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严密的逻辑性 生动的形象性——鲁迅杂文教学浅谈
1
作者
祝诚
《高校教育管理》
1979年第3期46-49,共4页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些鲁迅杂文。这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造成难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之一是由鲁迅杂文的逻辑性与形象性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造成的。因此,把握鲁迅杂文的逻辑性与形象性的表现特点,有助于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些鲁迅杂文。这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造成难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之一是由鲁迅杂文的逻辑性与形象性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造成的。因此,把握鲁迅杂文的逻辑性与形象性的表现特点,有助于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本文就此略抒管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教学浅谈
动的形象
逻辑性
梁实秋
逻辑力量
资本家
形象
性
中心论点
自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
2
作者
李传龙
《河北学刊》
1985年第1期73-77,共5页
形象思维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这是形象思维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的思维,作为感性认识的深化,作为理性认识,作为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具有能动性的,是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形象思维也是一种思维,因而它也能够能动地反映...
形象思维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这是形象思维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的思维,作为感性认识的深化,作为理性认识,作为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具有能动性的,是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形象思维也是一种思维,因而它也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 形象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是形象思维的根本属性之一。是否承认形象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涉及到对形象思维的根本性质的看法问题。某些人把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等同起来,甚至干脆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感性认识;因而在他们心目中把形象思维看做只能直观地消极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不能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这表明,他们不承认形象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他们对形象思维和根本性质的看法分不开,和他们把形象思维并没有看作一种思维分不开,和他们把形象思维降低为感性认识分不开。 既然形象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它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主要有三:能概括地反映客观世界,能反映出客观世界中的本质的东西,能对客观世界作出审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
思维
客观世界
事物的本质
作家
感性认识
能
动
性
物本
抽象思维
反映现实
动的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形象的时代感与时代的形象感——评《猎神,走出山谷》
3
作者
邓仪中
《当代文坛》
1985年第3期33-35,共3页
黄放是我省的一位已发表过相当数量作品的青年作家。他已经用自己的笔勾勒了自己的形象:他积极进取,辛勤耕耘,努力热情地拥抱现实生活,敏锐地感应时代精神。 他同许多还不成熟的青年作家一样,在自己的招数中也露出过短处和破绽。当他过...
黄放是我省的一位已发表过相当数量作品的青年作家。他已经用自己的笔勾勒了自己的形象:他积极进取,辛勤耕耘,努力热情地拥抱现实生活,敏锐地感应时代精神。 他同许多还不成熟的青年作家一样,在自己的招数中也露出过短处和破绽。当他过于匆促地将生活和时代的信息转化为艺术观照时,要么形象缺乏时代感,要么时代精神又缺乏生动的形象感。这两种情况中,以后者最为突出。 正因为对黄放的创作多少有些了解,每每读到他的新作,都会产生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为他取得了进展窃喜;一方面又不免为他担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
感
猎人
作品
铁力
作家
金钱豹
时代精神
周克芹
乏时
动的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文与文字作品
4
作者
孙景武
《学习论坛》
1998年第4期43-44,共2页
应用写作,是指人民群众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日常生活、工作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某些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交流思想、处理事务、解决问题、互通情况所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
关键词
应用文
文学作品
逻辑思维
社会效应
象思维
应用写作
应用文写作
动的形象
文字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揆情度理 洞幽烛微──谈谈“白蛇娘娘的故事”
5
作者
张芸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揆情度理
雷峰塔
鲁迅杂文
封建势力
文艺性
瞿秋白
石油勘探局
动的形象
故事叙述
白蛇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新闻报道形态变化
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母体特征
文体变化
科技发展
展示方式
视觉新闻
体裁特征
现场直播
现场报道
动的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兴趣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7
作者
诸荣会
《高校教育管理》
1992年第3期143-144,共2页
笔者曾对语文较好的学生作过调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喜欢看文学类书籍。然而,他们看书的主观目的并不是学习字、词、句、章、等,而只是被书中动人的故事、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所吸引,与其说他们是在语文阅读,倒不如说他...
