动脉造影、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等获得主动脉夹层的解剖学资料。术中在DSA监视下对9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行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的覆膜支架置人腔内修复术,并加行右锁骨下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或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术后观察手术疗效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支架全部成功置人,转流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1.9~3.4h,平均2.8h,失血量60—150ml,平均100ml,围手术期患者无死亡,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7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覆膜支架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加动脉旁路手术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 动脉旁路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术自体血管移植物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文林 蔡开灿 +1 位作者 张希 王武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47-649,共3页
关键词 血管移植物 冠状动脉旁路术 自体血管移植 临床 供血 CABG 直接影响 ITA 对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术后静脉桥狭窄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宏林 尤庆生 +2 位作者 沈卫东 刘琨 孟小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9-141,F0003,共4页
目的建立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移植静脉桥狭窄的动物模型。方法游离一段兔颈外静脉,与同侧中间剪断的颈总动脉的两断端间行端端连续吻合,每个吻合口12针。术后常规饲喂。结果4周后取材,可见静脉桥管腔狭窄,病理切片示内膜增殖。结论本模型... 目的建立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移植静脉桥狭窄的动物模型。方法游离一段兔颈外静脉,与同侧中间剪断的颈总动脉的两断端间行端端连续吻合,每个吻合口12针。术后常规饲喂。结果4周后取材,可见静脉桥管腔狭窄,病理切片示内膜增殖。结论本模型能真实反映冠状动脉旁路术后静脉桥狭窄的情况,是进一步研究防治静脉桥狭窄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术 静脉桥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冠状动脉旁路术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杨军民 杨康 +3 位作者 王明荣 曾会昌 连丽红 唐令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2-523,共2页
目的 报告 1 3例冠状动脉旁路术的临床体会。方法 体外循环下手术 9例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手术 4例 ,其中 3例同期行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单支病变 2例、双支病变 3例、三支病变 7例、左主干病变 1例。平均每例搭桥 2 .3支。结果... 目的 报告 1 3例冠状动脉旁路术的临床体会。方法 体外循环下手术 9例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手术 4例 ,其中 3例同期行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单支病变 2例、双支病变 3例、三支病变 7例、左主干病变 1例。平均每例搭桥 2 .3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心绞痛消失 1 1例 ,减轻 2例。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术是安全的手术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术可减少术后输血及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术 体外循环 心肌激光血运重建 TM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瓣置换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术1例
9
作者 王文林 曾伟生 +1 位作者 蒋仁超 曹振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956-956,共1页
关键词 双瓣置换 冠状动脉旁路术 风湿性心脏病 病例报告 二尖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物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文林 蔡开灿 +1 位作者 张希 王武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433-435,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术 同种异体 血管移植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术体外循环转流体会
11
作者 任沪平 王京玉 耿希刚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3-493,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术 体外循环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术中药物与压力扩张大隐静脉的比较
12
作者 陈彤宇 陈长志 周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8-649,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术 扩张 中药物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自体大隐静脉 压力 血管移植材料 动脉材料 冠心病 前治疗 通畅率 切取 桥血管 用药物 结构 管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头臂干型大动脉炎 被引量:1
13
作者 包俊敏 景在平 +3 位作者 曹贵松 周颖奇 赵志青 徐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60-862,共3页
目的:总结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9 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式为动脉旁路转流术,包括升主动脉-锁骨下动脉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旁路转流+ 人造血管-颈内(总)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 目的:总结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9 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式为动脉旁路转流术,包括升主动脉-锁骨下动脉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旁路转流+ 人造血管-颈内(总)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7 例,升主动脉-颈内(总)动脉PTFE人造血管旁路转流术2 例。结果:8 例恢复良好,症状缓解;1 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结论:动脉旁路转流术对缓解脑缺血症状具有肯定的疗效。合理选择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干型 动脉 动脉旁路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和血管成形术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石开虎 张镜芳 +1 位作者 吴若彬 方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临床疗效的分析,评价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CABG121例,PTCA99例,两组之间年龄、体重、心功能、病种及病变血管部位差异均无...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临床疗效的分析,评价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CABG121例,PTCA99例,两组之间年龄、体重、心功能、病种及病变血管部位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受累血管范围两组不一:CABG组1支54例,2支58例,3支9例;PTCA组1支98例,2支仅1例。