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端部效应的动子无源型Halbach磁悬浮永磁直线电机电磁力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予希 颜建虎 +2 位作者 池松 周旭 郭保成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51,共9页
针对光刻机等高精确度定位平台无摩擦、无接触、无噪声需求,提出一种采用动子无源型平移和悬浮一体化Halbach磁悬浮永磁直线电机以实现定位平台的无摩擦悬浮及长距离定位运动。为了精确分析该类电机的悬浮力和推力特性,提出一种考虑动... 针对光刻机等高精确度定位平台无摩擦、无接触、无噪声需求,提出一种采用动子无源型平移和悬浮一体化Halbach磁悬浮永磁直线电机以实现定位平台的无摩擦悬浮及长距离定位运动。为了精确分析该类电机的悬浮力和推力特性,提出一种考虑动子永磁体端部效应的电机磁场解析模型并采用傅里叶分解法得到Halbach阵列永磁体磁场解析式。基于此磁场解析模型,通过洛伦兹力法得到了动子电磁力解析模型,并基于正交分解法推导了电机悬浮力和推力解耦的电磁力模型。结合有限元仿真对建立的电磁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一台10极12槽样机,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进行推力和悬浮力测试,将实验测试值与有限元仿真值和解析值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直线电机 磁悬浮 HALBACH阵列 解析分析 端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不对称初级齿表面插入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研究
2
作者 王林森 郑梦飞 +1 位作者 李焱鑫 卢琴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85-3194,I0027,共11页
表面插入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surface-inset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SIPMLSM)采用全齿绕端部非重叠的初级绕组和永磁体插入式的次级结构,不均匀气隙使交轴电感(Lq)增大,提升了凸极率(Lq/Ld),从而提升磁阻推力和推... 表面插入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surface-inset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SIPMLSM)采用全齿绕端部非重叠的初级绕组和永磁体插入式的次级结构,不均匀气隙使交轴电感(Lq)增大,提升了凸极率(Lq/Ld),从而提升磁阻推力和推力密度。针对一个12槽16极SIPMLSM,首先,建立边端力和齿槽力分离的有限元模型。其次,分别分析初级齿尖和边端辅助齿对齿槽力和边端力的敏感度,确定优化变量及取值范围,同时以推力波动和推力密度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全局优化,得出不对称齿尖结构的优化方案。最后,制作样机并通过实验测得空载反电势、定位力与推力波动和堵动状态下的温度,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插入直线同步电机 不对称齿 推力密度 推力波抑制 多目标遗传算法 定位力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磁式直线电机定位误差检测与校正
3
作者 王玉龙 任德均 +1 位作者 王淋楠 盘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26,共4页
提出一种针对动磁式直线电机定位方案的误差检测及校正的方法。首先,通过相位检测算法检测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偏差是否符合要求;然后,通过幅值相位纠正算法实现对磁场数据归一化,并对小幅度相位偏差引起的位置误差进行校正;最后,对数据采... 提出一种针对动磁式直线电机定位方案的误差检测及校正的方法。首先,通过相位检测算法检测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偏差是否符合要求;然后,通过幅值相位纠正算法实现对磁场数据归一化,并对小幅度相位偏差引起的位置误差进行校正;最后,对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延时误差进行补偿。对动子运动方向的磁栅尺寸误差补偿后,定位精度达到了±9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位置传感器 误差检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速磁悬浮列车分段式长定子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牵引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牧天 葛琼璇 +2 位作者 朱进权 王晓新 王珂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91-2502,共12页
采用分段式长定子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牵引的中速磁悬浮列车在定子段换步时,相邻定子段绕组交链的永磁磁链的改变会导致牵引力损失,除此以外,在牵引过程中,馈电电缆长度的增加使得电机漏阻抗增大,在变流器供电容量的限制下,列车无法在试验... 采用分段式长定子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牵引的中速磁悬浮列车在定子段换步时,相邻定子段绕组交链的永磁磁链的改变会导致牵引力损失,除此以外,在牵引过程中,馈电电缆长度的增加使得电机漏阻抗增大,在变流器供电容量的限制下,列车无法在试验线中完成全速度运行。该文首先建立含有定子段换步的长定子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速度运行的换步控制策略,以及适用于该电机的弱磁控制策略。该策略对q轴电流实时分配,保证在换步区间相邻定子段的q轴电流均跟随参考值;利用电机端电压计算得到d轴电流参考值,使电机在id=0控制和弱磁控制两种工况之间平滑切换。通过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采用所提策略可在线路长度和变流器容量限制下,实现列车全速度运行,并消除电机在定子段换步时的牵引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速磁悬浮列车 长定子永直线同步电机 定子段换步 控制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降低永磁辅助磁阻电机转矩脉动的三区间PWM-DITC控制策略
5
作者 龚成懿 徐俊鑫 +2 位作者 黄朝志 肖任全 孙燕文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7,共10页