笔者曾对语文较好的学生作过调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喜欢看文学类书籍。然而,他们看书的主观目的并不是学习字、词、句、章、等,而只是被书中动人的故事、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所吸引,与其说他们是在语文阅读,倒不如说他们是在美的享受,难怪他们能乐在其中,并乐此不疲!这一现象提示我们:真正的兴趣是同审美相联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
兴趣
审美感受
自然美
刘白羽
动的形象
教材中
语文阅读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穷变态于笔端 溶感情于字间——试谈书法美的统一
8
作者
周金林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2期83-86,共4页
中国的书法为世界上独特的一门艺术,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普及面之广、时代之久、影响之深,或许是其它艺术门类所不可企及的。鲁迅先生早就说过:“饰文字为观美”是我们“华夏所独”。汉字书法积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美学思想,融注着炎...
中国的书法为世界上独特的一门艺术,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普及面之广、时代之久、影响之深,或许是其它艺术门类所不可企及的。鲁迅先生早就说过:“饰文字为观美”是我们“华夏所独”。汉字书法积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美学思想,融注着炎黄子孙高尚的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家
字间
抽象美
书法艺术
意境美
形象
美
章法美
动的形象
汉字书法
情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SOKA用爱铸造灵魂
9
作者
司棋
《电影评介》
2002年第5期34-35,共2页
剑,一把无比锋利的剑,从那稚嫩的手中飞出,几片白色羽毛流着鲜红的泪,在空中哭泣着。是为自己的伤痛?还是为了那不谙人世的灵魂?撼人心灵的《阿育王》从这组有着象征意味的镜头开始了故事的叙述。幼小的阿育王还不知什么是世界,但他却...
剑,一把无比锋利的剑,从那稚嫩的手中飞出,几片白色羽毛流着鲜红的泪,在空中哭泣着。是为自己的伤痛?还是为了那不谙人世的灵魂?撼人心灵的《阿育王》从这组有着象征意味的镜头开始了故事的叙述。幼小的阿育王还不知什么是世界,但他却把曾是国王的爷爷认为是魔鬼而抛弃了的剑视为了自己的珍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
白色羽毛
象征意味
请求庇护
永久的魅力
生与死
旅行者
卡瓦
母亲
动的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严密的逻辑性 生动的形象性——鲁迅杂文教学浅谈
1
作者
祝诚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79年第3期46-49,共4页
文摘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些鲁迅杂文。这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造成难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之一是由鲁迅杂文的逻辑性与形象性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造成的。因此,把握鲁迅杂文的逻辑性与形象性的表现特点,有助于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本文就此略抒管见。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教学浅谈
动的形象
逻辑性
梁实秋
逻辑力量
资本家
形象
性
中心论点
自信力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
2
作者
李传龙
出处
《河北学刊》
1985年第1期73-77,共5页
文摘
形象思维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这是形象思维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的思维,作为感性认识的深化,作为理性认识,作为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具有能动性的,是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形象思维也是一种思维,因而它也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 形象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是形象思维的根本属性之一。是否承认形象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涉及到对形象思维的根本性质的看法问题。某些人把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等同起来,甚至干脆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感性认识;因而在他们心目中把形象思维看做只能直观地消极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不能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这表明,他们不承认形象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他们对形象思维和根本性质的看法分不开,和他们把形象思维并没有看作一种思维分不开,和他们把形象思维降低为感性认识分不开。 既然形象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它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主要有三:能概括地反映客观世界,能反映出客观世界中的本质的东西,能对客观世界作出审美评价。
关键词
形象
思维
客观世界
事物的本质
作家
感性认识
能
动
性
物本
抽象思维
反映现实
动的形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形象的时代感与时代的形象感——评《猎神,走出山谷》
3
作者
邓仪中
