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唐西域记》动相补语“已”的分布特点及语体的相关性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宋晓蓉 徐天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通过对《大唐西域记》中"已"表示完结和完成两种动相补语的数量特点进行统计,总结《大唐西域记》的篇章结构方式及动相补语"已1""已2"的频次分布特点,分析《大唐西域记》动相补语"已"的篇章分... 通过对《大唐西域记》中"已"表示完结和完成两种动相补语的数量特点进行统计,总结《大唐西域记》的篇章结构方式及动相补语"已1""已2"的频次分布特点,分析《大唐西域记》动相补语"已"的篇章分布特点形成原因:不同的篇章结构方式与语体表达具有密切联系;语体对动相补语"已"的使用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西域记》 动相补语“已” 叙事语体 说明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动相补语“来”、“去”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33
2
作者 梁银峰 《语言科学》 2005年第6期27-35,共9页
动相补语“来”、“去”位于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状态的完成或实现。它们的形成过程存在相似之处:(i)“来”和“去”引申出“以来、以后”的意思,这种意义的“来/去”经常跟在某些动词或状态形容词之后,表示某种情状发生之后,接着发生另... 动相补语“来”、“去”位于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状态的完成或实现。它们的形成过程存在相似之处:(i)“来”和“去”引申出“以来、以后”的意思,这种意义的“来/去”经常跟在某些动词或状态形容词之后,表示某种情状发生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可表示为“V来/去VP2”;(ii)在“V来/去VP2”的基础上,有些“V来/去”不需要后一分句也能打住,可以表示为“V来/去#”,这时“V来/去”的主要作用不是指明后面的谓词短语(VP2)所表达的事件开始发生的时间,而是表示动作状态的完成或实现,从而发展为动相补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了2”的时体助词与动相补语之分 被引量:6
3
作者 范晓蕾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75,共16页
文章重审普通话句尾“了2”的语法性质。现实性主句(如“他已经掉到河里了”)里的“了2”编码了相对过去时,它是统辖主句、促成完句的时体助词;一部分非现实环境(如“他差点儿掉到河里了”)里的“了2”表示结果达成义,它是统辖依附性小... 文章重审普通话句尾“了2”的语法性质。现实性主句(如“他已经掉到河里了”)里的“了2”编码了相对过去时,它是统辖主句、促成完句的时体助词;一部分非现实环境(如“他差点儿掉到河里了”)里的“了2”表示结果达成义,它是统辖依附性小句、不能完句的动相补语。文章由此总结出“了2”的梯度异质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2 补语 完句 非现实 对时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话的动相补语“过” 被引量:1
4
作者 易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Z期61-63,共3页
柳州话中的动相补语"过"有"重新来过"之义,近似重行貌标记。表示"重新来过"的"过"源于表示动作达成的动相补语"过",是后者的语境变体。
关键词 柳州话 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