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电效应的震电测井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关威 陈达 +1 位作者 王军 胡恒山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50,共9页
与双电层和孔隙流体渗流有关的声波-电磁场耦合效应(动电耦合波)在油气储层勘探、地震电磁场等领域有着潜在应用价值。该文简述动电耦合波在理论模型以及井孔动电耦合波的实验测量、模拟计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油气储层测井领域进一步... 与双电层和孔隙流体渗流有关的声波-电磁场耦合效应(动电耦合波)在油气储层勘探、地震电磁场等领域有着潜在应用价值。该文简述动电耦合波在理论模型以及井孔动电耦合波的实验测量、模拟计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油气储层测井领域进一步的动电耦合波研究进行了展望。基于动电信号的探测方法同时接收声波和电磁场两类信号,可避免单一类别信号方法的不足。实验获得了岩心的动电耦合系数,但其表征的孔隙岩石物理性质还有待进一步认识。基于耦合控制方程,开展了震电波场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声源激发后,可接收到伴随声波的电磁信号和早于声波的电磁首波。这两类信号都既对影响声波特性的岩石模量、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敏感,又与电导率等岩石电学性质密切相关。非饱和岩石动电耦合波理论和基于动电耦合波的参数反演方法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电效应 孔隙介质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本质的动电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祖德 王婷 +1 位作者 许彬彬 姚荣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人牙本质的流动电位现象,初步考察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实验室自制的微型动态加载装置,结合应变仪和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建立流动电位连续测量系统,测量人牙本质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的介质中的流动电位,并研究不同的加载频率(0.2... 目的探讨人牙本质的流动电位现象,初步考察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实验室自制的微型动态加载装置,结合应变仪和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机,建立流动电位连续测量系统,测量人牙本质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的介质中的流动电位,并研究不同的加载频率(0.2、0.1、0.05Hz)和牙试样上人为引入的小通孔对于流动电位的影响。结果人类牙本质呈现流动电位效应,载荷频率越高,测得的流动电位越大。这是因为频率越高,液体通过牙本质小管的流速越快,样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值越大,使流动电位增大。并且样品上人为钻一个小通孔(模拟龋齿)会使其流动电位峰值减小。结论人类牙本质具有动电效应,并且加载频率越高流动电位越高,在相同加载频率下引入小通孔样品的流动电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本质 动电效应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动电效应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占芳 郦光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3-86,共4页
基于电效应在临床医疗方面的重要意义 ,根据骨组织的生理结构特点 ,将骨组织看作是一种由固体骨基质和细胞外液等液体所组成的两相混合物 ,利用基于混合物理论的两相多孔介质模型并结合电动理论 ,建立了用于描述骨组织的骨质变形、骨液... 基于电效应在临床医疗方面的重要意义 ,根据骨组织的生理结构特点 ,将骨组织看作是一种由固体骨基质和细胞外液等液体所组成的两相混合物 ,利用基于混合物理论的两相多孔介质模型并结合电动理论 ,建立了用于描述骨组织的骨质变形、骨液流动以及骨内流动电位的模型 ,并由Galerkin加权残值法和罚方法得到了有限元方程。通过自编程序对骨组织的变形场、流动场和流动电位进行了数值分析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 有限元分析 多孔介质 动电效应 临床医疗 骨折 结构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界面动电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万林 费雯雯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3-612,792,共10页
动电效应是1807年以来发现的发生在固液界面的一系列流动生电或电致流体运动的现象的总称。该效应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物质的分离、提纯、检测和水净化等。动电效应的本质来源于界面双电层的作用。笔者回顾了动电效应的历史发展,介... 动电效应是1807年以来发现的发生在固液界面的一系列流动生电或电致流体运动的现象的总称。该效应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物质的分离、提纯、检测和水净化等。动电效应的本质来源于界面双电层的作用。笔者回顾了动电效应的历史发展,介绍了双电层的物理模型,对几种重要的动电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综述,并结合笔者研究团队在石墨烯中发现的新的动电效应做了分析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电效应 固液界面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电效应在生产测井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卜亚辉 钱程 +1 位作者 韩文琼 张国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8355-8358,共4页