针对永磁辅助式磁阻电机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区间固定频率的抑制转矩脉动控制方法。首先,依据磁阻电机的电感特性,将两相交换区细分为两个区间,与单相导通区共同构成一个转子极距上的三个区间。其次,采用三角载波固定采样频率... 针对永磁辅助式磁阻电机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区间固定频率的抑制转矩脉动控制方法。首先,依据磁阻电机的电感特性,将两相交换区细分为两个区间,与单相导通区共同构成一个转子极距上的三个区间。其次,采用三角载波固定采样频率,结合各区间转矩的输出特性分别实施不同的控制策略,降低两相交换区的转矩脉动和峰值电流。最后,通过一台6/20永磁辅助外转子电机对三区间PWM-DITC方法进行仿真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DITC控制策略,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永磁辅助式磁阻电机两相交换区的转矩脉动并降低峰值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电机 三区间 PWM-DITC 转矩脉 峰值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次级磁场检测技术综述
6
作者 赵吉文 尹乐 +3 位作者 宋俊材 盘真保 于子翔 王立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由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省去了中间传动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直驱式往复运动,具有推力密度大、效率高、能够满足高速大行程运动和微纳米级动态精度要求等优点,在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3D打印机等高精密加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目的】由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省去了中间传动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直驱式往复运动,具有推力密度大、效率高、能够满足高速大行程运动和微纳米级动态精度要求等优点,在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3D打印机等高精密加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永磁体作为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电机气隙空间提供恒定的磁场环境。磁场分布的一致性与电机性能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及时检测并更换故障永磁体以保证电机推力密度和功率密度的稳定性。【方法】主要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次级磁场检测内容进行综述性研究:对电机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磁场的解析公式进行了梳理;对磁场的变化机理和磁场故障发生的常见原因进行了总结;对目前研究的永磁体局部退磁、均匀退磁、缺损和裂纹故障及不同故障磁场的建模方法,如解析法、有限元法和Matlab建模法等进行了介绍;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次级磁场检测所选择的故障信号,如电流信号、磁密信号、电动势信号、振动信号和磁场信号等进行了讨论,指出其用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时的优缺点。【结果】在对各类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后,对相应的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并发现,目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磁场检测多借助于磁场信号和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磁场故障的离线诊断。【结论】为实现实时化故障诊断和提高电机可靠性的目标,在未来磁场故障诊断发展趋势中,可以加强对电动势、电流、磁密等实时采集信号的研究,以期实现退磁故障的在线检测。同时需要开展具有高容错适应性的容错控制策略研究,保证电机在发生退磁故障时,仍可以维持电机的输出性能,进而保证其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直线电机 体退 体缺损 体裂纹 场检测 直驱往复运 电机气隙 次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巨量转移平台用高推力聚磁式直线电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强 马宁 +2 位作者 王伟 韩邦成 牛萍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7-1359,共13页
针对针刺式巨量转移平台用无铁芯直线电机推力小,边缘效应明显导致转移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推力聚磁式直线电机,利用外层V字形结构抑制漏磁效应,通过双层Halbach结构提高气隙磁密,并采用有限元法对3种方案气隙磁密和漏磁磁通进行比... 针对针刺式巨量转移平台用无铁芯直线电机推力小,边缘效应明显导致转移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推力聚磁式直线电机,利用外层V字形结构抑制漏磁效应,通过双层Halbach结构提高气隙磁密,并采用有限元法对3种方案气隙磁密和漏磁磁通进行比较分析。V形双层Halbach方案的气隙磁密和漏磁磁通分别为0.6 T和0.05 T,与单层梯形方案相比气隙磁密提高了17.6%,与双层Halbach方案相比漏磁磁通降低了71.4%。利用等效磁化电流法对电机磁场进行区域分割,采用分割补偿法建立矩形边界条件,建立了直线电机磁路数学模型,得到了影响电机推力线性度的关键结构参数,并基于有限元法对形状及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气隙的最大磁密和最小磁密分别0.67 T和0.47 T,x向和y向磁密变化率分别为25%和29.8%,推力仿真计算结果为278 N,推力波动率为2.1%,空载加速度为10 m/s^(2),理论芯片转移速度可达50颗/秒。根据优化结果研制了一台直线电机用于巨量转移平台,测试结果与优化结果一致,本研究对提高巨量转移平台转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针刺巨量转移 有限元法 空间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磁式横向磁通直线振荡电机建模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于明湖 张玉秋 +2 位作者 卢琴芬 叶云岳 王立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针对目前已有动磁式直线振荡电机结构复杂、漏磁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动磁式横向磁通直线振荡电机,其具有动子质量轻,加工难度小,力特性好等优点,适合应用于冰箱压缩机等领域。