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晓峰 高文 +3 位作者 丁嘉安 王海峰 童稳圃 王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方法 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 ,采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 78例 ,其中左侧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 5 3例 ,右侧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 2 5例。术后进行了放化疗...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方法 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 ,采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 78例 ,其中左侧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 5 3例 ,右侧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 2 5例。术后进行了放化疗综合治疗 ,并随访了 2 4~ 78月。结果 术后 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死亡率为 1.3 %。全组术后 1、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5 %、47.6%和 3 3 .2 %。结论 应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是安全的。本术式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特别是对于肺功能较差、高龄患者能适合地手术 ,减少了全肺切除术的比率 ,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 中央型肺癌 肺肿瘤 肺切除术 支气管 动脉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支气管肺癌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鹏 陈钢 +1 位作者 刘毅梅 韩芬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背景与目的 血管成形术或血管、支气管双成形肺叶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心肺功能储备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在肺癌手术中应用肺动脉支气管成形技术的体会,讨论手术适应症选择、术中具体方法、肺动... 背景与目的 血管成形术或血管、支气管双成形肺叶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心肺功能储备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在肺癌手术中应用肺动脉支气管成形技术的体会,讨论手术适应症选择、术中具体方法、肺动脉重建等问题。方法 从1999年10月~2005年10月对26例中心型肺癌累及肺动脉患者施行肺动脉成形或肺动脉支气管双成形肺叶切除术,并最大限度地切除肺癌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2例出现肺不张,2例并发肺感染,1例肺再灌注损伤。全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100.0%,3年生存率为69.2%。结论 血管成形术或血管、支气管双成形肺叶切除术可达到与全肺切除同样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心肺功能储备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成形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岁以上中央型肺癌患者支气管肺动脉成形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小康 刁明强 +3 位作者 郭向东 彭志忠 赵长明 洪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动脉成形 65岁以上 肺癌患者 围手术期处理 中央型 支气管 心肺功能不全 肺叶切除术 围术期处理 全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袖状肺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11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方友平 李士亭 +2 位作者 倪耀军 陈胜 熊化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总结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经验体会。方法: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11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分别施行袖状肺叶切除,部分患者同时行肺动脉成形术,包括左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1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4例... 目的:总结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经验体会。方法: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11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分别施行袖状肺叶切除,部分患者同时行肺动脉成形术,包括左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1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4例;右肺上中叶支气管袖状切除1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及右肺动脉成形4例;右肺上叶支气管及右肺动脉双袖状切除1例。疗效满意,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无住院死亡(<30天)。发生手术后并发症3例,发生率27.3%。2例分别于术后1年、3年死亡,余健在。结论:部分中央型肺癌进行袖状肺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能最大限度切除病灶和保留健肺,提高了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动脉成形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成形与溶栓治疗糖尿病足二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史诗洁 程永德 +1 位作者 詹迎江 韦道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198-198,共1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成形 溶栓治疗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与凝血系统激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许俊堂 朱佐民 +5 位作者 李俊华 肖洁 王乐丰 贾三庆 胡大一 翁心植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3期156-160,共5页