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动电效应普遍存在,其中的流动电位效应往往对自然电位及电阻率测井产生干扰作用。国外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井下电极能够获得由不稳定压力引起的电位异常信号,该信号与压力有很好的相关性,有助于提高裂缝流动的识别... 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动电效应普遍存在,其中的流动电位效应往往对自然电位及电阻率测井产生干扰作用。国外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井下电极能够获得由不稳定压力引起的电位异常信号,该信号与压力有很好的相关性,有助于提高裂缝流动的识别和近井含水饱和度的评价。根据耦合流动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均质地层生产井井底电位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并根据文献中岩石的电学性质,计算了电位信号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显示结合动电效应的生产测试方法具有提高井底附近储层及流体性质识别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电效应 井下 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电效应的岩芯渗透率实验测量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军 胡恒山 +3 位作者 徐小蓉 李新 程希 孙宝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53-1960,共8页
根据孔隙介质的动电耦合理论设计了一套岩芯渗透率测量系统.实验采用交流锁相放大技术,在低频12~42 Hz范围内完成了砂岩岩样流动电势和电渗实验,得到了流动电势系数Ks和电渗压力系数K_E,进而计算出岩样动电渗透率,对于中、高渗透率岩样... 根据孔隙介质的动电耦合理论设计了一套岩芯渗透率测量系统.实验采用交流锁相放大技术,在低频12~42 Hz范围内完成了砂岩岩样流动电势和电渗实验,得到了流动电势系数Ks和电渗压力系数K_E,进而计算出岩样动电渗透率,对于中、高渗透率岩样,测量得出的动电渗透率与常规气测渗透率差异较小,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实验表明,动电测量可作为岩样渗透率测量的一种方法,同时揭示了利用地层动电测井信号反演地层参数的可能性,实验结果对于分析天然地震动电效应也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效应 渗透率 锁相技术 渗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非线性非平衡热力学讨论动电效应
7
作者 康承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3期381-384,共4页
本文用非线性非平衡热力学讨论了动电效应.首先,解释了实验值与旧理论不符的问题.其次,给出了旧理论处理动电效应的近似条件.最后,提出了一个新看法,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种液体和某个膜,当△P、△φ达一定值时,动电效应也可能出现耗散结构.
关键词 非平衡热力学 动电效应 耗散结构 近似条件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电测井实验研究Ⅰ:渗透率的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军 李惠 +2 位作者 胡恒山 关威 郑晓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55-3863,共9页
本文针对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动电效应,在砂岩模型井中开展了动电测井实验研究.记录到渗透率不同模型中单极源动电测井的全波波形,清晰地观测到了伴随纵波、横波和斯通利波的动电转换信号,给出了本文实验条件下,动电测井全波中各分波的幅... 本文针对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动电效应,在砂岩模型井中开展了动电测井实验研究.记录到渗透率不同模型中单极源动电测井的全波波形,清晰地观测到了伴随纵波、横波和斯通利波的动电转换信号,给出了本文实验条件下,动电测井全波中各分波的幅度,并通过电声比的大小说明了各分波的动电转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孔隙介质动电效应与渗透率密切相关,动电信号的幅度随着地层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加,在高渗透率地层中记录动电信号的幅度较大,这一特性可用于地层渗透率的井下动电评估.本文实验结果还验证了动电测井的可行性,同时指出:与声波测井相比,动电测井信号对地层渗透率更加敏感,这为渗透率等地层参数的井下动电测量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电效应 测井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波速的电缆和随钻动电测井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军 胡恒山 +3 位作者 关威 李惠 郑晓波 杨玉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62-872,共11页
