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建筑阴影区动目标定位
1
作者 赵家荣 曾小路 +1 位作者 杨小鹏 杨怡菲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0-738,共9页
城市环境中建筑林立,互相遮挡,对建筑阴影区内目标进行探测是现代雷达面临的重要挑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墙角等遮挡导致回波中缺乏直达波信号。为解决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径反射信号的建筑阴影区动目标定位算法。首先,利用线性调... 城市环境中建筑林立,互相遮挡,对建筑阴影区内目标进行探测是现代雷达面临的重要挑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墙角等遮挡导致回波中缺乏直达波信号。为解决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径反射信号的建筑阴影区动目标定位算法。首先,利用线性调频连续波(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LFMCW)信号的距离-速度高分辨特性,设计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与频谱分析的动目标相对距离-速度估计方法;其次,通过探索多径信号传播规律与建筑布局关系,设计了基于分布式探测架构的动目标绝对距离-速度估计方法;最后,利用雷达和建筑布局之间的几何关系,完成阴影区动目标绝对位置与速度估计,实现阴影区动目标定位。为验证所提方法效果,该文针对城市建筑阴影区场景下的运动目标设计了大量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建筑阴影区运动目标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有力增加了雷达的探测范围,展现了利用多径信号提升雷达探测效费比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阴影区 动目标定位 多径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与WebGIS的井下移动目标定位与历史轨迹提取 被引量:5
2
作者 孟磊 丁恩杰 +1 位作者 冯启言 李庭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9-110,共2页
目前,国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多为人员考勤记录系统[1],该系统采用被动式RFID和读卡器结合的方式,属于区域定位;定位表达方式采用文字表述或相对坐标展示其位置,而非地理空间坐标,降低了定位信息的实用价值。Wi-Fi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井... 目前,国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多为人员考勤记录系统[1],该系统采用被动式RFID和读卡器结合的方式,属于区域定位;定位表达方式采用文字表述或相对坐标展示其位置,而非地理空间坐标,降低了定位信息的实用价值。Wi-Fi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井下应急通信、远程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WI-FI技术 WEBGIS 动目标定位 提取 历史 记录系统 RF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SAR动目标定位中的残差图像干涉相干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忠训 代大海 +1 位作者 王雪松 李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609,共4页
该文研究极化SAR动目标检测及定位中的频域残差图像干涉相干性优化问题。给出了多普勒频域杂波对消处理的基本流程,提出了一种利用频域残差图像进行最优极化干涉处理从而提高目标运动参数估计精度的方法。结合最优极化干涉理论,通过仿... 该文研究极化SAR动目标检测及定位中的频域残差图像干涉相干性优化问题。给出了多普勒频域杂波对消处理的基本流程,提出了一种利用频域残差图像进行最优极化干涉处理从而提高目标运动参数估计精度的方法。结合最优极化干涉理论,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极化下频域残差图像的干涉相干性,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最优极化干涉 目标检测定位 杂波对消 频域残差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图像中动目标定位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焱 沈定刚 戚飞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6-121,共6页
给出了一种新的动目标定位方法,它可以快速准确地从复杂背景中确定动目标的位置和大小.此法充分利用序列图像特性,采用减影法提取动目标.由于实际情况中噪声无法避免,故提出了快速中值滤波方法以有效地滤除大量噪声.为了快速准确... 给出了一种新的动目标定位方法,它可以快速准确地从复杂背景中确定动目标的位置和大小.此法充分利用序列图像特性,采用减影法提取动目标.由于实际情况中噪声无法避免,故提出了快速中值滤波方法以有效地滤除大量噪声.为了快速准确地定位目标,事先采用了映射算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区域生长分割算法RGSA(RegionGrowingSegmentationAlgorithm)定位动目标.RGSA还适用于多目标情况.而且利用映射系数的调整,进行类似于金字塔结构的RGSA,提高了RGSA的速度和准确度.经实验证明,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目标定位 中值滤波 序列图像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轨SAR舰船动目标特性分析与定位技术
5
作者 闫群 孙光才 +3 位作者 刘文康 兰朋伟 朱元凯 邢孟道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5,共8页