背景:PTCA后急性冠脉闭塞(abrupt closure)的发生率为(?)%~8%,是影响PTCA疗效的主要早期并发症.可引起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不少病人需重新行PTCA或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与急性术后冠状动脉闭... 背景:PTCA后急性冠脉闭塞(abrupt closure)的发生率为(?)%~8%,是影响PTCA疗效的主要早期并发症.可引起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不少病人需重新行PTCA或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与急性术后冠状动脉闭塞相关的血栓、止血因素.材料和方法:连续28例PTCA病人,男21例、女7例,年龄60±10岁.稳定性心绞痛6人,不稳定性心绞痛12人,心肌梗塞14人.另有15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作为本研究的对照.在常规抗栓基础上,所有PTCA病人术前3日开始口服抵克力得250mg,每日两次,术后持续4周.常规PTCA操作,支架置放由术者根据需要确定.所有病人于插入动脉鞘管和注射肝素前、术扣即刻、术后2h、24h外周静脉穿刺采血,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FPA(纤维蛋白肽A)和TM(血栓调节蛋白)抗原含量.结果:PTCA组扩张的冠脉在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别为16支、5支和11支,有8例病人安放了支架.平均扩张次数4次,置管时间102±38min.术中肝素用量10500±2000U,术后用肝素时间1—25h.PTCA组病人(包括支架植入),术后FPA值明显下降,与术前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维持至少24h.PTCA后即刻血浆TM显著性增加,持续2h以上,24h观察值恢复正常.冠造组术前后血浆两参数无显著性变化.PTCA组有3例术后出现胸闷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形 凝血 急性 内皮细胞 冠状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后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练贤惠 符月容 +2 位作者 钟莉华 单鸿 关守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形 支架植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叶袖式切除联合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18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吕俊杰 徐克平 赵建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总结肺叶袖式切除联合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体会。方法:2002年1月~2008年12月共完成肺叶袖式切除联合肺动脉成形术18例,其中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左上肺叶切除术8例,支气管袖式肺动脉部分成形左上肺叶切除术4例;支气管肺... 目的:总结肺叶袖式切除联合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体会。方法:2002年1月~2008年12月共完成肺叶袖式切除联合肺动脉成形术18例,其中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左上肺叶切除术8例,支气管袖式肺动脉部分成形左上肺叶切除术4例;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右上肺叶切除术5例,支气管肺动脉袖式右上、中肺叶切除术1例。通过回顾病史总结临床经验。结果:术后死亡1例,1例术后肺动脉吻合口出血,4例发生肺不张。多数患者出现排痰不畅,需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结论:袖式肺叶切除术联合肺动脉成形术是治疗部分中央型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式肺叶切除 支气管 动脉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冠状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放射治疗病人的护理
9
作者 孙俊平 高瑞雪 《护理研究》 2002年第7期403-404,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放射治疗 冠状动脉成形 术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后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应用对比
10
作者 刘奇良 魏盟 戎卫海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了解在开展冠状动脉成形水(PTCA)前后冠脉造影在年龄、性别、冠脉病变种类、冠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造影适应症等方面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比较上海中山医院开展PTCA前134例(A组)和开展PTCA后440例(B组)冠脉造影资料... 目的:了解在开展冠状动脉成形水(PTCA)前后冠脉造影在年龄、性别、冠脉病变种类、冠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造影适应症等方面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比较上海中山医院开展PTCA前134例(A组)和开展PTCA后440例(B组)冠脉造影资料上述指标问的差别.结果:(1)60岁以上造影者B组明显高于A组(P<0.05),且B组年龄跨度大于A组.(2)急性心梗冠脉造影者乃明显高于A组(P<0.05),其中B组急诊冠脉造影占18.29%,心梗后早期冠脉造影占28.05%;陈旧性心梗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诊断性冠脉造影两组无差别(P>0.05).(3)冠脉病变A组以单支、简单的A型病变为主,B组以多支复杂的B型和C型多见(P<0.05).结论:开展PTCA之后冠脉造影例数显著增加,造影年龄跨度增加12岁,平均年龄上升6.7岁;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提高26.05%,冠脉造影适应症较前扩大,但病变阳性率并未下降,冠脉病变趋向多支、复杂的B型和C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成形 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在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的几个用途
11
作者 付键 《湖北医药导报》 1991年第2期45-46,共2页