基于孔隙介质动电效应的测量方法在油气勘探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针对理论预测的随钻动电测井可削弱钻铤波对地层声波干扰的问题,设计了室内随钻动电测井实验装置和测量系统,并在小尺寸砂岩模型井中开展了随钻动电测井实验研... 基于孔隙介质动电效应的测量方法在油气勘探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针对理论预测的随钻动电测井可削弱钻铤波对地层声波干扰的问题,设计了室内随钻动电测井实验装置和测量系统,并在小尺寸砂岩模型井中开展了随钻动电测井实验研究.为了突出随钻动电测井技术的特点,本文先在砂岩模型井中进行了电缆声波测井和电缆动电测井实验测量,获得了地层声波的传播速度.然后又在同一模型井中进行了随钻声波测井和随钻动电测井实验,记录了这两种情况下的测井全波波形,比较了电缆声波/动电测井和随钻声波/动电测井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分析了钻铤波和井中动电转换信号的传播特性.本文还通过随钻动电测井的时域波形提取到被测地层的纵横波速度,从实验角度验证了随钻动电测井技术测量地层波速的可行性.此外,本文实验结果对随钻动电测井的仪器设计及现场测量也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电效应 随钻测井 随钻测井 地层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动电测井中声诱导电场的理论模拟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郑晓波 胡恒山 +1 位作者 关威 王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0-330,共11页
为防止沿钻铤传播的声信号掩盖来自地层的声信号,目前需在钻铤上刻槽以实现对地层纵、横波速度的测量.但刻槽不仅占用钻铤空间,且降低了钻铤的强度和刚度.本文探讨在不刻槽条件下,利用动电效应获得地层纵横波速度的可行性.为此,模拟了... 为防止沿钻铤传播的声信号掩盖来自地层的声信号,目前需在钻铤上刻槽以实现对地层纵、横波速度的测量.但刻槽不仅占用钻铤空间,且降低了钻铤的强度和刚度.本文探讨在不刻槽条件下,利用动电效应获得地层纵横波速度的可行性.为此,模拟了随钻声波测井信号及由岩石动电效应产生的电场信号.先视地层为黏弹性介质,模拟随钻声波测井信号,再利用围压与孔隙流体压强的关系获得了声波在地层中引起的孔隙压强,然后计算由孔隙地层动电效应产生的声诱导电磁场.对多极声源激发的声场波形及其诱导电场的波形进行比较,发现随钻声诱导电场中钻铤波的相对幅度明显小于随钻声场中钻铤波的相对幅度.此外,发现在慢速地层条件下,偶极声源激发的电场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地层横波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 随钻测井 动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岩样动电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军 胡恒山 +1 位作者 关威 尹诚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514-3523,共10页
本文针对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动电效应,在实验室内进行了小岩样的动电实验(流动电势实验)测量,获得了10块岩样在6种不同饱和浓度下的流动电势系数,进而分析了饱和溶液浓度、岩样渗透率和泥质含量对流动电势系数的影响,探讨了流动电势系... 本文针对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动电效应,在实验室内进行了小岩样的动电实验(流动电势实验)测量,获得了10块岩样在6种不同饱和浓度下的流动电势系数,进而分析了饱和溶液浓度、岩样渗透率和泥质含量对流动电势系数的影响,探讨了流动电势系数对上述参数的敏感性,并进一步给出了流动电势系数随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前人流动电势系数频响曲线中的凹点现象是由实验装置的共振引起,并非岩样动电效应的自身特性.实验还发现:孔隙介质的动电耦合能力与溶液浓度有关,流动电势系数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但在很高浓度溶液中,动电现象依然存在,流动电势系数趋于常数.此外,流动电势系数对地层参数(渗透率和泥质含量)的敏感性受溶液浓度影响较大,随着溶液浓度增大,敏感性降低.因此,可在低浓度饱和情况下(低于0.4mol/L),利用流动电势系数的幅度对地层渗透率进行直接评价.本文结果对动电测井的可行性及应用条件给出了实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电效应 测井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交变压差作用下岩心流动电流和zeta电势实验测量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军 胡恒山 +3 位作者 杨光 李新 李国英 程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69-2176,共8页
实验测量岩样zeta电势,对于认识地震诱导的电磁场现象以及探索利用动电效应的测井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专门设计的岩样流动电流和流动电势实验测量系统及一种获得岩样zeta电势的测量方法——流动电势和流动电流综合测量法.实验... 实验测量岩样zeta电势,对于认识地震诱导的电磁场现象以及探索利用动电效应的测井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专门设计的岩样流动电流和流动电势实验测量系统及一种获得岩样zeta电势的测量方法——流动电势和流动电流综合测量法.实验采用交流锁相放大技术,测量了3~100 Hz频率范围内交变压差作用下岩样的流动电势系数和流动电流系数,实验表明,这两个系数均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随pH值增大而增大.实验通过对不同浓度饱和岩样的流动电势和流动电流测量,获得了岩样的有效面积-长度比,进而计算出岩样的zeta电势和表面电导.实验还论证了忽略表面电导是导致常规流动电势测量法获得zeta电势低于实际值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电效应 zeta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极源随钻动电测井波场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军 侯许佳 +2 位作者 关威 张超 胡恒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205-3217,共13页
