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要点解读 被引量:33
1
作者 胥小芳 孙红 +1 位作者 李春燕 吴晓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9期1158-1161,共4页
本文通过对2017年发布的《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进行解读,旨在规范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动脉血气分析前质量,保障采血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临床实践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采血流程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晓雪 张芝颖 王欣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11-1715,共5页
目的:验证《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推荐的采血操作流程在ICU病区应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后历史对照的研究设计,采集某三级甲等医院ICU在《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落实前后护理人员在进行动脉采血过程中的... 目的:验证《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推荐的采血操作流程在ICU病区应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后历史对照的研究设计,采集某三级甲等医院ICU在《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落实前后护理人员在进行动脉采血过程中的耗时、成功率及成本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实践标准临床应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落实《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之后,ICU动脉采血一次成功率由90%提高到97%(χ^2=4.031,P=0.045),降低了标本缺陷率(χ^2=5.216,P=0.036),缩短了操作时间(t=3.162,P=0.002),同时也节约了此项操作的成本(t=-2.196,P=0.029)。结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在ICU病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节约操作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实践标准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浓度对动脉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值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莉琴 霍焱 +1 位作者 朱宗红 李金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5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 4种不同浓度的肝素溶液对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值的影响。方法  2 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 4组浓度分别为 1 0 0U/ml、1 2 5U/ml、1 0 0 0U/ml、6 2 5 0U/ml的肝素溶液作为抗凝剂对同一患者的动脉血进行检测 ,比较... 目的 探讨 4种不同浓度的肝素溶液对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值的影响。方法  2 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 4组浓度分别为 1 0 0U/ml、1 2 5U/ml、1 0 0 0U/ml、6 2 5 0U/ml的肝素溶液作为抗凝剂对同一患者的动脉血进行检测 ,比较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的测定值。结果  4组测定的 pH、PO2 值差异显著 ,P <0 .0 5 ;Ca2 + 值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其余各项测定值 ,4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选择浓度为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动脉血气分析 电解质 抗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现况调查 被引量:6
4
作者 曲斌 张琳琪 +3 位作者 李广玉 王雪静 段颖杰 王亚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调查护士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现状,为开展规范化临床操作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7月2日至8月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国范围内17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内的儿科护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操作实践... 目的:调查护士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现状,为开展规范化临床操作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7月2日至8月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国范围内17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内的儿科护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操作实践现况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18份,其中67.7%的护士使用专业采血器进行采血;桡动脉为首选穿刺部位,占74.4%。不同科室动脉血气分析采血工具选择、采血工具使用方法不同。近一年在动脉血气分析操作中发生针刺伤的护士为127名,发生率为8.4%。结论:儿童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流程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十分必要,尚须加强动脉血气分析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动脉采血的成功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动脉血气分析 实践指南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第二版)》解读 被引量:7
5
作者 金艳鸿 孙红 +3 位作者 李春燕 吴晓英 袁翠 钟丽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1期1601-1606,共6页
2022年,北京护理学会发布了《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第二版)》。该《标准》在2017版《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对成人患者动脉血气采血流程、动脉血气分析质量控制、动脉采血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等... 2022年,北京护理学会发布了《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第二版)》。该《标准》在2017版《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对成人患者动脉血气采血流程、动脉血气分析质量控制、动脉采血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等方面的关键内容做了补充和调整,以期指导临床医务人员正确理解并使用该《标准》,增强对重症患者的护理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治疗和操作者的职业安全。本文对其中内容和更新要点进行介绍与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动脉血气分析 临床实践标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现况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玥 吴晓英 +4 位作者 袁翠 金艳鸿 孙红 李春燕 李佩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1期1607-1611,共5页
目的:调查2017年发布的《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临床实践现状,为进一步规范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4月12日至5月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国134家医疗机构内的医护人员进... 目的:调查2017年发布的《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临床实践现状,为进一步规范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4月12日至5月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国134家医疗机构内的医护人员进行成人动脉血气分析操作实践现况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00份,28.2%的受访者首选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作为皮肤消毒剂;采血时90.4%首选部位为桡动脉,进针角度略有不同;仅15.0%的导管采血受访者会移除导管死腔体积3倍的混合血液;73.8%的受访者在采血后正确进行了标本混匀操作;76.2%的受访者能在30分钟内完成上机检测;有8.6%的受访者因动脉采血操作而发生针刺伤。结论:目前医护人员动脉血气分析皮肤消毒方法、采血穿刺部位、进针角度存在差异,动脉血气标本收集、运输及保存环节质量控制尚须优化,动脉血气分析相关培训和考核不足,职业防护意识较薄弱,可通过加强成人动脉血气分析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采集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提高动脉采血的成功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动脉血气分析 临床实践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分析、神经烯醇化酶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7
