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动界面张力方法研究原油/盐水界面的性质Ⅰ.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和破乳剂的竞争吸附现象 被引量:4
1
作者 浦炳寅 陈东浩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2-57,共6页
测定了原油 /盐水的动界面张力 ,比较了在无破乳剂存在时几种体系的动界面张力曲线。证明了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分子渐渐扩散吸附到原油 /盐水界面上 ,当体系中有破乳剂存在时 ,破乳剂分子以竞争的方式扩散吸附到原油 /盐水界面上。用动... 测定了原油 /盐水的动界面张力 ,比较了在无破乳剂存在时几种体系的动界面张力曲线。证明了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分子渐渐扩散吸附到原油 /盐水界面上 ,当体系中有破乳剂存在时 ,破乳剂分子以竞争的方式扩散吸附到原油 /盐水界面上。用动界面张力方法研究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和破乳剂在原油 /盐水界面的吸附速率对研究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机理和优化破乳条件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天然表面活性剂 破乳剂 动界面张力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动界面张力方法研究原油/盐水界面的性质Ⅱ.起始界面吸附速率和表观扩散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浦炳寅 陈东浩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4-69,共6页
定量地计算了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和破乳剂在原油 /盐水界面形成初始阶段时的吸附速率。结果表明 ,破乳剂的起始界面吸附速率远远高于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的相应值 ;水相盐度、体系温度和破乳剂的浓度对原油 /盐水起始界面吸附速率有明显... 定量地计算了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和破乳剂在原油 /盐水界面形成初始阶段时的吸附速率。结果表明 ,破乳剂的起始界面吸附速率远远高于原油天然表面活性剂的相应值 ;水相盐度、体系温度和破乳剂的浓度对原油 /盐水起始界面吸附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另外计算了破乳剂在油相中的表观扩散系数 ,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始界面吸附速率 扩散 动界面张力 原油 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表面活性物质溶液的动界面张力外推求平衡界面张力的研究
3
作者 徐秀坤 王世容 吴树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2期1305-1307,共3页
表面活性物质溶液的界面张力往往随时间而变,难以测得平衡界面张力J。Kloubek曾应用经验式:1/(δH_(2)O-δt)=b/(At^(1/2))+1/A,以[1/(δH_(2)O-δt)]对1/t^(1/2)作图外推求得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但所得结果仅与文献值大致相符。本文从... 表面活性物质溶液的界面张力往往随时间而变,难以测得平衡界面张力J。Kloubek曾应用经验式:1/(δH_(2)O-δt)=b/(At^(1/2))+1/A,以[1/(δH_(2)O-δt)]对1/t^(1/2)作图外推求得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但所得结果仅与文献值大致相符。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该经验式的由来,以及产生偏离的原因,并寻求了解决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界面张力 表面张力 平衡界面张力 平衡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湍动对气液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马友光 杨雄文 +1 位作者 冯惠生 余国琮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气液传质过程中经常伴有界面湍动。界面湍动由传质的不均匀性引起,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传质。介绍了界面湍动的产生机理和形成条件,对4种不同Ra和Ma准数的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界面湍动强度对气液传质系数的影响关系。传质系数与Ma... 气液传质过程中经常伴有界面湍动。界面湍动由传质的不均匀性引起,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传质。介绍了界面湍动的产生机理和形成条件,对4种不同Ra和Ma准数的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界面湍动强度对气液传质系数的影响关系。传质系数与Man成正比,其中n随着Marangoni对流胞类型的不同而在1/3和1之间变化。在气液系统中,液相与气相阻力比越大,由界面湍动引起的传质的增强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传质 界面现象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传质界面湍动现象投影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沙勇 李樟云 +3 位作者 林芬芬 吐松 肖宗源 叶李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4-847,共4页
