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1
作者 蒋政 温凯淋 +2 位作者 查煌旗 郭正军 伍文静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21-24,88,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前海人寿广州总...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HAIC,观察组采用TACE。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为(8.17±1.23)μg/L、糖类抗原125为(23.45±3.52)U/ml、谷草转氨酶为(51.66±5.24)U/L、谷丙转氨酶为(69.36±7.22)U/L、总胆红素为(15.79±2.6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65±1.14)μg/L、(28.97±3.29)U/ml、(62.70±6.35)U/L、(78.95±9.13)U/L、(19.45±3.06)μ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AIC相比,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更好的疗效,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改善肝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动脉灌注化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2
作者 陈枫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6-21,共6页
目的探究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采用病历号信封抽签法分为... 目的探究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采用病历号信封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行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观察组行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TACE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生物标志物、肝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角蛋白1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水平,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脆性组氨酸三联体、P16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中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行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TACE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肝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戈非尼 微波消融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芹 杨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观察能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术后发生并...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观察能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迷走神经反射、股动脉栓塞、栓塞性胆囊炎、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尿潴留等;经过周密观察、对症治疗与护理,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严密细致地观察术后病情变化,正确认识和处理并发症,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对于提高并发症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肝癌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_1联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和可溶性gp130的影响
4
作者 尚佳 张晓阳 +1 位作者 司黎 党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了解胸腺肽α1(thymosinalpha 1Tα1)对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可溶性gp130 (sgp130 )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观察 10例HCC经Tα1联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血清sIL 6R... 目的 :了解胸腺肽α1(thymosinalpha 1Tα1)对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可溶性gp130 (sgp130 )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观察 10例HCC经Tα1联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血清sIL 6R、sgp130的动态改变。结果 :PHC患者血清sIL 6R、sgp130水平较对照组 (NC组 )明显升高 ,Tα1联合TACE治疗后PHC患者生存率提高 ,治疗结束后sIL 6R、sgp130水平较单用TACE明显下降。结论 :监测sIL 6R、sgp130水平能反映HCC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判定预后 ;Tα1联合TACE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可溶性GP130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DDS泵门静脉化疗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预防术后肝癌和门静脉癌栓复发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胜波 韩传吉 +1 位作者 张焕虎 梁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7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经DDS泵门静脉化疗(PVC)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预防术后肝癌和门静脉癌栓复发的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有手术指征的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A组行TACE,... 目的探讨经DDS泵门静脉化疗(PVC)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预防术后肝癌和门静脉癌栓复发的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有手术指征的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A组行TACE,B组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月、1年、2年无瘤生存率及累积生存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月、1年、2年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B组均高于A组。术后6月、1年时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2年时两组对比具明显差异。结论对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而言,手术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较单行TACE可有效提高其远期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门静脉癌栓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DDS泵 门静脉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管理在原发性肝癌行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萍 张桂敏 朱俊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9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在原发性肝癌行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6-1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50例,按入院...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在原发性肝癌行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6-1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50例,按入院先后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自我管理教育。测量两组患者术前15min、术中及术后15min的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5min的血压、心率及呼吸的的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自我管理的实施能有效降低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程度,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原发性肝癌 经股动脉插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P-糖蛋白表达与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吴照宇 郭应兴 +1 位作者 雷进元 于海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417,426,共5页