作者 裘艳梅 侯洪涛 +3 位作者 王炜 叶秀春 李月梅 马素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47-2850,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以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45例脑损伤为试验组,50例无脑损伤为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出生后第1...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以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45例脑损伤为试验组,50例无脑损伤为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出生后第1、7天查血气,留血检测NSE和GFAP。结果:两组第1天动脉血气分析PCO2、p H值、BE值及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1、7天PCO2、p H值、BE值及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第1、7天两组间NSE和GFA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NSE第1、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1、7天GF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血气分析、NSE及GFAP水平能较早反映早产儿脑损伤,并为之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神经烯醇化酶 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早产儿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23
8
作者 袁慧 姚兴荣 马旭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8期15-18,共4页
动脉血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Analysis,ABGA)是指对动脉血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物质进行分析的过程。血气分析能反映机体的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质量控制 采血技术 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功能 呼吸功能 呼吸衰竭 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技术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魏海燕 史宏伟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63-865,共3页
目的应用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技术(FloTrac/Vigileo系统)来观察心脏手术患者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0例拟在心肺转流(CPB)下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全麻后行ANH,目标血细胞比容(Hct)为32%,放血速... 目的应用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技术(FloTrac/Vigileo系统)来观察心脏手术患者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0例拟在心肺转流(CPB)下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全麻后行ANH,目标血细胞比容(Hct)为32%,放血速度分别为20ml/min(A组)和40ml/min(B组)。于ANH前(T0)、ANH开始后5min(T1)、10min(T2)、ANH结束时(T3)、ANH结束后10min(T4)记录HR、MAP、CVP及FloTrac/Vigileo系统测得的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搏量变异度(SVV)等指标。结果两组ANH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但SVV在T1~T3时较T0时明显增高(P<0.01),而且B组SVV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进行ANH是安全的,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技术能对其进行方便的监测。SVV能预测机体对输液治疗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每搏量变异度 动脉压力波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颖利 邵艳霞 +3 位作者 宋艳妮 何佳 宁喜娟 雷云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941-3942,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于西安航天总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危重新生儿55例,将从动脉留置针处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试验组,将同时从同一患儿不同部位...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于西安航天总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危重新生儿55例,将从动脉留置针处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试验组,将同时从同一患儿不同部位外周动脉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实际碱剩余(ABE)、标准碱剩余(SBE)、动脉血氧饱和度(SO2)。[结果]两组pH、PaO2、PaCO2、S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采用普通留置针弃血量0.5mL行动脉血气分析与常规方法结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动脉留置针 动脉血气分析 弃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美英 张绍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31-2034,共4页
[目的]基于效率指标监控,探索品管圈在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通过成立畅行圈,多学科团队协作,运用品管圈十大步骤,分析我院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送检延迟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目的]基于效率指标监控,探索品管圈在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通过成立畅行圈,多学科团队协作,运用品管圈十大步骤,分析我院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送检延迟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我院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及时送检率从39.95%提高84.21%,目标达成率为100%,目标进步率为111%,临床、医技科室对医辅服务满意度从70.56%提升至88.65%,医辅人员对血气分析标本的意义和及时送检重要性知晓率从30.54%提升到87.66%。[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住院病人血气分析标本及时送检率,提升科室高效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体现职业价值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动脉血气分析 护理管理 质量 医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要点解读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琳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4期592-595,共4页
本文对2020年发布的《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进行解读,主要包括对动脉血标本采集准备、采集操作及并发症的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规范,以保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操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儿童 动脉血气分析 临床实践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护士对《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实践现况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雪静 王亚楠 +1 位作者 张琳琪 曲斌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0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对2020年发布的《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临床实践现状,为提升儿童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8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范围内32所医疗机构的838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对2020年发布的《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临床实践现状,为提升儿童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8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范围内32所医疗机构的838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进行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现况调查。结果:调查中仅有28.64%的护士知晓患儿体温对于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67.78%的护士知晓应在动脉血气操作前安抚患儿情绪,68.97%的护士知晓在桡动脉采血前应进行Allen试验/改良版Allen试验结果判定方法,80.31%的护士选择专业动脉采血器,90.69%的护士首选桡动脉进行动脉采血,6.44%的护士因动脉采血操作而发生至少1次针刺伤,80.67%的护士表示科室针对动脉采血操作进行培训或考核。结论:儿科护士对《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整体掌握较好,大多数儿科护士对动脉血气分析相关知识掌握和临床实践水平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培训与临床实践督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动脉血气分析 临床实践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危重病人应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进行电解质测定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晨 杜娟 +2 位作者 环晓锋 侯雪琴 陈烨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3期843-844,共2页