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成功率、早期心绞痛缓解率、手术病死率和1年内再入院率。结果CABG组手术成功率(100%)明显高于PTCA组(76.4%)(P<0.05);CABG组1年内再入院率(1.7%)显著低于PTCA组(37.4%)(P<0.01);早期心绞痛缓解率和手术病死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ABG手术是安全可靠的,尤其在病变范围广、多支病变为主的冠心病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术 血管成形 CABG PT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利东 嵇晴 +2 位作者 王永光 徐建国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 (OPCAB)的麻醉管理要点。 方法 :10例患者行OPCAB ,用SWAN GANZ导管监测术中和术毕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存活。前降支吻合血流动力学指标无变化 ,右冠状动脉吻合时血流动力...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 (OPCAB)的麻醉管理要点。 方法 :10例患者行OPCAB ,用SWAN GANZ导管监测术中和术毕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存活。前降支吻合血流动力学指标无变化 ,右冠状动脉吻合时血流动力学有轻度改变 ,旋支及对角支吻合时 ,平均肺动脉压 (MP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明显升高 ,心排血指数 (CI)降低 ,手术毕CI明显升高。 结论 :OPCAB优点明确 ,冠状动脉各分支的手术对血流动力学有不同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置 非体外循环 血流动力学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评价周围动脉旁路转流术后人造血管狭窄的因素
16
作者 唐力 马春燕 任卫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89-1391,共3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评价周围动脉旁路转流术移植血管长度和术后时间与人造血管发生狭窄的关系,为临床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有目的地控制狭窄的发生提供简单快捷、准确、可重复的检查手段。方法将35例行周围动脉旁路转流术...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评价周围动脉旁路转流术移植血管长度和术后时间与人造血管发生狭窄的关系,为临床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有目的地控制狭窄的发生提供简单快捷、准确、可重复的检查手段。方法将35例行周围动脉旁路转流术的患者共37条人造血管按不同术式分短距离和长距离移植两组,应用CDFI观测术后时间≤1年、1年<术后≤3年人造血管发生狭窄情况。结果CDFI能够显示人造血管管壁、管腔内情况,判定狭窄部位和程度;人造血管狭窄与术式和术后时间有关,长距离人造血管移植组发生狭窄的比率(9/16)高于短距离移植术组(5/20)(P<0.05),动脉旁路移植术后≤1年人造血管发生狭窄的比率(11/14)明显高于术后1~3年(3/14)(P<0.05);人造血管狭窄多发生远心端吻合口处(9/14)。结论CDFI是评价人造血管的准确、可信赖的方法。人造血管发生狭窄与人造血管长度和术后时间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动脉旁路转流 人造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配合
17
作者 万效梅 孙艳 卢菁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期54-55,共2页
对5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手术,手术顺利,术后1个月复查踝肱指数(ABI),ABI上升至0.68~0.82;术后随访1年,人造血管通畅。提出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及术前器械物品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严格无菌操作,熟练配... 对5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手术,手术顺利,术后1个月复查踝肱指数(ABI),ABI上升至0.68~0.82;术后随访1年,人造血管通畅。提出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及术前器械物品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严格无菌操作,熟练配合手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移植血管再通良好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 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架桥术患者循证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青 安久云 +1 位作者 薛卫斌 韩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5期18-19,共2页
目的 研究运用循证康复护理方案护理冠状动脉旁路架桥术 (CABG)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分为 2组 ,实验组采用循证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法 ,并对 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入住ICU时间、IC... 目的 研究运用循证康复护理方案护理冠状动脉旁路架桥术 (CABG)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分为 2组 ,实验组采用循证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法 ,并对 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入住ICU时间、ICU入住人数、气管插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运用循证康复护理 ,可提高工作效率 ,控制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架桥 循证康复护理 临床研究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肠内营养支持
19
作者 王俊芳 管岚风 +1 位作者 杨建东 孙萍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4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置 多器官功能障碍 肠内营养 肠道屏障功能 危重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冠心病患者行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术的护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慧敏 徐芬 朱慧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8-29,共2页
对1例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行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技术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支持、进行健康教育、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并发症情况,出院前重点做好服药指导及饮食、运动指导。结果术后1周后好转出院;出院后1... 对1例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行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技术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支持、进行健康教育、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并发症情况,出院前重点做好服药指导及饮食、运动指导。结果术后1周后好转出院;出院后1、3、6个月复诊,生命体征正常。提示对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行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技术治疗效果好,严密的专科护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站式 杂交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