针对中轨合成孔径雷达(SAR)单通道模式下舰船动目标成像特性进行了分析。相比于低轨SAR,中轨SAR系统脉冲重复频率较低,舰船动目标成像极易发生模糊,且模糊像相距较远。在动目标定位处理中,为了获取动目标信号的完整方位包络以实现定位... 针对中轨合成孔径雷达(SAR)单通道模式下舰船动目标成像特性进行了分析。相比于低轨SAR,中轨SAR系统脉冲重复频率较低,舰船动目标成像极易发生模糊,且模糊像相距较远。在动目标定位处理中,为了获取动目标信号的完整方位包络以实现定位参数的准确估计,需要直接截取包含全部模糊像的切片图像,这会增加方位处理数据量,对于实时处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文中基于检测后的单模糊目标切片图像,提出了一种处理方法来完成动目标的精确定位。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处理数据量,实现动目标的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轨SAR 目标特性 单通道SAR 动目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监视动目标检测模式下动目标快速定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郑世超 宋红军 +2 位作者 刘亚波 闫贺 吴琨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3年第4期445-453,共9页
广域监视动目标检测(WAS-GMTI)模式作为机载监视雷达的一种重要工作模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大范围区域进行动目标监视,并进而对检测到的动目标进行快速定位,但在实际工程实现中,动目标的定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直接使用理想公式对动... 广域监视动目标检测(WAS-GMTI)模式作为机载监视雷达的一种重要工作模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大范围区域进行动目标监视,并进而对检测到的动目标进行快速定位,但在实际工程实现中,动目标的定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直接使用理想公式对动目标进行定位存在较大误差。从战场或者交通监测的需求出发,广域监视动目标检测模式下需要对检测到的动目标进行快速定位。该文根据机载广域监视动目标检测模式下可以获得的动目标信息的特点,采用一种快速定位方法实现动目标的定位。同时对实际存在的导致动目标定位误差的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考虑这些因素之后对动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文对动目标定位误差的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监视 目标检测 动目标定位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雷达动目标近场定位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曦文 黄际彦 +1 位作者 王义圆 周贻能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3,69,共6页
利用双频雷达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现已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已有文献对双频雷达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这些方法都是基于远场假设的。因此,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菲涅耳模型的利用单站双频雷达进行近场定位的新方法。有别于现有方法需要联合搜索... 利用双频雷达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现已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已有文献对双频雷达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这些方法都是基于远场假设的。因此,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菲涅耳模型的利用单站双频雷达进行近场定位的新方法。有别于现有方法需要联合搜索或者需要复杂的矩阵运算,该方法仅使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就能提供闭式解,可直接应用于低成本的嵌入式设备。此外,推导了单站双频雷达定位问题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为性能评估提供了基准。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目标定位 克拉美罗下界(CRLB) 双频雷达 封闭式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先验的单平台快速动目标无源定位技术
8
作者 苗利军 江漫 陈子晗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3期320-324,共5页
针对典型的已知巡航速度范围的运动辐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先验的单平台快速无源定位方法,利用单平台测得的辐射源方向信息,结合先验速度信息,实现对运动目标的单平台快速无源定位,此方法改善了地面固定单站对运动辐射源的定位可观测... 针对典型的已知巡航速度范围的运动辐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先验的单平台快速无源定位方法,利用单平台测得的辐射源方向信息,结合先验速度信息,实现对运动目标的单平台快速无源定位,此方法改善了地面固定单站对运动辐射源的定位可观测性,且定位解算速度较快,对运动辐射源的运动形态没有明显要求。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无源定位 速度先验 方向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与AI驱动的智能煤矿目标位置服务技术 被引量:21
9