基于建立的电机等效磁路模型推导出了电磁推力表达式,阐述了... 针对目前已有动磁式直线振荡电机结构复杂、漏磁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动磁式横向磁通直线振荡电机,其具有动子质量轻,加工难度小,力特性好等优点,适合应用于冰箱压缩机等领域。基于建立的电机等效磁路模型推导出了电磁推力表达式,阐述了该电机电磁推力产生的机理。解析公式显示,电磁力系数与电机结构参数及永磁体材料属性等有关,而与动子位置无关。为验证磁路模型并对于电机进行`进一步分析,建立电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气隙磁场特性并研究了永磁体与外定子轴向长度配合对于动子有效行程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分析结果为该电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 直线振荡电机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磁式横向磁通直线振荡电机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于明湖 张玉秋 +1 位作者 卢琴芬 叶云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6-211,共6页
为了实现具有高可靠性的短行程高频往复运动,提出一种动磁式横向磁通直线振荡电机.该电机由单相电源驱动,铁芯叠装方式与普通旋转电机相同,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动子质量轻,加工难度小,力特性好等优点,适合用于人工心脏、泵、压缩机等领域... 为了实现具有高可靠性的短行程高频往复运动,提出一种动磁式横向磁通直线振荡电机.该电机由单相电源驱动,铁芯叠装方式与普通旋转电机相同,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动子质量轻,加工难度小,力特性好等优点,适合用于人工心脏、泵、压缩机等领域.针对该电机运行特点,建立电机等效数学模型,推导电磁推力的计算公式与系统的谐振频率,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确定电机内外定子和永磁体的设计依据,提出测试方法,并测得样机的静态电磁推力与谐振频率特性.结果表明,电机在等效机械谐振点运行时获得较高的效率且推力与绕组电流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压缩机 直线振荡电机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直线电机三维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永波 燕延 +1 位作者 王伟明 闪明才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磁悬浮式运动平台易于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微运动,适合应用在精密加工和超精密测量领域。为了抑制磁悬浮直线电机电磁力谐波分量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提高磁悬浮运动平台的动态性能,以HALBACH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改进... 磁悬浮式运动平台易于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微运动,适合应用在精密加工和超精密测量领域。为了抑制磁悬浮直线电机电磁力谐波分量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提高磁悬浮运动平台的动态性能,以HALBACH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线电机动子HALBACH永磁阵列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直线电机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电机水平推力和悬浮力波形,最后对电磁力波形进行了谐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动子结构有效减小了直线电机电磁力波动,有利于提高磁悬浮运动平台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直线电机 HALBACH永阵列 三维有限元模型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电机高速高精运动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惟桢 张驰 +3 位作者 李荣 桑娜 潘春荣 郑林卫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7,122,共5页
针对半导体键合机XY运动平台的直线电机在高速启停运动时残余振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方法以提高直线电机的定位精度。首先,基于正弦扫频的方法建立了直线电机被控对象的高阶精确模型;其次,在直线电机的高速运动阶... 针对半导体键合机XY运动平台的直线电机在高速启停运动时残余振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方法以提高直线电机的定位精度。首先,基于正弦扫频的方法建立了直线电机被控对象的高阶精确模型;其次,在直线电机的高速运动阶段采用三阶前馈控制与PID反馈控制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实现了高动态响应;分析了高速运动状态下扰动观测器对动态性能的影响,在定位阶段引入高阶扰动观测器以抑制残余振动。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方法相比,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方法在不影响直线电机动态跟踪性能的情况下,使其定位误差调整至±0.5μm所需的时间降低了89%以上,显著提高了其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直线电机 高速高精运 残余振抑制 高阶扰观测器 分段三元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压缩机用无内定子动磁式直线振荡电机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美珍 戴文战 夏永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5-50,共6页