探索基于孔隙介质动电效应的随钻测井新方法是当前测井勘探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本文针对随钻测井情况下的动(声)-电转换机理,在砂岩模型井中进行了多极源(单/偶/四极源)随钻动电测井实验研究,记录了井中声波激发动电转换波场的时域波形... 探索基于孔隙介质动电效应的随钻测井新方法是当前测井勘探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本文针对随钻测井情况下的动(声)-电转换机理,在砂岩模型井中进行了多极源(单/偶/四极源)随钻动电测井实验研究,记录了井中声波激发动电转换波场的时域波形,给出了各分波的时间-速度图,并与多极源随钻声波测井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钻铤波诱导的动电转换信号在随钻动电测井全波中的相对幅度显著降低,从而可准确提取到地层声波的传播速度,实现了利用随钻动电测井方法测量地层波速的目的,验证了随钻动电测井技术可有效抑制钻铤波的思想.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钻铤波的动电耦合特性,并结合有机玻璃模型井中随钻动电测井和无井孔模型下的随钻声波测量,研究了伴随钻铤波电场信号的传播特性和衰减规律,深入探讨了随钻动电测井全波中钻铤波被削弱的原因,并给出了定量的实验数据分析,为随钻动电测井理论模拟的解释提供有效实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极源 钻铤波 动电效应 随钻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电测井实验研究Ⅱ:伴随动电场和界面动电场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军 关威 +1 位作者 胡恒山 Zhenya Zhu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1-390,共10页
动电效应指孔隙介质中与固/液界面的双电层和孔隙流体渗流有关的弹性-电磁耦合现象,探索基于动电效应的勘探和测井新方法则是石油工业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对流体饱和孔隙介质中的动电效应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记录到了不同模型... 动电效应指孔隙介质中与固/液界面的双电层和孔隙流体渗流有关的弹性-电磁耦合现象,探索基于动电效应的勘探和测井新方法则是石油工业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对流体饱和孔隙介质中的动电效应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记录到了不同模型井中伴随声波的动电转换信号和界面动电转换信号,对比分析了这两种动电信号的产生条件及传播特性,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并进一步研究了动电信号的分波成分及其与声波信号的关系,探讨了声源激发模式、电极接收方式及数据处理方法对动电信号的影响,为动电测井仪器设计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电效应 测井 声波测井 伴随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电效应测井的有限差分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关威 姚泽鑫 胡恒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516-4526,共11页
本文研究声电效应测井波场的有限差分模拟算法.忽略井外地层中诱导电磁场对孔隙弹性波的影响,将求解动电耦合波方程组的问题解耦,先计算孔隙弹性波,再计算其诱导电磁场.基于轴对称柱坐标系下的速度-应力交错网格,采用时域有限差分计算... 本文研究声电效应测井波场的有限差分模拟算法.忽略井外地层中诱导电磁场对孔隙弹性波的影响,将求解动电耦合波方程组的问题解耦,先计算孔隙弹性波,再计算其诱导电磁场.基于轴对称柱坐标系下的速度-应力交错网格,采用时域有限差分计算井孔流体声波和井外地层孔隙弹性波.将电磁场近似看作似稳场,基于轴对称柱坐标系下的5点式有限差分网格,求解不同时刻的电位Poisson方程,计算诱导电场.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准确模拟频率6.0 kHz的声电效应测井全波;在声波测井频率范围内,电导率、动电耦合系数和动态渗透率的低频近似对伴随电磁场的计算影响不大;地层水平界面导致伴随反射斯通利波的电场和显著的界面电磁波,后者对于探测地层界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电效应 测井 有限差分 孔隙介质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动电测井仪复合式电极系分析和测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丰波 鞠晓东 +2 位作者 乔文孝 卢俊强 门百永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80,共7页
对实际探测器复合式电极系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动电测井探测器复合式电极系结构、工作原理及电子系统原理及测试等。使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电场响应结果并求解出电极系系数数值解。其次,分析复合电极系电路系统原理并在实验室对... 对实际探测器复合式电极系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动电测井探测器复合式电极系结构、工作原理及电子系统原理及测试等。使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电场响应结果并求解出电极系系数数值解。其次,分析复合电极系电路系统原理并在实验室对发射和采集系统电路进行上电测试和高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探测器成功地将不同结构和材料要求的声、电探测器融合在一起,且能实现声、电信号记录点深度对齐;电路系统在高温下工作正常,可以进行下井实验。研究结果为动电测井探测器的研究、实现以及井下现场测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效应 动电效应 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中动电信号的实验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军 刘西恩 +1 位作者 陈洪海 胡恒山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5-403,共9页
