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莪术组分涂层支架预防猪冠状动脉再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福海 刘剑刚 +5 位作者 王欣 张大武 王培利 张蕾 杜建鹏 史大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目的通过中华实验用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观察中药莪术组分涂层支架抑制内膜增殖的有效性。方法将18只小型猪随机分为莪术组分涂层支架组(ZES组)、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SES组)及金属裸支架组(BMS组),每组6只,分别在左前降支、左回... 目的通过中华实验用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观察中药莪术组分涂层支架抑制内膜增殖的有效性。方法将18只小型猪随机分为莪术组分涂层支架组(ZES组)、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SES组)及金属裸支架组(BMS组),每组6只,分别在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置入同一种支架各1枚。术后30 d冠状动脉造影后将猪处死,观察支架血管段的病理形态及影像学变化。结果 30 d时,与BMS组比较,ZES组和SES组平均管腔直径和平均管腔面积均明显增大(P<0.05),直径狭窄率和面积狭窄率明显减小(P<0.05);与SES组比较,ZES组和BMS组炎症积分明显降低,内皮化积分明显升高(P<0.05);3组损伤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扫描电镜观察,SES支架组30 d时可见部分支架节段内皮化不全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ZES支架可有效地抑制血管内膜增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平滑 血管 血小板聚集 莪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粒介导下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不能防治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 被引量:4
2
作者 钱杰 高润霖 +7 位作者 汤健 史瑞文 宋来凤 李永利 魏英杰 孟亮 袁卫民 司文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 :评估质粒介导下蛋白涂层金属支架局部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对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的作用。  方法 :选用 1 4只正常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 ,载体为携带有VEGF基因的PcDNA3质粒。用常规球囊导管技术 ,将携带有VEGF基因... 目的 :评估质粒介导下蛋白涂层金属支架局部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对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的作用。  方法 :选用 1 4只正常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 ,载体为携带有VEGF基因的PcDNA3质粒。用常规球囊导管技术 ,将携带有VEGF基因的蛋白涂层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作为VEGF转基因组 (n =7) ,以相同方法置入单纯蛋白涂层支架作为对照组 (n =7) ,球囊与血管直径之比为 1 1∶1。在基因转染后 7天 ,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染色。在支架置入后 3个月重复冠状动脉造影 ,测定管腔狭窄直径 ;同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支架被成功置入 1 4只动物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支架置入后 7天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证实 ,在转染部位的动脉壁内有VEGF信使核糖核酸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中层平滑肌细胞浆内及外膜有VEGF蛋白质生成。在支架置入后 3个月重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转基因组和对照组均发生再狭窄 ,平均管腔狭窄直径分别是 ( 6 9±1 0 ) %和 ( 80± 1 4 )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2 4 7)。组织病理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 :转基因组和对照组 ,在平均损伤积分、新生内膜厚度、平均新生内膜面积、百分狭窄面积和内膜 /中膜值等各项参数上均无显著性差别。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介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 冠状动脉再狭窄 动脉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福海 吕树铮 +6 位作者 陈韵岱 金泽宁 宋现涛 陈欣 孟康 柳弘 田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与临床和造影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416例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完整的冠心病患者,男性328例,女性88例,共置入支架470枚,按照CAG结果分为再狭窄组59例和无再狭窄组357例,平均造影随访时间(7.91...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与临床和造影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416例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完整的冠心病患者,男性328例,女性88例,共置入支架470枚,按照CAG结果分为再狭窄组59例和无再狭窄组357例,平均造影随访时间(7.91±2.37)个月。结果再狭窄组CAG示61枚支架发生再狭窄(13.0%),女性、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史、慢性闭塞(CTO)病变病史、最大球囊释放压力、置入支架长度与术后再狭窄相关(P<0.05);置入支架血管直径与再狭窄高度相关(OR=0.61,95%CI:0.43~0.82,P< 0.01)。结论女性、既往CABG病史、CTO病变、血管直径、置入支架长度是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史等与再狭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再狭窄 支架 危险因素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兔髂动脉再狭窄血管内皮素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荣增 张国元 +1 位作者 吴宗贵 倪灿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兔髂动脉再狭窄(RS)组织内皮素(ET)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探讨ET与RS的关系。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兔经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至少6周,采用血管内皮剥脱术造成髂动脉粥样硬化(AS)性狭窄,15只兔经球囊血管成形... 