作者 胡青松 张赫男 +1 位作者 李世银 孙彦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130,共10页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下,矿山目标与事件源位置可以提供丰富的位置服务,这些服务远超出了人员定位、装备定姿、机器人导航、无人驾驶等单个系统的范畴,宜从系统观点和全局角度进行统一设计。给出了矿山目标位置服务的框架结构,研究了...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下,矿山目标与事件源位置可以提供丰富的位置服务,这些服务远超出了人员定位、装备定姿、机器人导航、无人驾驶等单个系统的范畴,宜从系统观点和全局角度进行统一设计。给出了矿山目标位置服务的框架结构,研究了其位置对象层、位置获取层、位置传输层、位置挖掘与服务层的主要构成和功能;探讨了矿山目标位置服务的3大关键技术,其中:①矿井动目标精确定位技术重点研究距离测量、距离测量优化、目标节点位置解算和定位系统研发;②矿山位置大数据技术研究大数据的获取、存储和分析策略;③矿山目标位置服务人工智能算法则主要研究感知智能、生产智能和决策智能。总结了矿山目标位置服务在应急撤离与应急救援、遥控采煤与无人采煤、矿井位置大数据应用等3大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规划最佳逃生路径,确定被困人员位置与救援,事故原因分析与追责,采掘装备定位定姿与导航,多机器人协同定位与导航,矿井无人驾驶技术与装备,事件时空演化规律分析,基于轨迹的调度决策,煤矿生产过程一张图等。指出矿山目标位置服务正成为煤矿的基础设施,其发展趋势是构建融合时空属性的泛在一张网,融合位置推理的决策模型库和融合位置服务的智能矿山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目标位置服务 智能煤矿 无人采煤 矿山物联网 动目标定位 应急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机械扫描雷达的DBS成像和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燕平 邢孟道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6-120,128,共6页
提出了机械扫描模式中相干积累点数的选取原则以及一种考虑距离走动补偿的改进DBS成像方法,有效提高了DBS成像分辨力.在动目标检测中,利用动目标回波的幅度要受天线方向图调制这个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子孔径法检测和滑窗式检测相结合的新... 提出了机械扫描模式中相干积累点数的选取原则以及一种考虑距离走动补偿的改进DBS成像方法,有效提高了DBS成像分辨力.在动目标检测中,利用动目标回波的幅度要受天线方向图调制这个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子孔径法检测和滑窗式检测相结合的新方法,可实现动目标较准确的定位.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波束锐化 距离走校正 目标检测 动目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动目标精确定位技术及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学召 严瑞锦 +2 位作者 蔡国斌 王宝元 何芹健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2,共9页
现有矿井动目标定位系统存在井下无线信号传输衰减严重、非视距误差较大、井下电磁环境复杂、动静目标感知范围广、多系统信息融合联动性强等问题,目前针对矿井动目标精确定位技术及优化方法的研究未全面分析动目标精确定位服务的特点... 现有矿井动目标定位系统存在井下无线信号传输衰减严重、非视距误差较大、井下电磁环境复杂、动静目标感知范围广、多系统信息融合联动性强等问题,目前针对矿井动目标精确定位技术及优化方法的研究未全面分析动目标精确定位服务的特点和技术要求,且缺少主流与新兴定位技术的全面对比。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常用信号传输技术和定位测距方法在矿井动目标精确定位系统中应用的优缺点,指出无线电定位技术是较为适合、可行的矿井动目标精确定位技术。从信号防碰撞技术、误差消除方法、定位结果优化方法和融合定位技术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矿井动目标精确定位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①信号防碰撞算法的综合性仍需改进。②测距误差控制手段的高效性有待提升。③融合定位方法在生产现场中应用尚不成熟。④系统的应急救援辅助作用未充分发挥。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展望了矿井动目标精确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①研究动态环境下信号冲突机制和冲突后恢复机制,设计综合信号防碰撞方案。②研究精确、高效、经济的测距误差控制方案,节约通信成本。③设计多种定位方法深度融合的动态定位方案,提升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应用性。④研究多系统联动方案及极端情况下应急通信与定位恢复机制,充分发挥系统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山 矿井目标精确定位 信号防碰撞 融合定位方法 应急救援 定位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源矿井定位:一种智能煤矿位置服务新范式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青松 钱建生 +2 位作者 李世银 孙彦景 张朕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I0001,共9页