目的检测肝癌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编码产物P-gp(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来我... 目的检测肝癌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编码产物P-gp(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来我院行肝穿刺检查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肝组织中MDR1的mRNA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切除后的肝癌组织P-gp的表达。根据P-gp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耐药组和非耐药组,分析P-gp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术后TACE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组患者肝脏组织中MDR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肝癌组MDR1的mRNA/正常水平>2的患者76例,MDR1的mRNA/正常水平<2的患者32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gp呈棕黄色,主要表达于肝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其中P-gp蛋白阴性患者(非耐药组)35例,阳性患者(耐药组)73例。非耐药组患者化疗有效率(74.28%)明显高于耐药组患者(43.28%)(P<0.05)。非耐药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77.14%和42.86%,明显高于耐药组(54.12%和27.40%,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MDR1编码产物P-gp异常过表达与肿瘤化疗耐药性相关,提示其可作为临床术后化疗用药的指导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 多药耐药 MDR1 P-GP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中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498-1500,共3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方法,探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使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AFP,AST,γ-GT及TBiL等指标的变化,统计其...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方法,探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使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AFP,AST,γ-GT及TBiL等指标的变化,统计其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等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AFP,AST,γ-GT及TBiL指标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使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治疗,其近期疗效比较稳定,副作用小,患者生存率高,平均生存时间比较长,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煎中药泡足防治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感华 余朝凤 +1 位作者 郭田 吴孝雄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3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免煎中药泡足防治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 目的探讨免煎中药泡足防治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免煎颗粒剂)泡足,对照组给予白开水泡足,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栓塞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恶心呕吐、疼痛、发热等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栓塞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恶心呕吐、疼痛的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发热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煎中药泡足可防治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后发热症状,同时对肝功能无损害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足 免煎颗粒剂 原发性肝癌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健脾中药并热灌注化疗联合TACE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峻 顾春林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益气健脾中药并热灌注化疗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胃癌肝转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TACE疗法,... 目的:分析益气健脾中药并热灌注化疗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胃癌肝转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TACE疗法,观察组采用益气健脾中药并热灌注化疗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肿瘤细胞因子[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55.56%(20/36)]明显高于对照组[27.78%(10/36)](P<0.05)。治疗后,两组HIF-2α、sIL-2R及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HIF-2α、sIL-2R及VEGF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上升,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78%(10/36)]明显低于对照组[52.78%(19/36)](P<0.05)。结论:益气健脾中药并热灌注化疗联合TACE治疗胃癌肝转移可以降低患者肿瘤细胞因子水平,提高相应免疫功能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益气健脾 热灌注化疗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与超声在肝细胞癌TACE联合RFA治疗后的应用
11