目的:观察兔髂动脉再狭窄(RS)组织内皮素(ET)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探讨ET与RS的关系。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兔经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至少6周,采用血管内皮剥脱术造成髂动脉粥样硬化(AS)性狭窄,15只兔经球囊血管成形术获得了成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评价RS动脉壁组织ET免疫反应性。结果:RS髂动脉血管壁内皮素免疫反应性(ET-IR)较未经血管内皮剥脱术的对侧髂动脉壁ET-IR明显增加。结论:ET在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收缩及RS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冠心病 并发症 动脉再狭窄 PT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脉合剂防治动脉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英 蒋米尔 +3 位作者 戚清权 金芝贵 李伟国 陆信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05-808,共4页
目的通过兔髂动脉再狭窄模型评价和脉合剂防治动脉再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行右髂动脉再狭窄造模,术后随机分高脂组、和脉合剂组进行喂养。应用下肢动脉造影、电镜和病理检查,观察术后7、14、28、56、84d病变动脉... 目的通过兔髂动脉再狭窄模型评价和脉合剂防治动脉再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行右髂动脉再狭窄造模,术后随机分高脂组、和脉合剂组进行喂养。应用下肢动脉造影、电镜和病理检查,观察术后7、14、28、56、84d病变动脉的狭窄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TUNEL的表达。结果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提示再狭窄手术造模成功。新生内膜和中膜以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为主,随术后时间的延长,VSMCs减少而泡沫细胞增多;细胞成分减少,胶原成分增多;新生内膜比例增大,中膜比例减小,以上变化高脂组较和脉合剂组更显著。与高脂组比较,和脉合剂组内膜和中膜PCNA阳性表达下降,TUNEL阳性表达增加。结论和脉合剂通过抑制血管壁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安全、有效地防治动脉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再狭窄 动物模型 中药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再狭窄犬血管内膜的急性炎症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董万利 李辉 +1 位作者 范晨 刘一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311-315,共5页
目的研究犬颈动脉再狭窄模型巨噬细胞分子1(macrophagemolecular1,Mac1)、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functionalantigen1,LFA1)在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选10只成年犬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用球囊扩张法建立... 目的研究犬颈动脉再狭窄模型巨噬细胞分子1(macrophagemolecular1,Mac1)、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functionalantigen1,LFA1)在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选10只成年犬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用球囊扩张法建立犬颈动脉再狭窄的动物模型,术后8周取目标颈动脉作病理学检查。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单核细胞表面的Mac1和LFA1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8周DSA显示狭窄率为(65±15)%,HE染色显示内膜明显增厚、α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增厚的内膜中,可见大量来源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单核细胞表面Mac1在术前以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F=9.506,P<0.01);单核细胞表面LFA1在各时间段的表达,经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F=1.553,P>0.05)。结论用犬颈动脉球囊扩张法可以建立可靠有效的颈动脉再狭窄的动物模型,Mac1可能参与了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过程中的急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再狭窄 急性炎症反应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血管内膜 functional molecular 流式细胞仪检测 球囊扩张法 功能相关抗原 免疫组化染色 Α-肌动蛋白 细胞表面 动物模型 单核细胞 术前及术后 病理学检查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7
作者 于文 刘宗军 +3 位作者 陈武荣 金惠根 秦永文 王洪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4-565,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制备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时的麻醉效果。方法:39头健康贵州小型猪行氯胺酮基础麻醉气管插管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3头。A组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芬太尼5μg·kg^(-1)静注,1%戊巴比妥钠、0...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制备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时的麻醉效果。方法:39头健康贵州小型猪行氯胺酮基础麻醉气管插管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3头。A组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芬太尼5μg·kg^(-1)静注,1%戊巴比妥钠、0.2%氯化琥珀胆碱静滴。B组行气管导管接人工回路,保留自主呼吸,芬太尼5μg·kg^(-1)静注,1%戊巴比妥钠静滴。C组呼吸管理同B组,术中仅用1%戊巴比妥钠静滴。穿刺股动脉,选择冠状动脉合适的血管段放入支架,术中观察呼吸、心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呕吐、流涎等不良反应。结果:C组1头小型猪死亡,其余38头猪存活。A、B两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无显著性。C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比A、B两组高(P<0.05)。B、C两组呼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戊巴比妥钠复合芬太尼麻醉气管内插管可使气道保持通畅,麻醉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冠状动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对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8