出处
《当代文坛》
1985年第3期33-35,共3页
文摘
黄放是我省的一位已发表过相当数量作品的青年作家。他已经用自己的笔勾勒了自己的形象:他积极进取,辛勤耕耘,努力热情地拥抱现实生活,敏锐地感应时代精神。 他同许多还不成熟的青年作家一样,在自己的招数中也露出过短处和破绽。当他过于匆促地将生活和时代的信息转化为艺术观照时,要么形象缺乏时代感,要么时代精神又缺乏生动的形象感。这两种情况中,以后者最为突出。 正因为对黄放的创作多少有些了解,每每读到他的新作,都会产生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为他取得了进展窃喜;一方面又不免为他担心。
关键词
形象
感
猎人
作品
铁力
作家
金钱豹
时代精神
周克芹
乏时
动的形象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文与文字作品
4
作者
孙景武
机构
中共郑州铁路局党校
出处
《学习论坛》
1998年第4期43-44,共2页
文摘
应用写作,是指人民群众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日常生活、工作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某些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交流思想、处理事务、解决问题、互通情况所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
关键词
应用文
文学作品
逻辑思维
社会效应
象思维
应用写作
应用文写作
动的形象
文字
文心雕龙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揆情度理 洞幽烛微──谈谈“白蛇娘娘的故事”
5
作者
张芸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子校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揆情度理
雷峰塔
鲁迅杂文
封建势力
文艺性
瞿秋白
石油勘探局
动的形象
故事叙述
白蛇传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新闻报道形态变化
6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母体特征
文体变化
科技发展
展示方式
视觉新闻
体裁特征
现场直播
现场报道
动的形象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兴趣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7
作者
诸荣会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2年第3期143-144,共2页
文摘
笔者曾对语文较好的学生作过调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喜欢看文学类书籍。然而,他们看书的主观目的并不是学习字、词、句、章、等,而只是被书中动人的故事、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所吸引,与其说他们是在语文阅读,倒不如说他们是在美的享受,难怪他们能乐在其中,并乐此不疲!这一现象提示我们:真正的兴趣是同审美相联系的。
关键词
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
兴趣
审美感受
自然美
刘白羽
动的形象
教材中
语文阅读
意境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穷变态于笔端 溶感情于字间——试谈书法美的统一
8
作者
周金林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2期83-86,共4页
文摘
中国的书法为世界上独特的一门艺术,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普及面之广、时代之久、影响之深,或许是其它艺术门类所不可企及的。鲁迅先生早就说过:“饰文字为观美”是我们“华夏所独”。汉字书法积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美学思想,融注着炎黄子孙高尚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
书法家
字间
抽象美
书法艺术
意境美
形象
美
章法美
动的形象
汉字书法
情美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SOKA用爱铸造灵魂
9
作者
司棋
机构
深圳
出处
《电影评介》
2002年第5期34-35,共2页
文摘
剑,一把无比锋利的剑,从那稚嫩的手中飞出,几片白色羽毛流着鲜红的泪,在空中哭泣着。是为自己的伤痛?还是为了那不谙人世的灵魂?撼人心灵的《阿育王》从这组有着象征意味的镜头开始了故事的叙述。幼小的阿育王还不知什么是世界,但他却把曾是国王的爷爷认为是魔鬼而抛弃了的剑视为了自己的珍藏;
关键词
阿育王
白色羽毛
象征意味
请求庇护
永久的魅力
生与死
旅行者
卡瓦
母亲
动的形象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严密的逻辑性 生动的形象性——鲁迅杂文教学浅谈
祝诚
《高校教育管理》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
李传龙
《河北学刊》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形象的时代感与时代的形象感——评《猎神,走出山谷》
邓仪中
《当代文坛》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应用文与文字作品
孙景武
《学习论坛》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揆情度理 洞幽烛微──谈谈“白蛇娘娘的故事”
张芸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当代新闻报道形态变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兴趣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诸荣会
《高校教育管理》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穷变态于笔端 溶感情于字间——试谈书法美的统一
周金林
《高校教育管理》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ASOKA用爱铸造灵魂
司棋
《电影评介》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