动电效应测井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油气勘探方法。本文针对小尺寸的砂岩模型井,在实验室内建立了动电测井的实验探头和实验测量系统,进行了声波测井和动电测井的实验测量研究工作。记录了单极源在井中激发的声波信号以及声波传播时... 动电效应测井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油气勘探方法。本文针对小尺寸的砂岩模型井,在实验室内建立了动电测井的实验探头和实验测量系统,进行了声波测井和动电测井的实验测量研究工作。记录了单极源在井中激发的声波信号以及声波传播时诱导的动电转换信号,分析了井中动电信号的传播特性。此外,在实验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声波/动电测井的数值模拟研究,并将模拟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很好。本文研究验证了动电测井理论模拟和实验测量结果的正确性,以及动电测井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电效应 声波测井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电探测器电极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李丰波 鞠晓东 +2 位作者 卢俊强 贺海龙 解辉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动电探测器在实际地层条件下的性能。首先分析了一种新型阵列式动电测井探测器电极系的设计依据及特点,建立了正演模拟模型,然后采用二维有限元法对动电探测器电极系的测井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建立了在均质...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动电探测器在实际地层条件下的性能。首先分析了一种新型阵列式动电测井探测器电极系的设计依据及特点,建立了正演模拟模型,然后采用二维有限元法对动电探测器电极系的测井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建立了在均质地层条件下点电极电场响应校验模型,分析了均质、高阻、低阻等地层以及不同层厚下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探测器对高阻地层及低阻地层的响应明显,能有效区分油层和水层。当层厚为1m时能有效划分油水界面;当层厚为0.5m时能非常准确地确定目的层中点的位置。此研究有助于指导动电探测器的设计、参数优化以及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测井 有限元法 动电效应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的力–电效应研究方法与进展
19
作者 武晓刚 陈维毅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3-573,共11页
骨组织在受到应力作用(正常的生理活动)变形后在骨内产生电位的现象称为骨的力–电效应,它主要包括压电效应和动电效应.研究骨在动态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幅值和分布特点,不仅是了解电刺激骨生长机理的必要步骤,也是实现骨治疗和重建的生理... 骨组织在受到应力作用(正常的生理活动)变形后在骨内产生电位的现象称为骨的力–电效应,它主要包括压电效应和动电效应.研究骨在动态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幅值和分布特点,不仅是了解电刺激骨生长机理的必要步骤,也是实现骨治疗和重建的生理基础.它一方面是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外力作用下其电位大小与应力、应变、应变率及加载速率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考察生理环境(pH值、离子浓度、温度、湿度等)对电位的影响.首先对力–电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重点总结了其研究方法,包括理论模型和分离式霍普金生杆冲击、弯曲变形及缓冲液中的动态测试等实验方法.此外,对骨替代材料和牙本质领域的力–电效应研究也进行了一定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效应 效应 动电效应 应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岩石的动态渗透率和动电耦合系数解析式
20
作者 时鹏 关威 王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95-1704,共10页
动态渗透率和动电耦合系数是描述岩石中渗流波动和弹性-电磁耦合波效应的重要参数.本文基于毛细管束模型,提出了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动态渗透率和动电耦合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和简化表达式,并通过与前人近似式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不同表达式... 动态渗透率和动电耦合系数是描述岩石中渗流波动和弹性-电磁耦合波效应的重要参数.本文基于毛细管束模型,提出了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动态渗透率和动电耦合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和简化表达式,并通过与前人近似式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不同表达式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理论分析了孔隙几何形状和孔径分布对渗透率和动电耦合系数的频率响应以及井孔震电耦合波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认为孔道均匀且达西渗透率、孔隙度和弯曲度恒定时,孔隙几何形状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而前人的近似式高估了孔隙几何形状的影响;孔径分布的影响显著,随着孔径分布的增大,渗透率的临界频率显著减小,动电耦合系数的临界频率显著增加,震电测井的斯通利波及其伴随电场幅度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电效应 孔隙介质 态渗透率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