作者 刘本德 吴红军 曾秋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7,81,共4页
目的应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细胞(VEC)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探讨HGF基因对其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以肝细胞中抽提的总RNA为模板,反转录cDNA,采用RT-PCR技术获得HGF基因,并引入酶切位点,转染大... 目的应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细胞(VEC)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探讨HGF基因对其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以肝细胞中抽提的总RNA为模板,反转录cDNA,采用RT-PCR技术获得HGF基因,并引入酶切位点,转染大肠埃希菌,筛选阳性菌落,经酶切及测序证实后,转染腺病毒,制造病毒包涵体,经3轮扩増,制备高效表达HGF基因腺病毒载体(Ad-HGF)。以此感染VEC及VSMC,设为Ad-HGF组;再以人工合成HGF培养VEC及VSMC为阳性对照组(HGF组);以未感染Ad-HGF的细胞为阴性对照(对照组)。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氧情况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VEC的Ad-HGF、HGF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但VSMC的3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HGF基因感染VEC后能在缺氧情况下有效地阻止VEC发生凋亡,但不能有效抑制VSMC凋亡,提示对冠状动脉再狭窄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缺氧 冠状动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布球囊成形术防止股浅动脉再狭窄的6个月血管造影随访疗效分析
9
作者 关键(译) 胡道予(校)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2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球囊成形术 动脉药物 动脉再狭窄 涂布 疗效分析 血管造影 随访 普通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携带有治疗性腺病毒的包裹支架对猪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隐雄 Thomas Johnson +4 位作者 Christian Herdeg Andreas Baumbach Andrew C Newby KarlK Karsch Martin Oberhoff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63-1265,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有效转送治疗基因到所扩张冠状动扩脉的靶部位的方法,以预防冠状动脉损伤后再狭窄。方法大白猪14只,随机分治疗组(包裹支架)和对照组(非包裹支架),每组7只,治疗组用高分子聚合物phosphorylocholine包裹不锈钢丝的包裹支架,... 目的寻找一种有效转送治疗基因到所扩张冠状动扩脉的靶部位的方法,以预防冠状动脉损伤后再狭窄。方法大白猪14只,随机分治疗组(包裹支架)和对照组(非包裹支架),每组7只,治疗组用高分子聚合物phosphorylocholine包裹不锈钢丝的包裹支架,对照组用非包裹支架,经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RadTIMP-3处理后,植入猪的冠状动脉,4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取新鲜的心脏用福尔马林固定,进行组织形态分析。结果治疗组的血管腔内径平均值为(2.32±0.185) mm, 而非包裹支架的对照组平均直径为(1.79±0.31) mm,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TiMP-3治疗组冠状动脉内膜的厚度为(0.34±0.17) mm,对照组为(0.81±0.32) mm,显著高于治疗组,P= 0.0059。结论经PC包裹支架输送含有TIMP-3基因的腺病毒到冠状动脉,可有效地抑制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减轻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腺病毒 包裹支架植入 冠状动脉再狭窄 预防 血管腔内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多普勒超声检测斑块形态不能预测颈动脉再狭窄
11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04-504,共1页
德国学者Wasse等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认为,支架内再狭窄(ISR)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影响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CAS治疗过程中,软质、不稳定性斑块更容易受损,这种斑块很可能引起一系列反应,最终导致ISR。
关键词 动脉支架置入术 动脉再狭窄 斑块形态 多普勒超声检测 预测 术前 病例对照研究 支架内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疗法预防猪的动脉再狭窄
12
作者 陶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9-20,共2页
用基因疗法治疗再狭窄的第一例人体试验大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进行。该疗法由密歇根大学(Ann Arbor,MI)的Gary和Elizabeth Nabel夫妻研究小组着手进行研究,并于近期的两个动物实验中证实了这种基因疗法。 再狭窄是进行气囊血管成形... 用基因疗法治疗再狭窄的第一例人体试验大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进行。该疗法由密歇根大学(Ann Arbor,MI)的Gary和Elizabeth Nabel夫妻研究小组着手进行研究,并于近期的两个动物实验中证实了这种基因疗法。 再狭窄是进行气囊血管成形术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又发生了再狭窄。当气囊被充气后,使动脉内部的表皮剥脱,触发一系列复合物,使血管内部的肿瘤样增生和平滑肌细胞(SMC)的移动达到顶点。这在美国每年40万例血管成形术中有一半所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疗法 气囊血管成形术 动脉再狭窄 平滑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 内皮细胞 肿瘤样增生 动脉 基因治疗 胸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术后,每天饮少量红酒可预防动脉再狭窄
13
作者 刘忠豫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年第4期280-280,共1页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与台湾荣总医院联合研究,将兔子髂动脉内皮细胞破坏后,左侧注射生理盐水,右侧注入10%酒精,发现酒精可抑制血管内壁增生.认为 病人在接受球囊扩张术,撑开血管狭窄处后,每天小酌一杯红酒,有预防再狭窄效应.