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或corona-ry,angioplasty简称PTCA)已经开展十多年了,该手术对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疗效显著,但手术本身可能导致一些影响手术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并发症。为了... 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或corona-ry,angioplasty简称PTCA)已经开展十多年了,该手术对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疗效显著,但手术本身可能导致一些影响手术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并发症。为了防治这些并发症,提高手术近期和远期疗效,除改进手术本身的方法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冠状动脉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二叶畸形的近中期疗效分析
12
作者 白晟玮 臧素华 +2 位作者 徐昊 师永强 乔晨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437,共3页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1],以男性居多。BAV患者发生严重主动脉瓣反流或狭窄时,主动脉瓣瓣膜置换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机械瓣膜有血栓、出血风险,需终身服用华法林,加之生物瓣膜有自然衰...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1],以男性居多。BAV患者发生严重主动脉瓣反流或狭窄时,主动脉瓣瓣膜置换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机械瓣膜有血栓、出血风险,需终身服用华法林,加之生物瓣膜有自然衰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缺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因此,修复BAV似乎是代替传统置换手术的一个理想选择。该类手术在国外开展已较为广泛,且获得了良好的中远期疗效,但由于手术难度高,对外科医生技术的要求高,学习曲线长,并且有中远期二次手术的可能,国内鲜有开展。本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30例BA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近中期疗效,为该技术的临床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瓣二叶畸 动脉瓣反流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动脉双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 被引量:5
13
作者 申翼 景华 +5 位作者 李德闽 李忠东 胡小南 董国华 罗立国 许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443-3444,共2页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体会以探讨该术式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00年9月至2003年8月对62例中央型肺癌累及支气管、肺动脉的患者施行肺动脉支气管双成形肺叶切除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肺癌、最大限度地...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体会以探讨该术式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00年9月至2003年8月对62例中央型肺癌累及支气管、肺动脉的患者施行肺动脉支气管双成形肺叶切除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肺癌、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术后病理pTNM分期:ⅡB期18例,ⅢA期32例,ⅢB期1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胸腔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全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72.6%(45/62),3年生存率为53.2%(33/62),5年生存率32.2%(20/62)。结论:支气管、肺动脉双成形肺叶切除术可达到满意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同时侵犯支气管、肺动脉或肺功能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 动脉成形 中央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伯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1年第5期422-424,共3页
<正>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仍然是影响该疗法长期疗效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综述PTCA损伤后再狭窄的生物学机制。动物实验研究已提供了大量有关动脉内膜增生的资料,这些资料试图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及... <正>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仍然是影响该疗法长期疗效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综述PTCA损伤后再狭窄的生物学机制。动物实验研究已提供了大量有关动脉内膜增生的资料,这些资料试图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及实验性球囊扩张损伤后“对损伤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形 狭窄 生物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支气管成形重建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19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兴义 孙梅 王荣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动脉支气管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1年第4期258-262,共5页
本文报告我院13例次PTCA的初步结果(单支病变11例次,多支病变2例次),其中100%闭塞2例次,血管分叉部位病变2例次,一例采用了双球囊技术;9例次(69.2%)患者12处(75.0%)病变PTCA获得成功。一例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心内膜下心肌... 本文报告我院13例次PTCA的初步结果(单支病变11例次,多支病变2例次),其中100%闭塞2例次,血管分叉部位病变2例次,一例采用了双球囊技术;9例次(69.2%)患者12处(75.0%)病变PTCA获得成功。一例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形 PT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17
作者 徐乃勋 马卫军 +6 位作者 魏尔勇 赵蕙 孙婕 顾隽珩 曾仪 王联群 魏东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5期371-372,共2页
