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插管造影CTA与普通CTA显影股前外侧穿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贺继强 唐举玉 +6 位作者 卿黎明 李文政 易小平 周征兵 吴攀峰 俞芳 曹哲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8-512,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插管造影CTA活体显影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拟定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患者15例。实验组运用选择性动脉插管技术将导管置入旋股外侧动脉开口处,证实导管达到预定位置并固定可靠后将患者转移至CT室... 目的探讨动脉插管造影CTA活体显影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拟定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患者15例。实验组运用选择性动脉插管技术将导管置入旋股外侧动脉开口处,证实导管达到预定位置并固定可靠后将患者转移至CT室。经导管注入造影剂20 ml,同时手动触发CT扫描。选取普通CTA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获得的二维图像以CT-DICOM输入到Mimics17.0软件,收集两组旋股外侧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解剖学参数。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P值≤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1例患者导管脱落至股深动脉,予以排除。其余14例患者中,旋股外侧动脉起源于股动脉3例(占21.43%),起源于股深动脉11例(占78.57%)。实验组旋股外侧动脉及其分支内径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升支、横支及降支长度均大于对照组,升支、横支及降支的末端最小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显影穿支数目多于对照组。结论动脉插管造影CTA可清楚的显示旋股外侧动脉分支及其穿支,效果优于普通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造影CTA CTA 穿支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海绵状血管瘤选择性动脉造影76例X线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复华 李恭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1期37-38,共2页
本文收集我院1984~1990年经动脉造影证实为单纯巨大海绵状血管瘤76例,现将造影的X线表现分析如下。一般资料男27例,女49例。1岁以内12例,1~4岁45例,7岁以上19例。病变发生在上肢者31例,下肢28例,头面部17例。76例均经组织学证实。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X线分析 选择性动脉造影 动脉插管造影 动静脉痰 静脉造影 造影 动静脉瘩 成血管细胞 动脉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肝癌的碘油CT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邹松 段青 +5 位作者 杨维竹 卢赠华 游精航 江娜 黄长玉 黄建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探讨碘油CT对小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临床诊断肝癌或肝癌术后复发、超声、平扫及增强CT检查肝内病灶最大径≤3cm患者56例。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造影后注入碘油4~12ml。1-4周后作CT扫描,... 探讨碘油CT对小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临床诊断肝癌或肝癌术后复发、超声、平扫及增强CT检查肝内病灶最大径≤3cm患者56例。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造影后注入碘油4~12ml。1-4周后作CT扫描,根据CT检查结果作出前瞻性诊断并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6例共发现131个病灶。其中肝癌病灶109个,血管瘤12个,其它10个。在109个小肝癌病灶中四种影像方法检出率分别为超声70.6%,CT61.5%,血管造影61.5%,碘油CT85.3%。诊断特异性分别为68.8%,83.5%82.1%和92.5%。碘油CT均明显为优。结论:本研究显示碘油CT是目前诊断小肝癌最敏感和准确的影像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碘油CT 影像学诊断 鉴别诊断 经股动脉插管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