In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processes,interfacial turbulence may occur due to the surface tension gradient and the density gradient produced by mass transfer near the interface.The interfacial turbulence can enhance t... In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processes,interfacial turbulence may occur due to the surface tension gradient and the density gradient produced by mass transfer near the interface.The interfacial turbulence can enhance the mass transfer since it intensifies the movement of interfacial fluid.By means of the shadowgraph optical method,the interfacial turbulence patterns vertical to the interface were observed directly in the volatilization process of binary systems.The images of the amplified interfacial turbulence showed the variation of concentration and the fluid movement under the interface.Two patterns of interfacial turbulence were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s:plume and vortex.With the plume,the interfacial fluid moved slowly and penetrated the liquid deeply.With the vortex,the interfacial turbulence occurre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liquid interface and the fluid moves quite fast.A qualita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Rayleigh-Bénard convection induced by density gradient and Marangoni convection induced by surface tension grad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 界面 传质 Marangoni对流 Rayleigh-Bénard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分扩散过程中界面湍动对流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于艺红 沙勇 +2 位作者 成弘 刘春江 余国琮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215,共4页
利用激光纹影仪从垂直和平行于界面两个方向对静止和流动乙醇吸收、解吸CO2的传质对流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在液相主体中明显存在传质导致的液体对流现象,同时发现对流结构在液相流动方向取向具有优先性。研究界面对流对增大传质速率,探... 利用激光纹影仪从垂直和平行于界面两个方向对静止和流动乙醇吸收、解吸CO2的传质对流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在液相主体中明显存在传质导致的液体对流现象,同时发现对流结构在液相流动方向取向具有优先性。研究界面对流对增大传质速率,探索微观传质机理和寻求强化传质途径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质量传递 对流结构 纹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传质过程的界面湍动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友光 刘永莉 +1 位作者 成弘 余国琮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2,共2页
界面湍动对相际传质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显微激光全息干涉技术研究了 CO2 在乙醇 -水溶液中吸收过程的界面湍动情况 ,实验观察了界面湍动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乙醇浓度越高 ,界面湍动强度越大 ,文中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气液传质 界面 化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湍动对湿壁塔液相传质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沙勇 叶李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2-674,共3页