针对直线压缩机要求结构紧凑及力特性好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动磁式直线振荡电机。该电机具有无需内定子、动子质量轻、加工难度小及力特性平稳等优点。在分析电机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电机的等效磁路模型,并推导了气隙磁链、电磁... 针对直线压缩机要求结构紧凑及力特性好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动磁式直线振荡电机。该电机具有无需内定子、动子质量轻、加工难度小及力特性平稳等优点。在分析电机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电机的等效磁路模型,并推导了气隙磁链、电磁推力及电感的解析表达式。为验证等效磁路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电机准二维有限元模型,并对电机气隙磁场分布及力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际加工了一台实验样机并进行了静态推力实验,样机测试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和磁路分析结果较好吻合,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压缩机 直线振荡电机 数学模型 推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动磁式直线振荡电机设计
13
作者 雷美珍 戴文战 夏永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85-89,共5页
针对短行程、高频往复运动应用场合,提出动磁式直线振荡电机新结构。该电机由单相交流电源驱动,含两"C"型外定子,无需内定子,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电磁推力可控性好。采用等效磁路法与有限元法分析并推导该新型直线振荡电机... 针对短行程、高频往复运动应用场合,提出动磁式直线振荡电机新结构。该电机由单相交流电源驱动,含两"C"型外定子,无需内定子,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电磁推力可控性好。采用等效磁路法与有限元法分析并推导该新型直线振荡电机关键参数计算公式及设计依据,提出实验测试方法,测得电机静态推力及空载反电动势。结果表明,该电机电磁推力与绕组电流成正比,与动子位移无关,电磁推力系数与反电动势系数基本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振荡电机 双定子 推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磁式磁悬浮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悬浮子系统H_(2)/H_(∞)混合鲁棒控制策略
14
作者 闫顺天 谭强 +2 位作者 田兵 马润城 李静 《电工技术学报》 2025年第17期5422-5433,共12页
针对动磁式磁悬浮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该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H2/H_(∞)混合鲁棒控制策略,有效地提升了电机悬浮子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性。首先,分析动磁式磁悬浮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运行机理,建立了电机系统数学模型,并指出传统H_(∞)鲁棒控... 针对动磁式磁悬浮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该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H2/H_(∞)混合鲁棒控制策略,有效地提升了电机悬浮子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性。首先,分析动磁式磁悬浮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运行机理,建立了电机系统数学模型,并指出传统H_(∞)鲁棒控制策略存在无法考虑系统内部干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设计H2/H_(∞)混合鲁棒控制器,进一步分析了控制器加权矩阵参数对系统动态性和鲁棒性的影响,给出参数的选取原则。最后,搭建了磁悬浮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悬浮系统的实验平台,对所提出的H2/H_(∞)混合鲁棒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其结果证明了该文研究内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磁式磁悬浮直线电机 磁悬浮系统数学模型 加权矩阵 H_(2)/H_(∞)混合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希梅 孙文浩 金鸿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2,共9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第二电压矢量选择范围,以实现电压矢量的快速选取,进而降低电流脉动。同时,为了提高PMLSM抗负载扰动能力,通过ESO对扰动进行观测,将观测到的扰动转换为电流进行补偿,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且补偿电流可起到进一步减小电流脉动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切实可行,与MPCC相比,基于ESO的改进MPCC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更小的电流脉动和较强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同步电机 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最优电压矢量相角 电流脉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箱用动磁式直线压缩机的动态特性仿真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科 金涛 +1 位作者 童水光 郑水英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2,共5页
设计开发了一种直线压缩机样机,为了研究其动态特性,为其建立了多物理场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电磁场的三维有限元参数化分析,精确计算了在不同位置和电流下的电磁力和磁链.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和插值运... 设计开发了一种直线压缩机样机,为了研究其动态特性,为其建立了多物理场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电磁场的三维有限元参数化分析,精确计算了在不同位置和电流下的电磁力和磁链.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和插值运算求解状态方程,对压缩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以空气为压缩工质,在排气压力为5bar的负载状况下,测量样机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和流量等各项性能指标,得到比功率为7~9kW/(m^3/min),说明样机具有很好的节能性能.