作者 吕亚会 敬子洋 +2 位作者 朱鹏飞 王冰 张浩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01-208,共8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超声在肝细胞癌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96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根据病灶大小...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超声在肝细胞癌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96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根据病灶大小的不同分为大病灶组(48例,肿瘤直径>3 cm)和小病灶组(48例,肿瘤直径≤3 cm)。采用MRI、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灶改善情况进行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影像学结果差异,将DSA结果作为金标准,探析MRI、超声在肝细胞癌预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超声PI值[(15.21±1.85)dB]高于小病灶组[(10.14±1.06)dB],MRI ADC值[(1.09±0.18)×10^(-3) mm^(2)/s]、DSA ICratio值(0.55±0.19)均低于小病灶组[(1.31±0.21)×10^(-3) mm^(2)/s、0.7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病灶组中MRI的确诊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92%、96.77%、100.00%、100.00%、94.44%,高于超声的(68.75%、70.97%、64.71%、78.57%、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病灶组中MRI的确诊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92.31%、95.46%、96.00%、91.30%,高于超声的(60.42%、57.69%、63.64%、65.22%、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细胞癌TACE联合RFA治疗后超声、MRI均能达到较显著的检出效果,但MRI的确诊率、特异度、灵敏度高;两种检查方式在肝细胞癌治疗后影像检查中各有一定优劣势,可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家庭背景等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超声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MRI四点法瘤周和最大层面瘤体ADC值预测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杨文戈 陶赟 +3 位作者 李杰 周怡婷 吴清华 成岗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MRI四点法瘤周和最大层面瘤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预测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103例,术前均行MRI检查,以肝内最大病灶为靶病灶,以靶病灶边缘3、6、... 目的探讨术前MRI四点法瘤周和最大层面瘤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预测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103例,术前均行MRI检查,以肝内最大病灶为靶病灶,以靶病灶边缘3、6、9、12点方向为中心,分别勾画感兴趣区,测量4个感兴趣区的ADC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四点法瘤周ADC值;以靶病灶最大层面为感兴趣区,测量该感兴趣区的ADC值,作为最大层面瘤体ADC值。TACE治疗6、12个月,接受增强CT或MRI检查,根据mRECIST标准评估临床疗效,CR、PR、SD定义为病情稳定,计算疾病缓解率(DC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MRI四点法瘤周和最大层面瘤体ADC值对TACE治疗6、12个月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根据mRECIST标准,TACE治疗6个月,CR 12例、PR 18例、SD 22例、PD 51例,DCR为50.5%(52/103);TACE治疗12个月,CR 7例、PR 10例、SD 15例、PD 71例,DCR为31.1%(32/103)。TACE治疗6、12个月,病情进展者术前MRI四点法瘤周和最大层面瘤体ADC值均高于病情稳定者(P均<0.05),而病情进展者与病情稳定者术前血清AFP、胆碱酯酶、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MRI四点法瘤周和最大层面瘤体ADC值预测TACE治疗6个月病情进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0.78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94×10^(-3)、1.505×10^(-3) mm^(2)/s,灵敏度分别为82.4%、62.7%,特异度分别为84.6%、88.5%;术前MRI四点法瘤周和最大层面瘤体ADC值预测TACE治疗12个月病情进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73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09×10^(-3)、1.505×10^(-3) mm^(2)/s,灵敏度分别为78.9%、49.3%,特异度分别为84.4%、90.6%。结论术前MRI四点法瘤周和最大层面瘤体ADC值均可预测TACE治疗HCC患者预后,以术前MRI四点法瘤周ADC值的预测价值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预后 磁共振成像检查 表观扩散系数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瑞姆自护模式联合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雪培 潘景景 冯若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6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护模式联合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在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TACE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护模式联合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在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TACE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每组41例。2组均给予传统护理措施,联合组加用奥瑞姆自护模式联合MDT诊疗模式。比较2组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肝功能、自护能力及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2组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以及癌因性疲乏修订量表各方面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升高,且联合组均比传统组均更优,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奥瑞姆自护模式联合MDT诊疗模式可缓解行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其肝功能,提升其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奥瑞姆自护模式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术后应用阿帕替尼联合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亚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应用阿帕替尼联合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PHC患者... 目的:观察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应用阿帕替尼联合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TACE后,对照组选择晨间皮下注射胸腺肽α1,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晚饭后增加口服阿帕替尼。治疗后,复查上腹增强CT或MRI,根据动脉期强化显影,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HC患者TACE术后,采用阿帕替尼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可有效提高TACE的疾病控制率和治疗有效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胸腺肽Α1 原发性肝癌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海藻酸钠载药微球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墨 黄伍奎 +4 位作者 刘登尧 帕哈尔丁.白克热 顾朋 樊喜文 杨树法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海藻酸钠载药微球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海藻酸钠组和碘化油组,每组30例。海藻酸钠组接受国产海藻酸钠载药微球进行动脉化疗栓塞,碘化油组采用碘化油进... 目的探讨国产海藻酸钠载药微球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海藻酸钠组和碘化油组,每组30例。