关键词 球囊扩张术 少量红酒 预防 动脉再狭窄 血管内壁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和miR-665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关系
14
作者 张伊超 韩思梁 +1 位作者 申少卿 解俊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1,UCA1)、miR-665表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1,UCA1)、miR-665表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CS患者315例,根据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再狭窄组62例和未再狭窄组25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表达;采用Pearson分析外周血lncRNA UCA1与miR-665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对ACS患者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与未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外周血lncRNA UCA1表达明显升高,miR-665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0.22 vs 1.01±0.21,P=0.001;0.76±0.24 vs 1.01±0.2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S患者外周血miR-665与lncRNA UCA1表达呈负相关(r=-0.58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UCA1是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24,95%CI:1.324~3.406,P=0.002),miR-665是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保护因素(OR=0.765,95%CI:0.653~0.89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联合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AUC最高,优于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单独预测(Z=2.256,P=0.024;Z=2.904,P=0.004)。结论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外周血lncRNA UCA1和miR-665联合可以更好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长链非编码 微RNAS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并多种支架特征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汤加 李丽丽 +2 位作者 陈梦宇 张计旺 范丽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8-71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CTA的FAI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曾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并于2019年3月-2023年6月间在本院随访CCTA及冠脉造影的135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由造影结果分为通畅组60例、再狭窄组75例,共181枚支架,... 目的:探讨基于CCTA的FAI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曾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并于2019年3月-2023年6月间在本院随访CCTA及冠脉造影的135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由造影结果分为通畅组60例、再狭窄组75例,共181枚支架,通畅组92枚、再狭窄组89枚。所有病例CCTA均用Revolution CT行动态容积扫描,数坤软件测量支架周围FAI。对患者临床及支架相关特征、FAI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获得独立预测因子及预测模型,比较不同模型对ISR的预测效能。结果:通畅组与再狭窄组支架FAI(P<0.001)、支架长度(P<0.001)、支架植入天数(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示FAI、支架长度、支架植入天数为ISR独立预测因子。比较FAI、支架长度、支架植入天数ROC曲线及联合各因子的ROC曲线,FAI、支架长度、支架植入天数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638、0.656、0.720,各因子联合后ROC曲线的AUC为0.798(95%CI:0.732~0.854),敏感度为71.91%,特异度78.26%。与单一独立预测因子相比,联合各因子的AUC增加(P<0.001),提示预测效能提高。结论:FAI对ISR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将FAI与支架长度、支架植入天数联合后预测效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再狭窄 支架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55和微小RNA-92a及微小RNA-126与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探讨
16
作者 刘建花 李世勋 +1 位作者 张伟强 杨树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155、miR-92a、miR-126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新乡市...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155、miR-92a、miR-126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接受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是否发生ISR分为狭窄组45例和无狭窄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支架数目、支架直径、服用药物、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血清miR-155、miR-92a、miR-126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155、miR-92a、miR-126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ISR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55、miR-92a、miR-126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ISR的诊断价值。结果狭窄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支架数目≥3枚、支架直径<3 mm比例显著高于无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狭窄组miR-155、miR-126显著低于无狭窄组,miR-92a显著高于无狭窄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55、miR-126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支架数目呈显著负相关,与支架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1),miR-92a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支架数目呈显著正相关,与支架直径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架数目、支架直径、miR-92a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ISR的危险因素,miR-155、miR-126则为保护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55、miR-92a、miR-126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0.778、0.751、0.853,敏感性分别86.67%、71.11%、73.33%、93.33%,联合检测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iR-155、miR-126表达下调及miR-92a表达上调可能参与ISR的发生,监测3项miRNA水平对辅助临床预测PCI术后ISR的发生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再狭窄 微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吴小朋 孙慎杰 +3 位作者 张娟 张兵兵 肖明洋 万大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918-192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成功行PCI,且在术后1年内...