选用乙醚的低浓度水溶液为研究对象,在湿壁塔中液相层流流动状态下,考察乙醚解吸过程中传质系数与Ma-rangoni数之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平行于界面的表面张力差超过临界值后,Marangoni界面湍动效应将发生,随之导致传质系数较之只依赖... 选用乙醚的低浓度水溶液为研究对象,在湿壁塔中液相层流流动状态下,考察乙醚解吸过程中传质系数与Ma-rangoni数之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平行于界面的表面张力差超过临界值后,Marangoni界面湍动效应将发生,随之导致传质系数较之只依赖扩散传质时增大,并且传质效果的强化程度同Marangoni界面湍动的强度有关,进一步的实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传质增强因子F同Ma数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结果有助于利用Marangoni界面湍动增强传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ANGONI效应 界面 扩散 质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传质过程中液滴内界面湍动现象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光雄 林晗丹 +2 位作者 焦放健 颜俊 沙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在水-丙酮-甲苯和水-丙酮-甲基异丁酮两种液-液体系中,使用放大投影法,在包括Rayleigh对流影响和排除Rayleigh对流影响的情况下,观察了溶质在液滴与连续相之间传质引发的界面湍动现象,结果表明,液-液传质过程中液滴内部的界面湍动强烈,... 在水-丙酮-甲苯和水-丙酮-甲基异丁酮两种液-液体系中,使用放大投影法,在包括Rayleigh对流影响和排除Rayleigh对流影响的情况下,观察了溶质在液滴与连续相之间传质引发的界面湍动现象,结果表明,液-液传质过程中液滴内部的界面湍动强烈,对传质有强烈的促进作用.Marangoni对流单独作用下的液滴内部界面湍动强度大,可充满整个液滴内部,而当Marangoni对流与Rayleigh对流耦合存在时,液滴内部界面湍动强度较小,仅存在于液滴界面内侧附近,不能充满整个液滴内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传质 Marangoni对流 界面 Rayleigh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路纹影仪观察气液传质界面湍动现象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杰 曾爱武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040-3044,共5页
建立了双光路纹影仪实验系统,并利用双光路纹影仪,同时从垂直和平行于界面两个方向对氯苯吸收、解吸CO2的传质对流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在氯苯吸收CO2时,没有明显的对流结构,只是在垂直界面的纹影图像中观察到逐渐变粗的暗条纹。在氯苯解... 建立了双光路纹影仪实验系统,并利用双光路纹影仪,同时从垂直和平行于界面两个方向对氯苯吸收、解吸CO2的传质对流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在氯苯吸收CO2时,没有明显的对流结构,只是在垂直界面的纹影图像中观察到逐渐变粗的暗条纹。在氯苯解吸CO2时,在垂直和平行于界面两个方向都观察到了明显的对流结构,在垂直界面的纹影图像中开始时出现分层现象,随着解吸的进行,对流加剧,分层现象被破坏;平行界面方向的对流结构发展较快,优先在平行界面的纹影图像中观察到明显的对流结构。由于传质的热效应,两个方向的对流结构都有向中心运动的趋势。实验表明,双光路纹影仪实验系统能观察界面传质对流过程的三维变化,可深化对界面传质对流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路纹影系统 界面 质量传递 Marangoni对流 Rayleigh-Bénard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扩散过程界面湍动现象观察
11
作者 于艺红 沙勇 +1 位作者 成弘 余国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37-141,共5页
利用激光纹影仪对静止、水平流动以及降膜流动的乙醇水溶液双组分扩散过程中传质导致的界面对流结构进行了观察,同时考察了温度、液层厚度、流体运动状态等因素对界面对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寻求增进传质的有效途径,并且为传质... 利用激光纹影仪对静止、水平流动以及降膜流动的乙醇水溶液双组分扩散过程中传质导致的界面对流结构进行了观察,同时考察了温度、液层厚度、流体运动状态等因素对界面对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寻求增进传质的有效途径,并且为传质界面湍动现象的理论分析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双组分扩散 纹影仪 对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水溶液解吸的界面湍动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雾 曾爱武 +1 位作者 杨宁 赵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942-4947,共6页
通过纹影光路,捕捉到低表面张力溶质从水中解吸导致的气液界面失稳过程及后续的对流结构图像。乙醇、异丙醇和丙酮水溶液中的现象相似:传质开始进行时,界面出现一个迅速变大的湍动区,湍动区扩张的同时,其边缘区域产生很多圆形的小胞,这... 通过纹影光路,捕捉到低表面张力溶质从水中解吸导致的气液界面失稳过程及后续的对流结构图像。乙醇、异丙醇和丙酮水溶液中的现象相似:传质开始进行时,界面出现一个迅速变大的湍动区,湍动区扩张的同时,其边缘区域产生很多圆形的小胞,这些小胞逐渐演化成多边形,短暂的界面失稳过程之后,界面对流结构逐步发展为环形;但在乙酸乙酯体系中,界面对流结构一直都是团状的,而且湍动强度更为剧烈。结果表明,界面对流结构特点和剧烈程度取决于实验条件和体系的物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影系统 有机物水溶液 解吸 界面 Rayleigh-Marangoni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传递过程中界面湍动现象的光学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志发 张泽廷 +1 位作者 王树楹 余国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71-1074,共4页
