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模式动物模型共享资源库的建设、发展和应用
1
作者 郭洋 范春 +4 位作者 鲁立 万颖寒 梁敏 叶守冲 沈如凌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标准化、规范化的模式动物模型共享资源库建设已成为推动长三角地区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深入分析模式动物模型目前发展的规模及现有资源库建设的局限性,阐明共享资源库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通过规范性、... 标准化、规范化的模式动物模型共享资源库建设已成为推动长三角地区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深入分析模式动物模型目前发展的规模及现有资源库建设的局限性,阐明共享资源库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通过规范性、标准化管理流程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评估、开放共享管理新范式。共享资源库的建成将在社会科技资源整合和共享、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动物 疾病动物模型 共享资源库 生物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2
作者 袁进 顾为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与啮齿类小型实验动物模型相比,小型猪因其解剖学、生理学、疾病发生等方面与人类极为相似,且价廉、无伦理问题等方面的原因,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作、新药安全性评价、异种器官移植等领域... 与啮齿类小型实验动物模型相比,小型猪因其解剖学、生理学、疾病发生等方面与人类极为相似,且价廉、无伦理问题等方面的原因,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作、新药安全性评价、异种器官移植等领域应用更广。论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小型猪作为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烧(烫)伤、口腔疾病、异种器官移植等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生物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英 张瑞君 +1 位作者 伍志伟 施苓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2期44-49,共6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modelsofhumandiseases)是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疾病动物模型对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许多疾病难以用人工诱发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或许...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modelsofhumandiseases)是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疾病动物模型对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许多疾病难以用人工诱发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或许多疾病在实验动物身上不发生或仅仅是高等哺乳类动物才发生,因此难以通过自发或人工定向培育的方法获得动物模型。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人类精确地研究基因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提供了可能,而且可以在个体发生的每个阶段中使用任何个体进行遗传功能的分析。因此,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开发成为转基因动物的热点。文章就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制作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转基因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金佳敏 巩倩 庄乐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类以一侧或双侧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原因包括遗传性的基因突变及多种继发因素。人类DCM动物模型涉及小鼠、大鼠、斑马鱼、猪等多种实验动物,一般通过基因编辑...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类以一侧或双侧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原因包括遗传性的基因突变及多种继发因素。人类DCM动物模型涉及小鼠、大鼠、斑马鱼、猪等多种实验动物,一般通过基因编辑、药物诱导、自身免疫缺陷诱导、病毒感染等方法构建。借助DCM动物模型,研究者对该病的致病机制和治疗靶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简述了人类DCM的病理特征、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对近年来DCM动物模型的种类和构建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优化造模方法与推动治疗研究提出了新的展望。基于DCM动物模型的治疗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DCM的发生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疾病动物模型 生物治疗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阴黄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佟欣 佟子林 赵法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5期43-45,共3页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制备水平是制约中药药性合理评价的关键所在,其直接影响药理活性结论的有效性。近年来,评价动物疾病模型的指标,仅停留在对静态而单一的生化指标的分析,这样的动物疾病模型,无法反映疾病对机体的整体影响和疾病发生...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制备水平是制约中药药性合理评价的关键所在,其直接影响药理活性结论的有效性。近年来,评价动物疾病模型的指标,仅停留在对静态而单一的生化指标的分析,这样的动物疾病模型,无法反映疾病对机体的整体影响和疾病发生、转归的动态过程,更不能客观地评价药效和药效物质基础。本文在对中医阴黄证形成本质考察的基础上,从历年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角度对已有中医阴黄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进行总结,为完善中医阴黄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阴黄证 动物疾病模型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敲除的炎性肠疾病复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慧慧 汤慧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5-670,共6页