[目的]探讨ICU 危重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用于电解质测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ICU 机械通气病人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抽动脉血0.5mL用于血气分析、电解质测定,对照组抽动脉血0.5mL用于血气分析,抽静脉血4mL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ICU 危重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用于电解质测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ICU 机械通气病人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抽动脉血0.5mL用于血气分析、电解质测定,对照组抽动脉血0.5mL用于血气分析,抽静脉血4mL检测血清电解质.比较两组病人日平均采血次数、日平均采血量和入院时、入院第5天~第7天血常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日平均采血次数、日平均采血量及入院第5天~第7天的红细胞压积比较均存在差异.[结论]对ICU 危重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可同时测血气、电解质,既减少了病人诊断性失血量,又避免了多次抽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性失血 动脉血气分析 电解质 血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建霞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8期19-22,共4页
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对人体动脉血液中的pH值、血液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指标进行测量,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一种方法。它能客观地反映患者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
关键词 动脉血液 护理质量控制 标本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 二氧化碳分压 酸碱平衡状态 呼吸功能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足背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凤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足背动脉 采集 本方 血气分析标本 治疗方式 危重病人 医疗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采血流程的实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庄文鹰 杨玉霞 +4 位作者 顾莺 胡静 沈伟杰 陈伟明 陆春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1期1623-1629,共7页
目的:基于探索-预备-实施-持续模型进行《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推荐的动脉留置导管采血流程的实施研究,并评价《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标准》实施前后共纳入652人次外周动脉留置导管采血的... 目的:基于探索-预备-实施-持续模型进行《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推荐的动脉留置导管采血流程的实施研究,并评价《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标准》实施前后共纳入652人次外周动脉留置导管采血的实践行为及86名医护人员,进行质量审查,分析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因素,拟定相应的对策。比较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实施前后医护人员采血行为依从性、知信行水平、采血效果、动脉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标准》实施前相比,实施后,22项审查指标中12项依从性较差的审查指标执行率有提高(P<0.05);医护人员对于实践标准推荐的动脉留置导管采血行血气分析的知信行水平均有提高(P<0.05);采血时长缩短(P<0.05),动脉血气标本缺陷率、医护人员血液暴露发生率降低(P<0.05);动脉导管留置时间延长(P<0.05),导管堵塞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标准》的实施可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延长外周动脉导管留置时间,改善采血效果,降低外周动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动脉血气分析 实践标准 实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颈内动脉闭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管冬雪 阿不力克木.力瓦依丁 张小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颈内动脉闭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与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92例(无颈内动脉闭塞)年龄匹配的维吾尔族人...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颈内动脉闭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与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92例(无颈内动脉闭塞)年龄匹配的维吾尔族人群进行危险因素对照分析,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颈内动脉闭塞者组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胆固醇、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人数比例、血脂异常人数比例、吸烟人数比例、饮酒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5)。对照人群组HDL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患者组(P<0.05)。在Logistic回归分析后,BMI,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为维吾尔族人群颈内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BMI,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为维吾尔族人群颈内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危险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和定量血流分数分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血流灌注受损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龙宇博 胡湖 +5 位作者 黄承诚 周婷 刘金武 郑昭芬 荣晶晶 潘宏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6-1253,共8页
目的:利用三维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定量分析(3D-QCA)及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μQFR)探讨冠脉分叉病变中影响分支血流灌注的各项危险因素,并建立影响分支灌注受损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分叉病变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策略的制定... 目的:利用三维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定量分析(3D-QCA)及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μQFR)探讨冠脉分叉病变中影响分支血流灌注的各项危险因素,并建立影响分支灌注受损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分叉病变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362例患者,非左主干分叉病变393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评估指标、冠脉分叉病变的解剖学指标以及分叉病变中代表分支血流灌注的μQFR等数据资料。393处分叉病变按照8:2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评估分叉病变中分支灌注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在测试集中进一步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主支最大面积狭窄率、分叉核最大直径狭窄率、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分支开口直径狭窄率及分支病变长度是分支可能存在血流灌注受损(μQFR<0.8)的独立预测因子(P均<0.05),由这5个变量建立术前分支灌注受损风险评估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95%CI:0.896~0.958),灵敏度为0.864(95%CI:0.818~0.910),特异度为0.850(95%CI:0.780~0.920)。测试集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0.817~0.976),灵敏度为0.870(95%CI:0.756~0.936),特异度为0.923(95%CI:0.759~0.986)。结论:冠脉分叉病变中分支的血流灌注情况主要与主支和分支的多个解剖学因素相关,其中主支最大面积狭窄率、分叉核最大直径狭窄率、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分支开口直径狭窄率及分支病变长度是分支存在灌注受损的独立预测因素;所建立的分支灌注受损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分支灌注 基于Murray分叉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 三维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结构动态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20
作者 孙丽萍 李力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0-562,共3页
讨论了大型结构动态分析中求解特征值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加速子空间迭代法 .该法在迭代过程中通过省略某些迭代步骤中的瑞利———李兹分析 ,使得求解收敛速度加快 .通过一些实例对子空间迭代法和加速子空间迭代法进行了计算对比 ... 讨论了大型结构动态分析中求解特征值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加速子空间迭代法 .该法在迭代过程中通过省略某些迭代步骤中的瑞利———李兹分析 ,使得求解收敛速度加快 .通过一些实例对子空间迭代法和加速子空间迭代法进行了计算对比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结构 动脉分析 特征值问题 子空间迭代 加速子空间迭代法 结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