采用光学纹影摄影方法观察了多组分蒸发、吸收和解吸过程中相界面处的对流现象 .自然蒸发过程所研究的物系为苯 /甲苯二元混合物和乙酸 /乙酸乙酯 /乙二醇三组分混合物 ,气液传质过程包括甲醇、异丁醇等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过程和二... 采用光学纹影摄影方法观察了多组分蒸发、吸收和解吸过程中相界面处的对流现象 .自然蒸发过程所研究的物系为苯 /甲苯二元混合物和乙酸 /乙酸乙酯 /乙二醇三组分混合物 ,气液传质过程包括甲醇、异丁醇等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过程和二氧化碳从有机溶剂中解吸的过程 .结果发现 ,在多组分有机液体混合物蒸发和气液传质过程中存在规则有序滚桶形或多边形细胞状对流 .这说明有序对流运动的产生是相际传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传递过程 界面现象 纹影法 光学观察 化学工程 传质 有序对流运 流体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传质液滴界面的Marangoni对流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晗丹 焦放健 +2 位作者 余光雄 颜俊 沙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46-2852,共7页
通过氮气吹扫双组分液滴,用激光投影法定性观察由于轻组分向气相扩散导致的Marangoni对流结构,结果表明Marangoni对流以小尺度涡流结构和大尺度对称循环流动的形式出现,其中乙醇-水体系首先出现小尺度涡流结构,涡流不断长大合并;丙酮-... 通过氮气吹扫双组分液滴,用激光投影法定性观察由于轻组分向气相扩散导致的Marangoni对流结构,结果表明Marangoni对流以小尺度涡流结构和大尺度对称循环流动的形式出现,其中乙醇-水体系首先出现小尺度涡流结构,涡流不断长大合并;丙酮-水体系则以大尺度对称循环对流结构为主,随后在近界面处形成小尺度涡流结构。采用氮气吹扫乙醇-水及丙酮-水静止悬垂单液滴的方法,通过比较实验测量传质系数与理论预测值,表明液滴近界面处Marangoni对流小尺度涡结构对传质促进作用较小,而液滴内大尺度循环对流结构对传质促进作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液滴 传质 Marangoni对流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界面Marangoni效应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超凡 余黎明 +1 位作者 曾爱武 余国琮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3-437,共5页
在气液相际传质过程中,界面Marangoni湍动会对传质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建立了一套气液接触传质设备,以使得通过N2与异丙醇稀溶液逆流接触将液体中使表面张力降低的溶质解吸出来,从而引发Marangoni湍动,提高传质速率。发生Marangon... 在气液相际传质过程中,界面Marangoni湍动会对传质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建立了一套气液接触传质设备,以使得通过N2与异丙醇稀溶液逆流接触将液体中使表面张力降低的溶质解吸出来,从而引发Marangoni湍动,提高传质速率。发生Marangoni对流时,液相的传质系数比只依靠扩散传质而不考虑Marangoni效应时大,因此引出增强因子F这一概念,通过计算F的值即可判断Marangoni效应对传质速率影响的程度。提出了一个包括Marangoni准数的计算传质系数关联式,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ANGONI效应 界面 质量传递 表面张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渗透棒提高煤层注水效果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敬中 金龙哲 +2 位作者 杨朝霞 赵启峰 蒋大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59,共6页
为改善煤层注水效果,降低粉尘对矿工及设备的危害,开展渗透棒注水煤体润湿效果分析及试验研究。通过建立煤层注水力学模型,运用驱替理论推导注水过程水气动界面的运动特征及润湿半径与注水时间、注水压力和渗透率的关系式;设计普通注水... 为改善煤层注水效果,降低粉尘对矿工及设备的危害,开展渗透棒注水煤体润湿效果分析及试验研究。通过建立煤层注水力学模型,运用驱替理论推导注水过程水气动界面的运动特征及润湿半径与注水时间、注水压力和渗透率的关系式;设计普通注水与渗透棒注水对比试验,分析渗透棒注水对煤体润湿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注水润湿半径为6~8 m相比,渗透棒注水润湿半径为20 m以上,是普通注水润湿半径的2~3倍;渗透棒注水能够大幅增大煤体润湿范围、减少工作面钻孔数量、降低注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棒 润湿半径 动界面 煤层注水 注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质过程中的Rayleigh-Bénard-Marangoni效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沙勇 袁希钢 +1 位作者 成弘 余国琮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2,1,共6页