矿山动目标定位系统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而传统的矿井定位系统中定位信标与定位标签之间大多采用单一或组合通信技术,结构不灵活,覆盖范围受限,鲁棒性不高,定位精度有限;使用单一或组合测距技术,无法根据使用场景的不... 矿山动目标定位系统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而传统的矿井定位系统中定位信标与定位标签之间大多采用单一或组合通信技术,结构不灵活,覆盖范围受限,鲁棒性不高,定位精度有限;使用单一或组合测距技术,无法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自适应选择最优测距技术;位置求解算法固定,无法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和信号变化自适应选择最优求解算法。提出了全源矿井定位新范式,可根据定位环境和目标承载平台的变化,从所有可用定位信号测量设备中动态选择满足当前需求的最优设备组合,自适应地从可用的测距算法、位置解算算法、结果优化算法中选择最优的算法组合,计算出目标节点的最优位置。给出了全源矿井定位系统架构,探讨了矿井中可用的定位信号测量设备和可用于定位的测量属性值类型,对比了单一矿井定位与全源矿井定位在定位服务器方面的功能差异。研究了全源矿井定位中的3项关键技术:统一定位框架技术,旨在解决全源定位的模块化、组合式、可扩充需求;全源定位信息融合技术,对测量属性值进行有机组织,达到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通信定位一体化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定位能力,简化全源矿井定位系统的设计并提高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端-边-云”的全源矿井定位系统实施架构,以便与煤矿智能化的主流建设模式相适应,大幅降低实施难度和系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煤矿 位置服务 矿井定位 动目标定位 全源定位 组合定位 定位信息融合 通信定位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井下RFID定位系统的读卡器防碰撞算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圣波 郑志平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7,共4页
随着技术的进步,RFID(射频识别)已在煤矿井下的动目标定位中得到了应用。由于频率资源有限,读卡器之间往往存在频率干扰,将导致RFID定位系统出现读卡器碰撞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读卡器碰撞的两种情形,提出了基于Q学习的仿碰撞算法,并进行... 随着技术的进步,RFID(射频识别)已在煤矿井下的动目标定位中得到了应用。由于频率资源有限,读卡器之间往往存在频率干扰,将导致RFID定位系统出现读卡器碰撞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读卡器碰撞的两种情形,提出了基于Q学习的仿碰撞算法,并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读卡器碰撞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该防碰撞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动目标定位 射频识别 读卡器 Q学习 防碰撞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星多工作频率下的地面慢速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宁蔚 廖桂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研究了在同轨近距双星的结构下星载雷达对地面慢速目标的检测方法.利用两根天线进行SAR GMTI的方法实现双星对地面慢速目标的检测,并针对盲速问题提出综合3个工作频率的成像检测结果,可较好地克服双星结构在单一工作频率下动目标检测的... 研究了在同轨近距双星的结构下星载雷达对地面慢速目标的检测方法.利用两根天线进行SAR GMTI的方法实现双星对地面慢速目标的检测,并针对盲速问题提出综合3个工作频率的成像检测结果,可较好地克服双星结构在单一工作频率下动目标检测的盲速现象,同时完成动目标定位.通过对该方法在星间距微变和天线接收有误差时的性能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雷达 双星多工作频率 地面慢速目标检测方法 合成孔径雷达 动目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站址误差下的时频差稳健定位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向颖 赵拥军 +1 位作者 刘智鑫 刘成城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6-924,共9页
针对现有算法定位精度低,稳健性差的问题,该文基于误差校正的思想,改进了经典两步加权最小二乘(TSWLS)算法的步骤2,提出一种站址误差条件下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和到达频率差(FDOA)的高精度、稳健动目标无源定位算法。所提算法的步骤2... 针对现有算法定位精度低,稳健性差的问题,该文基于误差校正的思想,改进了经典两步加权最小二乘(TSWLS)算法的步骤2,提出一种站址误差条件下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和到达频率差(FDOA)的高精度、稳健动目标无源定位算法。所提算法的步骤2对步骤1中引入的辅助变量进行泰勒展开以构建误差校正方程,避免了经典两步加权最小二乘算法中的矩阵缺秩问题和非线性运算,提高了算法的稳健性和定位精度。理论分析表明,在小噪声条件下该算法定位精度可达克拉美罗下界(CRLB)。仿真结果表明,在常见量级的站值误差及测量误差下,相比于现有算法,该文算法具有更强的稳健性和更优的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目标定位 到达时间差(TDOA) 到达频率差(FDOA) 站址误差 误差校正 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WB与激光测距的综采工作面定位系统 被引量:11
16
作者 牛永刚 窦学丽 +3 位作者 殷鹏 李京生 栾良良 蓝祥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5-129,134,共6页