实验数据与仿真数据能够较好地吻合,说明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是正确的,此仿真方法可用于直线压缩机的动态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压缩机 直线振荡电机 态特性 机电耦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压缩机用动磁式直线电动机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楠 唐亚杰 +3 位作者 徐烈 陆国华 吴亦农 陈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3-478,共6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直线压缩机驱动用动磁式直线振动电动机.建立了电动机磁路物理模型,并对磁路数学模型、电动机动子动力学模型和驱动电路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驱动电压与动子位移关联式,分析了电动机参数对动子运动特性和电动机性能的影... 研制了一种新型直线压缩机驱动用动磁式直线振动电动机.建立了电动机磁路物理模型,并对磁路数学模型、电动机动子动力学模型和驱动电路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驱动电压与动子位移关联式,分析了电动机参数对动子运动特性和电动机性能的影响.运用电磁场有限元方法对动磁式直线电动机电磁场模型求解,磁通分布揭示了电磁力产生机理;运用直线电动机样机静态特性实验数据验证了数值分析的有效性.数据分析揭示了动磁式直线电动机力-位移-电流之间的关系,为压缩机和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 路分析 态特性 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位置传感器表面式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初始位置估计新方法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陆华才 徐月同 +1 位作者 杨伟民 陈子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09-113,共5页
由于表面式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没有凸极性,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时,估计动子初始位置非常困难。该文针对表面式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提出了一种新的初始位置估计方法。在电机静止时,给电机注入幅值和相位可以控制的电压矢量。保持电压矢量一定的... 由于表面式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没有凸极性,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时,估计动子初始位置非常困难。该文针对表面式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提出了一种新的初始位置估计方法。在电机静止时,给电机注入幅值和相位可以控制的电压矢量。保持电压矢量一定的幅值不变,使其相位以较低的频率旋转。电压相位和电机直轴重合时,产生的电磁推力超过负载阻力,电机有一微动,由于反电势的作用电流就会降低,通过检测电流矢量的变化来估计动子的初始位置。这种估计方法不受电机参数的影响,也不需要增加任何硬件。仿真和实验表明给电机注入可控的电压矢量可以估计出动子初始位置,实现零速平稳起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同步直线电机 初始位置 无传感器 旋转电压矢量 零速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位式双边型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19
作者 卢琴芬 张新敏 +1 位作者 黄立人 叶云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5-41,共7页
针对12槽/11极双边型永磁直线电机,提出了采用电枢或磁极错位一定距离来削弱推力波动的有效方法,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针对该优化方案,研究了空载工况和额定工况时的电磁性能和推力性能,并进行实验测量与验证。通过与另外两种极数比... 针对12槽/11极双边型永磁直线电机,提出了采用电枢或磁极错位一定距离来削弱推力波动的有效方法,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针对该优化方案,研究了空载工况和额定工况时的电磁性能和推力性能,并进行实验测量与验证。通过与另外两种极数比槽数多的槽极配合(12槽/13极、12槽/14极)结构相比,不仅验证了错位方法的通用性,而且表明了极数比槽数多的槽极配合结构力性能更好,即12槽/14极结构力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型 直线同步电机 错位 槽极配合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初始位置检测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陆华才 徐月同 +1 位作者 杨伟民 陈子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5-838,共4页
由于表面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没有凸极性,当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时,检测动子初始位置非常困难.利用绕组电感饱和效应,即由于磁路饱和引起的电感随动子位置角变化的规律,检测表面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动子的初始位置.给电机施加相同幅值、不同... 由于表面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没有凸极性,当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时,检测动子初始位置非常困难.利用绕组电感饱和效应,即由于磁路饱和引起的电感随动子位置角变化的规律,检测表面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动子的初始位置.给电机施加相同幅值、不同相位的电压矢量,考虑绕组电感饱和效应,当电压矢量相位和动子位置一致时,直轴电流响应最大.通过观测直轴电流响应的最大值,即可估计电机初始位置.这种估计方法不受电机参数的影响,也无须增加任何硬件.实验表明,给电机注入可控的电压矢量,利用绕组电感饱和效应,可以估计出动子初始位置,估计精度能够满足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平稳启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直线同步电机 饱和效应 初始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