Rayleigh B啨nard Marangoni现象对吸收、萃取、精馏、蒸发等气液或液液传质过程具有显著的影响和重要性 ,但迄今 ,对RBM现象本质的认识还远远不能满足理论和工程上的要求 ,对其实验及理论研究将促进对传质微观机理的理解及加强实... Rayleigh B啨nard Marangoni现象对吸收、萃取、精馏、蒸发等气液或液液传质过程具有显著的影响和重要性 ,但迄今 ,对RBM现象本质的认识还远远不能满足理论和工程上的要求 ,对其实验及理论研究将促进对传质微观机理的理解及加强实际应用。文中综述了对RBM现象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成果 ,讨论了未来对其研究的方法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过程 Rayleigh—Bénard—Marangoni效应 界面 质量传递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冲击下粘-弹塑性材料的热空化
18
作者 吴沛飞 尚新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1-556,共6页
理论分析了粘-弹塑性材料的热空化问题.引入对数应变描述塑性区域不可压理想大变形,在粘弹性区采用了小变形理论,由此给出了含单一微孔无限大粘-弹塑性介质中微孔增长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积分方法得到了微孔增长问题的解析解,并推导出... 理论分析了粘-弹塑性材料的热空化问题.引入对数应变描述塑性区域不可压理想大变形,在粘弹性区采用了小变形理论,由此给出了含单一微孔无限大粘-弹塑性介质中微孔增长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积分方法得到了微孔增长问题的解析解,并推导出了动界面的非线性演化方程.数值算例分析了铝合金材料的热冲击温度、升温率、粘性等因素对于动界面移动规律和微孔动态增长的影响,并且得到了热空化临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 动界面 粘-弹塑性 热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示踪剂模拟分析礁灰岩油田油水运动规律
19
作者 宁玉萍 程佳 +2 位作者 张伟 吴浩武 刘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0,11,共4页
针对开发过程中无法精准预测并描述单一油藏内不同小层或特定区域的油水运动规律的问题,开展了利用示踪剂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油水运动追踪的方法研究。提出的研究方法可在开采过程中直观地明确油藏内不同小层或者特定区的原油动用情... 针对开发过程中无法精准预测并描述单一油藏内不同小层或特定区域的油水运动规律的问题,开展了利用示踪剂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油水运动追踪的方法研究。提出的研究方法可在开采过程中直观地明确油藏内不同小层或者特定区的原油动用情况和底水运动规律等。该方法被首次应用于特高含水期的礁灰岩底水油藏MX2-1油田,对不同层原油定义不同油相示踪剂分析模拟计算结果可定量给出各小层实际的储量动用情况,对底水进行水相示踪,可更加清楚地判断动油水界面变化情况,结合油水运动规律分析成果可有效找出平面和纵向潜力区,对此类油田的后期开发调整的井位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模拟 储量用情况 油水界面 礁灰岩油田 双重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arch for circular and noncircular critical slip surfaces i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by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剑锋 陈昌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387-397,共11页
A local improvement procedure based on tabu search(TS) was incorporated into a basic genetic algorithm(GA) and a global optimal algorithm,i.e.,hybrid genetic algorithm(HGA) approach was used to search the circular and... A local improvement procedure based on tabu search(TS) was incorporated into a basic genetic algorithm(GA) and a global optimal algorithm,i.e.,hybrid genetic algorithm(HGA) approach was used to search the circular and noncircular slip surfaces associated with their minimum safety factors.The slope safety factors of circular and noncircular critical slip surfac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simplified Bishop method and an improved Morgenstern-Price method which can be conveniently programmed,respectively.Comparisons with other methods were made which indicate the high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HGA approach.The HGA approach was used to calculate one case example an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its applicability to practical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STABILITY genetic algorithm tabu search algorithm safety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