自八十年代应用经皮穿刺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以来,国内外已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大最病例,并公认为取代外科手术的好方法.我院自1994.7~1997.5月采用此方法治愈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7例,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单纯肺动脉瓣狭窄5例,... 自八十年代应用经皮穿刺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以来,国内外已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大最病例,并公认为取代外科手术的好方法.我院自1994.7~1997.5月采用此方法治愈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7例,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单纯肺动脉瓣狭窄5例,合并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6~36岁,平均21岁.临床均有典型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动脉瓣狭窄 动脉 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滤过分数对单侧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琦琛 李选 +2 位作者 栾景源 王昌明 李天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对单侧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的影响。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11月我们对31例单侧肾动脉狭窄行经皮肾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PTRAS),分... 目的探讨肾脏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对单侧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的影响。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11月我们对31例单侧肾动脉狭窄行经皮肾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PTRAS),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健侧肾脏、患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有效血浆流量(effective renal plasma flow,ERPF)、FF变化,观察患者血压(收缩压)和服用降压药种类的变化。结果 31例PTRAS均成功。术前患侧GFR(28.79±12.88)ml/min,明显低于健侧(41.72±14.23)ml/min(t=-3.749,P=0.000);术前患侧ERPF(124.55±49.36)ml/min,明显低于健侧(186.92±43.22)ml/min(t=-5.293,P=0.000)。术后患侧肾脏GFR(30.40±12.85)ml/min,明显高于术前(28.79±12.88)ml/min(t=-2.236,P=0.003);术后患侧肾脏ERPF(137.46±47.00)ml/min,明显高于术前(124.55±49.36)ml/min(t=-5.017,P=0.000);术后患侧FF(22.24±5.52)%较术前(24.93±8.68)%明显降低(更趋近于正常值)(t=2.577,P=0.015)。术后患侧GFR(30.39±12.84)ml/min,仍明显低于健侧(40.31±13.87)ml/min(t=-2.920,P=0.005);术后患侧ERPF(137.46±47.00)ml/min,明显低于健侧(178.25±42.25)ml/min(t=-3.593,P=0.001)。术后患侧FF(22.24±5.52)%与健侧FF(22.52±5.73)%无统计学差异(t=-0.195,P=0.846)。术前FF相对正常的患肾,术后FF(21.45±3.35)%较术前FF(21.77±3.26)%变化较小(t=0.847,P=0.407);术前FF明显升高的患肾,术后FF(27.21±5.34)%较术前FF(36.88±6.00)%明显降低(趋向正常值)(t=3.495,P=0.010)。术前肌酐(96.97±25.81)μmol/L与术后(94.39±22.45)μmol/L无统计学差异(t=0.420,P=0.676)。术后收缩压(144.4±11.1)mm Hg较术前(158.5±13.7)mm Hg明显下降(t=7.804,P=0.000);服用降压药物种类术后(2.6±0.6)种,较术前(3.0±0.5)种明显减少(t=4.655,P=0.000)。结论对于肾动脉狭窄患者,分肾FF是了解肾脏缺血病理生理进程的有益指标。对于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术前FF显著增高或FF相对正常,应视为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肾动脉狭窄 经皮肾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 肾小球滤过率 肾有效血浆流量 滤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中远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志强 沈向东 +2 位作者 刘迎龙 孙寒松 朱晓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中远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6-01至2007-12我院22例VSD术后AI的外科治疗经验。主动脉瓣病变以穿孔为主,本组主动脉瓣置换13例,主动脉瓣成形9例。结果:22例患者中手术死亡...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中远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6-01至2007-12我院22例VSD术后AI的外科治疗经验。主动脉瓣病变以穿孔为主,本组主动脉瓣置换13例,主动脉瓣成形9例。结果:22例患者中手术死亡1例。出院检查与术前比,心胸比率(0.52±0.04 vs 0.57±0.07,P<0.05)及左心室舒张末径[(46.7±5.8)mm vs(54.5±10.2)mm,P<0.05]均有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检查3例患者主动脉瓣少量反流,余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本病的主要原因可能为手术损伤造成,外科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动脉瓣关闭不全 动脉 动脉瓣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认识肾动脉狭窄的发生与发展, 规范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5
20
作者 邹英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433-435,共3页
回顾肾动脉狭窄(RAS)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对肾动脉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术(PTRA/S)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操作技术等作一评述。虽然国内外已将(PTRA/S)作为RAS的首选治疗,但国内相关临床研究有待加强。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腔内血管和支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