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成功行PCI,且在术后1年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患者168例。根据随访时的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将患者分为ISR组(n=51)和非ISR组(n=117)。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及置入支架情况,探讨PCI患者发生ISR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复诊原因、冠心病家族史、平均年龄、BMI、ALT、AS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糖尿病、未规律服药、TBIL及胱抑素C(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病变部位、支架数量及支架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血清TBIL水平患者ISR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7,P<0.05);最低组和次低组患者的ISR发生率与最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最低=12.75,χ2次低=8.43,P均<0.008 3)。(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支架直径、TBIL及Cys C对PCI患者发生ISR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支架直径、TBIL及Cys C是PCI患者发生ISR的影响因素。行PCI后复查患者血清TBIL水平并动态监测其变化,有助于对患者ISR发生风险做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再狭窄 胆红素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成钢 王春梅 +2 位作者 阙斌 聂绍平 覃秀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关系,旨在提高ISR患者临床检出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收治的冠心病首次PCI患者3100例,PCI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关系,旨在提高ISR患者临床检出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收治的冠心病首次PCI患者3100例,PCI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ISR患者430例(ISR组),未发现ISR患者2670例(无ISR组),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化验指标,分析ISR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与CRP的关系。结果ISR组出院时及随访时CRP水平明显高于无ISR组[17.1(1.1,26.9)mg/L vs 12.9(0.9,23.5)mg/L,P=0.034;15.2(0.7,23.9)mg/L vs 3.9(0.2,7.9)mg/L,P=0.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出院时及随访时血清CRP水平是预测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ISR的危险因素(P<0.05,P<0.01)。随访时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95%CI:0.815~0.907,P<0.01),截点值12.23 mg/L,敏感性80.5%,特异性77.9%;出院时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37(95%CI:0.566~0.709,P<0.01)。结论冠状动脉ISR发生与出院时及随访时CRP水平密切相关,应用随访时CRP水平对ISR进行预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冠心病 支架 冠状动脉再狭窄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变化与支架内再狭窄及再发缺血性事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林萍 李鹏 +1 位作者 王琴 任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848-2851,共4页
目的探讨远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与再发缺血性临床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62例,将既未发生... 目的探讨远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与再发缺血性临床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62例,将既未发生缺血事件同时冠状动脉造影无再狭窄者定义为对照组,将发生缺血相关临床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者定义为缺血事件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将支架内再狭窄者定义为支架内再狭窄组,再狭窄分为局限性病变亚组和非局限性病变亚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患者发生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缺血相关临床事件时血清GDF15水平;同时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9~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血清GDF15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心绞痛亚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亚组、对照组肌钙蛋白I(c Tn I)、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GDF1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绞痛亚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亚组c Tn I、CRP、NT-pro BNP、GDF1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局限性病变亚组、非局限性病变亚组、对照组c Tn I、CRP、NT-pro BNP、GDF1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局限性病变亚组、非局限性病变亚组c Tn I、CRP、NT-pro BNP、GDF1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事件组和支架内再狭窄组血清GDF15水平与CRP无直线相关性(rs=0.170,P=0.073),与c Tn I、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rs=0.242,P=0.010;rs=0.352,P<0.001)。结论血清GDF15水平升高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发缺血性临床事件及再狭窄具有预测价值,可能成为临床随访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生长分化因子15 冠状动脉再狭窄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关系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涛 张春晓 +5 位作者 米杰 钟明惠 田刚 周定 孙中华 齐向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清总胆红素(T B )和纤维蛋白原(Fib )的关系。方法收集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782例患者,分为再狭窄组130例和对照组652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清总胆红素(T B )和纤维蛋白原(Fib )的关系。方法收集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782例患者,分为再狭窄组130例和对照组652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患者血清TB[(11.82±4.53)μmol/L vs (12.95±5.06)μmol/L]、Fib[(3.04±0.65)g/L vs (2.83±0.60)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支架内再狭窄与糖尿病(OR=1.763,95% CI:1.158~2.683)、Fib(OR=1.678,95% CI:1.242~2.266)呈正相关,与血清TB(OR=0.922,95% CI:0.860~0.988)、支架直径(OR=0.615,95% CI:0.444~0.850)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Fib为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和血清T B为支架内再狭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再狭窄 纤维蛋白原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