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炎症性肠疾病(IBD)的机制以及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单敲除某些与人类IBD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并不表现为IBD的症状或症状较轻,而结合其他造模因素建立的复合动物模型能更好地模拟IBD的临床特征。本文... 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炎症性肠疾病(IBD)的机制以及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单敲除某些与人类IBD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并不表现为IBD的症状或症状较轻,而结合其他造模因素建立的复合动物模型能更好地模拟IBD的临床特征。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类新型复合动物模型的具体特点:基因双重敲除动物模型较单基因敲除模型的建立周期更短、疾病症状更明显;螺杆菌复合基因敲除模型有助于研究微生物感染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在基因敲除的基础上特异性缺失某种免疫细胞可用于研究该免疫细胞在IBD发展中的作用。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探索IBD的机制,其中Muc2/IL-10双重敲除模型有望成为IBD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小鼠 基因敲除 疾病模型 动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人灵长类和非灵长类糖尿病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亮 卫愿奎 周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116-2121,共6页
关于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国内外均主要集中于大鼠、小鼠、兔,其方法涉及自发性动物模型、转基因、高脂高糖饲料诱导和化学诱导等。虽然兔和啮齿动物模型对糖尿病机制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生理结构和遗传背景与人类仍有较大区别,... 关于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国内外均主要集中于大鼠、小鼠、兔,其方法涉及自发性动物模型、转基因、高脂高糖饲料诱导和化学诱导等。虽然兔和啮齿动物模型对糖尿病机制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生理结构和遗传背景与人类仍有较大区别,无法很好的模拟人类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非人灵长类动物(NHP)与人类具有重要的代谢相似性,这使其成为研究糖尿病机制研究和临床前试验的理想模型。本综述简述了目前主要的NHP和非灵长类糖尿病模型构建方法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人灵长类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8
作者 吴建秋 景在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动物疾病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东 王瑛 刘又宁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建立金黄地鼠肺气肿模型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弹性蛋白酶法建立金黄地鼠肺气肿模型,制作流感嗜血杆菌琼脂小珠,将其注入肺气肿动物肺内建立AECOPD的动物模型,测定随... 目的建立金黄地鼠肺气肿模型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弹性蛋白酶法建立金黄地鼠肺气肿模型,制作流感嗜血杆菌琼脂小珠,将其注入肺气肿动物肺内建立AECOPD的动物模型,测定随感染时间延长肺组织炎症程度和菌落数量的变化。结果肺气肿动物模型病理学检查可见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明显扩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肺泡数/视野明显减少,平均肺泡面积和平均内衬间隔明显增大(P<0.01)。在此基础上经气管注入流感嗜血杆菌构建AECOPD的动物模型,随时间延长,组织病理学显示肺气肿动物肺内炎症持续存在;肺气肿模型组动物感染后1~3周内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匀浆中细菌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动物感染后(P<0.05)。结论肺气肿金黄地鼠气管内注入流感嗜血杆菌可建立AECOPD的动物模型,并且随时间延长,下呼吸道内细菌数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提示细菌可在肺气肿模型肺组织内长期定植,并导致局部慢性感染和炎症反应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菌 流感 疾病 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气肿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构建和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颖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7-390,共4页
