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假定性与想象可能性——动画美学衍生机制探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文红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4,共4页
动画作为独特的艺术传播类型,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动画艺术的美学衍生及艺术想象机制主要表现为“以夸张写意的形象触发人类的直观经验”:对人类运动崇拜和“以静制动”游戏欲望的激发,以独特的想象体系复苏人类童年时代的视觉经验... 动画作为独特的艺术传播类型,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动画艺术的美学衍生及艺术想象机制主要表现为“以夸张写意的形象触发人类的直观经验”:对人类运动崇拜和“以静制动”游戏欲望的激发,以独特的想象体系复苏人类童年时代的视觉经验。从动画艺术创作机制来看,动画体现了艺术假定性和想象可能性、艺术真实性与影像虚拟性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美学 艺术想象 衍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河世纪》所体现的动画美学探究
2
作者 张晓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59,共2页
动画电影因其自身特性而集合了动漫以及真人电影两者的优点,所以更能吸引广大电影爱好者的目光,因此动画电影在男女老少中都很受欢迎。国家有别,但是艺术却能够突破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流传。而对于艺术本身来说,只有当其被绝大多数... 动画电影因其自身特性而集合了动漫以及真人电影两者的优点,所以更能吸引广大电影爱好者的目光,因此动画电影在男女老少中都很受欢迎。国家有别,但是艺术却能够突破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流传。而对于艺术本身来说,只有当其被绝大多数人接受,给予肯定之后才能够称为成功的艺术。要想成为成功的艺术,其本身需要有所长,并积极吸收任何对于自身发展有利的因素来不断发展自己,对于动画电影来说也是如此。本文将以非常有代表性的电影——《冰河世纪》来探讨动画电影当中所具有的动画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河世纪》 动画电影 动画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力消费语境下现代动画电影《伞少女》的美学重构
3
作者 尹耀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伞少女》通过重构假定性美学,在现代动画电影中拓展了超越现实的叙事空间,丰富了观众的视觉和感官体验。在多样化画面风格与非线性叙事的交织下,影片不仅展现了东方美学与多元文化的融合,还探讨了成长与自我认知等深刻主题。通过跨媒... 《伞少女》通过重构假定性美学,在现代动画电影中拓展了超越现实的叙事空间,丰富了观众的视觉和感官体验。在多样化画面风格与非线性叙事的交织下,影片不仅展现了东方美学与多元文化的融合,还探讨了成长与自我认知等深刻主题。通过跨媒介叙事和IP价值拓展,《伞少女》不仅承载了文化传承的使命,还在想象力消费语境下实现了商业与艺术的双重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力消费 动画电影美学 美学重构 《伞少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伞少女》:中国动画电影的美学呈现
4
作者 刘丝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0-93,共4页
2024年暑期档上映的《伞少女》从创作灵感、思想旨趣以及叙事方式三方面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美学。在创作灵感层面,影片将中国文化中的“含蓄”融入故事创作之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万物有灵观”。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 2024年暑期档上映的《伞少女》从创作灵感、思想旨趣以及叙事方式三方面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美学。在创作灵感层面,影片将中国文化中的“含蓄”融入故事创作之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万物有灵观”。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伞少女》视觉化了中国儒道思想,兼顾表达了对“入世”与“出世”思想的当代思考,彰显了儒道互补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的形成路径。在叙事方式上,影片从志怪故事中汲取灵感,将中国志怪故事的短篇叙事与动画长片电影的创作需求相结合,探寻了一种自然流畅的多故事叙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少女》 中国动画电影美学 万物有灵观 儒道互补 志怪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本体美学:仿真的意指 被引量:11
5
作者 聂欣如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63,共8页
仿真动画以惟妙惟肖的造型区别于一般动画片而接近于影像,从而造成了理论上的疑惑:既然动画造型模仿真人,何不直接使用影像?其实,动画模仿真人从1937年美国的《白雪公主》就开始了,迪斯尼为了取得悲情效果采用了仿真的手段,不过,他仅把... 仿真动画以惟妙惟肖的造型区别于一般动画片而接近于影像,从而造成了理论上的疑惑:既然动画造型模仿真人,何不直接使用影像?其实,动画模仿真人从1937年美国的《白雪公主》就开始了,迪斯尼为了取得悲情效果采用了仿真的手段,不过,他仅把这一手段运用在女主人公一个人身上。麦克劳德的漫画理论解释了漫画造型与仿真造型在美学上的差别,使我们可以解释仿真动画片构成的原理。仿真造型其实是动画片开始进入严肃叙事之后必然的趋势,因为人们在欣赏故事的时候更愿意为情感所打动,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被告知(通过夸张的造型)人物的好坏,于是仿真动画片应运而生。今天仿真动画片的技术范围已经不仅停留在人物的造型,同时也扩展到了光、色彩、造型选择等不同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造型艺术 动画 艺术作品 动画美学 意指 仿真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画本体美学:装饰的意指 被引量:8
6
作者 聂欣如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18,共7页