海藻酸钠组接受国产海藻酸钠载药微球进行动脉化疗栓塞,碘化油组采用碘化油进行动脉化疗栓塞,评价血常规、肝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TACE术后,两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降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增高、间接胆红素(IBIL)增高、谷丙转氨酶(ALT)增高、谷草转氨酶(AST)增高和白蛋白(ALB)降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藻酸钠组患者并发腹痛16.7%(5/30)低于碘化油组的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海藻酸钠载药微球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是安全的,可在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海藻酸钠 碘化油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忠明 李敬东 +1 位作者 余拥新 张映丹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 :探讨给予晚期肝癌患者索拉非尼联合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0,TACE治疗)和观察组(n=30,TACE+索拉非尼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目的 :探讨给予晚期肝癌患者索拉非尼联合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0,TACE治疗)和观察组(n=30,TACE+索拉非尼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56.67%)高于对照组(30.00%)(χ~2=4.343,P<0.05);治疗后观察组Fasl、c-Met、端粒酶表达低于对照组,Fas、Caspas e-3表达高于对照组,HA、LN、Ⅳ-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VEGFR-1、VEGF、HGF、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晚期肝癌患者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可有效促进肝癌细胞凋亡,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索拉非尼 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U、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耀 张卫星 +1 位作者 彭淮都 魏杨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半随机分成两组,HIFU治疗组和TACE组,各30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细胞...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半随机分成两组,HIFU治疗组和TACE组,各30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细胞、CD8+T细胞以及CD;/CDs比值、NK细胞百分数和IgM、IgG、IgA含量。结果HIFU组治疗后CD4+T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T细胞较治疗前下降(P〈0.05);HIFU组0.5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3.5%、40%,较TACE组的66.7%、43.3%、26.7%高(P均〈0.05)。结论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为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较TACE治疗能延长生存时问,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肝癌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纵向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蓉 车惯红 +1 位作者 卢惠娟 秦薇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5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肝癌患者抑郁症状纵向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ESD量表纵向调查患者两个时点的抑郁得分:首次TACE后(T1时点);6个月(T2时点)。结果本组患者死亡率36.82%,总流失率为50%。T1时,CES-DT 1(11.57±7...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肝癌患者抑郁症状纵向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ESD量表纵向调查患者两个时点的抑郁得分:首次TACE后(T1时点);6个月(T2时点)。结果本组患者死亡率36.82%,总流失率为50%。T1时,CES-DT 1(11.57±7.06),27.0%患者有抑郁症状;T2时,抑郁得分显著升高(t=-2.93,P<0.01),CES-DT 2(14.53±8.58),36.5%患者有抑郁症状。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共有4个变量可解释T2时点抑郁31.8%的差异,分别是:T1时患者知情程度,T2时ECOG体力状况评分,T1时刻的child肝功能分级,T2时刻的TACE总次数。结论 TACE肝癌患者抑郁常见,且不断加重,应重视并积极应对患者抑郁症状,重点关注TACE次数4次以上且肝功能和体力状况得分更低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探讨 抑郁 纵向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7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伟峰 杨甲梅 +3 位作者 徐峰 阚彤 童颖 谢峰 《肝胆外科杂志》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化疗或联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合并门静脉癌栓、腹腔内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肝癌,采取腹腔化疗或者联合TACE等其他方法治疗。5-氟尿嘧啶(5-FU)0.5~0.75g,腹... 目的 探讨腹腔化疗或联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合并门静脉癌栓、腹腔内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肝癌,采取腹腔化疗或者联合TACE等其他方法治疗。5-氟尿嘧啶(5-FU)0.5~0.75g,腹腔内注入1/日,连用10—15天,总量5.0—12.5g,最后一天腹腔内注入丝裂霉素(MMC)10mg或卡铂100mg。7例胆管细胞癌联合使用健择800—1000mg。结果 全组平均生存时间13.97±6.27月。累积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9.7%和30.6%。肝功能Child A级平均生存时间15.91±5.49月,B级8.55±5.09月,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腹腔化疗或联合其他综合治疗方法是肝癌并腹腔内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可延长部分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腹腔化疗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治疗 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DWI在肝细胞肝癌TACE后疗效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玉洁 丁勇俊 蒋甜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肝癌(HCC)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后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HCC患者于TACE前后行屏气状态下多个弥散梯度因子的DWI,选用固定参数组合自旋平面回波(SE-EPI)序列于屏气状态下测量瘤灶...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肝癌(HCC)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后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HCC患者于TACE前后行屏气状态下多个弥散梯度因子的DWI,选用固定参数组合自旋平面回波(SE-EPI)序列于屏气状态下测量瘤灶、邻近未累及肝实质区与背景噪声的信号强度(SI),观察TACE术后碘油沉积情况及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趋势,判断肿瘤的残存及复发情况。将检查结果与CT增强扫描结果比较。结果随b值增加,肝脏DWI图像质量呈下降趋势。b值取600 s/mm2时,肿瘤组织与肝实质之间存在最佳对比度。TACE后肿瘤的ADC值普遍增大,多排CT和DWI检测肝复发灶的敏感性分别为28.12%(18/64)和43.75%(28/64),χ2=10.41,P<0.05。结论DWI对HCC行TACE治疗后病灶转移复发的检出率高;在评价TACE效果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经皮插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