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是最常见的脑内原发肿瘤之一,早期难以发现,恶性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容易复发,某些类型的胶质瘤对放疗不敏感,对化疗产生耐药现象,恶性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仍短于1年,预后较差。因此,... 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是最常见的脑内原发肿瘤之一,早期难以发现,恶性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容易复发,某些类型的胶质瘤对放疗不敏感,对化疗产生耐药现象,恶性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仍短于1年,预后较差。因此,对于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人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构建对探讨脑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和促进临床研究深入发展至关重要,而M砌为脑胶质瘤模型的评价和相关动物实验的定量、定性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肿瘤 实验性 磁共振成像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Wistar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肺动物模型多层螺旋CT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艳霞 蒋宝国 +3 位作者 邹杰 张丽娇 王笑歌 高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13-816,共4页
目的比较农民大棚肺动物模型的多层螺旋CT(MSCT)与病理表现。资料与方法将22只成年健康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鼻滴吸入热吸水链霉菌抗原制剂,分为实验1组8只(持续鼻滴14d)及实验2组8只(持续鼻滴90d);对照组鼻... 目的比较农民大棚肺动物模型的多层螺旋CT(MSCT)与病理表现。资料与方法将22只成年健康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鼻滴吸入热吸水链霉菌抗原制剂,分为实验1组8只(持续鼻滴14d)及实验2组8只(持续鼻滴90d);对照组鼻滴吸入生理盐水。各组按不同时间给予干预后行MSCT扫描和病理检查,观察各组的CT与病理表现。结果实验组15只于2周内肺部CT见弥漫性磨玻璃影、大片实变影或斑片及小结节样磨玻璃影。90d时,实验1组出现索条影,而实验2组表现为磨玻璃样斑片影、结节影及索条影混合存在。14d内实验组病理表现有弥漫性肺泡损伤、淋巴细胞浸润性间质炎症、非干酪样肉芽肿;随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泡间质纤维化,90d时表现为肺泡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第7天时实验1组1只豚鼠CT表现正常,病理表现为支气管周围炎。对照组各时间点肺野清晰,肺泡结构正常。结论农民大棚肺动物模型的影像学及病理演变与过敏性肺炎一致,病理改变早于CT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肺 肺泡炎 外源性变应性 肺纤维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疾病模型 动物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iCam PSI血流灌注成像系统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超 陈国仙 +2 位作者 赵刘阳 李曙 洪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研究Peri Cam PSI血流灌注成像系统指导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构建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70只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n=6)、PSI监测组(n=34)和传统方法组(n=30)。参照改良ZeaLonga栓线法制备大鼠大脑中... 目的:研究Peri Cam PSI血流灌注成像系统指导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构建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70只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n=6)、PSI监测组(n=34)和传统方法组(n=30)。参照改良ZeaLonga栓线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建模后,手术对照组和PSI监测组(缺血2 h、再灌注24 h)分别用PSI对脑部血流进行实时监测,记录观察结果。恢复再灌24 h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和HE染色。结果:PSI监测组大鼠的存活率和建模成功率均高于传统方法组(均P<0.05)。手术对照组大鼠脑血流灌注图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脑部血流灌注情况和血管分布,各项数据正常。PSI监测组缺血2 h,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出现中断,中动脉供血区血流灌注量较手术对照组下降(P<0.05);恢复再灌注24 h,右侧大脑中动脉恢复血流灌注,但是仍然有部分区域的血流灌注量下降,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TTC染色结果显示,PSI监测组大鼠右侧脑组织存在明显的梗死灶,且脑梗死区域较传统方法组稳定。HE病理染色结果显示,手术对照组脑组织结构正常,神经细胞形态规则,无明显异常;PSI监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可见皮质区和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纤维崩解、液化,缺血中心区淡染、呈筛网状,部分区域呈灶性坏死。结论:Peri Cam PSI血流灌注成像系统可以指导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构建,提高建模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Sprague-Dawley 梗死 大脑中动脉/病理学 再灌注损伤/病理学 激光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 血流动力学 方案评价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启江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种植动物模型,了解正常在位子宫内膜、腺肌症的子宫内膜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内壁组织在裸鼠体内的生长的差异。方法将正常子宫内膜、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内膜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内壁分别注射到裸鼠腹腔内,观察生长情况... 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种植动物模型,了解正常在位子宫内膜、腺肌症的子宫内膜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内壁组织在裸鼠体内的生长的差异。