对于中国动画的造型来说,漫画造型并不发达,最为常见的是民族化的装饰性造型。这一现象与我国特定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如果这样的判断不错,那么对于中国动画片中大量装饰风格的造型又该如何解释?因为"装饰"一词在西方... 对于中国动画的造型来说,漫画造型并不发达,最为常见的是民族化的装饰性造型。这一现象与我国特定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如果这样的判断不错,那么对于中国动画片中大量装饰风格的造型又该如何解释?因为"装饰"一词在西方的美学理论中不具有意指的性质。这显然有悖于动画本体美学的基本规律。不过,仔细考察中国民间美术的源流便会发现,具有浓厚装饰意味的中国民间美术其实是传承了意指性的,因此被专家们称为"意向造型"。中国动画片在采用中国民间装饰化造型的时候,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以使其符合电影叙事的要求,中国动画片由此成为了世界动画艺术中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艺术 动画 动画美学 意指 中国民间艺术 装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本体美学:叙事的意指 被引量:3
7
作者 聂欣如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188,163,共8页
一般认为漫画是动画本体造型的基础,不过作为绘画的漫画与作为叙事的动画,尽管两者关系密切,但并不是天然的契合,当叙事的因素在动画中被强调,漫画自身便开始从嘲讽的意指向着审美的意指转变,这一变化最终通过风格化和19世纪艺术所获得... 一般认为漫画是动画本体造型的基础,不过作为绘画的漫画与作为叙事的动画,尽管两者关系密切,但并不是天然的契合,当叙事的因素在动画中被强调,漫画自身便开始从嘲讽的意指向着审美的意指转变,这一变化最终通过风格化和19世纪艺术所获得的自主性为观众所接受。另外,可爱漫画在动画本体造型中具有不容小觑的地位,它具有与生俱来的商业属性。可爱漫画的造型形式尽管也属于漫画,但与一般以审丑作为特征的漫画相去甚远,两者分布在隶属于漫画的动画造型形式的两端,共同构成了动画本体造型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动画 漫画 造型形式 动画美学 意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本体美学特征之自由主体直觉超验体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朝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8-100,共3页
动画艺术有着独特的,区别于叙事文学、绘画和电影的本体美学特征:古老艺术手法的直觉叙事,诗画艺术统一的情境呈现,所想即所见的自由超验体验。动画凭借直观感受的艺术形象与直觉叙事,达成了直觉意义上的双重审美,同时还对静态绘画的审... 动画艺术有着独特的,区别于叙事文学、绘画和电影的本体美学特征:古老艺术手法的直觉叙事,诗画艺术统一的情境呈现,所想即所见的自由超验体验。动画凭借直观感受的艺术形象与直觉叙事,达成了直觉意义上的双重审美,同时还对静态绘画的审美空间和心理层次进行了扩展和加深。此外,动画艺术也因其技术表现的自由、创作主体的表达自由和假定性真实的自由这三大自由特性,完成了对电影的超越。由于本文探讨的是动画艺术本体的美学特征,因此在和电影做比较时,暂将动画视为独立的艺术形态,而不把动画列入电影的范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体 直觉叙事 超验体验 情境呈现 动画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国风动画《小虎墩大英雄》的美学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婷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30-132,共3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一系列高质量、高票房动画电影的陆续问世,标志着中国动画终于走出低谷正式进入上升期,并逐渐形成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新国风动画美学风格。从“中国动画学派”到新国风动画,是一次融合式审美思维的解放,也是数字技术视... 21世纪以来,随着一系列高质量、高票房动画电影的陆续问世,标志着中国动画终于走出低谷正式进入上升期,并逐渐形成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新国风动画美学风格。从“中国动画学派”到新国风动画,是一次融合式审美思维的解放,也是数字技术视阈下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成功融合。《小虎墩大英雄》从题材内容到视觉表征都极具民族风格,与当下新国风动画美学风格协同一致之余,在造型设计与全龄化审美上皆做出了创新性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 《小虎墩大英雄》 新国风 动画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中异形角色的造型逻辑与美学特征
10
作者 寇萌萌 《电影文学》 2025年第17期92-96,共5页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中的异形角色设计逐渐成为文化表达与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这些角色突破视觉表现边界,在叙事功能与社会隐喻层面展现独特价值。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异形角色设计通过解构重构东方意象,构建兼具本土辨识度与全球适应性...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中的异形角色设计逐渐成为文化表达与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这些角色突破视觉表现边界,在叙事功能与社会隐喻层面展现独特价值。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异形角色设计通过解构重构东方意象,构建兼具本土辨识度与全球适应性的视觉语言。同时,异形角色的形态和色彩常暗含生态伦理、身份认同等当代议题,成为连接神话叙事与现实思考的桥梁。技术驱动下的艺术表达革新,不仅推动了中国动画美学的范式升级,也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对话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角色 数字技术 跨文化传播 视觉隐喻 动画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