传统的无线定位技术精度低,UWB定位技术可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满足综采工作面定位系统的精确度要求,但现有研究忽略了安装在液压支架上的基站位置变化对定位效果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将激光测距技术应用到矿山环境中,设计了一种基于... 传统的无线定位技术精度低,UWB定位技术可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满足综采工作面定位系统的精确度要求,但现有研究忽略了安装在液压支架上的基站位置变化对定位效果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将激光测距技术应用到矿山环境中,设计了一种基于UWB与激光测距的综采工作面定位系统。定位基站安装在液压支架上,液压支架位置变动,基站位置随之变动,采用矿用本安型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定位基站之间的距离。定位基站外接天线,发射固定功率的UWB无线信号,与佩戴在人员身上或安装在设备上的定位标志卡通信,通过飞行时间测距方法确定移动目标的位置信息。定位基站通过矿井环网将位置信息数据上传至地面数据中心。在高河煤矿E2308工作面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定位精度达0.193 m,定位精度较高,系统基站位置校准精度在0.011 m左右,有效解决了基站位置校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动目标定位 矿井无线定位 UWB 激光测距 基站位置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载三通道GMTI实时信号处理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海涛 张长耀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0-373,共4页
该文首先对国内的几种GMTI系统动目标处理性能进行了简单分析,接着给出了一种以杂波抑制干涉(CSI)算法为基础的机载三通道GMTI信号处理方法及处理流程。然后根据几何关系分析了杂波抑制原理,并结合实际飞行情况给出一种基于最小功率准... 该文首先对国内的几种GMTI系统动目标处理性能进行了简单分析,接着给出了一种以杂波抑制干涉(CSI)算法为基础的机载三通道GMTI信号处理方法及处理流程。然后根据几何关系分析了杂波抑制原理,并结合实际飞行情况给出一种基于最小功率准则的通道补偿相位自适应对消方法。最后分析了动目标干涉相位定位和测速相关问题,实际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道动目标定位 杂波抑制 最小功率准则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J95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晓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7-400,共4页
KJ95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ARM嵌入式技术和EMC抗干扰技术等最新研制推出的矿井综合监控系统,符合《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及相关行业标准,可实现矿井上下各类环境参数、生产参数、动目... KJ95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ARM嵌入式技术和EMC抗干扰技术等最新研制推出的矿井综合监控系统,符合《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及相关行业标准,可实现矿井上下各类环境参数、生产参数、动目标及瓦斯抽放过程的监测与显示、报警与控制,适于大中小各类矿井使用。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并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接入全矿井综合自动化或综合监测监控系统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环境监测 生产参数监测 动目标定位 瓦斯抽放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道SAR-GMTI误差校正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吕孝雷 苏军海 +1 位作者 邢孟道 张守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7-1042,共6页
针对机载三通道SAR-GMTI存在通道误差、运动误差等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校正的SAR图像域动目标检测和定位方法。首先对接收通道误差、载机运动误差进行详细分析,给出相应的补偿方法,然后采用常规的DPCA和干涉处理技术有效地抑制杂波... 针对机载三通道SAR-GMTI存在通道误差、运动误差等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校正的SAR图像域动目标检测和定位方法。首先对接收通道误差、载机运动误差进行详细分析,给出相应的补偿方法,然后采用常规的DPCA和干涉处理技术有效地抑制杂波,精确地估计出地面动目标的真实方位和径向速度。外场实测结果验证了该误差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通道误差 误差 目标检测和定位 D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VSAR及其一种优化的阵列配置 被引量:12
20
作者 戴喜增 许稼 +1 位作者 彭应宁 王永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94-2399,共6页
由于阵元数目有限,传统的速度合成孔径雷达(VSAR)存在方位定位模糊的问题,难以准确地定位地面高速运动目标.本文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与VSAR相结合,提出了新体制MIMO-VSAR雷达及其一种实用的优化阵列配置.与传统VSAR相比,MIMO-VSAR... 由于阵元数目有限,传统的速度合成孔径雷达(VSAR)存在方位定位模糊的问题,难以准确地定位地面高速运动目标.本文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与VSAR相结合,提出了新体制MIMO-VSAR雷达及其一种实用的优化阵列配置.与传统VSAR相比,MIMO-VSAR利用同时发送的正交信号,获得了远多于阵元数目的等效密集空间采样,有效地提高了动目标的无模糊定位范围.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证明了MIMO-VSAR及其优化配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VSAR(基于MIMO雷达的速度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检测 目标无模糊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