方法将正常子宫内膜、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内膜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内壁分别注射到裸鼠腹腔内,观察生长情况,留取标本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3种种植物中以卵巢巧克力囊肿内壁最易种植成功,其次是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内膜,正常子宫内膜种植成功率低于前两者。免疫组化结果提示3组种植成功的腺上皮上均有雌激素受体表达,孕激素受体弱表达或不明显,血管上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结论腺肌症的子宫内膜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内壁组织在裸鼠体内更易生长,与正常内膜有差异;裸鼠体内种植腺体上皮及基质均见明显血管上皮生长因子表达。裸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动物模型成功建立,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和药物治疗提供了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症 巧克力囊肿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丽霞 汤永民 +4 位作者 顾伟忠 汤宏峰 钱柏芹 沈红强 罗春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建立急性B淋巴细胞系白血病动物模型,为药物进行体内靶向杀伤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裸鼠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尾静脉注射5×106个Nalm-6细胞,观察小鼠症状,记录发病时间,取其各个组织做病理检查,了解肿瘤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小鼠... 目的:建立急性B淋巴细胞系白血病动物模型,为药物进行体内靶向杀伤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裸鼠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尾静脉注射5×106个Nalm-6细胞,观察小鼠症状,记录发病时间,取其各个组织做病理检查,了解肿瘤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小鼠注射肿瘤细胞(19.4±0.55)d后出现严重消瘦、脊柱侧弯和弓背症状,平均死亡时间(24.75±0.87)d;病理切片观察到小鼠骨髓、肝、脾、肾、脑膜、脑实质、卵巢、肺都有肿瘤细胞浸润,部分肝脾组织出现坏死。结论:采用裸鼠成功建立了急性B淋巴细胞系白血病的动物模型,为靶向治疗白血病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B细胞 急性 疾病模型 动物 白血病 环磷酰胺/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肉毒杆菌毒素建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伊宁 李森恺 叶京英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85-487,共3页
目的研究在兔颏舌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BTX)能否建立舌根后气道狭窄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动物模型。方法以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建立实验组和两组对照组,实验组行颏舌肌内注射BTX,第一对照... 目的研究在兔颏舌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BTX)能否建立舌根后气道狭窄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动物模型。方法以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建立实验组和两组对照组,实验组行颏舌肌内注射BTX,第一对照组行颏舌肌注射生理盐水,第二对照组行股二头肌注射BTX。用药后均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监测,人工计算氧减饱和度指数(ODI4),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作为动物模型成功建立的标准。结果实验组颏舌肌内注射BTX后动物出现明显缺氧症状,SaO2监测显示睡眠状态下出现间歇性低氧,其ODI4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颏舌肌注射BTX能够成功的建立兔舌根后气道阻塞的OSAHS动物模型,这一模型更符合OSAHS患者发病原因和自然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疾病模型 动物 肉毒毒素类 颏舌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小分子探针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和再通模型中的应用
16
作者 钱成 汪涛 +3 位作者 李英豪 楼文胜 顾建平 陈国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7-981,987,共6页
目的探讨凋亡小分子探针CYS-F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和再通模型中活体分子成像的可行性,分析其反映病变程度的能力。材料与方法阿霉素诱导Hela细胞凋亡,体外验证探针靶向能力;模拟临床,构建小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n=15)和再通模型(n... 目的探讨凋亡小分子探针CYS-F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和再通模型中活体分子成像的可行性,分析其反映病变程度的能力。材料与方法阿霉素诱导Hela细胞凋亡,体外验证探针靶向能力;模拟临床,构建小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n=15)和再通模型(n=15),行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靶血管情况;经尾静脉注射CYS-F探究探针分布情况。建模24 h后,T2WI评估病灶体积,近红外成像活体评估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尼氏染色和c-fos染色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CYS-F有较好的体外细胞凋亡靶向能力。建模后多普勒血流仪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栓塞组成功栓塞大脑中动脉,再通组大脑中动脉复通;近红外成像显示栓塞组大脑中动脉区域荧光信号缺失。建模24 h后,T2WI显示再通组梗死灶体积率明显小于栓塞组(0.055±0.015比0.512±0.220;t=19.761,P<0.001)。栓塞组荧光强度较再通组强,靶背景比分别为1.215±0.162、0.731±0.085(t=10.252,P<0.001)。栓塞组可见大量激活的神经元细胞表达c-fos蛋白,尼氏染色可见大量细胞发生核固缩和裂解。结论小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和再通模型贴近临床,应用CYS-F小分子探针可在体对细胞凋亡成像,反映梗死程度,且能在注射初期反映局部组织血流灌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细胞凋亡 血栓栓塞 分子影像 分子探针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过敏性鼻炎模型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6
