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周公庙商周时期聚落动物资源利用初识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林永昌
种建荣
雷兴山
-
机构
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7,共9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初步分析周公庙遗址商周时期聚落10个属性不同单位的动物骨骼,探讨该聚落中动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对单位中动物骨骼的种属、消费部位与年龄的分析显示,聚落中不同性质的功能区间消费动物种类及部位的差异可能并不明显。聚落肉食资源的生产、屠宰与消费可能在不同的地点,对动物的屠宰也并非皆与最大化地利用肉食的模式相符。
-
关键词
周公庙遗址
商周时期聚落
动物资源利用
动物考古学
-
Keywords
Zhougongmiao site
Shang and Westem Zhou settlements
Utiliz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animal resources
Zooarchaeology
-
分类号
K87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S8-09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
-
题名上海地区先秦时期动物考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2
-
-
作者
董宁宁
朱旭初
-
机构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172,共9页
-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2019ELS010)资助。
-
文摘
该研究梳理和总结了上海地区先秦时期考古遗址的动物考古研究。目前,上海出土动物遗存且经过不同程度研究的遗址共有七处,动物遗存数据的再分析显示,从马家浜文化时期到马桥文化时期,上海地区先民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环境中的野生动物资源,也小规模地饲养家猪、家犬作为肉食资源的补充。其中,在良渚文化时期,家猪饲养业稍有加强,但整体依然以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为主。上海动物资源利用的特征和历时性变化反映出了长江下游地区先秦时期先民典型的生计方式。在今后的动物考古研究中,新发现的数据及时公布、联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进行区域性讨论、同时引入更多样化的科技分析手段,将为进一步解读上海先民的动物资源利用情况、人地关系变化提供更多视角和见解。
-
关键词
上海
动物考古
先秦时期
长江下游地区
生计方式
动物资源利用
-
Keywords
Shanghai
Zooarchaeology
Pre-Qin period
Lower Yangtze Valley
Subsistence
Animal exploitation
-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