17
作者 陈忠 唐法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276-278,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能简单而又客观反映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及评价药效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对大鼠的全身致敏和局部攻击的方式制作过敏性鼻炎模型 ,通过 PCA反应测定 Ig E抗体效价 ,证实是否被致敏。结果 :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数... 目的 :建立一种能简单而又客观反映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及评价药效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对大鼠的全身致敏和局部攻击的方式制作过敏性鼻炎模型 ,通过 PCA反应测定 Ig E抗体效价 ,证实是否被致敏。结果 :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数、搔鼻次数在抗原致敏第 1 4 d开始明显增加 ,同时血中 Ig E抗体效价明显上升。酮替芬和阿司咪唑可分别浓度依赖 ,并显著地减少由抗原攻击引起的打喷嚏数和搔鼻次数。证明酮替芬和阿司咪唑均可明显抑制过敏性鼻炎症状。结论 :该模型适合于评价和筛选治疗 型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动物疾病模型 卵白蛋白 投药 剂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人卵巢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腹腔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子民 叶大风 +2 位作者 谢幸 陈怀增 吕卫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 :建立荷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SCID)动物模型。方法 :SCID鼠腹腔注射人 SKOV3卵巢癌细胞 1× 10 7个 /只 ,饲养在无特定病原体环境中 ,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实验组 3只 SCID小鼠腹腔内均见肿瘤生长 ... 目的 :建立荷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SCID)动物模型。方法 :SCID鼠腹腔注射人 SKOV3卵巢癌细胞 1× 10 7个 /只 ,饲养在无特定病原体环境中 ,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实验组 3只 SCID小鼠腹腔内均见肿瘤生长 ,并形成以横膈、肠系膜、肝周、腹膜为主的转移灶 ,其中 1只肺部有镜下转移灶。移植后肿瘤细胞在形态、生长、分泌 CA12 5功能方面均与原细胞株保持一致。结论 :建立的荷人 SKOV3卵巢癌 SCID鼠腹腔移植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人卵巢癌腹腔播散的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动物疾病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临床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晓杜 邵春艳 +3 位作者 吴永平 杨梦华 申会刚 宋厚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1期9170-9171,9174,共3页
就兽医临床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利用动物疾病模型教学、多媒体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教学、建立各种动物疫病的通用教学规范等新的教学方法,探讨了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教师的现场评价、用人(实习)单位的评价... 就兽医临床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利用动物疾病模型教学、多媒体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教学、建立各种动物疫病的通用教学规范等新的教学方法,探讨了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教师的现场评价、用人(实习)单位的评价3个不同层次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希望对我国农业高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临床实践 动物疾病模型 通用教学规范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效评价的质量管理规范设计、建设和应用
20
作者 范长迎 危晨阳 +1 位作者 邓晓霞 杨志强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5期223-227,共5页
国内药效评价技术研发结果质量参差不齐、可重现性低、可信度低,这个现象与国内药效评价技术研发过程没有建立实施统一、明确的质量管理规范有很大关系。本文基于“廊坊市临床药效评价技术研发中心”科研课题,创新性地提出建立药效评价... 国内药效评价技术研发结果质量参差不齐、可重现性低、可信度低,这个现象与国内药效评价技术研发过程没有建立实施统一、明确的质量管理规范有很大关系。本文基于“廊坊市临床药效评价技术研发中心”科研课题,创新性地提出建立药效评价研发技术质量管理规范,为药效评价研发中每个环节和结果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其中包括400余种动物疾病模型的标准操作规程。通过质量体系文件的应用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内部监督、质量监控、同行比对、能力确认、内管审和外部政府监管等质量活动,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以此提升药效评价研发结果的准确度、可重现性和可信度,使药效评价研发过程更加科学、真实、可靠和可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规范 质量管理体系 药效评价技术研发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动物疾病模型 标准操作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